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清末民初时期,中国传统私塾教育开始了现代化改良进程。江西私塾亦进行了现代化改良,经过调查,对塾师进行改造,改变私塾教学活动等措施,江西私塾改良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种种原因,改良成绩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2.
广育学会是天津最早的私塾改良团体,1905年成立后一直积极从事私塾改良活动,在官方未正式介入之前,天津的私塾改良一直由其领导,为近代天津的私塾改良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以《大公报》资料为主,对民国初年天津私塾改良的基本情况进行梳理。民初天津的私塾改良的重点是对塾师的改造,通过设立私塾改良会、私塾研究会等研究机构传授塾师教育改良之法,还不定期举行甄别塾师考试,对于合格者发给设塾凭证,不合格者取缔;同时,对于成绩有优秀的私塾认定为改良私塾;通过对改良私塾的训练指导,再认定成绩较好者为代用学校,从而最终实现化私塾为学堂。  相似文献   

4.
私塾改良是清末自强意识下推动教育改革的一项举措。在各地官方和民间的私塾改良活动中,京师的私塾改良不仅走在全国前列,而且成为官方树立的改良范本。清末京师的私塾改良具有比较独特的历史发展线索与特点:改良步伐“稳中求进”,稳住日常教学,精进教学质量;私塾地位不可替代,数量与影响力远高于小学堂;督学局的改良方针以劝导为主,非强制不催促;采取金钱奖励和身份奖励并行的手段推动改良行动;“劝学浅说”内容平易近人。  相似文献   

5.
自晚清末年到抗战前,近代镇江私塾经历了初步改良、取缔和改为代用小学补充义务教育等三次大改良的过程,展现了政府与社会各界对私塾改良循序渐进的认识,以及镇江在改良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特别是教育投入不足与教育发展之间存在的严重矛盾,由此表明近代中国以私塾改良补充初等教育是教育近代化进程中的一个明智的选择,但同时也是一个无奈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代尤其是清末民初的私塾改良是中国初等教育近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过程反映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一些基本规律和特点。改良主要从管理体制、课程、教学内容、塾师、教学方法几个方面展开,而其核心在于塾师的改良。本文对塾师在历史长河中的辛苦劳动及其积极的历史作用给予肯定,对塾师在私塾的近(现)代化改良中消极性的历史嬗变进行了分析,以此侧面反映了近代中国教育史的改良历程。  相似文献   

7.
私塾在山东已有两千余年历史。至清末,随着废科举兴学堂的发展,私塾的衰落无可避免。一部分私塾经过改良,在形式上向新式小学堂靠拢,而绝大多数私塾,仍以原有的旧姿态广布乡野,与新式教育相抗衡。私塾的存在,有其合理的、积极的一面,但同时也阻碍了山东教育近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1904年,"癸卯学制"的公布标志着中国近代义务教育的发轫。但义务教育体制未能在短期内造成,传统私塾教育形式也未即刻退出历史舞台,近代教育呈现新旧并存的二元格局。私塾对义务教育产生了两个方面的作用:其一,辅助和补充作用。在新式小学堂没有得到普及时,私塾继续扮演了它普及蒙学的重要角色;在新式小学堂无法满足基础教育需求时,经过改良的私塾对义务教育形成有益补充。其二,阻碍作用。私塾的大量存在,阻碍了义务教育在乡村的普及;私塾改良往往流于口号,无益于义务教育的全面落实。私塾和学堂并存互动的历史,有助于反思和推进当前的基础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9.
私塾是中国传统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已有之,历经各代,传衍逾千年。随着近代社会的转型,私塾遭遇了多次改良,一步步退出历史舞台。然而近年来,伴随着“国学热”、“读经热”的升温,现代私塾不时出现。本文主要论述私塾的演变历程并对其生命力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私塾这一最古老的启蒙教育方式,伴随着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经历了一样的变革和变迁历程。因外部的西方冲击私塾从最初洋务运动时期的被迫改良,到民国时期建设性、自主性的改革和改造,中国私塾这一教育形式完成其华丽的变身,新式教育成为其社会的主流。  相似文献   

11.
试论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师范院校学生的教学能力是其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各门课程都应加以重视,学科教学法对之尤应着力培养。该课程的教和学所面临的困境决定了它必须对教学内容、课程结构和测评方法进行改革。要围绕教学能力的培养,重新构建实践训练体系  相似文献   

12.
基础课程改革必然引起高等师范学院实验改革,我院应从积极推进实验教材改革,尽快落实实验室的改革与创新,大力加强实验教师的教学改革三个方面,来实现实验建设。  相似文献   

13.
民国时期社会动荡、经济窘迫,一批私立学校在异常艰苦的办学条件下异军突起,教学质量甚至超过公立学校,成为世人称道的名校,它们在办学思想、教育宗旨、专业课程设置、校风建设、学校管理和资金筹措等方面均具有鲜明的特色。它们的成功经验对今天的私立学校仍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冲突规范的基本理论、制度及具体运用是国际私法学课程教学的本体,统一实体法不应纳入课程教学内容。国际私法总则是基础,分则是具体运用,程序是争议解决的手段,总则的教学内容应占1/2以上课时数。国际私法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即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方法,且与多种教学手段联合运用。学校制度层面的合理规定是国际私法学课程教学改革不能忽视的重要因素,也是课程任课教师对教学改革的期许。  相似文献   

15.
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中,浙江省将历史、地理、政治三科合并为综合文科。在对农村综合文科教师适应性的抽样调查中发现:绝大部分综合文科教师赞成课程改革,并对综合文科的教学有信心;调查同时也发现了教师适应性中的若干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6.
积极推行“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不断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价值取向。针对当前教育思想观念落后、对职业教育规律的认识还不到位、教学改革力度不够和办学特色不够鲜明等问题,必须加强实践教学,为“教学做合一”实施提供条件;完善课程体系,为“教学做合一”实施提供保障;深化教育教学方法改革,为“教学做合一”推进提供活力。这样,才能铸就出职业岗位真正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我国民办高校目前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打好四个基础:振奋精神,分层培养,严格管理及建设性督导。民办高校教学督导的理念是教学以学生为本,办学以教师为本,管理以制度规范办学行为为主。教学督导与教学工作评估结合给教学督导工作提供了目标和方向,是民办高校教学质量监控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民办基础教育的发展,民办中小学校财务、会计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为了使教育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保障民办基础教育的可持续和健康发展,2008年lO月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颁布了规范民办中小学校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地方法规.作为一项制度创新,该制度实现了既定的设计目标,解决了制度困境,突破了原有的制度框架,为民办基础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契机.然而,新制度的实施效力还取决于政府职能的转换和民办学校自身的可持续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9.
六朝时期,私学出现了兴盛的局面,这表现在私学类型众多、具有一定规模、教学内容广泛、教学方法新颖、社会影响好等诸多方面。六朝私学的兴盛,是在当时官学兴废无定的特定社会背景下出现的,有其必然性。  相似文献   

20.
大量符合各种感知觉特点的教具是盲校直观教学实践的基础。触觉教具是盲校直观教学的重点,教师应理解各种类型触觉教具的直观层次。盲校教师在制作、使用触觉教具时,不应受视觉规律的主导。多感官教具的效果通常较好,计算机多媒体教具对盲生只是听觉教具,并不适应盲童缺乏事物客观表象的特点。语言在直观教学中有重要的辅助作用,但是,把抽象的语言作为直观的一种方式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