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研究型大学与跨国公司是技术创新的两个重要主体,本文从合作技术创新的角度分析了研究型大学与跨国公司合作的动因,阐述了研究型大学与跨国公司合作的三种具体模式:大学主导型合作模式、跨国公司主导型合作模式和人才培养型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2.
跨国公司在进行研发投入时必须权衡选择集中或分散的研发组织形式,这就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分析论证了影响公司研发组织形式选择的因素,并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探讨了这些因素怎样影响跨国公司研发组织形式的选择,得出一个跨国公司研发组织形式的选择模型,最后用案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3.
丛泽  薛澜 《中国软科学》2003,(2):108-112,95
本文从参与集成创新主体的角度,探讨跨国公司与中国大学、科研机构合作中的战略和运作形式的选择依据。在对清华大学与跨国公司技术合作总体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基本假设,而后以案例为基础,深入探讨合作中跨国公司的战略目标与合作双方关系特征之间的关系,对假设进行检验,得出基本结论。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江苏已成为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重要聚集地。随着跨国公司在江苏投资的进一步深入,其对外投资战略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形式。其中,一些跨国公司采取全面融入当地经济社会环境的方式,与区域内的相关产业构建休戚与共的产业生态关系,即所谓的"本地嵌入"。与此同时,另一些跨国公司则采取"撇油式"或"短平快"的短浅投机策略,一旦出现亏损就会撤资或转移产业,即所谓的"松脚性"。为此,本文从"嵌入性"角度入手来探究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战略与当地经济存在的联系和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5.
跨国公司研究与开发(R&D)的国际化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中最突出的现象之一.对于R&D国际化的动因多从需求供给或各具体因素的角度进行阐释,以竞争优势为线索,从技术创新理论、价值链理论、资源基础论和企业能力论对跨国公司海外R&D投资行为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6.
以研发价值链为基础,在全球范围内建立研发网络逐渐成为跨国公司开展创新活动的基本模式.本文从发展吸收能力的角度,首先通过一个国际生产折裹理论的拓展框架,分析了跨国公司研发活动全球化的动因.然后,结合创新价值链理论,对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拓展,并在此框架下解释了跨国公司全球研发活动网络化的问题.最后,根据吸收能力的因果累积效应,分析了全球研发网络对我国产业动态升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跨国公司R&D国际化模式与组织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管理学角度对跨国公司R&D国际化的模式与组织协调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探讨了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R&D国际化的新特点;依据R&D的国际化机制,对跨国公司R&D国际化的模式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归纳出了八种典型模式;给出了一个适用于R&D组织形式选择的匹配矩阵。  相似文献   

8.
从跨国母子公司关系的角度,在对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揭示跨国母子公司关系与跨国公司管理移植的相关性,以及跨国母子公司关系与子公司吸收能力、管理知识特性的互动与协同对跨国公司管理移植的影响,为跨国母子公司关系与跨国公司管理移植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建立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9.
知识转移是跨国公司网络内重要的资源流动之一.跨国公司进行知识有效开发的能力不仅体现在母公司的有效输出,而且体现在子公司能否有效地消化和吸收.本文首先对吸收能力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和总结,然后从吸收能力的角度探讨了跨国公司母子公司之间的知识转移方式及其影响因素.文章最后提出了一些提高子公司吸收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市场规模、地域分工与跨国公司的研发独占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潘铁  柳卸林 《科学学研究》2009,27(12):1885-1891
 在跨国创新体系的基础上,从跨国公司内部的研发地域组织的角度建立了新的分析独占性的概念性框架,并通过对120家从事研发活动的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的法律保护手段选择进行了实证研究,统计分析表明跨国公司内部的全球研发地域组织分工对于跨国公司独占机制的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科学与技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知识经济”的实质是,现代高新技术和人的智力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而现代技术的基础是科学,科学的基础是哲学,因此我们要想真正把科学和技术搞上去,就必须学习和移植代表理论思维结晶的各种哲学思想,而不能仅仅学习和移植科学和技术。此外,哲学思想也是孕育创造性思维的土壤。  相似文献   

12.
对比中外期刊 找差距 谈对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以国外有代表性的材料科学期刊各9种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比较与分析,找出差距,结合国外科技期刊的最新发展动向,提出了发展我国科技期刊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于敏 《情报杂志》2003,22(7):90-91
在分析图书情报机构与ISP各自竞争优势和劣势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图书情报机构与ISP相互融合的总体趋势以及在实现融合的过程中,图书情报机构所需要做出的努力。  相似文献   

14.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是,它的作用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却有赖于管理。其管理的范围就是对人财物的管理。管理的好,可能起到较好的作用,管理的不好,则可能造成极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5.
16.
17.
信用的起源、发展、形成与应用型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了信任、信誉、信用三者之间的关系及信用在经济活动中的应用。信任起源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信誉是正向信任的累积效应,信用则是信誉的长期积累并具有商品特性,尤其是具有货币的流通、贮藏、支付等功能。  相似文献   

18.
中科院推进与西藏合作信息平台建设工作近日 ,中国科学院与西藏自治区科技合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 ,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作了关于“中国科学院—西藏自治区院区合作信息平台”项目建设情况的汇报 ,并现场演示了该信息平台工作。中科院院区合作局局长赵勤在会上指出 :要把院区合作信息平台办成一个更加开放的平台 ,要吸收中科院方相关研究所 ,西藏方相关机构参与 ,共同利用好院区合作信息平台 ,将院区合作最新成果 ,动态向社会发布 ,增加信息流通的速度与效率。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党组书记、厅长多吉次仁也表示 ,希…  相似文献   

19.
梁清煜 《大众科技》2012,(8):100-101,33
水土保持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国土整治、江河治理的根本,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国家对水土保持实行"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方针。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论述了职业教育和培训与创新过程的关系,认为创新需与教育结合,而教育本身也在经理创新的过程,指出了导致后现代科学现代化压力的发展趋势及其对教育和培训体系的挑战.针对这种现状,文章重点考察了德国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分析了德国体系的特点和结构以及近三十年来的主要危机与改革的措施.文章指出每次危机的发生都带动了创新和改革的发展,特别介绍了今年来最重要的改革发展步骤,即所谓的"实地学习概念",文中详细介绍了教学模块创新的基本思想和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