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新时期以来,我国与外国的出版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今年5月13日,韩国首尔举行第十三届国际出版学术会议期间,中国编辑学会名誉会长、本刊顾问刘杲先生荣获韩国第三届南涯安春根出版文化奖。安春根教授是韩国出版学创始人,1969年倡导创立韩国出版学会,并任会长。他著有《出版概论》《出版社会学》《韩国出版文化论》《韩国出版文化史大纲》和《杂志出版论》(中译本1993年东方出版社出版)等。1993年安春根逝世后,为纪念这位出版学者,设立了南涯安春根出版文化奖。该项奖共颁发了三届,授予三位国际知名出版学者,第一、二届分别授予日本出版学会原会长清水英夫和日本出版学者箕轮成男。现将授予刘杲先生奖牌上的颁奖词和刘杲在授奖大会上的答谢词,一并在本刊发表。答谢词的题目是编者加的,谨向刘杲先生祝贺并致谢。此外,刘杲先生已把所得奖金韩元500万元,兑换成人民币3.12万元,作为善款全部捐给了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用于四川地震灾区抗震救灾。  相似文献   

2.
刘杲先生的《出版笔记》中有两篇文章专门论述了编辑史、出版史研究问题,提纲挈领、内容丰富。本文以编辑史为中心,以这两篇文章为依据,从编辑史研究与编辑学科建设的关系,编辑史与出版史的关系,编辑史与多种学科史的关系以及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四个方面,梳理了刘杲先生有关编辑史、出版史研究的观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出版史料》2004,(3):59-63
出版实践呼唤出版研究刘杲这是一本对中国出版研究的历史进行专门研究的著作。本书对20世纪中国的出版研究作了比较全面的评述,进行了初步的归纳和总结,探讨了中国出版研究的历程和经验。本书以祖国大陆地区的出版研究为主,兼及港、澳、台地区;以图书出版研究为主,兼及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的出版研究。它对了解中国出版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出版实践渴望得到出版理  相似文献   

4.
《出版笔记》对编辑学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阙道隆 《出版科学》2007,15(5):93-96
刘杲同志出过三本文集.第一本《刘杲出版文选》和第二本《刘杲出版论集》中的作品,绝大部分是担任国家出版行政领导职务时写的,其中虽有许多个人见解,但又是代表出版行政领导机关讲话,带有职务作品性质.第三本《出版笔记》则是1993年底退居二线以后写的,发表自己的见解,属于个人创作.《出版笔记》中的作品分出版、发行、编辑、版权、议政、序跋等类.我的阅历有限,水平不高,无力全面介绍它的研究成果,只能就它对编辑学的贡献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出版史料》2008,(3):4-4
新时期以来,我国与外国的出版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今年5月13日,韩国首尔举行第十三届国际出版学术会议期间,中国编辑学会名誉会长、本刊顾问刘杲先生荣获韩国第三届“南涯安春根出版文化奖”。 安春根教授是韩国出版学创始人,1969年倡导创立韩国出版学会,并任会长。他著有《出版概论》《出版社会学》《韩国出版文化论》《韩国出版文化史大纲》和《杂志出版论》(中译本1993年东方出版社出版)等。1993年安春根逝世后,为纪念这位出版学者,设立了“南涯安春根出版文化奖”。该项奖共颁发了三届,授予三位国际知名出版学者,第一、二届分别授予日本出版学会原会长清水英夫和日本出版学者箕轮成男。 现将授予刘果先生奖牌上的颁奖词和刘呆在授奖大会上的答谢词,一并在本刊发表。答谢词的题目是编者加的,谨向刘杲先生祝贺并致谢。此外,刘果先生已把所得奖金韩元500万元,兑换成人民币3.12万元,作为善款全部捐给了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用于四川地震灾区抗震救灾。  相似文献   

6.
关于出版改革总提法的一点想法──在全国出版科学研讨会上的讲话(1994年11月15日)刘杲这次研讨会的主要议题与出版改革的总提法有些关系。关于出版改革的总提法,我个人有一点不成熟的想法。今年7月在郑州我初次讲过。那次我没有讲稿,讲得不清楚。事后有赞成...  相似文献   

7.
刘杲编辑思想的核心观点之一是:"在出版活动中,文化是目的,经济是手段","文化是出版的灵魂"。刘杲先生的编辑出版观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出版的文化特色,彰显了他极强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使命感。出版的本质是文化,要促进出版业的健康发展,就要处理好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刘杲的编辑出版观为我们促进编辑出版事业发展提供许多启示。  相似文献   

8.
正本刊讯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现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原副所长、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原副秘书长、出版史家方厚枢同志,因病于2014年10月1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10月21日上午9时,方厚枢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告别厅举行。新闻出版署原署长宋木文,新闻出版署原副署长刘杲、卢玉忆,中国出版科学研  相似文献   

9.
系统学习刘杲的《刘杲出版文集》(1996年,中国书籍出版社)、《刘杲出版论集》(1998年,湖北人民出版社)和《出版笔记》(2006年,河北教育出版社)后,使笔者深深感到:刘杲关于编辑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编辑最高追求的论述非常丰富,研究非常深透,并贯穿于刘杲编辑思想的整个体系之中;三者之间是一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整体;具有鲜明的编辑职业特色、时代特色和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陈昕同志历年所著有关出版研究的文章约有百万字之巨,他从中选出一部分编为《中国出版产业论稿》,交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印行,并嘱我为之写一篇序.其实此书已有出版界前辈刘杲同志的序,以年辈与身份而言他的确是一位合适的作序人;我则不然,从哪一方面说都不合惯例.  相似文献   

11.
刘杲的《刘杲出版文集》《刘杲出版论集》《出版笔记》《我们是中国编辑》四部论著的中心议题,是研究和探讨建设中国特色的编辑学、出版学,其中贯穿着一套编辑出版学的学科理论体系。这四部论著充分表述了作者关于编辑出版学的历史观、学术观、价值观、法制观和科学的思想逻辑。  相似文献   

12.
蔡鸿程 《出版科学》2012,20(1):12-15
学习刘杲同志有关图书质量问题的论述,联系出版编辑工作实际,从四个方面探讨如何保证和提高图书质量,坚持质量第一,多出精品。  相似文献   

13.
张志强 《出版科学》2009,17(5):21-24,52
文章首先对英美两国的出版学学科归属进行了介绍.在英国的"共同学术编码系统"(JACS)中,出版学是与信息服务、宣传研究、媒介研究、新闻学相并列的一级学科.在美国的"教育项目分类"(CIP)中,出版学也是一个与"传播与媒介研究"、"新闻学"、"广播电视和数字传播"、"公共关系、广告和应用传播学"相并列的一级学科.文章在对我国出版学学科归属现状、出版学学科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建议我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将出版学列为一级学科.  相似文献   

14.
适度的规模经济对我国出版业而言是非常必要的,但我国出版业自提出集约化发展以来,规模经济的优势并没有显现出来.这一方面是由于出版业并非规模经济显著的产业,另一方面也与目前我国出版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偏低有关.  相似文献   

15.
提出出版生态化的概念,认为出版生态化是出版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要实现出版生态化,出版观的生态化是先导,出版多样性是基础,出版服务的生态化是核心,出版生态链的健康是保障。  相似文献   

16.
刘宝瑞 《出版科学》2007,15(2):41-45
长期以来,传统的出版资源理论研究局限于出版信息资源、出版选题资源、出版人才资源几个狭义定义的资源管理,致使目前的出版资源观流于表层、狭隘、静态,造成出版理论的散乱.本文在综述出版资源类、资源科学类资源观后,分析了传统出版资源观的认识误区,提出新型的宏观出版资源观,并在宏观出版资源观指导下重新界定出版资源的集合.  相似文献   

17.
出版信息资源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仅指出版信息内容本身;广义不仅包括出版信息内容本身,而且包括与出版信息相关的技术设施、人员、资金等。出版信息资源的分类以"载体是否数字化"可分为非数字化出版信息资源和数字化出版信息资源;以其构成来源可分为出版内容信息资源、出版生产经营信息资源和出版环境信息资源。出版信息资源自身的特点主要有广泛的社会性、明确的目的性以及静态与动态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18.
科学数据仓储是未来科学数据出版的主导性媒介之一。本文以数据出版流程为切入点,从数据提交、数据存储、数据审核和数据发布4个方面对科学数据仓储的出版功能进行分析,试图为规范科学数据仓储的出版功能提供建议:建立以自助提交为主的提交模式,制定本仓储科学数据质量审核标准,施行自动审核与人工审核并行的质量审核方式,采用多渠道发布数据集,为数据集提供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  相似文献   

19.
范军 《出版科学》2008,16(2):9-13
出版评论是出版学的重要理论范畴。本文在梳理评述近年来有关出版评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出版评论的内涵进行了科学界定,进而提出加强我国出版评论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论出版产业链建设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在对产业链的内涵进行综述研究的基础上,界定了出版产业链的概念,归纳出了出版产业链的基本特征;在分析困扰当前我国出版产业发展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指出了进一步理顺我国出版产销关系,建立顺畅的出版产业链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建设我国出版产业链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