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韩国新村运动对发展中国特色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韩新宝  孙瑜 《学会》2009,(5):14-17,50
始于上世纪70年代的韩国新村运动成功改变了农村落后的面貌,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借鉴韩国新村运动中的成功经验,提出了促进中国特色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物品,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中之重,而资金的筹集是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源头。综述了国内相关研究后构想了我国农村多渠道公共物品融资模式的建立。  相似文献   

3.
戴伟娟 《未来与发展》2008,29(1):78-81,77
理论上农民被一致认为是我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实践中农民的角色却更像旁观者.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成了他们的"代言人".如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并形成长效机制是当前面临的紧迫课题.而韩国"新村运动"同样有"农民为主体"和"自上而下推动"的基本特征,并在运动初期很好调动了农民参与的积极性,时我国新农村建设很有借鉴意义.本文分析后认为,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应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对面临的问题进行分类;了解农民的迫切需要,设计行动项目,吸引农民参与:赋予农民选择和实施项目的独立性和主动权,形成制衡力量;建立培育"能人"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4.
在农业方面,韩国是个不折不扣的发展中国家。韩国农民收入提高很快,主要得益于农产品的提价、严格的贸易保护和高额的政府补贴等。而政府持续数十年的新村建设,并没有有效遏止农村人去楼空的趋势,西方式的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老路还在韩国复制。从上世纪70年代的“新村运动”N80年代的“汉江奇迹”再到90年代的“IMF危机”和如今的“外资撤退潮”,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面临诸多的困难和问题。其中影响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而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体制,又是诸多问题中的关键一环。为此,政府应该通过权责划分、法律规范、财政供给、监督制约等体制方面的改革,保证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从而切实满足农民对于公共物品的需求,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6.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思路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论述城乡一体化的由来和含义入题,简要剖析韩国实施新村运动中值得学习的部分成功经验,并从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应遵循的原则入手,提出我国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一些思路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狭义公共物品是指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广义公共物品是指具有非排他性或非竞争性的物品,包括纯公共物品、俱乐部物品与公共池塘资源三类。萨缪尔森、布坎南等人指出广义公共物品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近年来广义公共物品的研究重心转向供给问题,政府供给与私人供给与联合供给及各供给方式的匹配与融合是广义公共物品的基本供给方式。  相似文献   

8.
谢昕  陈彪 《科技创业月刊》2005,18(10):117-118
高教人才使用税是以用人单位占有或使用的高教人才数量为课税对象征收的一种税.本文在界定高教人才使用税的基础上,基于公共经济学的视角,将从高等教育的准公共物品性质、成本分担体制、"投资--收益原则"等三个方面来论证开征高教人才使用税理论上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中美欧日韩农业支持水平及政策结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0ECD政策体系,从时间雏度对比分析美国、欧盟、日本、韩国及我国2003-2014年农业支持政策支持水平及结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我国农民得到政府的政策支持相对较少,且我国农业的产出没有正向地用于对农业的投入;我国农业支持是以PSE政策为主,而在PSE政策中主要是以MPS为主。结合各国农业支持政策经验和中国农业发展现状,建议减少公共储备、MPS等方面的支持,继续加大农业支持总量,适当增加PI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0.
张树雪 《金秋科苑》2010,(24):218-218
逊克县图书馆文化共享县级中心网站在为"三农"服务的实践中,从实际出发,挖掘企业潜能,充分利用农村现有网络条件,探索出一条适合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的网站信息服务方式,赢得了农民的普遍欢迎。2009年黑龙江省委宣传部在拜泉县召开了"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场会,会上向全省推广了逊克县图书馆文化共享县级中心网站为"三农"服务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1.
韩新宝 《学会》2011,(7):19-23,47
韩国、日本两国在新农村建设中一个成功的经验是高度重视农民的教育工作,形成了完备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农民是合作组织的主体,农民素质如何也影响着农民合作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为此,构建科学、合理的新型农民合作组织教育培训体系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不同农村宅基地资本化模式中农户参与意愿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新华  王晗 《资源科学》2016,38(9):1702-1710
基于天津、广东、成都三地问卷调查所获数据,探讨不同农村宅基地资本化模式中农户参与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户主年龄、宅基地距城镇距离、人均住房面积对农户参与宅基地资本化改革的意愿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户主受教育程度、家庭参保人数、家庭主要从业类型、非农收入比例、家庭拥有宅基地数、经济发展水平、村庄特色、对政府行为的评价、对改革的预期对农户意愿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从模式差异来看,农户在政府主导模式下的参与意愿更多地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和“对政府行为的评价”的显著影响;在市场主导模式下的参与意愿更多地受到“家庭主要从业类型”和“家庭拥有宅基地数”的显著影响;在自主治理模式下的参与意愿更多地受到“村庄特色”和“对资本化改革的预期”的显著影响。因此,地方政府应根据本地区资源禀赋及经济发展水平,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选择适合的农村宅基地资本化模式,同时构建合理的收益分配规则和农民自主治理机制,从而提高农村宅基地资本化改革绩效。  相似文献   

13.
刘长根 《学会》2009,(5):48-50
<正>如何用服务创新精神做好国际商会的建设与管理工作,努力提高国际商会的公信力和执行力?笔者认为,应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对商会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新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国际商会工作全局,立足新的实践,把握新的形势,增创新  相似文献   

14.
储诚炜  许迪楼 《科教文汇》2012,(13):198-199
近代中国开展的乡村建设运动和农民教育运动有着深刻的国际背景因素,同时也是民国时期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现实要求。在它们共同推进之下,乡村建设运动和农民教育工作全面开展。  相似文献   

15.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是政府的一项重大的惠农政策,近几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不断完善,覆盖率也在逐年上升,基本上解决了农民的看病问题。本文从我国现阶段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的发展现状出发,通过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由市场提供的劣势和政府提供的优势的分析,证明了政府供给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必要性,同时找出政府行为的缺失现象,针对这些现象,提出强化政府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中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农户认知视角下广东省农村土地流转意愿与流转行为研究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以广东省为例,基于446份农户调查数据,从农户自身特征、农户家庭特征、农户生活感知、农村社会保障认知、农地政策制度认知、农户金融服务认知6个方面探寻农地流转意愿主要的影响因素,分析其农地流转行为特征与原因,并剖析了流转意愿与流转行为的差异性及其原因.研究结果表明: ①农户的农村社会保障认知显著影响农户土地流转意愿,且和完善农村社保制度相比,稳定的非农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更能提高农户农地流转意愿;土地调整制度的相对稳定性并不能提高农户土地流转的意愿,而土地抛荒现象受惩罚可能性越大时,农户土地流转意愿越大;在当前农村信贷金融市场不健全的背景下,农户金融服务认知对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影响不显著;②家庭耕地面积越大、家庭年收入越高、收入来源以非农业为主及家庭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家庭特征能显著提高农户流转意愿,但农户个体特征及对生活的感知对其影响不显著;③样本农户中有土地流转意愿的农户达41.3%,农户土地流转率为33.2%.土地流转形式以出租为主,流转过程中有中介参与,村行政管理部门监督管理土地流转机制不够完善;④广东省农户土地流转的行为特征存在地区差异.与粤东、粤西和粤北相比,珠三角农户的土地流转行为更规范,流转对象更广泛,村行政管理部门监督管理土地流转机制更完善,土地流转行为更有法律意识;⑤农户土地流转参与意愿越强烈,流转行为越容易发生,但调查农户中仍有30%的农户有流转意愿却未发生流转行为,导致农户土地流转意愿与行为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土地流转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7.
杨晋 《情报探索》2013,(11):49-51
认为大连市农村公益性信息服务存在政府的落实机制不够完善、社会参与度不高、信息服务人才匮乏、农民信息素质较低等不足。从建立有效的农民信息需求获取机制、信息处理机制、信息发布及反馈机制等方面,对构建大连市农村公益性信息服务机制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8.
农业生产性废弃物资源处理方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蒋琳莉  张俊飚  何可  田云 《资源科学》2014,36(9):1925-1932
本文基于湖北省农村地区的调查数据,探讨了农户对农膜、农药瓶及化肥包装物等农业生产性废弃物处理方式的选择,并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对农业生产性废弃物资源的回收利用行为主要受到农业收入、农户受教育程度、务农年限、是否参加循环农业相关培训以及是否建立村废弃物集中处理设施的影响。其中,农户受教育程度、农业收入、是否建立村废弃物集中处理设施以及是否参加循环农业相关培训对农户回收行为的影响方向为正;务农年限对农户回收行为的影响方向为负。因此,增加农村废弃物集中处理设施的建立,组织农户参加相关培训,提高农户农业收入以及提升农户的受教育水平,都将引导农户选择科学环保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回收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9.
基于退耕还林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的基础上,采用参与式农村评估的方法,对其生态系统服务变化和农户福祉的变化进行分析,并探讨了二者的关系。主要结论如下:退耕还林以来宁武县土地生态系统服务因子均发生变化,提供食物产品服务明显降低,消遣和生态旅游服务明显提高;研究区农户福祉处于较低水平,各村庄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各福祉要素中,健康状况、资源安全和环境安全三项福祉要素的空间分异较小,其他要素空间分异较大;2001-2011年,研究区农户福祉从36.61增长到40.40,增长率为10.35%,各要素中变化最显著的是收入水平和生产资料满意度,其中收入水平呈现正增长,生产资料满意度呈现负增长;对农户福祉影响较显著的生态系统服务因子依次为消遣和生态旅游,食物产品供给、处理废弃物、气候调节和非食物产品供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