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唐莉 《云南教育》2001,(14):28-29
小学高年级语文课本中开始有一些文学性极强的外国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出自于世界名家之手,有较高教育价值和审美价值。仅小学六年级,就有第十一册契诃夫的《凡卡》,第十二册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托尔斯泰的《穷人》。   长期以来,在小学外国文学作品教学中或多或少存在着时代背景政治化,文学审美价值被历史价值所取代,哲理价值被社会政治价值所取代的现象。这种“突出政治”的教学,不仅学生的经历、素养使之难以理解,而且使文章感人的思想情感与生动、形象的内容表达相割裂,冲淡了作品的审美和教育意义。   真正成功的…  相似文献   

2.
从文学发展的历史看 ,作品阅读是文学创作的本源。春秋时期“赋诗言志”是原始文学创作与阅读混沌不分的遗风。中国文学的早期创作自屈原后经历了四大模仿潮流 ,才进入“文学的自觉时代”。“形式模仿”是文学创作的根基 ,“作品阅读”就是作家认识艺术、模仿艺术的中介 ,是作家创作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 ,那种不注重作品阅读的现象实质上是浮躁文风的表现 ,是不利于文学的繁荣的  相似文献   

3.
朱淑真和李清照同为宋代著名的女诗人、词人,被誉为宋代词坛双璧。朱淑真的文学成就仅次于李清照,正如清代的陈廷焯所说:"宋妇人能诗词者不少。易安为冠,次则朱淑真,次则魏夫人也。"她们也是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因为她们时代接近,气质相似,文采相类,所以作品中的相似点特别多,同时由于她们的生活经历、人物个性、人生际遇等方面的不同,作品中也存在着很多差异。基于此,从作品风格、作品题材、作品中塑造的女性形象和作品语言四方面对朱、李的作品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4.
对于作品,《著作权法》没有对其下定义,仅在第3条列举了什么是作品,第5条列举了什么不是作品,9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2条作出了规定:“著作权法所称作品,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作成果。”台湾1982年《著作权法》第3条第一项规定:“著作指属于文学、科学、艺术或其他学术范围  相似文献   

5.
“母亲”这个词语经过人类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几乎已经同一为“伟大、无私、慈祥”的能指,而母亲形象在人类的文学殿堂中也共同具有着极其光辉的神性色彩。到了20世纪,张爱玲以冷峻的目光,重新审视母亲形象,剥去其温情脉脉的面纱,批判性地颠覆母亲神话。张爱玲从小母爱事实缺席的成长经历,使她形成了乖戾的母爱观。她在作品中不自觉地流露出人间无爱的苍凉哀音。她笔下的母亲形象也一反传统的圣洁美好而变得冷漠残忍.而缺少母爱的儿女们则是“一级一级,通向没有光的所在”。母爱缺失性体验使张爱玲作品有着强烈的审母意识,不仅使现代文学的母亲形象更为立体化、人性化,且在某种程度上对新时期“恶母”形象的塑造具有先导性的启蒙作用。  相似文献   

6.
有关徐志摩的传记作品,已有数十种之多。这些传记在描述徐志摩一生的浪漫经历与文学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与事实不符或表述不当的问题。“志摩”一名用于何时?张君劢与张公权,到底是谁“发掘”了徐志摩?是否徐志摩送张幼仪去德国求学?徐志摩与张幼仪的离婚是否因为林徽因?是胡适主持了徐志摩与陆小曼的婚礼吗?文章就这些问题根据相关资料进行辨正,以期对徐志摩研究、对徐志摩传记的创作提供参考与确证。  相似文献   

7.
老舍的作品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被国外译介的最多的作品之一,作品在译介的过程中经历了较大的时间跨度,从1944年开始英译,之后一直持续了将近半个世纪。在对老舍的作品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特殊、复杂的现象,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老舍本人也介入到自己作品的翻译。本文通过"权力话语"方面对老舍作品翻译的文学再现与权力运作进行了研究,希望为翻译者提供全新的翻译视角。  相似文献   

8.
“文革”期间.少量美国文学新作以“内部发行”的方式被介绍到中国。当时译介这些作品的主要意图在于在目的语社会中塑造出当代美国社会的形象。这种文学翻译既是文学行为,也是政治行为。  相似文献   

9.
与其他文学巨匠相比,苏轼有其独特之处:他能把从生活中体悟到的发人深省的哲理与耐人寻味的诗意相融合,构成所谓“理趣”,达到了宋人“言理”的最高境界。苏轼作品有诗词文三种文体,其“尚理”在各种文体中都有体现,而且这种“尚理”是有社会原因和其个人原因的。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是不断发展着的理论,从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再到中共中央新的领导集体,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粗到细”、“从西到中”、“从传统到现代”、“继往开来”、“以史育今”6个阶段,在每一个阶段,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都随着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的进步得到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兴起的官场学通过社会转型时期官场权利生态的准确描摹和人官员内心隐秘世界的深入探究,对时代发展的本质特征进行了冷静的理性审视,表现出深刘的人情怀,显示出历史理性和人情怀的双重张力。  相似文献   

12.
翻译几乎拥有与人类语言一样悠久的历史.原作与译作的关系历来也一直是翻译界经久不衰的讨论课题.本文试从译作对于原作价值的角度出发,对原作与译作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李清照的《词论》是中国词史上第一篇论词专文,这篇文章折射出李清照独立的人文判断、审慎的理性思考、博洽的知识体系、清空的雅士情怀,可以说,《词论》反映出来的文化人格正是李清照为人与为词的最大魅力。  相似文献   

14.
《史通》作为一部史学评论著作,全面地总结与评述了唐代以前的史学。但与《隋志》史部相比,《史通》体现了自己独特的史籍流别观念。它对古今正史、杂述著作的理解,渗透着重视史体典型的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5.
梁启超的传记作品及其理论典型地代表了中国古代传记向现代传记的过渡与衔接的轨迹和方向。他的涵盖了中外新旧传记的各类体的作品,尤其是一批具有鲜明时代精神和个性化特点的优秀代表作,达到了同时代的最高史学成就,由此为中国现代传记的确立提供了范式;而他的传记理论融合中外,以其学理上的正确性和知识形态上的系统性,有助于伟记理论作为中国现代史学理论体系中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分支学科的确立。  相似文献   

16.
历史时期,洪洞、介休两地留下了一定数量的水利碑刻。这些水利碑刻的内容显示,当时官府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公示祭祀方式、水利约定,无非就是要起到其对民间社会的有效社会控制,因此,水利碑刻也就具有了一定规范意义。从某种角度说,水利碑刻的这种规范意义与习惯法是有着密切的关系的,对此进行研究,有助于揭示汾河流域水利秩序与社会管理的特有途径。  相似文献   

17.
张家口市诗词协会的众多诗词作者进发出极高的创作热情,他们从贮存丰厚而又贯通古今人生意蕴的古代诗词中不断挖掘、探索,承袭、创新,写出大量诗词佳作。其作品神思飞越,豪情激荡,“纵横诗笔见高情”;即事兴感,情与景会,“有境界则自成高格”;用语淳朴,铿锵有力,“犹矿出金,掷地有声”;关注现实,立意新奇,“古为今用,突破传统”。  相似文献   

18.
唐及北宋前期,士人对王通续经非常推崇,认为王通续经有存道之功,继承了孔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为王通之学开启了唐治。王通续经所采辑的内容,是两汉、六代之史事诗文。从北宋中期开始,士人越来越倾向于将三代理想化,而将汉唐作为与三代相对立的负面典型,因此,士人开始批评王通续经。南宋中期,儒学诸派之间因为对"道"的不同认识而对汉唐产生了不同的看法,进而对王通续经也有着完全不同的评价。陈亮和叶适因推崇汉唐而极赞王通续经,而朱熹、陆九渊等人却因否定汉唐而对王通续经颇为批评。  相似文献   

19.
我们从《文选》对宋玉辞赋的著录、《文选》编者的文学思想及其文体设立与选篇标准、《文选》的编排体例和收录特点,分析了《文选》对宋玉及其作品的批评与评价,我们的结论是,《文选》认为:1.宋玉是赋体文学特别是散体赋的开创者和奠基人;2.《文选》著录的宋玉作品可谓周秦至梁初期间文学作品中的“清华”;3.《文选》重评宋玉,欣赏宋玉作品的理论基础是主张“文质彬彬”而又并偏重于“翰藻”的新文学理念。总之,《文选》对宋玉辞赋的著录提升了宋玉的文学地位,传播了宋玉作品,扩大了宋玉的影响,对于宋玉批评来说,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设计基本薪酬体系时,企业应该遵循服务于发展战略、激励员工、节约成本等原则。工程咨询企业的基本薪酬体系,以岗位价值为依据,通过职位评价、薪酬调查、薪酬结构确定等步骤,可以建立一个具备公平性和竞争性的基本薪酬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