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学案”,说得通俗一点,就是专门给学生看和用的教案。“学案”有教案的框架和细目,“学案”是有待学生耕耘的田地。学生在学案的指导下,进行有计划、有目标的主动学习。学案既反映学习结果,又体现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2.
霍晓宏  李海玲 《天津教育》2022,(1):17-19+21
<正>教案是从教师教的角度对教学的设计;学案是从学生学的角度对教学的设计。青年教师既要写好教案,也要学会编制和使用学案,达到学案与教案设计的有机融合。一、教案写教案,是在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教材、学生、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的基础上,进行规划课堂教学的活动,是一个动态的、持续创造的过程。这种规划,既可以以文本的形式表现,又可以存储于教师心中。前者是有形教案,后者是无形教案。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都要注重写好有形教案,青年教师更要写好详案(详细的有形教案)。  相似文献   

3.
李桂仙 《中学教研》2008,(10):23-24
新课程改革强调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要求教师改变陈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全面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尝试了“学案导学式”教学模式,并注重了将传统的教案与学案有机结合.要做到教案与学案的有机结合,笔者认为要设计和使用好教案与学案的5个环节:“课前预习导学”、“课堂学习研讨”、“课内训练巩固”、“课后拓展延伸”和“学后反思提升”.本文结合《平面镶嵌》一课谈谈“教学案”的设计与使用.  相似文献   

4.
写教案.花去了教师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严重束缚手脚,阻碍专业化发展。编制学案。进行教案改革,能让教师把精力集中在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创新教学方法和策略上。“学案”是在教案的基础上。为了开启学生智慧、发展学生能力而设计的,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直接参与并完成的一系列的问题探索、要点强化等全程学习活动的案例。它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如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求得创新和发展。一份完备的学案.少不了问题设计、情景设计、教法学法设计以及媒体使用设计等,这些构成了“学案”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5.
把“教案“变为“学案“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建喜 《文教资料》2006,(27):39-40
把“教案”变为“学案”,不是某一学科备案中的“技术问题”,而是教育思想的根本转变。它的理论依据是21世纪教育的定位和统整的建构主义。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把“教案”变为“学案”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关于学案设计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不待教师教,学生自己能学习”变成可操作的程序,变传统编制“教案”为“学案”(学案即学习方案)是关键,从指导思想、构成要素、设计原则、设计的基本策略、设计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对学案设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导学案”区别于教案和学案,在强调教师“导”的同时关注“学生获得”,追求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导学案”是教学设计的横向拓展和纵向延伸。探讨“导学案”的现实运用和价值取向需要厘清其与教学设计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厘清“导学案”与教案、学案的关系,从而梳理出“导学案”的运用要求和价值取向.为一线教学中“导学案”的探讨和运用明晰方向。  相似文献   

8.
所谓“探究式学案”,是指教师在探究式教案的基础上,为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能力而设计的一系列问题探索、要点强化等情景而形成的纲要式学习方案,在教学过程中供学生使用,并由学生完成的一种主动求知的特殊案例。那么,“探究式学案”的特征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9.
一、在备课上应做好从“教案”到“学案”的转变备课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在新课程教学过程中从备课方面应做到从“教案”到“学案”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以学案定教案”教学法,就是教学过程中依据学生的学习方案确定和实施教师的教学方案。以学案为中心,以学定教,先学后教,以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新品质为目的,通过学案与教案的动态发展,相互作用,优化整个教学结构,最终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实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1.
“学案”,说得通俗一点,就是专门给学生看和用的教案。“学案”有教案的框架和细目,“学案”是有待学生耕耘的田地。学生在学案的指导下,进行有计划、有目标的主动学习。学案既反映学习结果,又体现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12.
时下。不少学校的推广教师备课“学案”制,所谓学案。简言之,就是教师从指导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设计的一份师生共同拥有的“课堂学习节目表”,它侧重于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说,学案的使用,对于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具有积极的作用,由教案到学案的转变反映出了教师课堂教学由教师主体向学生主体意识的转变。这种方式完全可以值得借鉴和采用。但是,目前对于“学案”教学出现了几种不良现象,一种现象是将学案简单化,学案成为学生学习的提纲和作练习的工具。二是一个备课组的不同教师用的是统一的“学案”。三是“学案”完全代替了教案,有许多教师在备课时不再写教案,而以针对学生制定的“学案”作“教案”使用。更为严重的是不少学校的教师同时表现为以上三种现象:学案简单化、备课组统一、学案代替了教案。笔者认为:学案取代教案的做法十分不妥。  相似文献   

13.
教案与学案的统一 与传统教学不同,现代教学创造了学案的理念。教案是教师从教学的视角形成的教学构想、设计、安排;学案是教师从学生学习的视角形成的学习思想、方法、过程。构置教案与学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内潜和积极性。教案包容学案,要突出学案的主题和份量,整合各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机制、因素、资源、手段,落实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学案是教案的主体核心,要反映教案的主导思想和创意追求,呈示教案的精华和重点,体现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说,教案中有学案,学案中有教案,教案就是学案,学案就是教案,两之间相互对应,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相互统一。为了实现教案学案的一体化和优化,应注意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14.
过去,教案是教师实施教学的“法宝”,因而教师为设计教案绞尽脑汁,力求尽善尽美。然而,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这样的教案在课堂教学中似乎已经不那么管用了。即使是一些被认为是经典的教案,在实施过程中也会常常“卡壳”。究其原因。主要是教者过分拘泥于静态教案的预设,而忽视动态学案的生成。预设与生成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体。  相似文献   

15.
新一轮课程改革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以新型的“学案”代替了传统的“教案”,以往被教师奉为至宝的“教案”正在作古。的确,“学案”与“教案”相比,更能体现“课改”的精神和实质,给课堂教学带来一场新的革命。变化之一:目标定位由教师向学生转变传统的“教案”无论是目标的定位、课堂的组织还是知识的传授,都  相似文献   

16.
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教师写好教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是提升教学研究能力的必要环节。所以学校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推出了“学案式”教学模式。我们在享受其带来的丰硕成果时,也发现了其存在着一些弊端以及给课堂教学带来的隐患。因此,衡量课堂教学是否成功、教师工作是否认真,绝不能仅仅看写在纸上的表面文章,而是要透过现...  相似文献   

17.
设计理念:《桃花心木》是人教版九义教材六年制第十册新入选的一篇课文。教学本课时本着体现要自主、要读书、要综合,有空间、有实践、有情趣的新课程理念,张扬学生个性,关注学生发展,在变“教案”为不确定的“学案”中,学生都能如文中所述: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教学思路:一、自主定向,去感知1.速读梳理,破题入文。揭题激趣后,激疑:读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课文是写“桃花心木”这种植物,还是写什么?引导学生运用整体式快读和寻找式快读相结合的方法,初步感知课文。2.质疑问难,以学定教。速读后,教师设计这样两…  相似文献   

18.
对当前教学反思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到学校调研,有些教师关于教学反思所谈的话题令我始料不及,他们说:“教学反思是不是一定要课课思?”“有时候课上完了什么感觉也没有,思什么?写什么?”“写教学反思究竟以多少字为宜?我们学校规定必须要在两百字以上,愁呀!”“教学反思到底应该写在哪里?是写在教案上,还是要专设笔记?我们学校要求既写在教案上又抄在教学反思录上,一月还要选交一篇到学校,忙呀!”“就那些内容那班学生,日复一日、月复一月,有什么可思的?  相似文献   

19.
刘健鹏 《教育与职业》2006,(36):139-140
文章通过对比学案和教案的不同内涵及价值取向,指出在体育课中引入学案教学可以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提高教学效果。体育课学案的设计要体现主体性、探索性、引导性的特点,其内容要具有问题、情境、教法和学法等基本要素,并据此把体育课的学案教学归纳为诱导式、开放式、技能式三种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0.
时下。不少学校的推广教师备课“学案”制,所谓学案。简言之,就是教师从指导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设计的一份师生共同拥有的“课堂学习节目表”,它侧重于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说,学案的使用,对于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具有积极的作用,由教案到学案的转变反映出了教师课堂教学由教师主体向学生主体意识的转变。这种方式完全可以值得借鉴和采用。但是,目前对于“学案”教学出现了几种不良现象,一种现象是将学案简单化,学案成为学生学习的提纲和作练习的工具。二是一个备课组的不同教师用的是统一的“学案”。三是“学案”完全代替了教案,有许多教师在备课时不再写教案,而以针对学生制定的“学案”作“教案”使用。更为严重的是不少学校的教师同时表现为以上三种现象:学案简单化、备课组统一、学案代替了教案。笔认为:学案取代教案的做法十分不妥。[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