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赵德群 《新闻实践》2004,(11):15-16
核心阅读: 如果一张党报的领导层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立足于做大做强党报,办一张有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党报,那他们必然选择一个高的发行指标,一个"发展指标"。 南京日报于2003年四季度确定了自己的发展战略,其中一条就是,要把南京日报的发行量,由当时的10万份逐步拉升到30万份。 要完成这么高的发行指标,仅仅依靠党的组织系统的推动,开开会、发发文件,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党报必须直面市场,在都市类报纸占尽先机的报业市场实施强行登陆。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正处于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变革时期,到本世纪末,我们要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基础的变化,必然引起上层建筑领域的变化。新闻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作为传播这场伟大变革的媒体,更必须有相应的变化,才能更好地与之适应,为之服务。党报的新闻改革关键是什么?关键还是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一、破除优越感,树立竞争意识。在改革开放以前,在中国的报业结构中,党委机关报处于独一无二的主导地位。在这种格局下,无论是新闻还是广告、发行,都没有遇到强劲有力的竞争对手。近十几年中,全国各地蓦然出现了有别于党报的各类专业报、周末报、生活报、文化报数千家,而且它们一出现,瞄准的第一个竞争对手便是党报。从总体来看,这有利于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发展,但对党报又不能不说是一个冲击。党报要在竞争中取胜,首先必须放下架子,主动地参与这场竞争。在我们的社会逐渐步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情况下,任何一张报纸包括党报在内,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涉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许多领域。出版部门作为上层建筑的一个领域,需要积极地进行改革,以便更好地为经济基础服务。出版物是商品,出版部门是国民经济的一个产业部分,出版物市场是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出版部门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要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的出版体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出版部门在改革开放中逐步走向市场,出版体制改革跟随着  相似文献   

4.
为了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党报要逐渐实现由事业型的经营方式向产业型经营方式的转轨。在转轨过程中。党报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当好党和人民的喉舌,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而与市场贴得最近、作为党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经济基础的党报广告经营,更应深入贯彻“为人民服务”这一服务型理念,把服务放在首位。荆门日报社广告部积极响应党报改革潮流,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四大以后,我国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速度加快,到本世纪末,将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基础发生巨大变化,作为上层建筑一个组成部分的新闻,必须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相应地变化.这样,才能更好地与市场经济相适应,更好地为其服务.这就要求我们的采编人员必须确立适应市场经济的新观念.  相似文献   

6.
在全国两千种报纸中,城市党报仅占十分之一多一点。而在一个城市里,往往又是多种报纸并存,有省级党报、专业报,甚至还有晚报。城市党报要想更好地吸引读者,就必须把报纸办得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然而,怎样才能增强贴近性呢?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近年来,杭州日报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受到读者的欢迎。报纸发行量逐步上升,日报现已达到22万多份,下午版也已突破25万份。这些都与报纸增强了贴近性是分不开的。下面,我想结合杭州日报的实践,就如何增强城市党报贴近性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要从群众角度切题,抓好日常报  相似文献   

7.
葛诗畅 《新闻窗》2006,(6):33-34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指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可以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在现实生活中.经济发展水平与思想观念解放程度,同样存在这种“决定”与“反作用”的关系,并且是一种“正比”式结构。表现在舆论监督工作中,往往就出现了经济落后地区比发达地区相对难搞、党报比其他媒体相对难搞的现象。具体困难在哪些方面?根据我们的实际感受和与兄弟报社同行交流的结果,主要难在以下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历史唯物主义有一条规律,叫做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要求。一定的上层建筑,是一定的经济基础的反映和表现。换言之,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必然有相应的上层建筑。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条基本的、普遍的规律。自从党的十四大决定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各行各业,都在自觉不自觉地,或快或慢地进行调整、改革,转变职能,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作为上层建筑之一的新闻理所当然地要来一个大的转变,以跟上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这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然而,这种转变却使我们有些同志忧心忡忡…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在向我们迎面走来。它像汹涌澎湃的大潮,冲击着我们传统的社会,改变着人们传统的观念。我们所熟悉的计划经济模式,将被陌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代替。经济基础的这种嬗变,必然引起上层建筑领域的深刻变化。新闻作为上层建筑最敏感的一部分,作为传播这场伟大变革的媒体,自然更应该顺其潮流,与之适应,为其服务,同时又要站在市场之上,正确反映和引导市场。经济新闻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我们首先应该了解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则。市场经济有哪些必须遵循的规则?它们对经济新闻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从我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育较快的海南经济特区的新闻实践来看,我认为,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确立新的思维方式和报道方式。第一,市场经济的基础性,要求我们根据市场的需要决定经济新闻价值的取向,把报道的立足点移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与出版徐柏容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不仅是涉及经济基础的问题,同时也是涉及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许多领域的问题。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并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原理,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出版工作,提出了新的问题。当人们在探索...  相似文献   

11.
熊庆文 《新闻前哨》2001,(10):11-12
党报党刊理应成为报刊市场上的主导报刊,也就是说党报党刊发行量要高、社会影响力要大。然而,近年来不少党报订数下滑,发行量萎缩已成事实。据《新闻前哨》报道,全国326家地市级党报,2000年前发行5万份以上的80家,而2001年却不足50家。据襄樊市调查,党报在该市的发行量今年比去年下降30%左右。因此,一批党报呼吁:迅速遏制党报发行下滑局面。 党的新闻宣传是党的事业的一部分,党报应该最大限度地占领市场。党报发行是报社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宜昌日报社将报纸发行当作报社的基础工程来抓,面对仅有400万…  相似文献   

12.
徐玉全 《大观周刊》2011,(33):93-93
经济飞速的发展,为中国的艺术作品提供了广大的市场。现在有很多人认为艺术家的创作应该遵循的是天马行空的灵感,而不应该去迎合市场。然而马克思主义理论艺术与经济的关系提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要靠经济基础作为保障。艺术家有了良好的经济环境才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艺术创作中去,才能有更饱满的激情去创作高品质的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13.
<正>经济新闻是依托经济而生存,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接近受众的经济需要。满足社会的需要,是经济新闻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重要传播基础。一、经济新闻要发挥好其在市场经济中的引导作用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整体关系来说,我们齐齐哈尔市仍处于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历史时期,抓住两种体制转换的时代特点是搞好经济报道的重要前提,任何经济报道,要在市场经济的舆论引导上发挥应有的作用,就必须抓住时代的特点,从市场  相似文献   

14.
传播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如何正确认识目前党报面临的困境,找准出路,抢占先机,赢得主动,是每一份党报都必须在理论和实践上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各级党报都面临着报业市场的激烈挤压和诸多新闻传媒的严峻挑战。新形势下,党报的编采人员必须强化政治意识、学习意识和组稿意识。 政治意识,就是要求每一位党报工作者,时刻保持政治家的头脑和眼光。 党报的性质决定了党报工作者必须讲政治。党报作为上层建筑、意识形态领域中宣传、教育、动员人民群众的一种舆论形式,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党和国家的政治立场、政治主张和政治观点。党报工作者只有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把握好宣传分寸,才能保证党报正确的舆论导向。 讲政治,就是强调在党报宣传工作中,要处理好版面内容与政治的关系,强调新闻工作者应具有政治家的责任感,政治家的头脑、眼光和敏锐性。 为什么要强调“政治意识”?就是因为目前在我们的新闻队伍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片面性,容易激动,往往把复杂问题看得简单化,就事论事,不善于着眼于党和国家的大局,不善于从政治上观察问题,不善于全面地辩证地看问题,不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在问题面前易犯想当然、绝对化、非此即彼、顾此失彼的毛病。今年7月8日南方一家很有影响的报纸,在一版突出位置刊登了不符合党的十五大关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和国有企业改革精神的报道,提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到底能否等同于“商品”,还有一个问题必须分辨清楚,即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新闻的本质属性问题?弄清这个问题,对于正确把握新闻宣传与新闻改革的方向都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当然不能仅从人类的新闻事业发展的一般历史事实出发,简单地归结为“商品”二字,而应当以马克思主义的新闻理论,我们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紧密联系现实的社会生活与新闻的实践,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探讨。其实,这道理也是非常清楚的,新闻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不可能失去同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密切关联与制约,不可能不受、也不可能不发挥对这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影响。所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资本主义的时代条件下,在无产  相似文献   

17.
高方 《传媒》2014,(15)
正今年7月1日,是《湖北日报》创刊65周年纪念日。记者对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的采访中了解到,在纸媒衰退的大势中有这样一组令人非常振奋的数字:《湖北日报》发行量从2011年的21万份增长到2014年的63万份,其中,市场发行量20多万份,总发行量和市场发行量均位居全国党报前列;《湖北日报》广告收入从2011年的6100多万元增长到2013年的1.24亿元,增长1.03倍,今年上半年增长38%;集团经营收入从2010年的12.25亿元增  相似文献   

18.
党报的优势是政治优势,党报的广告经营要利用自己的政治优势。怎么把党报的政治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这是每个办党报的同事都要考虑的问题。舆论一直在唱衰报纸,唱衰党报,但我不这么认为,从《河南日报》的经营情况看还是不错的。在我看来,党报有它的特殊性,在2009年,新任的河南省委书记到我们报社调研,当时发行量是28万份,书记说要发行到50万,我们将这一数字分解到各个市,发行达到了53万,并且报纸还提了价。党报的优势是政治优势,党报的广告经营要利用自己的政治优势。怎么把党报的政治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这是每个办党报的同事都要考虑的问题。《河南日报》这些年围绕党报政治优势开展经营。建国60周年庆典,我们组织的经营活动带来3千万元收入。至于商业广告,我们力争把广告公司打造成品牌创意。比如近年来《河南日报》打造的河南酒业的六朵  相似文献   

19.
湖北宜昌日报社将报纸发行当作报社的基础工程来抓,实施综合治理,探索出扩大党报发行的新路子。面对仅有400万人口、却有10家报纸发行过万份的竞争态势,宜昌日报社充分发挥党报的政治优势,紧紧依靠各级党委,实行办报、发行一体化责任制,从1993年扩为对开八版以来,发行数年年稳中有升,从1993年的57141份上升到2001年80319份,平均每年增长5%,目前全市每百人占有量达到两份。实践证明,党报扩大发行有路可循。创造基础:办一份适销报纸报纸的质量是决定发行的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党报也要办得适销…  相似文献   

20.
不可回避的现实党报,这个曾经被称之为“不愁嫁的皇帝女儿”,如今已面临“待嫁”的危机。有的大报过去发行一百多万份,近两年下降到了三四十万份。在内地或经济尚不发达的地区,有的几千万人日的省,省委机关报只发行十几万份,几百万人口的地市级。市委机关报发行不过四五万份。如果剔除发行中的行政因素。数字恐怕还要再下滑一节。相反一在日报发展出现严重滑坡的地方一晚报类报纸却日趋兴旺。为了保证党报的发行.当地党委每年都要召开各级领导干部会议,部署党报发行工作。会议年年开。但发行形势仍不乐观、地方党报在街头报摊报亭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