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学术期刊审稿专家学术不端行为认知情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陈钢  徐锦杭  丛黎明 《编辑学报》2015,27(3):246-248
对《浙江预防医学》杂志91位审稿专家现场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审稿专家对作者学术不端行为和审稿入学术不端行为的认知率较高,但还不够全面,对作者“不当署名”行为、审稿人“故意拖延审稿”“提交不客观的审稿意见”行为的认知率较低.根据调查结果,认为学术期刊编辑部应采取多种形式为审稿专家提供培训,以提高审稿专家对学术不端行为认知的水平和发现能力.  相似文献   

2.
论科技期刊审稿专家的选择与管理及其审稿积极性的调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詹燕平  游滨  陈移峰  侯湘 《编辑学报》2014,26(6):572-573
欲打造精品期刊,必须多元化选取合适的审稿专家,加强审稿专家队伍的管理,增强编辑与审稿专家的协作。加强与审稿专家的沟通,提高其审稿责任心。利用审稿专家的专业优势组约稿件,采取激励措施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加强审稿专家队伍建设 ——以《中国免疫学杂志》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四平  倪鹏  王溪婷 《编辑学报》2009,21(4):340-341
随着学科的变化和专业的发展,《中国免疫学杂志》专家审稿工作出现了新的问题。为了保证审稿质量和审稿速度,编辑部借鉴其他期刊的经验,结合刊物的实际情况,在原编委的基础上建立一支新的审稿专家队伍,专家审稿工作有了改观。该文对审稿专家信息收集途径、审稿专家队伍建设等进行总结,以与同人交流。  相似文献   

4.
通过建设高质量的审稿专家库,促进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文章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总结建设审稿专家库的方法,包括编委和审稿专家推荐、作者推荐、专家自荐,以及从参考文献的作者、高被引论文作者、学术会议或专题讲座的专家、优秀论文的作者团队中筛选等;维护审稿专家库的措施:通过及时更新信息,合理评价专家审稿质量,建立审稿专家“休假”与“销假”制度等。并进一步提出优化审稿专家库的建议:根据审稿方向缺口有针对性地补充审稿专家,重视与审稿专家的沟通,建立有吸引力的晋升机制,关注有潜力的科研人员并适时发展其为审稿专家等。  相似文献   

5.
《编辑学报》2012,24(2)
专家审稿时间是期刊出版周期的一个重要部分;然而由于特定原因,个别专家拒绝或延迟审稿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常常会延长期刊的出版周期。该文对其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主要包括选择合适的审稿专家、加强与审稿专家的联系以及加大期刊的宣传。  相似文献   

6.
学术期刊审稿单的调查分析与制作建议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高宗文 《编辑学报》2007,19(1):51-52
通过对54种学术期刊审稿单的调查分析,归纳出这些审稿单中存在着项目设置过滥、不能突出重点、表述不明确等问题.这不利于保证审稿质量.认为编辑是审稿活动的主体,专家审稿的重点是审查创新性,编辑对专家审稿要提出具体要求.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制订简明、合理的审稿单.  相似文献   

7.
专家拒绝或延迟审稿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英  欧阳贱华 《编辑学报》2012,24(2):147-148
专家审稿时间是期刊出版周期的一个重要部分;然而由于特定原因,个别专家拒绝或延迟审稿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常常会延长期刊的出版周期。该文对其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主要包括选择合适的审稿专家、加强与审稿专家的联系以及加大期刊的宣传。  相似文献   

8.
网络资源在科技学术期刊审稿中的作用探讨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彭南轩 《编辑学报》2005,17(6):442-443
结合编辑实践,对网络技术在科技学术期刊审稿中的作用进行总结.网络资源在稿件的初审、遴选审稿专家和充实审稿专家数据库以及进行网上审稿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朱大明 《编辑学报》2017,29(3):252-254
同行专家审稿对保证学术期刊论文质量做出了重要贡献.为改进学术期刊对同行专家审稿致谢的表达方式,简述学术期刊对同行专家审稿致谢的常见做法,指出其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改进的建议.归纳了论文作者对同行审稿专家公开具名致谢的内容和表达方式.认为学术期刊论文作者可以适当方式对审稿专家提出的审稿意见和建议公开具名致谢.  相似文献   

10.
同行评议制度是稿件学术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之一.本文以《西安交通大学学报》为例,以近5年经同行评议的稿件中评审质量不高和审稿延期的稿件为研究对象,首先从同行评议专家、学科编辑2个方面分析影响审稿质量和效率的原因,然后针对这些原因,创新性地提出了从投稿前、投稿时、初审时、外审时4个环节,采用16种方法提高同行评议审稿质量和效率.这些方法不仅可操作性强,有助于提高编辑的工作效率,而且有利于准确把关稿件的学术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 社交媒介不仅提供了用户间知识交流的平台,而且形成了知识复用的渠道。一部分社交网络用户在信息传播、知识共享等方面都能够对其他用户产生影响,称之为“小众专家”。对“小众专家”群体的研究对于社交网络中信息传播具有促进作用。[方法/过程] 以MetaFilter数据集为例,利用用户社交网络活动数据,生成用户关系网络,结合网络分析与时序分析筛选“小众专家”,分析“小众专家”群体在不同语义环境下的“稳定-迁移”特征,并提出评测指标,进行验证分析。[结果/结论] 结果显示:只有极少部分“小众专家”能够在多种语义环境下保持稳定性,而大部分“小众专家”只能在单一语义环境中保持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指出企业职能单元的反竞争情报体系建设、能力提升及作业运行,需要专家的监督与专业指导。分析当前反竞争情报组织设置及其所面临的挑战以及矩阵式专家督导的反竞争情报组织模式的特点与优势,提出基于矩阵式专家督导的反竞争情报组织结构模型,并设计矩阵式专家督导的反竞争情报组织运行模式,最后揭示矩阵式专家督导在企业反竞争情报中的运行流程。  相似文献   

13.
毛进  李纲 《图书情报工作》2014,58(14):34-40
从专家所发表的论文文本内容中抽取出专家的研究专长特征,利用重叠K-Means聚类算法对研究领域内的专家进行重叠聚类划分,识别出专家的多个研究专长,并根据共同研究专长将专家聚集在一起,进而在图论的基础上,将专家聚类转化为研究领域内专家的图结构表示,借助网络可视化软件绘制研究领域专家图谱。  相似文献   

14.
同行评审专家库动态管理及有效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丽群  张蕾 《编辑学报》2018,30(3):288-291
为消除科技论文同行评审过程中存在的弊端,缩短评审周期和获得参考价值较高的评审意见,结合科技期刊的自身特色和所在学科领域技术发展的特点,动态管理评审专家库.详细阐述在动态管理评审专家库的新增专家、更新专家信息和解聘专家方面实施的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多种途径新增专家,完整收集专家的基本信息并动态跟踪、及时更新,准确定位专家的专业方向并动态跟踪、及时更新,定期评价专家的评审质量,勤于调整、适时解聘等.  相似文献   

15.
设计并实现一个科技项目同行评议专家智能遴选系统,以专家信息和专家档案库为基础,采用基于统计的术语抽取技术解决未登录词问题,利用向量空间检索计算待评审项目和评审专家的相关性,根据相关性大小遴选出最合适的评审专家。  相似文献   

16.
图书馆危机管理计划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图书馆危机管理小组成员应包括信息资源专家、计算机网络专家、公共关系专家等多方面的专家,是一个包含技术、人力、组织文化和高层心理因素的组织系统。危机管理计划行动方案,是危机前、中、后连贯的过程。最佳管理计划方案,是危机前的有效行动,将危机扼杀。图书馆危机管理计划的制订,应考虑用户期望、应付用户需求最大峰值能力,以及计划与图书馆发展战略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房玉新  金昕 《编辑学报》2019,31(1):84-86
刊登专家共识或诊疗指南可以提高期刊的影响因子,从而提升期刊的影响力;然而目前国内医学领域学术组织众多,指南类文章数量剧增,如何利用专家共识或诊疗指南提升期刊的影响力,是值得探索的问题。采用择优刊登、全程监控保证指南的质量,采用多渠道推广促进指南的传播。在推广指南的同时,促进并提升期刊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The networking of knowledge in the Internet age is calling into ques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perts and non‐experts in the development, preserv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f knowledge. There is a growing movement towards knowledge co‐creation and “mutualization.” These changes in the roles of expertise will have implications for museums as traditional gatekeepers of knowledge. This paper will explore social tagging as one tactic for broaching the divide between experts and non‐experts in the online museum. Although tagging cannot mutualize museum knowledge itself, it can increase access to online collections, provide insight into users and their frameworks of perception, and begin to turn the online collection catalogue into a living historical document in its own right.  相似文献   

19.
闻浩  鲁立 《编辑学报》2012,24(2):173-174
通过一系列审读会流程控制,医学期刊刊前审读会对稿件质量的强化作用日趋明显;但随着会议内容的不断延伸,一些影响审读会效能发挥的问题逐渐显现。通过优化刊前审读会中专家配置、稿件筛选、会议流程、意见处理等环节,建立并完善创新性审读模式,进而拓展期刊发展空间,加速期刊质量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20.
华斌  吴诺  贺欣 《图书情报工作》2021,65(23):58-69
[目的/意义]提出一种基于专家个体多维特征刻画的电子政务项目评审专家组推荐方法,提升专家组间项目评审的一致性水平。[方法/过程]以专家个体的长期评审意见为数据源,利用意见挖掘技术实现知识元识别与情感极性获取;构造专家的领域知识结构并动态迭代更新;利用统计分析刻画专家知识水平、评审深刻性、情感风格、领域专长特征,实现基于科学计量的专家特征刻画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专家组合的推荐。[结果/结论]本文的方法注重专家组的多维特征均衡,对电子政务项目评审具有很好的问题针对性,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