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的扩大,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构建切实可行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才是改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提高就业质量的根本途径.基于此,本文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分析了影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类大学生就业的各种因素并从高校、院系、学生三个方面提出应对策略:(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及时调整学科专业的设置,完善办学理念,构建专业特色鲜明的培养模式(2)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就业核心竞争力(3)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个性化就业指导服务.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分析高校现有招生就业模式的主要问题和服务型教育体系的内涵,从模式的理念、架构和机制策略等方面构建高校招生就业联动模式,试图以社会需求为中心点,构建社会需求与招生专业、人才培养和学生就业之间的内在关联体系,以招生促培养、培养促就业、以就业促招生,缩小社会需要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之间的差距,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3.
高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把专业认同作为隐性目标,也就是把学生对专业的认知、情感、学习引导和就业意愿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把专业认同理论作为专业教学和实践活动开展的理论依据,以促进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以连锁经营专业为例,通过宣传相关专业文化、改善教学条件以及提升就业工作等途径来进行专业认知教育和情感的培养,通过教学活动不断增强学生的专业适切感和就业意愿。在提升专业认同感的同时,要改善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行为,进而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S学校社会体育专业自2002年开设以来面临就业对口率低,课程设置欠合理,场地配套不足,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就业市场对接不足等问题。本文在分析S学校2008~2014届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就业质量的基础上,提出"课程+实践平台+个性化就业推送"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旨在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5.
陈伟珍  王彦 《广西教育》2012,(31):139-140
通过对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就业竞争力和工作能力状况的调查与数据汇总,探讨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培养目标、核心课程设置和核心能力培养、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因素,提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学习与工作双线并行"模块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与评价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决定了人才培养质量及就业质量的高低。分析了我国轮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以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轮机专业为例,重点阐述了实施"校船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做法,并对实施该模式之后取得的成效及经验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重新审视高等农林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基础上,通过就业情况、就业质量影响因素调查及人才培养模式影响因素三个调查,深入调研就业突出问题,从学生、高校、用人单位、政府以及家庭五个维度分析相关专业就业质量问题,尝试提出培养模式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8.
时武略 《辽宁高职学报》2012,14(5):12-13,55
高职动漫专业属新兴专业,校企合作是其发展必由之路。目前,动漫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有多种模式,其类型主要包括政府主导、企业主导、学校主导和校企一体的模式;合作方式包括分段培养、工作室、产业园等方式。通过校企合作,能使动漫专业实训条件得到扩展,课程体系得到优化,师资队伍得到改善,专业品牌得到塑造,就业质量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9.
高校环境科学专业就业分析及培养模式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近年来环境科学专业存在较严重的专业不对口以及就业难的问题,通过对该专业就业现状的调查,分析了其就业形势以及今后的需求趋势,针对就业市场与人才培养的矛盾,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文章在分析就业质量的内涵、CAD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质量现状及原因基础之上,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和各级政府应担任的责任两方面提出提高CAD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质量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为更好地适应畜牧兽医行业的发展及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以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推进畜牧兽医专业的建设。创新实践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工学结合为途径的"三业互融(专业、产业、就业融为一体)、工学结合"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构建"四大实训平台",实践形成了"四元结构"的能力目标课程结构,建立采用"六化"课程教学模式,创新"四阶段"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结合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评价人才培养质量。通过三年多的实践,专业建设更加贴近产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2.
中国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基于学情调查的自我评价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反映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契合度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维度。本文以就业能力培养的USEM模型为基础,通过国家大学生学习情况问卷设计与调查,从实证的视角深入剖析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和就业理念。调查表明,我国高校亟须改善大学生就业理念感知的内外部环境,以优化就业能力各要素的培养绩效为切入点,把就业能力提升的内容融入人才培养模式之中,实现大学生就业能力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提升高职教育质量与企业的深度参与密不可分。在高职教育中,部分专业不具备"大批量"同时就业的可能,探索该类专业的"订单"培养模式对提高就业质量具有参考意义。在实践中,商务英语专业通过"平台式"集团化培养,突破了人才培养中校企合作的瓶颈。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已经形成了多种模式。本文以鞍山师范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实践为切入点,深入剖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旨在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15.
校企合作实行订单培养是目前高职院校推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就业质量的重要途径。本文就湖北职业技术学院高职经管类专业进行跨专业订单培养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提出了优化订单培养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依据某985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本科毕业生2004-2009年的就业数据,并通过座谈、采访和填写调查问卷等形式,分析了影响该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本科生就业形势变化的各种因素,指出该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本科生的人才培养质量是导致其日益严峻就业形势的直接原因。由此,本文提出,唯有确立科学、合理的高等教育质量观,构建切实可行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提高该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才是改善其本科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7.
构建以促进高质量就业为目标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坚持全面发展、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和坚持“三个面向”为目标。体系构建涵盖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通过专业布局调整、专业内涵建设、培养模式创新、大思政育人机制构建,有效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能力,增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18.
本文全面分析了安徽省宿州学院地质工程专业2012-2014年就业情况,在总结近三年该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基础上,深入讨论了就业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的深层原因,并提出适合并促进本专业就业,尤其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冷素平 《教师》2014,(23):70-70
以酒店企业对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需要为依据,以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重点,以就业为导向,推动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条件,加强专业教师队伍、教学设施和实习基地建设,形成鲜明的专业特色,建立旅游和酒店业所需的中等技术性专门人才质量的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20.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推进办学模式创新,改善综合办学条件,打造专业建设品牌,拓宽社会服务领域,人才培养与就业质量跃上一个新台阶,各项指标均处于全省同类院校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