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1 毫秒
1.
贾澎 《中华武术》2004,(4):26-27
在攀登武术真谛这一高峰的征程中,修炼者都希望寻觅一条坦途、捷径。《太极拳论》讲:“由着熟渐悟懂劲,懂劲渐阶及神明”。“着熟”“懂劲”“神明”就像横亘在修炼者面前的“三座大山”,一座险似一座,一座难似一座。自古而今修炼者又何止千万?“着熟”者已是不易,“懂劲”者更为难能可贵,达到“神明”者凤毛麟角、屈指可数,那么什  相似文献   

2.
大飞     
王元 《围棋天地》2006,(5):82-84
“大飞”,也属于基本步伐的范畴。很明显,如果孤立而言,与“并”、“尖”、“关”(“拆一”)、“飞”、“拆二”相比,“大飞”的效率更高,同时,其薄味也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3.
1998年4月的一天下午,我代表体育组上一节二年级体育研究课。看到很多领导和教师都到场听课,学生和我都真有点儿紧张。 今天我教的游戏是“山沟里的狼”。当我讲完“勇敢的小白兔”的小故事,介绍了游戏名称、方法和规则后,只见“兔哥哥”、“兔姐姐”戴着头饰领着一队队“小白兔”进入起点线场地;两个男生戴着头饰扮作“大灰狼”张牙舞爪地进入“狼窝”。 游戏开始了,我戴着头饰扮作“兔妈妈”带着“白兔”队冲过“狼窝”,还不时用语言鼓励“小白兔”,要他们团结起来,开动小脑筋想出办法,机智勇敢地冲过“狼窝”,让他们举起…  相似文献   

4.
李兆生 《武当》2004,(5):55-57
修真有这么两句话:“元气润大千,周野全四极”。体内的元气向上薰蒸的时候,润泽着身体.身体内外所有的地方都薰蒸到了。什么是“薰”,什么是“蒸”呢?“薰”是一种火力,是指阳气得到震动以后向上走:“蒸”是一种水汽,下面的水热了向上冒出来的汽:“薰”与“蒸”是一阴一  相似文献   

5.
漏网之鱼     
五(1)班同学正在进行游戏“大渔网”,调皮的学生A为了成为一条抓不住的“鱼”,一会儿“鲤鱼跳龙门”逃到了岸上,一会儿奋力冲破渔网“重获新生”,屡屡犯规,成了一条“漏网之鱼”,并为自己的“成功”兴高采烈。  相似文献   

6.
邵林 《上海集邮》2007,(10):22-22
从前看戏,只记得男女主演、编剧、导演,如果是电影,还有一位摄影,外加一位作曲。现在看电视剧,片尾出现的编创人员名单,齐刷刷一大群,比如“摄影”之外,还有“副摄影”、“助理摄影”、“摄影指导”;“音乐指导”之外,还有“声音指导”;“置景”项下有“工头”和“工人”之分,甚至还有“财务总监”和“会计”……总之是名目繁多,不胜枚举,圈外人大都弄不明白,也就不想彻底弄明白。[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体育新课导入五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叫号纵跳法方法:教师说“1号”时,第一列、第一排同时往上纵跳一次;“2号”时,第二列、第二排同时往上纵跳一次;3、4号同1、2号的做法一致;“5号”时,单列、单列往上跳一次;“6号”时,双行、双列往上跳一次;“7号”时,全班往上跳一次。适应后可增加难度,如“1号”跳一次,“2号”跳两次等等,做错了扣一分,看哪组得分最多。二、拼图导入法(一)队列队形拼图法全班均匀地站在一块地上,两平行线的学生向相同方向跨或跳两步,另两边的也用同样的方法,此时就可构成一个“井”字。用同样的方法可构成“工”、“土”、“士”…  相似文献   

8.
陈怀信 《武当》2004,(12):30-31
两干多年来,有关“道”的本来面目,“道”的实义,诸子百家,各有界说,道家有道家的“道”,儒家有儒家的“道”,释家有释家的“道”,法家有法家的“道”……有众论各异处,有众说相叠处,实无一本之定论。要正确把握“道”这一范畴的实义,就须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作三层解释。方可使“道”的实义,由含混而明确,拨开那遮掩的绸纱,看清楚“道”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9.
近日,集到旧中国陕西财政厅发行军用钞票三种:石印,正面印有“陕西财政厅发行军用钞票议平银”,面额分别为“伍钱”、“壹两”、“贰两”。钞票一侧印有发行时间。“伍钱”票发行时间为“中华民国七年四月十日。”“壹两”、“贰两”钞票发行时间为“中华民国七年五月一日。”另一侧印有编号,钞票正中盖“陕西省印”一枚,一侧加盖“陕西省财政厅厅长”压缝印一枚。  相似文献   

10.
武术实践与理论表明,武术技术所追求的动作意象恰恰以身体“意向”为其真正所指。然综观其研究谱系,武术“意象”论域迄今尚未走出一大误区,即对“意象”与“意向”关系的模糊与不清。明晰两者之间的内在关联,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把握武术“意象”的文化内涵和美学意义。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以身体现象学中的身体“意向”为理论视角,以武术技术实践的训练理念与典籍术语为解读内容,对武术“意象”的“意向”之维及其意义作一阐述。研究指出,中国武术所追求的“意象”正是以身体“意向”为其内在能动性。这一观点的提出,不仅弥补了武术“意象”既非客观事物的表象又非主观意志表现的理论不足,更使得一种强调生命能、生命动力的“主客一体”的武术“意象”得以真正确立。武术“意象”由能动性、自反性、超越性的身体“意向”,使武术“意象”彻底走向了一种“身心一如”的功夫境界。这种“我能”的身体“意向”以其“可见的”与“不可见的”的真正统一,使“生生不息”且极具动态的天人之“意象”与道体之“意象”得以不断生成,有力彰显了武术“即身而道在”的超越性特征。  相似文献   

11.
2004年6月21日,世界上第一架由私人出资制造的“太空船一号”成功地实现了太空之旅。当地时间6时05分,一架造型奇特名叫“白色骑士”的喷气式飞机,在机身底下携带着“太空船一号”一起升空。当飞行到13800米高空时,“太空船一号”启动火箭发动机与“白色骑士”飞机分离。“太空船一号”到达距地面100公里的预定高度后,  相似文献   

12.
《体育教学》2014,(6):79-79
2014年4月17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学校运动会在宁波当地的一所中职学校里隆重召开。“来自星星的你”“虫虫特工队”“与时俱进”“神马与浮云”“进取与跨越”“合力拔山河”六项大型团队拓展游戏,一轮轮冲击着上百名观摩者的眼球与神经,让人目不暇接、交口赞叹。“相扑挑战”“电臀双节”“迷你高尔夫”“翻转挑战”16项个人挑战类小项游戏,一项项勾足了排队参与者的热情与渴望,摩肩接踵、跃跃欲试。  相似文献   

13.
马树启 《收藏》2006,(9):88-88
2000年3月的一天,我的朋友在郑州古玩市场收集到一枚罕见的朱雀白虎纹“大泉”钱,正面上方篆书“大”字,下方篆书“泉”字,“泉”字向右横倒书写,左右两边分别是高浮雕“白虎”“朱雀”图案,背平素无廊,内穿特大。  相似文献   

14.
对"健康第一"与"增强体质"指导思想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一、问题的提出1999年6月,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有学者由此提出“增强体质过时论”的观点,认为“增强体质”是一种“单纯的生物学观点”,是“一维体育观”,是“理性工具的表达”,而追求“健康第一”则体现了“以人为本”、“人文关怀”,是一种“人文精神”。有人甚至认为“世界上很少有像中国这样在学校体育里宣扬‘增强体质’甚至以此作为‘体育本质’的国家”,并进而指出“没有‘健康第一’的理论体系支撑,就不能清…  相似文献   

15.
不行     
一间高夹,是若干夹击方式中的一种。当选择了一间高夹时,如果面对“为什么要选一间高夹而不是别的的夹击”这一问题,也许,答案往往是“因为最紧凑”。然而,在现在,即使是“最紧凑”的一间高夹,对方也能脱先。下一步,夹击方盖封时,对方还能脱先。所以,看来,“最紧凑”,仅仅是一种感觉,或者是愿望。所以,一间高夹的本质,不如说是“求变化”吧?  相似文献   

16.
认知体育作为文化的存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百年前,中国人从“兵操”开始认知西方体育,继而在各类学堂中普遍开设“体操课”。“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废“兵操”,遂将“体操课”改为“体育课”。此举亦波及社会上的各类体育组织,如“精武体操会”更名为“精武体育会”。当时的中国人发现,“体操”远不足以涵括体育的全部项目,而仅是其中一课。体育中还应包括足球、篮球之类。这虽然只是一种概念的变化和扩大,但却反映出中国人认知现代体育的一种历史进步。一百年来,中国人几乎一直沿用“体育”的概念至今,用以框定国人认知“体育”的所有范畴,包括体育的项目选择和规定,机…  相似文献   

17.
“个体乳酸阈”与“无氧阈”术语之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参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对“无氧阈”与“个体乳酸阈”两个术语进行了比较、分析,同时论述了“无氧阈”术语之不足,提出了以“个体乳酸阈”一词替代“无氧阈”一词。  相似文献   

18.
社会体育术语源流初探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我国使用“社会体育”、“群众体育”这一基本术语的过程进行了界定。结果表明,社会体育一词并非肯定“由日本舶来”,也不是20世纪“80年代初出现在我国”,而是1918年先于日本出现在我国。“群众体育”一词也并非随着新中国成立而“应运而生”,而是1929年即由我国学者使用。  相似文献   

19.
富有成效的体育教学应是适宜的教学。那种表面上看来似乎安排得“十分紧凑”,要求“十分严格”的课,殊不知是一种“过度教学”的表现,尽管怀有良好的愿望,但却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一、教学内容安排上的“过度”现象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安排,一环套一环的“紧凑”,往往能得到某些人的赞赏,但如果对这种“紧凑”现象加以分析就会发现,过度“紧凑”的安排,代表的是一切教学进程均在教师的控制之下,学生的身心都得不到必要的休息,“学”的一方完全是被动的,一切以教师的设计为中心。产生体育教学内容“过度”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  相似文献   

20.
什么叫“一、二、一启动工程”“一、二、一启动工程”,是借用“一、二、一,齐步走”的体育术语,来表明全民健身计划开始启动,以通俗的群众语言动员群众投身到全民健身活动中来。“一、二、一启动工程”的主要任务是,以改革统揽全局,突出一个重点:宣传发动,推行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