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称斯宾塞为伊丽莎白女王的"马屁精",本文首先肯定其合理之处,继而结合诗歌的"寓教于乐"的功用分析《仙后》"贞洁"一章,从贞洁与天命、贞洁与同性恋情结以及贞洁与亵渎三个角度展示斯宾塞高超的表现手法以及崇高的教育家形象,从而达到为斯宾塞辩护以及展示贞洁美德的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2.
美德可以作为知识而存在,美德知识的教育可以等同于美德教育,但是美德作为知识的可教性却是有限度的.美德知识的教育方法不同于一般客现知识的教育方法,主要有传授、对话、反思等多种特殊的教育方法.在当代道德教育中重建美德知识的教育对于美德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早期的鲁迅文论一方面把文学功用从"文学"角度划分成一切文学的共同功用:审美益神、兴感怡悦、"不用之用",和特殊文学的特殊功用:彻悟人生、认识真理、勇猛精进;另一方面把文学功用从"功用"角度划分成文学的直接功用(即"不用之用"),和文学的间接功用:见利致用、经纬世事、救亡图存.两个方面以文学的"不用之用 "为纽带形成一种有机的、自成整体的文学功用观.  相似文献   

4.
边沁是18世纪后半叶英国功用主义伦理理论框架的确立者和声势浩大的功用主义运动的精神领袖.在追溯边沁功用主义伦理学理论渊源的基础上,阐述了边沁功用主义伦理学的思想体系及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5.
美德伦理的复兴是当代西方伦理学发展中最重要、最有意义的一个主题 ;一些哲学家把美德伦理作为规则伦理的补充 ,而另一些哲学家则把美德伦理做为一种可以取代其他道德学说的理论选择 ;合理的选择应当是规则伦理与美德伦理的有机整合或统一  相似文献   

6.
《典型的美国佬》塑造了在中西文化的夹缝中生存的三位女性形象,即海伦、特蕾萨、珍妮斯.面对中西文化的差异,她们有不同的选择:海伦受西方消费文化的影响,由传统的淑女走向物质主义;特蕾莎发扬了中西文化的美德;珍妮斯继承传统女性的美德但也盲从父权思想,同时认同西方的消费文化.通过分析她们的形象,有利于反思中西文化从而获得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功用性语言教学方法和学习理论是外语学习的方向 ,外语教学和学习的任何方法和途径必须以语言的功用性目的为中心。笔者就功用性语言教学理论范畴的交际法、活动法和人文法做了进一步探讨 ,并分析了目前我国的语言学习环境和外语教学的实际状况。  相似文献   

8.
公民美德的提出并不是推翻公民道德从而建立一种新的体系,而是寻求一种新的视角处理公民与公共事务之间的关系,并以公民实践为旨归,将理性及参与作为基本美德。此外,公民美德内在的公共精神也要求公民遵守法律,允许美德自身受到批判,从而发展出更为宽容的美德。  相似文献   

9.
传统美德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爱国主义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思想基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激励着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真诚守信、顾全大局的美德加速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即将掀起科学教育普及热潮之际,重温鲁迅和陶行知对科普教育目的的阐释将不无裨益.其对科普教育目的的设定遵循如下思路:肯定科学的社会改造价值与功用;阐明改造国民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在前两点的基础上顺势推出;中国社会改造与发展的希望在于寻求科学与民众的"联姻",并由此设定科普教育的现实目的:"使大多数人有科学的头脑和工艺的手",从而"在科学的世界中创造‘科学的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