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特别的爱就没有特殊教育。学校是充满爱的地方,特殊教育学校更应该是充满爱的海洋。愿每一个残疾孩子在爱的海洋中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教育部党组决定在全国学校深入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三爱"教育对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创新载体,选树典型,营造‘三爱’教育的良好氛围"、"抓住课堂主渠道,‘三爱’教育进课堂、进头脑"等十个方面探讨了深入开展大学生"三爱"教育的有效途径与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3.
从学校毕业后,我成为了一名教师。为人师,任重而道远。二十多年过去了,我体会到"师爱"的博大。"师爱"犹如大山一般博大,又如清泉一般甘甜,那是充满智慧的爱!教育的对象是有情感的人,所以教育的过程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更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爱心更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一、诠释师爱的内涵,寻求教师的自我完善师爱是教师发自内心由衷的热情,是教育成功  相似文献   

4.
爱的课堂     
《江苏教育》2012,(25):6
主持人语"爱"是南师大附小的一种语言符号与文化气象,"爱的课堂"是学校积一百多年历史沉淀所创造的实践智慧。张之洞、李瑞清、罗炳之、俞子夷、杜威、陶行知、斯霞……一大批胸怀大爱、钟情教育的有志、有识、有为之士为"爱的课堂"注入了"爱"的基因,使"爱"得以传承、诠释、弘扬与发展,"爱的课堂"也  相似文献   

5.
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又是师生交流的主阵地。那么,如果教师与学生能够较好的交流沟通,就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有了良好的课堂氛围,才会有学校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不论是学校教育还是课堂教学都有一个基点:师生交流。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一、用"爱"营造情感氛围,使师生关系更融洽每位教师都懂得爱学生的重要性,可却不一定人人都会爱,因为这需要用心、用情去爱。只要教  相似文献   

6.
高平 《考试周刊》2013,(92):172-172
<正>追寻幸福,是教育的本真要求,也是教育的动力源泉。师生应该体验教育带来的幸福。但当前的教育,严重异化与偏离教育本真的价值轨道,有着诸多与幸福追寻背道而驰的现象。因此,倡导教育对幸福的终极价值追求,十分必要。如何构建充满生命律动的幸福的课堂呢?一、什么是幸福的课堂?1.幸福的课堂是充满"爱"的课堂。  相似文献   

7.
<正>自古以来,"爱"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世界上因为有了爱,才如此丰富多彩,地球才充满了活力。爱包括爱情、友情、亲情、师生情,而师爱是"超凡脱俗"的爱。这种爱没有血缘和亲情、没有私利与目的,然而这种爱却是一种正大的力量。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令人耳目一新,也给我很大的启示。在学前教育阶段,  相似文献   

8.
教育资讯     
《小学生》2013,(9)
尼尔(1883-1973)英国著名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自由教育学派"代表人物。他认为情感教育是培养新人的最有效的手段。教育的重任就是让儿童感到爱,学会爱。给儿童爱,就是和儿童站在一起,就是对儿童的尊重,就是对儿童个性的自由的肯定。情感教育的意义在于它培养了儿童的自信心,使儿童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未来都充满信心,充满积极进取的精神。另类学校夏山学校创办于1921年,是因材施教的典范,充满了无穷的活力,被誉为"最富人性化的快乐学校"。学校的创始人尼尔用60年的时间,在夏山学校实践了快乐教育的理念,  相似文献   

9.
正520,我爱你,一个网络流行词汇。在邵东县流光岭中学,这个"520"成为了孩子们耳熟能详的课改名称,也成为了走进每个孩子生活和心灵的优美旋律——围绕它,正展开着一幅农村教育爱的画卷。"教育是一项爱的事业,没有了爱,教育也就没有了灵魂。‘520’课堂改革的根本,就是大力弘扬‘教育爱’:校长爱学校,教师爱学生,学生爱学习,让爱无处不在!"校长曾健云介绍说,学校"520"课改成绩斐然:  相似文献   

10.
"教育是充满情感、充满爱的事业,没有情感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新教材给我们带来了激情和灵感,如果我们能给孩子们一种积极的、充满兴趣的情绪感染,那么,他们内心产生的学习动力将是无限的。体现语文人文性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以及新课标所特有的"过程与方法"目标融为一体的课堂,才是充满活力和生机的,才能深深吸引孩子们,让课堂成为孩子学习的乐园。  相似文献   

11.
正爱是生命的阳光雨露,生命因爱而生,因爱而精彩。如皋市外国语学校以"爱的教育"作为学校德育文化的核心,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一张靓丽名片。教师作为爱的播种者,怀着一颗爱心教书育人,他们把爱播种到每个学生心间,他们用爱激发爱,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则人人争做"爱心天使",整个学校成了充满爱的校园。如皋市外国语学校主题文化的形成源于"中国杰出青年志愿者"赵小亭的爱心故事。赵小亭于1990年5月21日出生在如皋,曾经就读于  相似文献   

12.
张微 《考试周刊》2015,(25):105
传统教学方法不能适应中职学生的特点。本文分析了教材的特点和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任务驱动教学法作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学校计算机课教学中的应用及反思任务驱动法教学法在计算机课堂中的应用。职业教育工作者应用"心"研究教材,用"爱"关心学生,让"课堂"充满"快乐",让"师生"成为"朋友"。  相似文献   

13.
叶澜教授曾提出"新基础教育实验"四大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生命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4.
张巧玲 《考试周刊》2014,(35):178-178
学校是充满爱的地方,教育是一项爱的事业,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文化,和谐文化的核心就是让每一个生命都得到爱、懂得爱、付出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的艺术就是爱的艺术。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光有爱心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至爱",懂得爱的艺术。在与学生的接触和交往中,要"因生施爱",这样才能因爱施教。  相似文献   

15.
叶澜教授曾提出"新基础教育实验"四大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生命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6.
金坛市华城实验小学创建于1995年,是一所现代化的省级实验小学。学校坚持"让学校充满活力,让教师充满智慧,让课堂充满生机,让学生充满快乐"的办学理念,强化科技特色教育,用科学精神提升教育的品质。  相似文献   

17.
正教育是科学,更是艺术。吴金瑜校长撰写的《200万分钟教育对话》很好地诠释了这句话。他的"理解教育研究"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研究成果已在全国上百所学校推广实施。他坚持"理解教育、理解生命"的理念,把他工作过的学校建设成了"充满理解与爱的学习型大家庭"。在200万分钟的教育历程中,他对教育、教师、学校、学生、校长有着深刻的理解,他对教  相似文献   

18.
正您心中的"本真课堂"具备哪些特质?我心中的"本真课堂"就是以人为本的课堂,其核心是把人的成长作为第一要素,对每个生命个体充满终极关怀,成全人,成就人,让师生自由发展,和谐发展。具体来说,这样的课堂——充满爱和尊重。对每个孩子真心呵护、疼爱,对课堂、对知识充满无限的虔敬与挚爱,是本真课堂最重要的特质。这种爱体现在充分地尊重、相信学生,真心地欣赏和赞美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充满真情、真趣。在这样的课堂中孩子们可以大胆质疑、猜想、论  相似文献   

19.
杜红岩 《教育》2014,(29):70
清晨一抹远黛还在低吟浅唱。温暖的阳光攀越上山的脊梁,把大地装扮得灿烂明亮。坐落在湖北省荆门市象山脚下的金象学校,阳光不仅是太阳给大地温暖的眷顾,阳光还是一种理念,一份信仰。让学校成为充满爱与智慧的阳光乐园,金象人满怀美好的期待,在教育这片沃土亡精耕细作,播撒下爱与智慧的种子。阳光教育从课堂开始课堂如何变得快乐生动、妙趣横生;如何让老师挥洒自如,让学生乐在其中,这是我校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我校找到了阳光教育这把钥匙,开启了四生魅力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0.
正正能量,这个充满阳光的名词如今日益火爆,它不仅能让人感觉生命的美好,而且能鼓舞每个人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幸福的人生,是否是你期待的?生活的美好,是否是你想要拥有的?衡水市第八中学的老师们说:"只有传递温暖与爱心,你就拥有了正能量!"为了增强学生的爱心意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正确理解爱的含义,学校把"爱"分解为"爱我学校、爱我班级、爱我老师、爱我父母、爱我自己"。通过"五爱"教育,让学生真心理解"爱是分享"、"爱是力量"、"爱是承担"、"爱是荣耀"、"爱是责任"。学校根据三个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实施有效管理,分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