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采用SCI数据库中国的和印度的国际合作论文,从国际合作论文的结构、国际合作的主导——从属率、国际合作的劳动规模、国际合作最多的五个国家和地区,在学科层面上比较了两国的国际科学合作,展示了两国的国际科学合作的异同点.从而也说明ESI的学科分类是国际科学合作研究中比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国际合作论文零被引率的中印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Science Citation Index-expanded数据库中的中国的和印度的国际合作论文为样本,以零被引率为指标,比较分析了中国的和印度的国际合作论文历时变化、学科特征和合作关系规律。发现中国国际合作论文的零被引率略高于印度;在学科层面上,中印两国各有一半左右学科的零被引率高于对方;在合作关系上,中国的零被引率较高,且两国具有相同的特征:合作国家愈多,零被引率愈低。国际合作关系结构和国际合作论文质量是导致差异的两个原因。  相似文献   

3.
基于SCI-E数据库,选取中国和印度为研究样本,比较两国与美国、日本、德国、英格兰、法国五个科学大国(地区)1995--2004年的国际科学合作论文数,发现她们有着不同的国际科学合作模式,间接分析了两种模式的绩效差异.  相似文献   

4.
国际科学合作个体中心网的中印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美国<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SCI-E)1977-2006年收录的中国大陆的国际合著期刊论文114 717篇和印度的国际合著期刊论文52 790篇,统计了论文作者所属国家(地区)间的合作关系,得知中国有174个国际合著伙伴,印度有181个国际合著伙伴.比较了中、印两国国际科学合作的个体中心网结构,发现两国国际科学合作个体中心网具有基本相同的网络密度、中心势以及核心合作伙伴和明显不同的链密度,表明中国国际科学合作的集中性.在两国的核心合作伙伴中,亚洲伙伴在中国网中的重要性大于在印度网中的重要性,美洲伙伴在中国网中的重要性小于在印度网中的重要性.从地理区域来看,亚洲、欧洲、美洲对中国和印度国际科学合作的重要性基本相同,大洋洲在中国国际科学合作个体中心网的重要性大于在印度国际科学合作个体中心网的重要性,非洲在中国国际科学合作个体中心网的重要性小于在印度国际科学合作个体中心网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中印科学合作的科学计量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永正  梁立明 《科学学研究》2009,27(11):1634-1640
选取SCI-E数据库中的1699篇中印合著论文,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印科学合作的发展进程,考察了中印科学合作的网络结构和中印科学合作的学科分布。结论是,中印科学合作可以分为起步、缓增和激增三个阶段;中印科学合作网络包含123个国家和地区,美国、俄罗斯和德国是中印共同的最紧密合作伙伴。中印科学合作的主要领域是物理学、化学和材料科学。在物理学领域,中国和印度更多地是以参与者的身份参加其它国家主导的超多边合作。  相似文献   

6.
王进 《科技广场》2009,(12):14-15
通过对中印商品贸易结构进行分析,得出中印贸易部分产品具有比较优势,其他多数产品均无明显比较优势,在部分产品上体现出了贸易互补性,同时这种互补性也通过了中印双边贸易体现出来.通过计算贸易竞争(TC)指数得出中印双方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较激烈.因此,如何发挥产业的互补性增强产业的竞争性,是现在中印两国面临的共同课题.  相似文献   

7.
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中印两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其内部结构,结果表明,我国服务贸易总量增长迅速,结构需要调整,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不具有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8.
<正>合抱喜马拉雅而生,中印两国不仅拥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和几千年的交流历史,而且在经历帝国主义蹂躏之后也曾有过短暂的"印地秦尼巴依巴依"时代(中印两国是兄弟)。1962年的边境冲突让中印关系短暂间断。但随着两国关系在1976年后逐渐改善,中印之间开始在越来越多的领域选择合作与交流。21世纪初,中印两国关系全面改善,2014年印度总理莫迪上台之初,两国高层  相似文献   

9.
中国和日本两国在高能物理研究领域内的合作与交流可以追溯到40年前。1957年,随日本科学代表团访华的渡濑让和关户弥太郎教授应邀访问了中国云南宇宙线高山站。此后,两国科学家在一些国际学术会议和活动中便有了经常的接触,如日本物理学家应邀参加了1964年和1966年举行的北京科学讨论会和物理讨论会。1977年,高能物理所首任所长张文裕教授率团访日,与日本同行进行了广泛的接触,从此,开创了中日两国在高能物理研究领域内全面合作的新局面。两国政府也十分重视这种合作。从80年代初至今,中日宇宙线研究的合作一直…  相似文献   

10.
中韩技术合作的实践、前景与发展战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邵军  程勇 《中国软科学》2005,(12):27-32
在当前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下,中韩两国开展技术领域的合作,对于两国经济增长均具有重要意义。自从建交以来,两国在技术合作方面已经走过了一条稳步发展和共赢的道路,今后继续深入和加强这种合作同样是非常必要的。针对以往的合作实践,本文提出了一些推动未来中韩技术合作的战略。  相似文献   

11.
旨在揭示大数据研究中国家和机构间的合作模式和网络结构,发现主要参与国家和机构的主导地位,并利用科学地图来可视化这些合作特征.在了解大数据领域全球论文产出概况的基础上,应用网络特征指标分析大数据研究合作网络的结构特征及演化规律、主要国家与机构在合作网络中的地位及其作用,并通过VOSviewer软件以科学叠加图(overlay map)的形式对结果进行可视化.研究发现:全球大数据研究以国内合作尤其是机构内合作为主,国家和机构间合作的比重较低,随着时间推移,国际合作网络规模不断扩大,并逐渐向多元主导模式转变;中国、美国和英国在国际合作网络中占据核心地位、发挥桥梁作用;中国作者在国际合作网络中的主导性较高,中国科学院、德克萨斯大学和清华大学是最为活跃的参与机构.  相似文献   

12.
卢东 《现代情报》2015,35(9):111-115
本文以我国大陆图书情报学领域15家高产学术机构为主要分析对象,以香港地区作为参照组,通过分析总体篇均被引次数、前10%高被引文献、国际合作百分比、国内合作百分比、机构内合作百分比以及相应合著的篇均被引频次等计量指标,分析中国高产学术机构不同的科研合著现状,并通过相关性分析验证不同的科研合著方式对科研质量产生的不同影响。经过研究分析发现,学术机构国际合著程度越高,其自身的科研质量越高,但机构内的合著程度越高,将不利于提高科研质量,同时未发现国内合著程度与科研质量相关。  相似文献   

13.
苏林伟  乔利利 《现代情报》2019,39(4):143-152
[目的/意义]探索国际合作下世界主要国家/地区高被引论文的产出情况及影响力水平。[方法/过程]以2008-2018年ESI中22个学科领域186 474篇高被引论文为基础研究数据,以高被引论文总数排名前10的国家/地区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样本国家/地区高水平、高影响力的科技文献产出、产出影响力及合作情况进行分析,重点分析我国进入ESI学科所属高被引文献的国际合作情况及影响力特征。[结果/结论]国际合作对不同国家/地区的科研产出影响不同;国际合作强度与成果产出影响力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国际合作对我国大部分学科领域的高被引论文均有积极的正面影响,但部分学科领域国际合作高被引论文的总体影响力却低于我国自主研发高被引论文。  相似文献   

14.
国际科学合作研究状况综述/FONT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谢彩霞 《科研管理》2008,29(3):179-186
随着科学的迅速发展,科学研究中的合作关系日益成为影响科学生产能力发挥的巨大力量,引起越来越多的科学家以及科技管理人士的关注,对科学合作的研究也在逐渐深入。本文对国际科学合作的研究进展作以综述,以期发现科学合作活动的规律,为提高科学研究绩效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15.
经过对近17万条力学SCI专业期刊论文索引数据的统计和分析,考察了科学生产能力与国际科学合作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国际力学科学合作中存在马太效应。在国际力学科学合作中,相对低产的国家倾向于和相对高产的国家合作,但是相对高产的国家有更多机会成为第一作者国家,科学产出能力越强的国家在国际合作中越具有优势。但是,总体说来,国际力学科学合作中的马太效应不是太强。  相似文献   

16.
科技合作是推动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举措。此研究基于爱思唯尔的Scopus数据库,从定量数据分析的角度全面揭示"一带一路"区域和沿线国家的整体科研产出态势、国际合作特征、"一带一路"合作格局以及"一带一路"合作伙伴。结果显示:"一带一路"国家的科研产出规模差异较大,呈现不均衡分布状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合作水平差异较大,自主研究论文占比较高,并且大多数国家"一带一路"合作强度较低;中国处于"一带一路"国际科研合作网络的中心位置。  相似文献   

17.
发明者合作网络中心性对科研绩效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社会网络分析可以作为组织知识管理的辅助工具与方法,在本文中被用来研究发明者之间的合作网络结构。通过对2006年世界数字信息传输技术领域27 572项基本专利的33 480位发明者合作状况进行计量分析,绘制高产发明者的合作网络图谱,形象地展示出世界数字信息传输技术领域高产发明者之间的合作关系。研究表明,该技术领域专利的合作率达到65.06%;高产发明者科研绩效与其在合作网络中的度中心度呈现明显的正相关。结合定量分析的结果,提出中国研发部门科研人员应加强合作、提高科研绩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郭永正 《科学学研究》2007,25(5):877-879
 本文采用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的科学引文数据库(SCI-E)中的论文数据,从国际科学合作、论文出版语言和出版国家等三个方面,统计分析了我国的361856篇论文,考察了我国科学研究国际化的发展历程,发现了其中的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19.
高校国际科技合作管理举措和交流现状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技日益迅猛发展,学科发展不断整合、细分的特点决定了各国科研工作合作与竞争并存的状态。在我国各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国际合作是高校提升科研实力、培养高科技人才必不可缺的重要途径。按发展层次将国际合作划分为5个阶段,通过对国内外部分高校国际合作现状的调查分析,得到一些启示,并对国内高校开展国际合作工作提供了一些思路,针对管理机制举措方面提出一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