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先来看《在山的那边》的一段教学实录。师:在山的那边到底是什么呢?生(齐):在山的那边是海。师:山和海除了字面的意思,还有其他含义吗?生:山,就像是困难;  相似文献   

2.
“妈妈,山的那边是什么?”妈妈说:“山的那边是海。”山的那边真的是海吗?  相似文献   

3.
寻找蓝精灵     
“在那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有一群蓝精灵……”这个旋律大家一定都很熟悉,可是,有谁知道“山的那边,海的那边”到底在哪里呢?也许蓝精灵所居住的蘑菇村庄永远是个谜,不过它们的足迹还是有线索可循的。今天,大家就来一起寻找吧!  相似文献   

4.
[“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教学片断] 师:你到哪些地方旅游过?生:青岛、北京、泰山、蒙山……师:去过甘肃敦煌的月牙泉吗?生:没有。师: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月牙泉的风采。(播放配乐视频《月牙泉》)就在天的那边,很远很远 有美丽的月牙泉 它是天的镜子,沙漠的眼  相似文献   

5.
郭晖 《新疆教育》2012,(20):213-213
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 ——山的那边是什么呢? 妈妈给我说过:海 哦,山哪边是海吗?  相似文献   

6.
[教学片段]师:你能画一个平角吗? (生试画,师指名上台展示。交流画法) 生1:先画一条直线,然后在上面点上一个“点”,就画出了一个平角。师:这是你的画法,其他同学呢7生2:这个图形我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平角,反倒像一条直线。  相似文献   

7.
生:“斜风细雨”。下雨了,我们一般就回家了,不会呆在外面的。师:那么,“不须归”的理由呢?生:“青箬笠,绿蓑衣”,头戴斗笠,身穿蓑衣,就用不着回家了。师:哦,事先作了充分的准备—带好雨具了。生:因为景色很美。师:是吗?何以见得?生:“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相似文献   

8.
山那边     
很小的时候,我喜欢站在村外的小溪旁向远处眺望。那重重叠叠的山环绕着整个村庄。我问母亲山那边是什么?母亲对我说:“等你长大了,到了山那边不就知道了吗?”于是我整天盼望自己长大,在企盼中我一点一点地成长着。到了上学的年龄,我背着书包跨进了学校。有一天,老师问我的梦想是什么?我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想去山的那边。”老师微笑着说:“好,不过从现在开始你必须好好学习,等将来上了大学,就可以到山那边去。”从此,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就有了一个心愿:我要上大学。于是那个看花落泪、望月生情的小女孩改变了,不再为挂念小说…  相似文献   

9.
曾几何时看过电视中有一个小男孩站在山顶问他的爷爷:“山的那一边是什么?”爷爷抬起那张被岁月浸泡的老脸,用长满老茧的手指向远方,沉重地对他说:“是山。”“那山的那边的那边是什么?”爷爷叹了一口气说:“是海。”“那……”  相似文献   

10.
到“位”才能有“味”请大家先看两个教学案例:案例一:《影子》教学片断生:老师,“影子常常跟着我,就像一条小黑狗”是什么意思?生:就是指只要有光线,就会有影子。师:可是,为什么说“影子就像一条小黑狗”?生:因为影子跟着我们。师:那为什么要说小黑狗,不说小白狗、小花狗呢?生:(笑,纷纷举手)因为影子是黑的。生:没有影子是白的、花的。师:那为什么不说“影子常常跟着我,就像一条小黑猫”或者“小黑兔”?  相似文献   

11.
师:(板书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古文,讲述的是两千多年前春秋时期的一个故事,谁来读读这个课题?生:伯牙绝弦。师:“绝弦”是什么意思?生:弹完这一曲.这一生就不再弹琴了。师:那“伯牙绝弦”呢?  相似文献   

12.
一、谈话引入师:同学们,听到“数学家“这三个字,你会想到什么?生:数学家是天生就非常聪明吗?生:数学家有着什么不同寻常的经历?生:怎样才能成为一名数学家?师:这节课,我们就共同“走近数学家”,讨论与数学家有关的一些数学问题、说说数学家的一些故事,并开展“中外数学家知多少”的知识抢答赛,评选出我们班的“数学阅读之星”。  相似文献   

13.
师:今天上课,先请看老师写两个字。(“月”的象形字,如图) 同学们猜一猜,这两个分别是什么字? 生:第一个是月亮的“月”。 师:为什么这样说? 生:看起来就像月亮。  相似文献   

14.
师:猜谜语有什么窍门吗?生:猜谜语要动脑筋,会观察。(出示课件:猜谜语,动脑筋,会观察,抓特征,跳出谜面想一想,谜底就在话里藏。)(课件出示谜面:一天走一里)师:猜猜看,是什么字?生:谜底是“量”。师:你是怎样猜出来的?生:“一天”是个“日”,加上下面一个“里”,就是“量”。师:说得好,你们能不能自己再给“量”编个字谜?(四人小组合作想想说说)师:谁来说说看?生:元旦到,家里真热闹。生:日下一横长,里字下面藏。师:你们的字谜编得很形象,通过编字谜,我们记住了“量”字,下面让我们仔细观察,看看怎样…  相似文献   

15.
陈晓萍 《江西教育》2002,(23):30-30
师:(出示“土”字卡片)这个偏旁叫什么?生:提土旁。师:(出示“里”字卡片)谁来认一认这个字?生:(读)里。(把两张卡拼在一起,出示拼音)师:谁再来认一认这个字呢?生:(读)埋。师:读得很好,请一组开火车读这个字。(生读)师:谁能根据这个字的构成,编个顺口溜来记一记这个字呢?生:东西土里埋。师:编得真好。一想起这个顺口溜就知道怎么写“埋”字了,全班齐念三遍。(生齐读)师:小朋友再仔细观察一下这个字,左边的提土旁和“土”字有什么不同呢?生:最后一笔是提不是横。师:这个小朋友观察得很仔细,“埋”字是…  相似文献   

16.
师:下面我们来看课文第3节,这一节表现了铜马制作者丰富的艺术想象力。首先,请同学们说说哪几个词能说明这一点? 生:“构思奇妙”和“匠心独运”。 师:对!“构思奇妙”好理解,“匠心独运”是何意思呢?如何理解这个词呢? 生:只要弄清楚“匠心”这个词的意思。 师:对,这是正确理解词语的方法之一。有些词语如果理解了关键的字,整个词的意思就迎刃而解了。那么这个“匠心”的意思是什么呢?大家可以查字典。 (学生查字典) 生:“匠心”的意思是“巧妙的心思或心思巧妙”。 师:“匠心独运”呢? 生:巧妙的心思与众不同。 生…  相似文献   

17.
郑百苗 《江西教育》2002,(18):30-30
人教版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教学片段为:师:请同学们读最后两句。生:(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师:“孤帆”是什么意思?生:孤单单的一只船。师:“碧空”呢?生:晴朗的天空。师:“尽”怎么解释?生:消失了。师:“唯见”什么意思?生:只见。师:“天际”呢?生:天边。师:那么这两句诗该怎么理解?生:孤单单的一只船远去了,帆影在晴朗的天空尽头消失了,只见长江水向天边流去。生:当时,老朋友(孟浩然)乘坐的船渐渐地远去了,帆影消失在碧水蓝天相连的地方,“我”望不见老朋友了,…  相似文献   

18.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标题是《桂林山水》。(板书课题)一看到这个“林”字.你就会想到什么多?生:树多。师:那么,顾名思义,“桂林”是什么树多呢?生:桂树多。  相似文献   

19.
谢秋英 《江西教育》2002,(11):30-30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桂林山水》第3自然段的教学片段为:师:老师现在是一位没出过远门、也没见过世面的老太太,你们都是我的孙子孙女。你们刚参观游览了桂林的山(指的是读课文)回到家,看谁能说服我这个老顽固。(生笑)(生1背着包兴高采烈地进来)生1:奶奶,桂林的山可好看啦。师:你这孩子,山有啥好看?不就是个土包子?不如看看咱家对面的山。生1:奶奶,桂林的山可比咱家对面的山好看多啦。它一座座拔地而起,可奇特呢。师(装听不懂):什么什么,地也可以拔起来吗?生1:咳,奶奶,“拔地而起”是指那里…  相似文献   

20.
[教学流程] 师:老师今天准备了一个谜语想让大家猜一猜。 生:什么谜语呀? 师:航空公司开业,打一个成语。 生:什么叫“航空公司”? 师:谁来帮个忙,有谁知道什么叫“航空公司”? 生:“航空公司”与乘飞机有关。 师:可以这么说吧。谜底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