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尽管当前国内在目录学理论和实践方面已经有不少研究成果,但是从理论体系的视角出发,对目录学理论进行研究仍是一个有待探索、总结的领域。尤其是大数据、云计算环境下,目录学范围大大扩展,目录学基础性理论问题急需客观分析和研究。该文着眼于对国内外目录学理论体系研究现状进行理性审视,并结合目录学研究与实践的发展趋势,对数字时代的目录学理论体系进行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2.
传统上,目录学是与校雠、版本等学科共同发展起来的,在治学术史和文化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数字时代,目录学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信息数量、类型、传输方式以及用户行为的变化对目录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在分析数字时代目录学学科环境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目录学变革的四条路径:目录学学科化、书目工作职业化、发展通用技术以及建立现代目录学逻辑体系。  相似文献   

3.
《从文献目录学到数字目录学》创新颇多,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集中反映了柯平教授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目录学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本文从三个方面对该文集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4.
关于数字目录学研究内容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目录学是传统目录学在网络环境下的新发展,网络赋予了目录学新的内容:数字资源系统的目录学研究、数字参考咨询的目录学研究和数字化学习指导的目录学研究[1]。从三个方面探讨了数字目录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其最新发展。  相似文献   

5.
柯平《从文献目录学到数字目录学》创新颇多,业界早已明确。今更指出其较创新更高的品格——前瞻性。其前瞻性成就的原因主要在两方面,一是图书馆学的学科环境的要求,二是柯平热衷创新并注重将理论与实践密切、持久地结合的学术品格。  相似文献   

6.
在概述数字时代目录学研究所面临的新环境的基础上。探讨了数字时代目录学研究产生的新内容,并展望了其新趋势。  相似文献   

7.
曾伟忠  董畅 《图书与情报》2012,(2):29-33,68
文章首先归纳了数字时代国内外目录学的研究动向,然后从四个方面论述了数字时代目录学的历史使命,接着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数字时代目录学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录学是一门应用价值广泛的学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力量的发展以及信息数字时代的来临,目录学所基于的时代背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研究也出现了新的内容。展望其发展趋势,数字目录学作为一个崭新的分支,必将引领目录学向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9.
廖Fan 《图书馆》1997,(2):19-23
本文从宏观的角度,对我国90年代目录学研究的成就及其特征进行了全面总结,并从基础理论、分支学科、书目情报工作、目录学史以及国外目录学研究5个方面,详尽剖析了目录学研究领域出现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在此基础上,指出了目录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从普及目录学知识角度出发,剖析了数字时代目录学具有的三大主要作用:信息资源导读、科学研究的指南、信息素养的教育功能,并进一步介绍了如何学习与利用目录学基础知识,倡导人们都来学点目录学。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加强古籍利用的角度探索了数字时代古籍目录学的发展。作者首先回顾了古籍目录学的研究动态和国内外中文古籍目录的建设情况,然后分析了当前古籍目录学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数字时代古籍目录学的发展重点,最后对数字时代古籍目录学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由彭斐章教授等著的《数字时代目录学的理论变革与发展研究》一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继承与发展相结合,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学术性。该书阐述了数字时代目录学变革的实践和理论基础,全面系统地探讨了数字时代目录学发展的方向。该书思路清晰,逻辑性强,与时俱进,观点新颖,是我国第一部反映数字时代目录学最新研究进展的力作。  相似文献   

13.
陈雪飞 《图书馆论坛》2005,25(5):232-234
对《目录学教程》一书的作者队伍、内容进行客观分析和评价,揭示这部书对目录学发展的时代内容的总结和在建构现代目录学方面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2000年以来我国目录学研究著述的基础上,从目录学基础理论研究、目录学史研究、目录学应用分支研究、目录学教育研究、国外目录学研究等方面阐述新千年以来我国目录学研究的现状.指出2000年以来我国目录学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都取得长足进展,尤其是网络目录学和数字目录学的提出有力地推动我国目录学科学研究和目录工作事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录学的时代性与当代中国目录学的特征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本文论述了目录学的时代性表现、成因与内涵,并结合特定的时代背景,分别从发展阶段、学科意识、理论建构策略、价值取向、研究内容、学科体系、发展动力与发展方向等方面,论述了当代中国目录学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网上学科导航的目录学特性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网上学科导航与目录学有着本质的联系,通过两者的结合,可望让目录学找到新的发展方向,并运用目录学的理论让网上学科导航构建起独特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7.
反思与发展:改革开放30年来的中国目录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调查统计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目录学论文发表情况的基础上,通过概括目录学理论、目录学史和目录学应用三个方面研究的趋势和对其原因的分析,探讨中国目录学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中对传统的反思和在新技术环境下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新文化与我国目录学的近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近代在整个目录学历史发展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它是古代目录学衰亡,西洋目录学传入并影响我国近代目录学建立、形成和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目录学思想在内容方面,从传统目录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思想禁锢下解放出来;在方法方面,完成了由经验描述到理论抽象这一重大转折,使目录学成为一门完全独立的学科。近代目录学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和社会文化的革命密切相关,经历了近代目录学研究的萌芽、变革和建立三个时期。从江人度对四部分类法的疑异,经“康、梁”的否定,到杜定友、姚名达批判的继承,其间经历了思想上的几次转折。从总结古典目录学开始到建立近代目录学思想体系终结,花了整整一百年的时间,才完成了这种目录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录学界关于学科发展现状问题的讨论,选取三个基本问题(目录学理论与实践问题、目录学学科定位问题、目录学学科建设的重点与方向问题)进行总结回顾,从不同角度审视这些基本问题,对主要观点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在分析的基础上作简要的述评。  相似文献   

20.
目录学基本理论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当前目录学存在的三个问题:①目录学概念混用;②目录学实践相互层级关系不明确;③传统目录学理论没有做好包容网络环境下新目录学的实践。笔者试图建立一个以“书目学”和“学科目录学”为双核心内容的目录学新体系,并把所有的目录学实践分门别类地归入到这个体系中,以此来解答上述提到的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