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在近代中国社会文化的变革过程中,日本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学习样板。特别是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向日本学习,借以富国强兵,几乎是朝野上下的一致呼声。随着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对日本近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全面介绍,清末的所有改革差不多都会不同程度的从日本吸取营养。1901年后清廷推行法制改革,日本自然又成为借鉴的一个蓝本。从1901年到1911年的十年间,日本的法学著作大量涌人中国。中日法学文化的交融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考察清末对日本法学文化的引进途径、内容及其对晚清法律改革的影响,无疑可以从另一个侧面拓展了对清末新政文化源流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2.
日本:常回家看看礼物表孝心 “常回家看看”,这是父母对儿女的希望,也是远离父母的儿女们孝敬父母的重要表现。日本每年有三大节日,即五一黄金周、夏天的盂兰盆节和元旦,一般放假都在一周以上。长假开始时,赶着回家的人挤满了新干线,高速路更是堵得一塌糊涂,这种现象在日本被称为“民族大移动”。[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二战后,日本首相、议员多次参拜供奉包括二战战犯在内的靖国神社牌位的事件,造成对亚洲尤其是对中国的深远影响。本文认为:其历史根源和社会原因有:日本特殊的文化,日本特殊的历史背景以及新国家主义思潮抬头。日本只有彻底的反省和承担二战责任,才能建主一种正常、健康、向上的中日关系以及日本和亚洲各国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1901年8至10月,日本陆军少将福岛安正访华,行踪遍及中国南方大部。他对华的基本态度是维护日本在华利益的前提下"保全中国",这符合当时日本政府的对华政策。在这一基础上,福岛安正为日本军方提供了派遣上海驻屯军的决定性建议,并视其为保证日本在华利益、阻缓俄国扩张的手段之一。同时,他积极劝诱清朝师日变革,其直接效果在各地派员参观日本军演一事上得到体现;因清末新政的需要,福岛安正的游说与南方督抚的愿望很相近。福岛安正在考察中采取的举措,促进了日本军方乃至政府在对华问题上与列国、清朝的关系调整,是日本在新的条约框架下扩大在华势力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5.
无论是战前还是战后的日本右翼都反对西方的自由民主价值观,主张“以国家主义对抗国际主义,反对约束日本国家利益无限制扩张的国际秩序”,而在这方面亚洲价值观的倡导者和他们的观念很近似。众所周知,日本新右翼的头面人物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既不承认日本曾侵略过亚洲国家,更不承认曾危害过亚洲人民,公然声称南京大屠杀是中国人的捏造。前些年,他写了本针对美国的《日本可以说不》名噪一时。不知是他言犹未尽,还是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深有同感,二人又合著《亚洲可以说不》一书。在他们看来,亚洲文明史已经超越了欧美现代文明史的限度,亚洲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应该发挥更大作用;他们抨击欧美的政治经济制度和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6.
《教育情报参考》2004,(9):53-53
据日本《读卖新闻》报道,一项针对日本、中国、韩国、新加坡四国高中生和大学生理科水平的测试结果显示,中国学生远远优于其他国家,而日本学生的优势则体现在生物和信息科学领域。  相似文献   

7.
陈玮 《铜仁学院学报》2006,8(3):15-17,35
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最深刻、最广泛、最严重的经济危机,迫使各国垄断资产阶级面临严峻的选择。德国和日本走上了法西斯道路,而美国在罗斯福的领导下,利用国家权力,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整和改革,最终把美国引出了经济萧条的死胡同,并产生了一系列重要的政治影响,史称“罗斯福新政”。本文拟从“罗斯福新政”实施的背景、内容、成效及其意义和历史地位几个方面对这一历史事件进行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8.
世界经济的主导权从引发产业革命的欧洲,经过第一、二次世界大战阶段,转移到了美国,在迎接21世纪的时候,又转移到了以中国、韩国、日本、印度为中心的亚洲。因此,在今天这种世界经济和政治的变化局势中探讨如何确保及维持中国在亚洲及世界经济、政治方面的主导作用这一问题,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9.
《广西教育》2006,(1C):93-93
一笔巨大的不可思议的财富,被传在二战期间被日本从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掠夺,并在二战之后,从日本人手中转移给了美国政府,成为美国以某种隐秘方式限制异已势力发展的政治资本,甚至是国际金融市场无与伦比的一股搅局力量。  相似文献   

10.
中国和日本同属东方亚洲国家,但是在亚非拉众多国家中,日本法律文化的近代化是最为成功的,明治雏新以前,日本法承袭中国唐代和明代法制的传统,是中华法系的重要成员。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在向欧洲学习的过程中,以法德等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律为模式,迅速走上了法制近代化的道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又吸收了英美法系的许多成果,从而使其法律体系更加系统和完备。本文从日本法制改革的历程及其原因来阐明它对中国法制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从南京政府成立到抗日战争爆发前10年间,是民国教育稳步发展、趋于定型时期。这一时期中学教育的课程设置不断变化,主要体现在中学的分科教学、选科制与学分制等方面。在理想与现实,变革与稳定的比较选择和反复调试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梳理、探讨这些政策和制度的演变对当今的教改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黄遵宪与《日本国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遵宪的《日本国志》填补了近代中国日本资料方面的空白,进一步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使其视野真正定位于整个世界。他在书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学习日本维新改革的政治主张,启蒙了中国人的思想,提供了一个救国的尝试性处方,成为中国维新变法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化语境下,当今高等教育面临着全面改革,其中,教材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本文就现代文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现状、思路、内容及特色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同为东方文化圈的中国和日本几乎在同一时期分别经历了一场改革运动。但改革的最终结果却相去甚远,日本从此走上了国富民强之路,而中国却越来越颓败。通过对比两国的改革运动,我们可以发现很多的差异,这些差异或许就是导致两国改革运动产生截然相反结果的根本原因。从功利主义的角度。探讨洋务运动教育改革中所表现出的极度的功利主义思想,并对两国教育改革进行比较和分析。可以对洋务运动教育改革失败的原因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就个体而言,教师专业发展既需要内在动力又需要外在推力,唯有如此才能够使教师专业发展由被动与迷茫走向主动与定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是能够体现教师职业自主性特点的教学优化;其外在推力则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持续不断的课程改革。教学优化、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构成一种互动关系,共同决定着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方向。  相似文献   

16.
日本高等教育改革所依据的市场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日本高等教育市场的不均衡性;国立与私立大学的学费差额与考试竞争成本之音质关系;教学的质量-成本费用函数与消费者效用的关系;日本的雇佣制度与大学的作用;大学的遴选机能与劳动市场的变化。市场原理的有效笥在日本高等教育改革中得到较充分的应用,特别是国立与私立大学并存的高等教育结构体制将会发生重要的改变。  相似文献   

17.
隋帝杨坚是一位有作为的君主,他倡导的法制改革和制定隋律,对封建社会中后期的法制建设产生了深刻影响。章在分析杨坚法制改革策略、经验及作用的基础上、指出全面立法、建立法政、以教为本、以法为辅是杨坚法制改革的主导思想。  相似文献   

18.
农村税费制度改革是我国农村继实行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的又一次重大制度变革,农村税费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然涉及各方面的利益。合理调整、规范国家、集体和农民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促进农村税费制度改革,关键是建立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农村组织制度和完善农村土地制度。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的条件下如何加强自身建设是一个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新任务下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改革的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才能永葆先进性。  相似文献   

20.
高等教育体制包含着管理、办学与投资体制三个方面的内容,其管理体制、办学体制与投资体制,各自既具有独立的体系和机制,有其独立的问题和领域,又相互依托、相互制约。结合当下国家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方向和政策,讨论了三者之间的关联性以及其对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