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中国软件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软件蓝领人才.导入印度IT职业教育经验以及借鉴其培训模式,并将其与我国高职教育的培养规格相结合,对高职教育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应用型软件人才有着重大意义.本文根据对印度MIT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提出几点二年制软件高职人才培养思路.  相似文献   

2.
印度的软件业蓬勃发展,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探索出了一条培养高水平、实用型软件技术人才的有效途径,NIIT在印度软件人才培养方面是一个成功的典范。导入印度成功的IT职业教育经验,借鉴NIIT培训模式,并将其与我国高专教育相结合,对高专教育有效培养应用型软件人才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印度软件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这个文盲比例很大的发展中国家,软件业的年增长率超过50%;全球被评为软件能力成熟度5级的40家企业中,印度就占29家.现在的印度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软件大国.大量的研究分析表明,印度软件业的崛起得益于充分发挥了职业教育以及“业界老师“的作用.目前,印度每年约有50万新培养的软件人才,其中大学毕业的只有7万多人,剩下的几乎全是通过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模式培养的;而这些职业教育机构都十分注重利用业界的力量,他们从IBM公司、摩托罗拉公司等大企业聘请“业界老师“,开设诸如“电子商务最新应用“、“通信软件“等课程,教的都是最新的软件技术,教学模式是从教“做“开始,是学员实践为主.……  相似文献   

4.
印度软件业发展经验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印度目前已成为世界软件主要出口国之一,其软件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印度软件业的巨大发展,很大程度上便是得益于其拥有大量技术精湛的软件人才。而这些软件人才的获得,又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独特的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即软件人才的培养主要定位于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5.
印度IT教育产业化模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人才是软件业发展壮大的根本。印度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一跃为软件出口大国,其原因就在于印度政府构建了比较完善的IT教育模式,培养了大批软件人才。而制约我国软件产业的主要问题恰恰是软件人才的缺乏。本文从印度IT教育产业化的角度阐述了印度IT业蓬勃发展的教育背景,以期对中国的软件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印度软件业的发展离不开大量高质量软件人才的培养。印度软件人才培养实行国家、企业、私人并举的培养途径,采取产、学、研结合的培养机制,以注重实际操作、满足社会需求为培养目标,通过职业教育培养软件基础人才。印度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7.
高速发展用人多印度软件巨头在中国掀起了一场关于软件人才的争夺战。印度著名软件公司Infosys宣布要在中国招聘六千名程序员。萨迪扬公司则着手准备在华成立四千人的研发中心。埃森哲公司的员工人数从去年年底的1200多人增加到目前的2000多人:而毕博咨询公司则希望自己在中国的工程师数量达到1万人。印度软件业发达举世公认,雄踞全球第二,年均增长率达到50%。这些如日中天的跨国公司正把目光投在中国IT人才身上。印度软件行业十几年来高速发展,员工工资成本每年以20%—30%的速度递增。印度软件公司进入中国,一个重要因素是看中中国的人力…  相似文献   

8.
印度的IT教育取得了斐然的成就,成功地为印度软件业的超常规发展输送了大批的高质量人才。印度IT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主要在于形成了符合市场规律的产教结合模式,以教育为企业服务的核心,形成了教育和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在产教结合的模式中获取了更大的竞争力。印度的IT职业教育的产教结合模式为我国的IT职业教育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 ,印度软件及其相关服务出口年均增长率超过 50 % ,成为世界第一大软件外包供应国。而中国 2 0 0 3年软件出口只有 2 0亿美元 ,不及印度的 1/ 5。造成两国软件出口出现落差的原因很多 ,其中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不同是主要影响因素。印度软件人才主要是通过职业教育 ,而不是高等教育来培养的。目前 ,印度每年约有50万新生软件人才 ,其中大学毕业的只有 7.4万 ,剩下的几乎全是通过职业教育与培训模式培养出来的。另外 ,印度领导人也对人才外流有一种比较明智的看法。印度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有一大批留学或者工作的中高级软件人才。从 1…  相似文献   

10.
一、软件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合格的软件工程师 软件业是优化产业结构,加速传统产业改造的基础产业,是体现国家竞争力的战略性产业.但是,我国软件产业的现状不容乐观,不仅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而且也落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印度每年出口软件达30亿美元,而我国的出口额不到1亿美元.经验证明,凡是软件产业发达的国家,都拥有大批高水平的软件管理及设计技术人才,美国拥有软件人才的数量占世界总量的1/3,印度拥有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科技人才储备库.印度现在有合格的软件人才25万人,在海外工作的印度软件工程师就有10多万人,并且以每年6万人的速度急剧增长.我国软件人才的培养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存在较大的欠缺,这成为限制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据统计,到目前为止,我国拥有软件人才仅15万人,加上国外企业的蚕食鲸吞,至少缺20万软件人才.每年我国只有约4万名与此专业相关的大学毕业生,即使这些人全部从事软件工作,也很难把这个缺口补上.  相似文献   

11.
印度软件业蓬勃发展的原因,重要因素在于印度探索出了一务培养高水平、实用型软件技术人才的有效途径,NIIT在印度软件人才培养方面是一个成功的典范。导入印度成功的IT职业教育经验,借鉴NIIT的培训模式,并将其与我国高职教育相结合,对高职教育有效培养应用型软件人才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导入印度NIIT模式,提高高职软件人才培养水平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印度软件业得以超常规发展的原因,其中一条在于印度探索出了一条培养高水平、实用型软件技术人才的有效途径,形成了一套国际公认的软件人才培养模式.NIIT在印度软件人才培养方面是一个成功的典范.导入印度成功的IT职业教育经验,借鉴如NIIT的培训模式,并将其与我国高职教育相结合,对高职教育有效培养应用型软件人才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报告提出了湖北IT教育的发展对策。进一步扩大IT教育规模.调整IT教育结构,建议我省高校进一步扩大IT教育的规模。同时.借鉴印度等国的成功经验.一方面依靠高等院校培养出类拔萃的软件工程师;另一方面通过职业教育培养大批的软件人才,进一步调整我省IT教育的结构。提高教育质量;大力推行产学研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4.
培养国内软件人才新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蒲颖 《神州学人》2006,(1):10-10
教育部作为全国留学工作归口主管部门,一直在努力根据新的时代特点和新的形势需求,积极探索通过出国留学培养更多符合时代要求的、国内急需和紧缺的、能为我国科技自主创新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实际贡献的各类人才。教育部与印度印孚瑟斯(Infosys)公司合作培养软件人才的“印孚瑟斯实习生项目”,即是教育部培养高水平人才的一次有益探索。印度的IT产业举世闻名,其在培养IT产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方面也有独到之处。这些年来,教育部门曾经组织过许多团组前往考察,学习和吸取印度在IT产业和培养软件人才方面的成功之处,也探索着和印度有关方…  相似文献   

15.
教育部国际司与印度最大的IT服务公司之一———印孚瑟斯有限公司(Infosys)在京签署协议,合作培养软件人才。按照协议,印孚瑟斯公司每年接收100名中国在校大学生到该公司进行一年的集中实习,赴印大学生到该公司进行一年的集中实习,赴印大学生不低于大学四年级,所学专业为软件及  相似文献   

16.
基于印度NIIT培养模式的两年制高职软件人才培养思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中国软件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软件蓝领人才。本文根据我们两年来对印度NIIT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提出两年制软件高职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7.
《高中生》2007,(22)
1.问:北大青鸟APTECH是一个什么学校?开设些什么教育项目?答:是北京大学的北大青鸟集团与全球著名的IT教育机构印度APTECH公司的合资机构,专门从事软件与网络工程师等高端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已毕业学员20多万人,开设ACCP软件工程师与BENET网络工程师专业。  相似文献   

18.
《高中生》2007,(20)
1.问:北大青鸟APTECH是一个什么学校?开设些什么教育项目?答:是北京大学的北大青鸟集团与全球著名的IT教育机构印度APTECH公司的合资机构,专门从事软件与网络工程师等高端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已毕业学员20多万人,开设ACCP软件工程师与BENET网络工程师专业。  相似文献   

19.
《高中生》2008,(10):2-2
1.问:北大青鸟APTECH是一个什么学校?株洲北大青鸟开设些什么教育项目?答:北大青鸟APTECH是北京大学的北大青鸟集团与全球著名的IT教育机构印度APTECH公司的合资机构,专门从事软件与网络工程师等高端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已毕业学员20多万人。  相似文献   

20.
印度软件人才培养及其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对印度NIIT总部、NIIT班加罗尔软件工厂等地的参观考察结果,结合印度软件业发展最新现状及特点,分析了印度软件业发展战略以及其创办国际化大学、强化职业教育等途径进行软件人才培养的模式。提出我国软件业发展的几条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