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档案学的学科属性至今仍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学科属性问题是一门学科的基本理论问题,不应当迟迟悬而未决.本文试从自然科学向档案学科渗透的几个方面探讨一下学科属性定位.  相似文献   

2.
档案学学科性质问题实质是其学科归属问题。学科的归属取决于学科的非本质属性和学科的分类方法 ,人们的需求也决定着学科归属的价值。档案学学科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归属。  相似文献   

3.
杨平 《大观周刊》2011,(42):29-29
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的新中国犯罪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早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诚如陈兴良教授所言,它已然成为一门显学,但犯罪学的学科属性及其地位却争议颇多.王牧教授认为,学科定位既是理论问题,同时也是实践问题。学科的定位是由学科的研究对象,学科的社会作用决定的。 本文试图从犯罪学的研究对象入手,探讨犯罪学学科属性和地位颇受争议的原因,进而分析其上位属概念;从功能和作用出发,探讨犯罪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从而认识其在学科功能上应处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在档案界,在档案学的学科属性问题上一直都存在着分歧。本文主要从哲学这个独特的视角出发,运用哲学思想来探讨一下档案学的学科属性。  相似文献   

5.
在档案界,在档案学的学科属性问题上一直都存在着分歧。本文主要从哲学这个独特的视角出发,运用哲学思想来探讨一下档案学的学科属性。  相似文献   

6.
马峥  王菁婷 《编辑学报》2014,26(6):529-531
通过对2013年1 919种以中文出版的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刊名的分析研究,发现我国科技期刊的命名规律是以学科主题属性为核心的"三段式"命名规律,通常依次由限定词、学科主题属性、文献属性3部分组合构成。限定词包括地域限定词、时间限定词、其他限定词3类;学科主题属性按照覆盖范围划分为一级学科、二级学科、三级及以下学科、多学科4个类别;文献属性归为研究前沿与进展快报类文献、研究成果文献、综述评述类文献3类。研究发现:我国核心期刊的命名约2/3聚焦于三级及以下学科主题;一些限制词和文献属性与期刊实际定位之间存在差距;设计标新立异的刊名是可以肯定的积极探索,但是存在使用国际名刊的刊名、使用标点符号和拉丁字母等设计误区。  相似文献   

7.
编辑出版学独立的学科属性滋生着它特有的学科内涵.我国编辑出版专业研究生教育目前存在的首要问题是学科定位不明确,这导致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科归属混乱、名称繁杂.将编辑出版学列入<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专业目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手段,也是培养高素质编辑出版人才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8.
蔡翔  陈莹 《中国出版》2018,(22):16-20
编辑出版学在学科名称、地位及身份属性上屡受质疑。研究视野狭窄,理论基础薄弱,学科话语影响力小,这些都是学科发展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在知识生产环境及范式发生变化的当下,需要打破学科界限思维,形成核心问题群和概念群,从知识生产的逻辑起点出发重构编辑出版学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9.
学科性质能飘忽不定吗?--关于图书馆学的学科定位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就图书馆学的学科性质问题,针对“图书馆学的学科属性改变了”的说法提出不同意见,认为一门学科的性质不能飘忽不定,学科定位不准确,说明对学科的本质属性还没有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图书馆学学科性质研究之我见--试论图书馆学学科归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图书馆学学科性质问题的实质是其学科归属问题。学科的归属取决于学科的非本质属性和学科的分类方法,人们的需求也决定着学科归属的价值。关于图书馆学学科归属的讨论不断深入,观点纷呈,文章就目前为止具有的五种主要代表性的观点进行陈述,并预测图书馆学经过一定阶段的细化发展之后,也会逐渐向整体化、综合化方向转变并呈现文中所述其特点。  相似文献   

11.
社会学分析框架下的图书馆学学科属性与学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社会学中学科属性定位的扩展分析框架,对图书馆学的学科属性进行深入分析。从学科的认知维度看,图书馆学是一门"应用"性的"软"科学;从学科的组织维度来看,图书馆学是一门"分野度"较高而"城市化度"较低的学科。因此,在图书馆学学科建设发展中,应注意整合资源促进主流范式及学派的形成,重视图书馆学理论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并着力培育弘扬图书馆学研究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2.
期刊下载次数的布拉德福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期刊下载次数在期刊中的布拉德福分布状况进行了考察,特别是对不同学科属性的分布状况之间的差异进行了探讨,具体是对下载次数在期刊中分布的聚类现象以及分散程度进行了解释或是比较,目的是希望对下载次数与学科属性之间的关系可以有更为深入的认识,从而为建立期刊下载次数的统计性质与学科影响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作准备。  相似文献   

13.
从知识生产角度对出版知识的生产与运行、出版学科的构建与发展进行探讨,以期为出版学科建设提供思路。根据学科概念,基于“知识即目的”“问题为导向”“知识集群”三种出版知识生产模式,探索出版学科的内在构建路径与发展道路。“前科学”阶段的出版知识形态大致有三种,分别是基于问题研究的出版知识碎片、基于领域研究的出版知识集群、基于范畴研究的出版知识体系。由于学科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所以,当完成了在知识空间的内在系统化构建并形成出版学科之后,出版学科的发展仍然需要遵循知识逻辑和制度逻辑,学科形态的出版知识运行除了要遵循知识生产逻辑之外,还会受到诸多社会建制的影响和约束。结合出版学科处于“前科学”阶段的特征和我国学科制度改革的现状,从知识生产角度梳理出版学科的构建过程与发展路径,为前瞻性地谋划出版学科的建设与升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阙爱民 《青年记者》2006,(20):25-26
真实性是新闻最本质的规定性,也是新闻诸多属性中最刚性的、毫无回旋余地的属性。它是新闻独特力量和高贵品质的主要源泉,是整个新闻大厦的基石。新闻真实性在学科上的规定性特征新闻要通过新闻事实去把握世界及人类生活的本质,就必然把新闻真实性作为学科最基本的规定性。所以  相似文献   

15.
在新的时代语境和新技术变革之下,新闻传播学科的"战略性学科"和"平台性学科"属性凸显,"实践性学科"属性需要继续强化。本文回应当下新闻传播学教育的普遍发展困惑,聚焦新闻传播学教育模式中的主流与特色融合创新这一核心命题,以同济大学新闻传播学教育探索为案例,展开相关学科体系的革新与实践研讨。  相似文献   

16.
从档案学产生以来,档案学者就对档案学学科属性进行了不断的探讨和研究.我国对档案学学科属性的探讨争议大多集中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主要是三种观点的争议:档案学是一门社会科学;档案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档案学是一门交叉科学、边缘科学.在这三种大观点下,还有人根据档案学的管理性质判断档案学属于管理科学.在以上争议的过程中,学者们为自己的论点提供了各种各样的论据,可以说是五花八门.代表性的两个端点是吴宝康的<档案学概论>到冯慧玲的21世纪教材<档案学概论>.新版的21世纪教材<档案学概论>对此没有进行直接的探讨,而是直接罗列了档案学的各个属性,集各家之言,给档案学初学者一个总体的介绍.许多的档案学著作、论文对档案学的学科属性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但并没有达到共识.  相似文献   

17.
图书馆学理论研究中存在着两种"哲学病",一是既不解决旧问题、又没有提出新问题的学科建设讨论;二是缺少对经验事实归纳的泛哲学论说。以"客观知识"和"公共图书馆"为例,剖析了"哲学病"的成因。并通过将图书馆学的学科属性认定为应用学科,分析其对本学科研究的规范意义,来为解决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的"哲学病"指明出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意义]在总结“学术交叉研究测度与评价”沙龙主要议题的基础上,提出当前学科交叉研究面临的问题和未来研究趋势,以期为学科交叉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过程]以学科交叉基本概念、学科分类标准、学科交叉研究的动因与目的及测度方法为主题,对沙龙主要内容进行述评,展示学科交叉研究的最新成果以及有待探索的问题。[结果 /结论 ]当前研究一是缺乏对开展学科交叉研究动因和目的的深刻认识和探索;二是现有学科交叉测度研究所依据的要素或属性较为单一化和形式化,对学科交叉研究活动过程的分析仍不透彻。未来研究应以学科交叉研究活动本身为对象,在重点分析和描述学科交叉活动的动力机制与形成机制的基础上探索测度与评价方案。  相似文献   

19.
秘书学专业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个方向开展本科教育的做法由来已久。然而,这种依附中文型秘书专业本科教育满足不了当前社会对高素质的综合管理型秘书人才的需求。秘书是特殊的管理者,秘书工作是一项管理工作,秘书学具有鲜明的管理学属性。我们必须认清秘书学的管理学学科属性并及时调整,才能保证秘书学学科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20.
学科属性问题决定着学科发展的方向,在学术研究中具有基础地位.笼统地说档案学是综合学科、应用学科或管理学科并不能满足人们的学术期待,事实上,建立在具体实务基础上的学科,诸如银行学、图书馆学、土地资源管理等等,都具有综合学科、应用学科或管理学科的某些特征.而档案学的"自然科学化"、"社会科学化"和"人文科学化"诉求,也是一厢情愿的依附,并最终导致档案学本身缺乏学科独立性和创新性.需要对这种依附状态进行适度颠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