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利器”,特别是揭露、曝光、批评性的报道,由于其传播快、影响大、“杀伤力”强,一直受到党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广大受众更是喜闻乐见。今年2月17日公布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特别单列一节“舆论监督”,对党的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正确对待接受舆论监督提出了明确要求。这对于新闻媒体来说无疑又是重大利好。但是,新闻媒体的自身表现却不尽如人意。下面这些数字也许会令新闻媒体感到尴尬:据《中国记者》报道,自《民法通则》公布实施后,1988年到1989年出现第一个“新闻官司”高峰,1992年到1993年出现第二个高峰,2000年到2001年出现第三个高峰,2000年则出现了上市公司告媒体热。  相似文献   

2.
朱虹 《河北广播》2005,(3):59-60
我第一次接触《阳光热线》,是有一次上国土资源厅网站查一个相关的法律法规,突然看到下面有一个《阳光热线》的链接,我一点开发现是河北电台《阳光热线》的处理反馈。当时我就对《阳光热线》产生了兴趣。我很喜欢“阳光”这个名字,“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而黑暗则是腐败的温床。美国的“行政程序法”就叫“阳光下的政府法”。  相似文献   

3.
赵丽霞 《大观周刊》2010,(37):36-36,47
通常人们都是从宏观上来理解权力,把权力看作是国家的统治工具,看作是对被统治群体进行“领导、指挥、支配、控制、管理、约束或镇压”的手段海形式。然、而,福柯(Michel Foucauk1926-19S4)研究的“权力”这一核心所关注的却不是那些宏观的国家权力,而是渗透在社会毛细血管中的局部的、微小的权力形,我们将其称之为“微观权力理论”。  相似文献   

4.
权力与睡眠     
有人最近给我算了一笔帐:一个人的一生按90岁计,前20年蒙昧无知。浑浑噩噩,不晓人事为何物,后20年老眼昏花,涕泗横流,佳丽当前也不能“柔情缱绻”,只有“想入非非”的份儿。掐头去尾,一个人正常工作的年限至多不超过50年。在这50年当中,每天睡觉按8小时算,占去了三分之一,吃饭、生病按4小时算,占去了六分之一。[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赵金  蔡骐 《青年记者》2004,(2):55-56
赵:蔡教授,岁末年初,全国多家媒体都推出了各式各样的年度榜或者说年度大选,比如中央电视台就搞了2003CCTV中国十大经济年度人物的评选,最终年度大奖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张庆伟摘得。再比如由中新社、光明日报、人民日报、新华社等43家中国主流媒体组成的中国国际新闻论坛评出了2003年国外“十大焦点人物”;还有人民网也评选了2003年度中国房地产十大新闻人物、十大新闻事件与十大  相似文献   

6.
图书馆的权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图书馆具有管理权和处罚权。图书馆管理权、处罚权是图书馆的权力,而不宜表述为是图书馆的“权利”。区分管理、处罚权中的“权”是“权利”还是“权力”可以准确界定图书馆管理、处罚权的概念,可以明确相关理论问题,为图书馆管理权和处罚权的正确行使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7.
在中里,“权”字,既可以是指权力,也可以是指权利。学生初学政治时,也往往“权力”、“权利”不分,而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也往往“权力”、“权利”闹不清。我国宪法规定,在权利面前,每个人生来而且始终都是平等的,每个公民都有追求权利的自由。而权力体现的是支配和被支配、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权利体现的则是平等的关系;权力是一种强制的力量,权利则是在习惯、道德或法律范围内行为不受侵扰的自主状态。  相似文献   

8.
全球传播概念的提出与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是紧密相连的。与传统的国际传播相比,媒介全球化将以文化为代表的“软权力”推到了核心的位置上。国际传播以政治宣传和教育为首要的目标和手段,指向特定对象国的阅听群。国际传播中的一个显著特征便是“内外有别”的原则。而全球传播则以文化为外包装,以意识形态为“隐形内核”,  相似文献   

9.
沈静 《青年记者》2006,(22):19-20
中央电视台学术性电视栏目《百家讲坛》日益受到媒体和受众的关注。在此讲坛上开讲的学者阎崇年、易中天、刘心武等等纷纷出书热卖,成为如“超女”一样闪亮的偶像型学者。电视传播学术——学术的娱乐化与平民化在图像时代,媒介文化的视觉转向成为必然,影像传播成为一种强势的语  相似文献   

10.
张巨岩 《出版参考》2004,(12):29-30
布什政府的公关人员。站在最前排的是被称为“麦迪逊大街女王”的比尔斯。比尔斯曾任世界著名的汤普森广告公司和奥美广告公司的总裁。她在阿富汗战争期间被任命为美国国务院负责“公共外交”(对外宣传)的国务次卿。  相似文献   

11.
丁依然 《新闻界》2023,(5):70-80
监控和公平、正义、自由及人类福祉等社会和政治问题紧密关联,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由监控获得的可见性知识有被转化为权力的潜力。而各类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以往相对固定的监控者与被监控者之间的关系。总体而言,以技术演变为核心,“看”本身经历了从近距离的、简单的注视或围观到愈发技术化的、“延伸式”的观看。媒介/技术在其中发挥的最重要的作用在于,它们几乎从根本上改变了“可见/看”的方式,从而影响了监视材料的形态,以及观看者与被观看者的观看实践乃至权力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相关研究认为可以通过监控技术向大众赋权获得“观看的正义”的观点。然而,本文认为,掌握“监控/看”的权力并不等于获得权力本身,在社交媒体平台这一力量交换的场域,可见性只作为其中的一支力量发挥作用,它最终走向何方还要考察具体情境、案例中的行动者如何互动。本文最后就如何挖掘监控研究的可见性维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詹细明 《新闻采编》2006,(3):42-43,32
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依法通过媒体将政府机构等公共权力部门和社会经济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反映出来,进行公正恰当有力的批评,以舆论的力量达到约束和监督的目的,具有时效性快、辐射面广、透明度高、震慑力大的特点。而行政权力是对公共资源支配较大的一种权力,是一种“实践的力量”,具有扩张和侵害的危险性。近些年来,一桩桩政府违法事件不断印证:不受监督和制约的权力必然会被滥用。要防止行政权力的滥用,必须加强监督。政府服务得好不好,行使权力正不正当,当然应有第三方来监督,特别是来自社会的监督。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推…  相似文献   

13.
在西方,一向被视为极具危险的媒体权力,曾长期处于向欧洲君王发威的时代.但今天,过度市场化和政府的严格监控,使媒体"第四权力"的地位--共和制的灵魂正在自由滑落.媒体变成追逐广告利润的商业组织,监督政府的欲望大大减退;法律授权政府用大量消息淹没记者,操纵媒体监督的借口不露破绽."第四权力"的滑落完全是自行的,除了市场引力和法律"自尽"外,没有任何力量迫使它陷入这种地步.  相似文献   

14.
传媒权力是媒介通过褒扬、贬斥、劝服、引导等手段来影响社会成员的思想和行为的一种社会支配力量。就其性质而言,传媒权力是一种表现为影响力的公权力。传媒权力背离维护和追求公共利益的目标就会形成传媒权力的"异化"。传媒权力异化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伦理方面的缺陷是其中重要的一环,从媒体伦理角度加强对传媒权力异化的治理将有助于传媒权力的合理有效运行和价值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谢辉  姚莉  李媛 《新闻前哨》2007,(12):41-42
有一次网上聊天,网友问我是从事什么职业的,我如实告之——新闻工作者。“你们传媒厉害呀!要谁死,谁就死”,网友随即在屏幕上敲出一行字。生杀予夺?传媒当然不可能拥有封建时代皇权般的力量,这位网友的意思不过是传达出公众对媒体的一种印象:权力。诚然,大众传媒因掌握着话语权而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权力中心之一,也就是所谓的“第四权力”。我们知道,一个健康运转的社会,任何权力都应有其边界,受到一定的制约。  相似文献   

16.
图书馆治理本身是一个各方利益诉求的协调和体现过程.尽管大学图书馆作为一个学术型机构具有松散型组织的特征,但其所担当的社会使命与责任却日趋复杂化和专业化,这就要求大学图书馆必须超越科层制的单一治理模式,重新匹配大学图书馆的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建立起一种行政与学术权力均衡耦合的共同治理结构,以实现“行政型治理”向“学术型治理”的转型.  相似文献   

17.
“权力美学”一直试图让民众接受这样一种理念:大尺度、大体量和大景观,是衡量建筑的惟一美学尺度。“权力美学”可以炫耀权力和资本的存在,但却与公民的幸福风马牛不相及  相似文献   

18.
作为“第四媒体”的网络在中国正逐渐凝聚为大众媒介的“第四权力”.权力与制衡是一对孪生兄弟,“营造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遏制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传播,形成共建共赢的精神家园”已成为中国政府的一个积极探索。新形势对中国互联网的未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的规范化。本文将重点探讨网络引导舆论的规范化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9.
关于编辑过程中权利与权力的矛盾及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根据政治学和法学的有关原理,权利是指“法律对法律关系主体能够做出或者不做出一定行为,以及其要求他人相应做出或者不做出一定行为的许可与保障”,它总是与主体对利益的追求与维护相联系的,是一种法律赋予社会主体实施某种行为或不实施某种行为的资格。而权力是指特定的人所具有的支配他人的力量,是一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行为的可能性”,是一种能够使人产生压力继而服从的能力。从本质上说,权利和权力都关乎利益,利益资源的稀缺及其量值的恒定,必然导致权利与权力的互相对立,同时也使权利与权力具有极强的扩张性。一方…  相似文献   

20.
张屏 《新闻前哨》2003,(2):38-39
在网上,国家地域界线不再是阻止传播的因素,以前所用的国际传播概念已发生了变化,取而代之的是网际传播。不少事件,就是由于首先在网络上传播,而后又迅速占据全球各大报刊的头版头条,成为百姓的话题。美国独立检察官斯塔尔调查克林顿有关事件的报告在网上公布,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人们不是通过电视或电台,而是通过网际网络先了解一件重大新闻事件的详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