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注生成,这是新课标理念催生下的一道亮丽的课堂新景观。然而,对生成的过分热衷与宠信,非但不能收获期待的精彩纷呈,反而导致文本失落、课堂失控,“生成”也最终沦为“无成”,着实令人叹息。被动的生成:一位教师执教《麻雀》一课。当教师问“麻雀妈妈是怎么样跟猎狗进行搏斗的?”时候,有学生冷不丁地说:“老师,这只大麻雀不一定是妈妈,  相似文献   

2.
近日,笔者与同事闲聊时,问他们:“学生是不是教育的资源?”同事们都说是。“为什么说学生是教育的资源?”同事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但回答的很模糊。问完他们,自己也在想,学生到底是不是一种教育资源?一日,一位教师教学《加法应用题》一课,当他给学生讲解“树上有8只鸟,又飞来了7只,一共有多少只”时,一位学生举手,也说一个题目:“妈妈昨天买来了15个果冻,我吃完了,要妈妈今天再给我买20个果冻。”没说问题他就坐下了,老师请他再补充上问题。“妈妈一共给我买来多少果冻?”经他这么一说,其他的学生也跟着来了,也要出题目。有爸爸买鸡蛋,又买萝…  相似文献   

3.
生成课堂是灵动的课堂,是大开大合的课堂.它重视课前的深度预学,使学生进入“愤悱”的状态,使教师进入“互联”的状态;它强调课堂的“弹性预设”,重视课堂的整体性和高效性;它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把“教学引擎”交给学生,由学生来启动课堂;它把“学”和“问”的权利交给学生,重视教师在教学中的“互联”和“聚焦”功能.生成课堂汇聚了曲折美、灵动美和整饬美,充满着“不可预约的精彩”.特级教师李仁甫老师的《管仲列传》课例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理念.  相似文献   

4.
大象有多重有一次,我们学校一位教师执教《曹冲称象》时,其中有这样一个细节:有一个学生问:“老师,这头大象究竟有多重啊?”教师并没有沿用“生问师答”的传统模式,而是把这个问题交给了学生:“同学们,谁知道大象有多重?”不少学生猜起来了:“一万斤吧。”“一亿斤吧。”“四万八千斤吧。”……尽管同学们回答得挺热烈,非常遗憾的是,这个问题在课堂上竟这样猜猜了事了。犤评析犦这堂课就教育理念而言,无疑是新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动态生成,都体现得比较充分。但是“大象有多重”竟成了整堂课的遗憾。我想:“大象有多重”在这课中重要吗?…  相似文献   

5.
在一次观摩活动中 ,有位教师执教《狐狸和乌鸦》 ,当引导学生理解文中狐狸第三次说的奉承话时 ,问学生 :“乌鸦的羽毛和麻雀的比起来 ,谁的更漂亮 ?”好几位学生都说 :“当然麻雀的羽毛更漂亮。”这时却有一个男生站起来说 :“我觉得乌鸦的羽毛更漂亮 ,因为我喜欢黑色。”老师先是一愣 ,随即迫不及待地挂出课前准备的乌鸦和麻雀图 ,引导对比 :“你们看 ,麻雀的羽毛呈淡褐色 ,而且有花纹、有斑点 ,乌鸦全身黑乎乎 ,谁漂亮呀 ?”经老师这样一强调 ,学生异口同声地答道 :“麻雀的羽毛更漂亮。”包括刚才那位觉得乌鸦羽毛更漂亮的小男孩也撅着嘴…  相似文献   

6.
在一次观摩活动中,有位年轻教师执教《狐狸和乌鸦》一课。当引导学生理解中狐狸第三次说的奉承话时,问学生:“乌鸦的羽毛和麻雀的比起来,谁的更漂亮?”好几位学生都说:“当然麻雀的羽毛更漂亮。”可这时却有一个男生站起来说:“我觉得乌鸦的更漂亮,因为我喜欢黑色。”老师先是一愣,随即迫不及待地挂出课前准备的乌鸦和麻雀图,引导对比:“你们看,麻雀羽毛呈淡褐色,  相似文献   

7.
低年级说话课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体现在多方面的,其中重要的是:如何铺设语言思维训练的台阶,引导学生朝着一定的目标拾级而上。有位一年级老师在指导用“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的句式说话的教学中,设计了这样五级台阶: 一、明确句子要求老师首先说了一个范句:“妈妈和姐姐在洗衣服”,接着问:“这句话前面说了什么?后面说了什么?”小朋友回答说:“这句话的前面说了谁(妈妈  相似文献   

8.
叶澜教授曾说:“课堂应是向未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行程。”课堂是师生生命经历的重场所,教师要树立动态生成的正确度,把握有利时机,运用有效策略,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一、欣赏学生,为课堂的生成奠基有位教师上《我不是最弱小的》:下大雨了,当萨沙接过爸爸让给妈、妈妈又让给自己的雨衣时,萨沙明白爸爸、妈妈为什么这样做,于是妈说:“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的人。”师:请你联系实际说说你对这句的理解。生1:我要保护自己的弟弟、妹妹。生2:我可以保护低年级的小朋友…  相似文献   

9.
晚上,小林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逛街。看着五光十色的霓虹灯把城市装扮得花枝招展,爱动脑筋的小林问:“爸爸,这霓虹灯是怎么发光的?”爸爸最喜欢回答小林的提问,他一下子拉开了讲课的架势:“霓虹灯管通电后,就会产生出物质的第四种状态——等离子态……”小林可不像爸爸课堂上那些守规矩的女生,没等爸爸说完,就插嘴了:“只听说物质有固、液、气三种状态,比如冰是固体;给冰加热,它就会升温熔化成水,水是液体;给水加热,它会汽化成水蒸气,水蒸气是气体。没听说过物质还有第四态呀?等离子态是什么状态?”妈妈不愧是有经验的教师,最善于启发:“小林,…  相似文献   

10.
去年,一位外国专家在我校听了一天的数学课,后来他就诧异地问我: “为什么在课堂上只看到教师提问学生,而看不到学生提问呢?”这一问,引起了我的思考:儿童刚入学时对外界的事物总有着极大的兴趣,经常会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为什么这样?”怎么渐渐地,他们就没有问题了呢?  相似文献   

11.
幽默与笑话     
联想冬冬语文考试只得了45分,他爸爸非常生气,要狠狠打他45巴掌,他爸爸刚要动手打,被他妈妈拦住了。他爸爸问:“你拦住我干什么?”他妈妈说:“这次他考45分,你打他45巴掌,那他下次一分也不考,你怎么办?”面目全非冰冰:“妈妈,'面目全非'是什么意思?”妈妈:“你应当问你爸爸,他最清楚。”爸爸:“我怎么最清楚?”妈妈:“你哪一次喝醉回来不是面目全非?”都不招呼张强家里来了两位客人,一个认识,一个不认识,他见了连招呼都不打一声。客人走后,母亲责怪他太不懂礼貌,他却满不在乎地说:“生人,我不认识,不能招呼;熟人,我们认识,用不着招呼!”幽默…  相似文献   

12.
小麻雀     
你飞吧,快去找你的妈妈!我家来了一位“新客人”──小麻雀。它是爸爸在路上发现后“请”来的。小麻雀很可爱,它长着一双绿豆大小的眼睛,黑得发亮,炯炯有神,身穿灰褐色  相似文献   

13.
《妈妈的爱》这篇课文选取的扇扇子、送伞、抱“我”看病等生活场景都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事。我想课文一定能引起共鸣,孩子们会兴高采烈、争先恐后地诉说他们和妈妈之间的故事,那么这节课的德育目标便水到渠成地实现了。但是课堂却没有按我的预设进行,多数孩子竟无动于衷,孩子们那平淡的眼神,静如止水的表情,了无生机的课堂气氛让我迷惑不解。是我引导不到位还是另有他因?我随机问了几个学生“:你的妈妈爱你吗?”有的竟毫无表情地回答:“不爱。”愕然之余,我又问“:为什么说妈妈不爱你?“”因为我一直是奶奶管的,奶奶对我最亲,妈妈没有管…  相似文献   

14.
塔柏并不坏     
门前的两株塔柏有“十岁”了。是我出生时爸爸种的。它们是我不会说话的“同年”。在塔柏旁边是一株已“三岁”的葡萄,今年有望吃上葡萄了。 有一天,奶奶说:“柏树这东西最坏,靠近它的草不长,果树也不结果。”村上有几个老邻居也这样说。奶奶决定砍掉它。真是这样吗?我半信半疑。问妈妈,妈妈难以解释。问爸爸,爸爸说:“这种说法没有科学根据,还  相似文献   

15.
开心果     
《小读者》2005,(5)
生气老师问:文中说蜜蜂给花园增了生气,是什么意思?一个学生回答:蜜蜂偷花蜜,花儿就生气啊!大家听了笑个不停。那学生又说:笑什么。要是鲜花不生气,哪来鲜花怒放呢?分数受到影响一位父亲看着儿子从学校里带回来的成绩报告单,怒气冲冲地问道:“伊登,怎么搞的,你这学期成绩为什么这么低?”“噢,亲爱的爸爸,你难道不知道现在正是经济萧条时期,各行各业都不景气,难道我的分数会高吗?”遗传有一天,毛毛问爸爸:“爸爸,你和妈妈为什么都戴眼镜呢?”“哦,因为你的爷爷和外公都是戴眼镜的。这叫遗传,你懂吗?”毛毛仔细想了想,突然大哭起来:“呜……原…  相似文献   

16.
大华今年七岁了,长得很伶俐。爸爸送他到学校去报考一年级。报名后,到一位年轻教师面前口试。教师第一句问:“你家长是哪个?”大华无言。又问:“你家以什么生活?”大华仍然不答。接着叫他数数,大华更是说不出话来。他的爸爸在旁边急坏了,心想:平时很活泼的孩子,今天为什么变成这样子呢?口试完了,刚出校门,大华便问爸爸:“爸爸,什么叫家长?什么叫生活?”他  相似文献   

17.
齐齐来开心     
我想要匹小马怀孕的妈妈看着在一边玩耍的儿子,温柔地问他:“宝宝,妈妈要生了,你想要个弟弟还是想要个妹妹呢?”宝宝想了想很懂事地说:“妈妈,如果不是很麻烦的话,我想要匹小马。”长大“妈妈,我是怎么长大的呀?”乐乐看着自己小时候的照片好奇地问。妈妈一听,教育的机会来了,就说:“你是妈妈一把屎一把尿喂大的。”乐乐一听就哭了:“你怎么给我吃这个呀?呜!”被爸爸打了同学们发现小明脸上肿了一大块,就问他是怎么弄的。小明说:“昨天我和爸爸去公园划船,有只蜜蜂落我脸上了。”同学又问:“那你把它赶走不就行了?”小明说:“我还没来得及赶…  相似文献   

18.
开心巧克力     
怕触电邮递员送来一封电报,芬芬用筷子夹着,小心地走进屋里“:爸爸,你的电报。”爸爸见了,又好气又好笑地问:“为什么用筷子夹着?”芬芬说“:我怕触电呀!”您踢我吧“你快点睡觉,哭什么?”托儿所的阿姨怒吼道。“我,我想家。”一个女孩哭着说。“不许哭!再哭,我一脚把你踢到南头去!”阿姨更加严厉地说。“阿姨,您还是踢我吧!我家就住在南头。”一个小男孩壮着胆子说。老鼠生病孩子:“妈妈,这是什么?”妈妈:“这是老鼠药。”孩子“:妈妈,我们家的老鼠生病了吗?”珍奇动物课堂上,老师问:“同学们,谁能说出一种南非的珍奇动物?”“北极熊!”小…  相似文献   

19.
有一次,我听了四年级的一位教师教学《麻雀》一课。课堂上,教师用恰到好处的导语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语句读,有些学生读得不到位,教师还声情并茂地范读。学生经过反复读,终于体会到了麻雀的果断与勇敢,体会到了母爱力量的伟大。许多学生对于“母爱”这个  相似文献   

20.
森林里安静极了。麻雀爸爸在池塘边,对躺在池里的鳄鱼说:“请过去一点,我想喝点水。”鳄鱼蛮横地说:“走开,到別的地方喝水去!”哎,一只小小的麻雀,怎么能和鳄鱼争水呢?麻雀爸爸只好飞走了。他找了一些小虫子带给麻雀妈妈。这时,树突然不停地摇动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