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新媒体艺术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艺术观念的变革和艺术史的发展。新媒体艺术扎根于现代艺术的肥沃土壤,现代艺术实践和艺术精神为新媒体艺术之横空出世提供了充足养分。新媒体艺术及其理论的产生、发展离不开现代艺术实践和思潮,包括活动艺术、机器美学、达达艺术、未来主义、偶发艺术、实验电影、波普艺术等。新媒体艺术之缘起,并非只受一个艺术流派之艺术实践及思想影响,它从现代艺术思潮的各流派中吸取有益养分,表现出一种混杂或者说复合特征。  相似文献   

2.
中学物理教学可以而且应该成为一种教学行为艺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教师若能适时采用"变奏"艺术、点拨艺术、过渡艺术、模拟艺术、比喻艺术、空白艺术、类比艺术等多种教学艺术,增强教学活力,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艺术分为一般的艺术和美的艺术,艺术与人为的自然有区别,与科学和手艺也不相同。真正能够称之为艺术的应是"美的艺术",这是艺术与其他活动最根本、最关键的区别。康德将艺术分为机械的艺术和审美(感性)的艺术,审美的艺术又分为快适的艺术和美的艺术。美的艺术使人愉快,而且这种愉快不是私人的感官享受,而是具有普遍可传达性;美的艺术是天才的艺术,天才具有独创性、典范性、无意识性和非规则性四个特点,这四个特点正呈现了天才的质、量、关系和模态等四个方面的要素。  相似文献   

4.
加强高校艺术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对综合素质人才的呼唤。目前,我国农林院校艺术教育的现状是活动质量低下、艺术教育体制机制不健全、艺术教育观念陈旧、艺术教育师资队伍不合理、教师素质有待提高。改善我国农林院校艺术教育的现状,就要丰富艺术教育活动,建立健全艺术教育活动体制机制,更新艺术教育观念,优化艺术教育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5.
公民的艺术素养包含艺术感知力、艺术理解力、艺术辨识力、艺术想象力、艺术鉴赏力、艺术行动力等方面。文章从文化产业的视角,分析了当今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艺术素养现状与胜任力要求,探析文化产业人才特征和艺术素养教育原理,提出要整合国内外优质艺术教育资源,让学术智慧结晶成为具有共享性、复用性、示范性和学习使用便利性的公共网络教育平台。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中外著名艺术著作及相关文献进行研究,从"什么是艺术"、"艺术的起源"、"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科学"、"艺术家"五个方面,对关于"什么是艺术"这一简单却深奥的问题加以分析和阐述。从人类出现的那一天起,艺术就随之产生,艺术以人类文化为生存环境。艺术家是艺术活动的执行者,艺术活动反映艺术家的情感、想象、感受,最终通过各种艺术活动体现出来,包括美术、舞蹈、文学等。  相似文献   

7.
领导是指挥、引导他人实现目标的行为。领导艺术是指挥、引导、影响他人的能力,主要包括:决策艺术、组织艺术、指挥艺术、协调艺术、激励艺术、演讲艺术、培训艺术、公关艺术等,是管理者学识、智慧、技能、作风、个性、修养、阅历、价值观等素质层次的综合体现。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总体的角度探究艺术的根本内涵,力求对艺术作出新的理解和阐释。之前的艺术观,由于缺乏一个总体现,故不能完整地把握艺术。从总体的角度看,艺术是一种审美关系,但是这种审美关系又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审美关系,它必须具有创造性、作品性和接受性。艺术应该定义为:艺术是创造、作品、接受构成的审美关系。有了艺术的本质才有艺术家、艺术品和艺术欣赏者,艺术是艺术家、艺术品、艺术欣赏者的来源,而艺术家、艺术品、艺术欣赏者和艺术的关系是:艺术家是创造、作品、接受构成的审美关系的开启者,艺术品是这一审美关系的物态体现者,而艺术欣赏者则是这一审美关系的完成者。从历时的角度看,艺术似乎是起于艺术家,存在于艺术品,完成于艺术欣赏者。但从共时的角度看,艺术家、艺术品、艺术欣赏者不分前后,融为一体。艺术家在创造艺术品的同时,也就是艺术品的第一个欣赏者。就艺术的外部而言,存在着艺术和世界的关系。世界和艺术的关系是:艺术在世界中。艺术在世界中有几层意思:首先,艺术起源、生存于世界;再就是艺术本身就属于世界;另外,艺术收藏、保存世界;还有,艺术创建了一个世界;最后,艺术使世界艺术化。  相似文献   

9.
魏晋玄学就是本体论哲学。本体论哲学是很高妙的抽象思辨,也可以说是纯粹理论思辨。魏晋士人对这种纯理论思辨的兴趣,更换了他们思维的帽子,对他们的审美意识有巨大的影响。无论是艺术本体论、艺术风格论、艺术批评论、艺术创作论、艺术素养论、艺术介质论、艺术发展观、艺术价值论,还是艺术意象论,魏晋南北朝人和先秦两汉人都不一样,可以说先秦两汉人的艺术理论兴趣思考的焦点是艺术的社会性,而魏晋南北朝人的艺术理论兴趣的焦点是艺术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10.
艺术课程是传播中华优秀艺术文化的重要载体,艺术课程的设计直接关系到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实现。艺术课程反映文化,因而具有鲜明的文化属性。但长期以来,艺术课程设计过多强调认知逻辑、知识逻辑,忽略文化逻辑,致使其缺乏核心内涵。重新确定艺术课程的文化逻辑,应明确艺术课程的文化本体要义,并从中华优秀传统艺术文化的传承创新、多元文化形态整合、中华优秀艺术文化故事创新表达、培养学生艺术文化修养等方面来建构艺术课程的文化逻辑。在此基础上,从艺术课程的知识逻辑、认知逻辑与文化逻辑,艺术课程的融合性、统一性与多元性,艺术课程的完整性、创新性与实践性,艺术课程的特色化、差异化与专业化等方面进行探索,以求艺术课程设计符合文化逻辑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课程体系的建构。  相似文献   

11.
周贺 《教育导刊》2011,(9):37-39
工科大学艺术教育存在着定位比较模糊、认识不足、特色不突出等制约艺术教育发展的瓶颈。针对上述问题,工科大学要做到有效实践艺术教育,必须探寻工科大学艺术教育的发展方向。从寻求办学特色、营造艺术环境、构建艺术教育质量考核标准、建立高素质艺术教育师资队伍、“走出去、请进来”等诸方面入手,真正让艺术教育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12.
艺术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是艺术和艺术世界的本质特征。以"艺术与艺术的文脉:跨学科的对话"为主题的第八届欧洲艺术社会学研究委员会中期会议,关注艺术、艺术家的行为、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日常生活中的艺术等多重要素对日常生活的融入。了解艺术社会学研究的前沿思想,益于推进我国的文艺建设。  相似文献   

13.
《现代教学》2013,(7):86-87
中学艺术学科以多样化、可选择的艺术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视、听、画、演、创的过程中探索艺术世界,启发艺术想象,激发艺术创意,发展艺术思维,理解艺术文化,实现感知美、表现美、创造美的主要育人目标。审美和实践作为艺术学科的基本特征,在育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彰显出中学艺术学科育人的独到性、全面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新课标下的音乐教材具有趣味性、形象性、灵活性等特点,它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音乐原本是时间的艺术、情感的艺术、表演的艺术,我们要动用多种感官手段,把音乐转变为看的艺术、听的艺术、想的艺术、写的艺术、画的艺术、演的艺术、创的艺术。理想的音乐课堂应当是充满着人性与智慧,充满着激情与生命力的课堂,应当是处处盈溢着音乐的甘醇和芬芳,学生们在生动、富有灵性的交流与碰撞中,生成自己的幸福体验。  相似文献   

15.
巴赫金以狂欢节民间广场诙谐文化的怪诞现实主义理论对拉伯雷《巨人传》的完满解读,证明世界上客观存在着正常态和反常态两类艺术,它们的评价标准是不能混用的。若用正常态艺术的准则去衡量反常态艺术,反常态艺术就是混淆是非、不辨善恶、消解斗志的艺术;若以反常态艺术的准则去审视正常态艺术,正常态艺术又是沉闷、说教,随便找个理由就打人、杀人、破坏的艺术。反常态艺术作为放松艺术也是人类必需的,并非正常态艺术可有可无的陪衬。反常态艺术的艺术水平的衡量标准是新、奇、特、异、怪的反常化力度;反常态艺术的思想伦理底线是对真、善、美、假、恶、丑只能反常化不能反置化。  相似文献   

16.
王晓艳 《考试周刊》2009,(17):130-131
教学艺术是指教师娴熟地运用综合的教学技能技巧,按照美的规律而进行独创性的教学实践活动。落实到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学艺术是由组织结构艺术、语言艺术、非语言艺术、板书艺术、提问艺术、幽默艺术等组成。教学艺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教学风格化和高科技化渐成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7.
《教育》2011,(33)
天津市南开艺术中学是天津市南开区唯一的一所艺术中学。学校始终遵循办特色教育,育时代英才的办学目标,在办学理念、校园环境、师资建设、课程设置、教科研等方面注重艺术特色教育。在抓好艺术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把艺术教育向课外、校外延伸,不断丰富艺术教育的内涵、拓展艺术教育的外延。  相似文献   

18.
黑格尔将艺术的发展分为了象征型艺术、古典型艺术和浪漫型艺术三个阶段,并指出在精神对物质过多超越的浪漫型艺术之后,艺术会被以纯粹理性精神著称的哲学所代替。然而在当代社会中,解构主义的思想弥漫着整个文化艺术领域,商品化的艺术所追求的不再是深度而是平面。艺术精神内涵的丢失似乎成为了艺术会被终结的最大原因。只有在艺术创作主体、艺术成品和艺术接受者三个方面重建崇高的理念,才有助于艺术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对广州市中职学校艺术教育情况的抽样调查显示,广州市中职学生对艺术有浓厚的兴趣,对公共艺术课程和艺术第二课堂比较喜欢,但对艺术的了解不多,学校在公共艺术课程开课率、师资配备、设施设备、课堂教学水平、艺术活动开设等方面与学生艺术发展的需求还有较大差距,需要通过学生艺术兴趣爱好的培养、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课程内容效率的改进、设施设备的配置以及艺术教育社会资源的联动来提升中等职业学校艺术教育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农村学校艺术教育是农村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村艺术教育工作中,可以从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的指导思想、发展思路、艺术课程、艺术活动、师资保障、物质保障等方面入手,做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