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化资本理论是布迪厄教育社会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资本理论认为,相对于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而言,通过家庭所传递的文化资本具有资本继承性的最佳的隐蔽方式,是一种最隐蔽、最具社会决定意义的教育投资.文化资本与学校教育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受教育者在教育行为中所获得的学术收益,极大地依赖于家庭预先投资所积累的文化资本;另一方面,文化资本又以教育资格的形式被制度化,教育制度通过承认文化资本的世袭性传递而进一步扩大了不同社会阶层在文化资本方面的差异,从而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了对既存社会阶级和社会结构的再生产过程.  相似文献   

2.
社会资本与社区脱贫——对社会资本独立性功能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资本是当代西方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概念和分析工具。在不同学者那里,社会资本的概念有着不同的界定。西方有关社会资本的主流理论认为,社会资本具有独立于其他资本的独立性功能,但是最近大量的实证研究发现,社会资本是否真正具有独立性功能在社区脱贫项目的实践中面临着许多现实的困难,主要的问题在于社会资本的积累,特别是对社区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的跨越型和垂直型社会资本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行动者所处的社会和经济阶层。由此可见,西方主流社会资本理论可能存在着一些内在的缺陷,而这些对我们进一步探讨社会资本理论在中国社区经济研究领域的价值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实现教育家办学的关键是培养一批优秀校长,从资本视角研究优秀校长成长能够突出其成长的过程性。校长成长过程是其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形成和积累的过程;校长通过教育实践形成人力资本,通过交往实践形成社会资本,通过文化实践形成文化资本。校长的三种资本在实践中具有同构性。把资本理论引入校长研究开启了校长研究的新视角,对学校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特级教师是我国教师队伍中的佼佼者,他们能获得专业发展上的巨大成功,与其有效地积累社会资本等密切相关。本文结合社会资本理论,通过《名师人生》一书中特级教师案例进行分析,指出特级教师可以成功累积文化资本、符号资本以及有效进行互动。特级教师的经验对其他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是:要注重积累文化资本,扩展符号资本以及实现同质、异质互动。  相似文献   

5.
大学积淀的价值、规范、信任等行为范式和理念信仰就是大学关系文化.关系文化在大学德育工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也是德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社会资本理论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社会资本理论在德育研究中的应用,认为大学关系文化中的关系网络与信任对大学德育工作及大学德育环境研究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分析社会资本理论应用的基础上,探讨了大学关系文化在德育中的功能,以及社会资本理论对大学关系文化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社会资本理论从社会关系的视角对社会现象进行分析。我国社会资本的非契约性主要体现在柔性约束、情感因素、非正式制度三个方面。"两弹一星"元勋很好地体现了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非契约精神,对当代科技创新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非契约性社会资本与契约性社会资本的结合是实现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文化资本的积累起了基础性作用。文章力求从市场、权力和教育三个不同层面对文化资本的积累机制进行分析,廓清文化资本积累自身的内在逻辑,探求文化资本积累的有效路径,以求得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刘大伟  申国昌  潘标 《高教发展与评估》2012,28(5):39-46,75,123
依据社会资本理论,可以将陶行知的人生划分为社会资本的形成期、拓展期、重建期和高峰期。陶行知充分调动其所积累的社会资本,通过同质性互动和异质性互动,实现社会资本内部文化资本、符号资本和经济资本的多元转换,推动了个人及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文章把资本理论引入校长研究,提出了校长成长的资本积累假设,认为优秀校长成长过程是其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形成和积累的过程.校长的三种资本在实践中具有同构性.文章最后用英美校长选拔的标准和我国的实证研究结论对校长成长资本积累假说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0.
实现教育家办学的关键是培养一批优秀校长,从资本视角研究优秀校长成长能够突出其成长的过程性。校长成长过程是其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形成和积累的过程;校长通过教育实践形成人力资本,通过交往实践形成社会资本,通过文化实践形成文化资本。校长的三种资本在实践中具有同构性。  相似文献   

11.
论社会资本过度化对大学生就业的消极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资本的核心内容是具有先赋条件的人际网络体系。这一概念由法国当代社会学家布尔迪厄在上个世纪80年代首次提出后,历经科尔曼、帕特南、波茨等人的不断发展,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社会资本理论体系,并与人力资本、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并称为推进社会发展的四大资本。近年来,社会资本理论在我国持续升温,成为社会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一些学者将该理论应用于中国社会问题研究,其中也应用于大学生就业研究,并鼓励大学生要通过各种途径,广泛获取相应的社会资本来就业。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具有明显“差序格局”和“社会圈子”的人情社会,社会资本过度化将会加剧社会的不平等,不利于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12.
文章主要运用布尔迪厄资本、场域、惯习理论,分析并解释中国传统文化为何能流传几千年没有中断且历久弥新。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实践的结晶,在中国社会文化权力关系中拥有根本性地位,因而是一种文化资本。这种文化资本产生于固定的场域,也受到固定场域形成的惯习的形塑,并在相互作用中包容、内化其他文化,从而不断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3.
在高等教育收益的分析中,人力资本理论以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相互转化的框架进行分析,将高等教育收益货币化。而社会资本理论是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三者之间的相互转化、相互促进的分析框架分析了高等教育投资的收益,补充了高等教育的社会化收益。通过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的比较,为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启示:在实践中需要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的贫困资助政策;促进就业,提升高等教育收益预期;在高等教育中,注意培养学生积累、运用社会资本的能力;为人才向上流动提供通畅的通道,保障劳动力市场的健康运转。  相似文献   

14.
高慧君 《成人教育》2009,29(11):47-48
随着近年来对教育领域社会资本研究的深入,高校社会资本越来越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高校社会资本是一种重要的资本形式,在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高校社会资本具有构建学习型区域、合作创新、积累财富等多项功能,正确地认识高校社会资本功能是必要的,也是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的。本文从五个方面阐述如何感知和鉴别高校社会资本,有助于我们将各种高校社会资本差异进行融合和整合,以此焕发新型高校社会资本为我所用,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的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为审视教育公平问题与研究学生学业成就影响因素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与视角。国内外有关文化资本的现有研究成果大都通过定量的方法证实了文化资本与学业成就存在高度的正相关。本文通过质的研究方法对文化资本与学业成就的具体影响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在中国部分乡土社会场域中,该理论中三种形式的文化资本对学业成就的影响有限,对教育工具价值的信仰成为影响儿童学业的关键性文化资本。由此推知,文化资本理论是同质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必须结合文化背景才能具有更好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6.
社会资本理论是近年来社会学研究中新兴的理论,它在社会学、经济学、教育学等领域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社会资本为开展园本教研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新的视角。重视和积累社会资本对园本教研活动有如下积极影响:在宏观层面上,它可以为园本教研活动提供文化和制度资本;在中观层面上,可以为园本教研活动的开展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在微观层面上,则可以提高幼儿园教师参加园本教研的动力和能力。  相似文献   

17.
胡钦晓 《教育研究》2024,(2):108-120
文化资本因文化而生。大学文化之所以能够生成资本,主要在于其价值增殖性和资源稀缺性。学术资本是大学最原初、最重要的资本形式。大学文化资本只有服务于学术资本发展,才能具有合理性和正当性。大学文化资本在主动适应高深知识发展,引领时代发展的同时,要坚守自身的知识品性。在一定意义上,大学文化资本的独特性,决定着大学发展的独特性。文化资本既是大学发展的内生动力,也是大学发展优劣的评价标准;既是大学特色发展的重要依托,也是引领大学发展的基本保障。从大学文化资本的生成逻辑来看,其产生来自大学间的文化差异;其发展来自大学内外部群体的认同;其整合是基于认同基础上的重构,是一个文化再生产的过程;其变革既包括大学对传统文化资本的赓续和改造,也包括对他者文化资本的借鉴和扬弃。从大学文化资本的积累机制来看,既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外部场域的影响甚至制约,也需要行动者的主体自觉。大学文化资本乃至大学多样资本,都是行动者建构和积累的产物。正是有了大学的行动自觉,才能有大学文化资本的生成和积累,才能使大学这一历经近千年的传统组织,不断焕发出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8.
社会资本是大学生获取竞争资源的重要因素,大学生提高创业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提升社会资本获取能力。社会资本具有资本属性,可以带来具有竞争优势的资源,社会资本的取得需要时间、精力、金钱的投入,需要积累,大学生社会资本稀缺。创业教育应培养大学生社会资本意识,提升获取社会资本的能力。大学生在创业中获取社会资本能力应在创业实践中培养,社会资本的积累有一个阶梯性过程,生存型创业项目具有风险小、门槛低、上手快的特点,大学生通过生存型创业项目在寻求、整合创业资源中扩大人脉资源,积累社会资本,提高获取社会资本的能力,提升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19.
企业文化是西方学术界和企业界对原有管理理论总结创新而形成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的认知性社会资本,在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中,企业的社会资本状况、社会网络关系型态、社会网络的内在结构、社会网络的结构洞因素等影响着企业文化的建设,社会网络分析是研究企业文化的一种新的范式与视角,通过发挥企业的社会资本优势、构建优势企业网络结构关系型态,重视凝聚子群分析和运用结构洞理论优化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20.
社会资本理论超越古典经济学理性人假设,将“文化”纳入到其解释范式之中,通过网络、结构、规范等范畴展开对人际行为的研究。社会资本理论在解决集体行动困境、信息共享以及互惠利他行为三个方面提供了走出非合作博弈困境的可能。合作博弈机制的形成依赖于社区文化、历史传统等社会资本要素的长期积累;合作博弈水平与社会资本积累程度成正比,高水平的合作将按路径依赖理论而呈加速度生成趋势,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