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现在市场上有不少商品在包装上存在“三无”现象,即无商标,无厂地,无出厂日期。这属见怪不怪,因为这些商品大都在伪冒假劣之列。岂敢抛头露脸呢?然而,我们发现有不少报刊的征订广告上同样存在“三无”现象,即无主办单位,无出版地名,无编辑部地址和邮政编码等。日前笔者在《江苏工人报》上看到一张报纸的征订广告,洋洋几百字的介绍,可谓尽善尽美,然而偏偏“三  相似文献   

2.
这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报界出现了不少怪东西,反映到版面上就是种种明显的歪风。《中国记者》杂志2005年第2到第4期曾经刊出过我的三篇连续评论:《评商品广告的“新闻化”现象》、《评新闻作品的“广告化”现象》和《评“我们要吃饭”》。  相似文献   

3.
中国大陆开始注重广告、包装、宣传和口碑。其实。“广告”并不是新的经商手法,广告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中国已有悠久的历史。中国最原始的商品广告,应该是声音广告。它的存在年代可以追溯到奴隶社会,人类有了剩余产品,有了交换,就有了声音广告。正像“广告”的原意“我要大喊大叫”一样,人们交换什么就喊着什么,久而  相似文献   

4.
《叶氏父子图书广告集》“广告”一词,当今颇惹人反感。当然,广告之存在,并不错。商品经济发展,广告作为产销见面的媒介,是少不了的。问题在于,时下充斥于报纸、电视的商品广告,无实事求是之心,有漫天乱吹之意,产  相似文献   

5.
现代广告语追求含蓄精炼,画面精致唯美,已成为现代生活的艺术品。然而伴随着广告意义的嬗变也出现了一些广告“异化”现象,应该引起注意。首先,广告被无限“奇观”化。广告本来是最直接反映消费大众现实生活需求的,然而现代广告把超品质生活、超感官快乐等附着于世俗、日常商品上,以极端的形式创造出视觉的神话,以达到煽情、催化的目的。这种极端审美趋势往往淡化商品的使用价值,强调其象征意义,使人们在进行消费时,同时通过广告奇观激发自我想象和生理、精神的愉悦。更甚者,有些广告不追求任何意义,只要能震撼人的眼球,给人留下感性印象就…  相似文献   

6.
杨玉辰 《军事记者》2005,(11):51-51
每到新年度报刊征订时节,各种花花哨哨的征订广告便相继出现在各个报角刊尾上。看广告如看风景:别致的广告让人舒心陶醉,倍感亲切;而蹩脚的广告使人闹心厌恶,越看越有一种被骗的感觉。其实,哪个编辑部都想为自己的报刊作一个精彩的广告,只是不得要领,或由于过于“功利”使效果大打了折扣而已。手头有一则《消息报》的征订广告,读之使人耳目一新,全文如下:“本报1991年全年订费为21卢布56戈比。在全国报刊涨价的新形势下,我们的报纸将继续生存下去。我们亲爱的读者完全有权拒绝订阅,将订报费作为它用:可以购买924克猪肉,或者买一包美国香烟,…  相似文献   

7.
茅震宇 《新闻记者》2004,(11):62-62
在许多地方,报纸(报社)在新闻报道内容、管理方式、经营理念、运作模式等方面存在着机关化倾向。无论是新闻报道的内容,还是报纸的征订发行,包括广告经营等,都明显地“从机关里来,到机关里去”。但“机关化”现象的出现,其实并非报纸自身的意愿。“机关报,报机关”新闻报道的“  相似文献   

8.
杨珠 《编辑学报》2015,27(5):443-445
在“中国知网”上检索2013年工程类期刊有关广告征订信息的文献,分析其出现的一些常见问题:宣传诉求点不突出、题名与正文不符、文字表述不规范、广告报价表不规范、联系方式不清楚、相同期刊的广告报价不一致、版面不协调等.指出期刊应形成严格的审核编辑机制、重视广告征订信息内容的撰写、注意文字以及排版规范问题等,以促进其达到广告征订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报纸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的销售模式和一般商品不一样。一般商品进入流通阶段,成本分摊在价格上,一次性从顾客手中取回。而报纸是二次销售的产品,第一次即发行,直接向读者销售内容并获取读者的“注意力”;第二次销售是卖广告,将在发行中赚到的“注意力”作为商品,卖给广告客户。报纸的两次销售模式,使报纸的成本回收分散到广告和发行两块。  相似文献   

10.
如此广告     
笔者近日在一份地级党报的征订广告中见到这样一句广告语:“新闻报道向订报密集地区倾斜,多订报多发稿。”心里不禁一阵嘀咕:“报台利益咋就这样明目张胆地和新闻报道掺和到一起了呢?” 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新闻报道受制于媒介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不少媒体对广告商、赞助商、订报大户,哪一路“神仙”都不敢得罪,“多栽花、少栽刺”成为某些报台拉拢“关系户”、提高报台经济效益的武器。  相似文献   

11.
张蕊 《新闻前哨》2011,(4):81-82
当今社会,广告传播不仅仅是宣传商品的使用价值,而非常注重商品的附加价值,即人们在使用某种商品时,渴望从中得到自我个性的绽放,以及期待他人自己自我的关注与认同。广告传播的过程是通过各种各样的“能指符号”来达到广告符号建构的。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既会存在着符号间的融合,也会出现符号间理解的差异与悖离。  相似文献   

12.
在十年动乱期间,报纸上的商品广告销声匿迹。为什么?当权者认为,商品广告是资本主义的产物,社会主义报纸哪能好登资本主义东西!谁敢当出头椽子?不敢。“文革”中的笑话颇多,这也算一种吧。粉碎“四人帮”后,没人再说商品广告是资本主义东西了,但报纸上的商品广告仍然迟迟未出现。也许有一种“余悸”在作怪,怕扣上搞资本主义的帽子。此景不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犹如春风吹来,化冰融雪,万象更新,也给报纸广告宣传带来了转机。  相似文献   

13.
地市党报的广告,常常有这样一些问题困扰着经营管理人员,即一方面是经济欠发达,广告源少,广告工作难度较大;另一方面是无序竞争,对广告源又不够珍惜。一些媒体之间,媒体内部广告人员之间,不择手段争夺广告现象十分严重。同时,在党报内部,部分经营人员存在着党报广告是“皇帝女儿”的自大意识和由此产生的“守株待兔”式的经营理念,因循守旧,  相似文献   

14.
海豚出版社社长俞晓群在《中国新闻出版报》撰文说:转企改制之后,未来出版社的企业化生存之道,我们最需要迈过去“三无出版社”这道坎儿。何谓三无?即无编辑、无作者和无版权。我这里说的“无编辑”,是指策划编辑。策划编辑与作者、书稿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编辑是龙头。  相似文献   

15.
本刊第二期卷首发了一篇《广告有完没完》,是从广告播放的时间说的,本文说一说广告内容方面的问题。 不久前,国家工商局、广播影视总局、新闻出版署、药品监督管理局,先后下发了两个《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对传媒广告宣传、刊播处方药广告的管理。 当前,媒体刊播广告确实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虚假广告。媒体上那种假冒企业、假冒产品甚至根本无此企业、无此产品的广告,时有所见。某个体户在几十家报刊上发布假广告,数千人上当。某家庭广告经营者,在报纸上做了凭空捏造的“科技致富信息”的广告,骗取汇款几十万元。鞋垫可以使人身材增高,化妆品可以使人“今年二十,明年十八”,如此等等。  相似文献   

16.
信息快递     
《湖北档案》2010,(8):47-47
8月3日,宜昌市档案局召开全市档案局长座谈会,对2011年档案“一报两刊”征订发行工作进行了专门部署。会议通报了2010年宜昌征订《湖北档案》情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就做好2011年档案“一报两刊”征订发行工作进行了部署。会议要求,全市力争2011年的《中国档案报》、《中国档案》和《湖北档案》征订工作要有新的突破,且各地不得出现征订为零的现象。宜昌市将在评选先进档案局(馆)时把“一报两刊”征订发行情况作为一个考核指标。  相似文献   

17.
前一段时间,我写了两篇文字:一篇是<评商品广告的"新闻化"现象>,另一篇是<评新闻作品的"广告化"现象>,先后刊于<中国记者>今年第二、三期上.文章一出,赞同的不少,可也颇有不同的声音,那就是"我们要吃饭".做广告的商家这么说,刊登广告的媒体也这么说.  相似文献   

18.
一年一度的报刊征订工作又开始了,与此同时,不少报刊又在进行新的改版了。现在许多报刊的改版,越改标题、图片越大,文字越小;广告所占的版面越多,而文章的字号却被“挤”得越来越小越不好看了,呜  相似文献   

19.
报道失实现象存在的原因,主要应从新闻界自己的工作中查找。然而,平心而论,也确有相当一部分原因在社会上,即外来投稿失实和向记者反映情况不真实;尤其是不少投来的失实稿件,还堂而皇之地盖有地方单位证明“情况属实”的大印;有些单位在报社去核实情  相似文献   

20.
广告是信息不对称的产物。人们之所以需要广告,正是因为对所需要的商品或服务缺乏相应的了解。然而,在如今的买方市场语境下,由于可供选择的商品或服务无以计数,各类广告铺天盖地,消费有限的注意力越发“捉襟见肘”,难以应付。如何有效吸引消费眼球,实现广告效益最大化?比较广告给我们开创了一方新天地。由于在推销自己的商品或服务的时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