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张立群 《新闻通讯》2014,(11):68-69
网络和新媒体时代,受众接受资讯的方式呈现多元化态势。传统时政新闻面临新的挑战,必须转变叙事模式,才能稳定原有的收视群体、争取新的收视群体。《泰州新闻》是江苏泰州电视台的主打新闻栏目,也是近五年来唯一在全省电视新闻评奖中获得优秀栏目奖的地级台时政新闻栏目。近年来,该栏目从改进会议、领导人活动、主题活动的报道和优化节目编排方式等四方面入手转变叙事方式,对电视时政新闻的语态进行创造性转换,提升了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力。一、从源头抓起,改进会议报道。会议是联播类时政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如何做好会议新闻和领导活动报道,一直是电视新闻宣传的一个重点、难点问题。作为沟通党、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重要桥梁,电视新闻宣传如何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做到领导满意群众也满意,一直是电视新闻改革努力的目标。近期湖北电视台以《湖北新闻联播》栏目改版为切入点,以改进会议和领导活动报道为突破口,以前所未有的创新态势,大刀阔斧地进行新闻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特别是通过对会议新闻和领导  相似文献   

3.
李登清 《新闻前哨》2004,(12):52-53
会议新闻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形式,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电视媒体的联播类新闻栏目中,会议新闻都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不可否认,长期以来,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和采编方式的创新不力,电视新闻会议报道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多、长、呆、空"的问题,直接影响了传播效果。电视新闻会议报道的改革成为困扰大家的难题,也是电视新闻界当前共同面对的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高山 《视听界》2014,(4):99-100
《江苏新时空》是江苏省权威的联播类电视新闻栏目,以时政新闻为引领,对江苏政治经济进行全方位报道,是江苏重大时事新闻发布的主渠道。  相似文献   

5.
与国外电视栏目比较,电视新闻联播类栏目是中国电视事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个独特现象。电视新闻联播类栏目是各地电视台在建台之初创办的最主要的新闻栏目,是各地"信息的总汇,舆论的中心",在晚间黄金时间播出。  相似文献   

6.
胡莎 《新闻前哨》2003,(8):55-55
《联播》类电视新闻栏目因其内容重大、信息权威、领导重视、百姓关心而成为各电视媒体的最重点。如何让这类新闻栏目真正做到信息丰富、内容重大、形式鲜活、为观众所乐意接受、实现良好的传播效果,已成为电视新闻改革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李振山 《新闻窗》2012,(5):95-96
长久以来,对地方台的时政联播类栏目定位,有这样一种观点存在:它的主要观众是机关事业单位干部、知识分子,主要宣传任务是做好领导活动和会议报道及服务党和政府中心大局的主题性报道;而民生新闻是属于社会新闻的范畴。这种在“时政”与“民生”中横插一竿,使两者截然分开的观点,无形中给时政报道戴上一道枷锁,长期束缚了时政新闻采编人员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南燕 《视听纵横》2009,(5):115-116
会议新闻是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常还是时政新闻栏目的“主食”,作为新闻媒体和新闻报道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新闻源,会议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电视会议新闻又常常陷入程式化误区,难以引起观众的收视兴趣。  相似文献   

9.
改进领导活动报道和会议新闻.在领导参加的调研及其它活动时,电视新闻报道应在准确真实的前提下突出活动的新闻性和信息量.  相似文献   

10.
沈浴晖 《视听界》2007,(3):91-92
打开地方台的电视新闻,特别是市、县级的电视新闻,一个久冶不愈、久论无效的通病就是“三多三少”:会议新闻多、领导活动报道多、空洞的无新闻由头的成就性报道多;新闻事件、新闻故事少、基层的典型报道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少。“三多三少”使得不少市、县台的电视新闻成了彻头彻尾的“电视政闻”,新闻节目成了名副其实的宣传节目。  相似文献   

11.
谈会议报道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不久,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了《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对改进会议报道提出了具体要求。会议新闻作为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不可或缺,积极探索会议新闻的报道规律,对提高新闻工作的舆论引导水平有着重要作用。一、转变视点,努力贴近群众“努力使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服务”是中央对改进会议报道的又一要求。长期以来,改进会议报道的呼声始终不断,但在电视新闻节目中面貌依旧的会议新闻仍然屡见不鲜。报道会议的记者仍然是紧盯着到会领导。有的…  相似文献   

12.
会议新闻是报道会议中发生的或与会议有关的新闻。作为地方电视台,会议新闻是不可回避的,它是电视新闻节目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具有传播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组织领导与推动工作、社会监督、鼓动激励的重要功能。会议新闻几乎占到整个电视新闻的三分之一左右。所  相似文献   

13.
李潮 《记者摇篮》2006,(7):57-57
《联播》类电视新闻栏目因为内容重大、信息权威、领导重视、百姓关心而成为各级电视媒体的侧重点。简单的将记者的报道制成大拼盘,或是编写编前编后话,甚至简单的将新闻制作成版块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受众观看高质量新闻节目的需要。要达到让更多的人接收“最新的有用信息”并最大限度地留下深刻印象的目的,《联播》类电视新闻编辑必需注意解决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必须牢牢把握节目的“节奏”。通常在每次新闻节目中都要用当天最重要的、最新的、突发性的新闻做头条,然后按照每条新闻的价值大小依次排序,这一想法固然合理,但如果“新闻节目表…  相似文献   

14.
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的报道,在党台、党报宣传中占据极为重要的位置。新闻单位党的喉舌作用是通过大量对党政机关、领导的重大决策、重要活动、重要讲话与各种工作部署的报道而实现的。会议尤其是一些重要的会议,一直是人民群众比较关注的内容,如每年的全国“两会”可谓万众瞩目。关于会议和领导人活动报道,胡锦涛同志曾明确指示,新闻单位要“多报道对工作有指导意义、群众关心的内容,力求准确、鲜明、生动”,“努力使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  相似文献   

15.
李凌 《记者摇篮》2007,(7):63-63
会议新闻是电视新闻节目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电视媒体作为党的喉舌服务党政工作的主要方式。如何跳出旧的会议报道模式,挖掘出有价值的新闻,以提高电视新闻  相似文献   

16.
什么是政务新闻?笔者认为应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党和政府发布的权威信息及其颁布的政策和法规;二是指党和政府安排和召开的领导活动和会议等。根据报道内容,政务新闻可分为领导活动类新闻、政务会议类新闻、政务权威信息类新闻、政策法规类新闻等。政务新闻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专有性。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改革会议报道的呼声在各新闻媒体始终不断,但呼声归呼声,在电视新闻节目中面貌依旧的会议新闻仍屡见不鲜,报道会议的记者仍然把镜头对准到会的领导。眼下面对电视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现状,改革“会议”报道乃大势所趋,从中央台到各省市主流媒体,除了一如既往地做好会议程序性报道之外,最大变化的亮点是在抓“会议”鲜活新闻上下工夫,从内容到报道形式都寻求突破,巧妙装扮,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下面笔者就对当前改革“会议”电视报道谈儿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赵伟 《新闻爱好者》2005,(11):30-30
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的报道,在新闻单位的宣传工作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对党政机关、领导的重大决策、重要活动、重要讲话与各种工作部署的大量报道,是媒体实现党的喉舌作用的主要途径之一。会议尤其是一些重要的会议,也一直是人民群众非常关注的内容,如每年的全国“两会”可谓万众瞩目。但长期以来,对会议和领导人活动的报道,媒体的版面和时段总是遵循着这样的惯例:不论新闻价值大小,只看职务高低,按官职大小设定章长短,安排时间版面,致使会议报道成了讲话报道。  相似文献   

19.
会议和领导活动报道过多过长、而又忽视实际内容和新闻价值、影响宣传效果的问题,是长期以来困扰中央和地方各级主流媒体的一个难题。本从新闻传播规律和宣传规律入手深入分析当前会议和领导活动报道存在的现状和问题,揭示以新闻价值为核心彻底改进会议和领导活动报道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从两方面提出改进时策:一是党政领导从自身做起,清除“官本位”的观念,不再把新闻报道的多少、位置、频率与自己的地位、政绩挂钩;二是新闻媒体要自觉提高报道水平,实现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的有机结合,运用新闻传播规律更好地完成党的宣传工作,从而达到新闻传播的最佳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20.
如果说之前时政报道不接地气、创新力不够与指令性要求过多有关,那么当前,就是一个变革的时代。以"走转改"的要求和做法,提升新闻报道质量,克服目前存在的问题(宣传味道过重、表现形式不佳),达到有效宣传目的。力争做到"时政新闻要有厚度、经济报道要有深度、民生新闻要有温度、宣传报道要有尺度"。具体地说,就是时政新闻按新闻规律办事,突出新闻性,压缩会议和领导活动的程序性、简报式报道,突出其中的新闻内容;民生新闻要体现人文关怀,呈现民生幸福,要有任务、故事;经济新闻要有内涵,突出具体做法、经验,减少成就性的概念式报道。增加体验式报道、系列报道、主题报道,这是摆在作为主流媒体的电视新闻栏目前的一个既传统又崭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