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溯源:择校现象何以出现?又何以愈演愈烈? 近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现象愈演愈烈,据《北京商报》报道:北京791所中学有200多所靠择校生增收,择校费高达10亿元以上。另据新华网报道:北京景山小学已明码标价,小学6年加初中3年,赞助费7.7万元,每年寄宿费9000元;而中关村一小,除电脑派位范围内招收的本市户口学生外,其他学生入学均须交4万元赞助费。在义务教育阶段出现这样的现象到底原因何在?  相似文献   

2.
中小学择校现象,就是通常所说的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现象。所谓择校,是针对就近入学而言的,它打破了户口的限制,根据人们的意愿跨学区入学[1];是在优质教育资源稀缺、适龄儿童无法全部接受无差别的免费的优质教育的情况下,学生及家长主动选择适合  相似文献   

3.
要闻     
《教书育人》2012,(2):4-5
北京:中小学须设书法教室《京华时报》报道,未来3年,北京市中小学将陆续建成书法专用教室。北京市教委下发通知,从今年起,本市将在义务教育阶段全面推广书法教育,小学三至六年级将每周设立一节书法课。上海:明确学生伤害事故责任和赔偿标准《东方早报》报道,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第30次会议审议了《上海市中小学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条例修正案草案》。上海中小学伤害事故将进一步明确事故责任和赔偿标准。  相似文献   

4.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依法享有国家、社会教育资源和国家、社会提供的受教育机会的权利.作为学生的公民,在义务教育阶段"择校"具有其合法性.维护义务教育阶段公民择校权是政府的责任,主要从确保受教育权的宪法救济;规范学校行为,合理限制学校权利等方面,以保障公民在义务教育阶段受教育的自由选择权.  相似文献   

5.
所谓择校,就是指在义务教育阶段家长基于某种特殊需要为子女在官方所定就学区域以外选择学校的现象。中国自1993年取消小学升初中考试以后,择校现象愈演愈烈,备受各界关注。  相似文献   

6.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择校是他们争取向上流动的内在驱力和城乡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外在驱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他们的择校行为带来了诸如使农民教育投资额增大、城市学校教育负担增重等诸多现实问题。义务教育是一项公共教育事业,应该为每个学生提供同等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缩小义务教育阶段城乡教育差距和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消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择校现象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7.
<正>本刊讯3月29日,省教育厅召开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新闻通气会。省教育厅副厅长金燕向省内外媒体通报了我省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工作基本情况,指出,2012年是十分关键的一年,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审计署共同出台的《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的八条措施》,显示了国家狠抓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的决心。  相似文献   

8.
张黎娜 《文教资料》2006,(27):27-28
就近入学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采取的一项小学升初中的入学政策,根本目的在于保护学生就学权利,而并非学生必须履行的义务。相应地,学生应该有权利进行择校。所以,择校现象和就近入学问题并非完全矛盾,进行有特色性的择校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鼓励和扶持薄弱学校是有利于推行社会公正性和顺利推进就近入学政策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部委     
《教育》2012,(19):12
教育部:承诺5年内控制义务教育择校乱收费教育部透露,去年全国共查处各级各类学校乱收费问题涉及金额5亿多元。3696人受到党政纪处分和其他处理。教育部表示,将严处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中小学教辅材料散滥等,承诺用3至5年,控制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教育部表示,在义务教育阶段将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努力化解"择校热",从根本上解决乱收费问题。坚决制止"以钱择校"和"占坑班"。有的家长向教育部反映,个别学校和教师,把应该在课堂上给学生讲清楚、讲明白的内容放在课外收费补课,不仅加重家长的经济负担,还对学生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0.
日本在义务教育阶段,以法令形式将公立中小学"择校制度"列为学生就学的一种方式.通过梳理和分析日本择校制度的发展历程、实施状况及导入择校制度的利弊,针对我国当前阶段教育改革所主导的义务教育阶段公办校"零择校"与公民办之间"择校热"等问题,发现日本的择校背后有完善的学区制实施基础,公平公正公开是其择校制度的基本原则,是长期的学区制度实行后学校普遍高质量发展状况之下的举措.日本择校制度更多指向学校的特色化建设,而非优质教育资源的选择.我国解决"择校热"问题要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前提,完善与推行学区制,在此基础上扩大地方教育制度设计自主权,因地制宜,形成与义务教育发展水平相宜的"择校"制度.  相似文献   

11.
我国在基础教育阶段实行9年制义务教育,即由国家为每一个适龄儿童提供免费的义务教育,但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和学生放弃国家提供的免费义务教育,而在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学区以外花额外的钱“择校”学习,这种现象在基础教育阶段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这一问题也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强烈反应,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热门话题,如何才能稳妥地解决这个问题,已经成为教育界及其他社会各界不容回避的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行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择校行为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无法回避的问题。从教育公平角度分析,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现象有:分择校,钱择校,权择校。  相似文献   

13.
地方举措     
《教育》2006,(7):8-9
北京延庆义务教育阶段免收住宿费目前,北京延庆县有住宿条件的中小学共19所,住宿费每学期从50元到220元不等。延庆县政府近日出台义务教育阶段住校生免交住宿费的政策,从2006年开始,全县近2000名住校生的住宿费全部由政府支付。今后还将接受一批住地偏远的山区学生、家里相对困难的学生的住校申请。  相似文献   

14.
《义务教育法》实施以前,无所谓借读或择校。因为那时还不能满足所有适龄儿童少年上学的要求,上学自愿而不是强制。《义务教育法》一旦实施,政府、社会、家庭、学校都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政府,必须负责筹措教育经费并为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准备好达到一定标准的学校设备和教师;社会不能招收15岁以下的童工;家庭要保证这孩子上学;学校保证一定的教育质量。为了保证教育的平等权利,保证人人有学可以上,义务教育阶段原则上只能接就近入学的原则,由教育行政部门按学生户口和居住地安排到附近某一所义务教育学校上学。小学升初中,也不能…  相似文献   

15.
一个学生一年的教育培养成本是多少?最近,南京市教育局对中小学校的教育成本进行了调研和测算。结果为:高中生每年最高7432.07元,小学生最低1887.16元。据调查,南京市中小学生人均教育成本是:省级重点高中校,每年每位学生人均教育成本为7432.07元。根据国家2002年8月制定的中小学收费标准,小学阶段以六年级为例,每位学生每学期最多收取费用为185元;初中生最多收取505元;高中阶段以省级重点中学为例,最多每生每学期可收1371元。培养成本与学生收费之间的差额全部由国家补贴。由此可见,无论是义务教育阶段还是非义务教育阶段,在教育成本中,国…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规定,父母中有一方持有北京市的正式常住户口,其子女可免费借读本市中小学,按有本市正式常住户口的学生对待,免收借读费,参加小学、初中入学和报考普通高中。  相似文献   

17.
《宁夏教育》2012,(9):4-4
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加快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国家标准体系,明确九年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和学前教育的保障标准和覆盖水平。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国家将对适龄儿童、少年提供免费义务教育,保障标准是免学费、杂费以及农村寄宿生住宿费,免费向农村学生提供教科书。针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国家将提供生活补助。针对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国家将提供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服务。在高中阶段教育,国家对农村学生、城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提供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对全日制在校农村学生及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每生每年不低于1500元,资助两年: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平均资助每生每年1500元。在学前教育阶段,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提供资助。(化雨)  相似文献   

18.
新闻广角     
《江西教育》2012,(13):40-41
我省重拳出击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本刊讯(记者雷杰能)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近日省教育厅、省发改委、省审计厅联合下发贯彻国家三部委的《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的八条措施》的实施意见,结合我省实际,采取有力措施,坚决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  相似文献   

19.
国外义务教育的择校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飞 《教育与职业》2003,(24):37-37
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在整个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共识。义务教育阶段是否应当允许学生择校,是不少国家遇到的问题,也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美国:择校呼声越来越高美国的法律规定儿童6~16岁必须入学。美国的公立学校由政府税收支持,学生免费入学;私立学校多由教会支持,收费昂贵。美国历来实行公立学校就近入学的原则,但是由于公众对逐年下降的公立中小学质量不满,择校呼声越来越高。在美国具有影响和代表性的择校形式主要有:①开放招生制度:允许适龄儿童到居住地以外的公立学校就读。②磁石学校…  相似文献   

20.
学生择校权利的扩大符合我国教育政策和法规,符合义务教育的基本精神,是在我国现阶段促进教育平等的理性选择。扩大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择校权利要大胆借鉴国际上有关国家的经验,充分考虑我国的现实国情,遵循点带面、公立和民办学校一视同仁的原则,采取建立规范的择校机制、进行学区调整和重点学校改革等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