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这为我国制定"十四五"时期教育规划,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需要准确把握当前教育事业面临的形势任务,全面领会"高质量基础教育"的内涵和要求,系统谋划高质量基础教育发展方向和重点,以新发展观为指导全力抓好重点工作的落实,推动北京市基础教育新发展。  相似文献   

2.
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需要依靠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来完成.创建教育强县是陕西省政府从2000年启动的"新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至今已建成10个教育强县.这一行动政策为教师教育提供了一个制度创新和深化改革的新契机.本文在课题调研的基础上,探讨了教育强县创建对县域内教师队伍建设的推动作用,提出需要进一步解决的一些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集团化办学是赋能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必由之路。集团化办学过程中易出现教师组织凝聚力不强、专业发展力不足、课堂变革力不够等关键问题。集团化办学教师发展提升机制,包括教师发展文化机制、教育人才培养机制、课堂教学共振机制、教师发展激励机制、教师发展评价机制,五大机制全面带动教师发展,促进集团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陈志敏 《现代教学》2011,(12):72-74
教师专业化是世界教师教育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在教师专业化运动的推动下,英国教育科学与就业部发布了《教师:变迁中迎接挑战》(Teacher:Meeting the Challenge of Change)教育绿皮书,将教师生涯规划为五个阶段:一是合格教师,二是入职期的教师,三是有经验教师,四是高级技能教师,五是校长。在这教育绿皮书里出台了这五个阶段教师专业标准。随着形势的发展,2006年4月学校培训和发展机构(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Agency for School)向英国国家秘书处提交了课堂教师标准修订草案,该草案增加了优秀教师专业标准,标准从专业品质、专业知识和理解力、专业技能三个维度对优秀教师做了详细界定。  相似文献   

5.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太原市小店区教育局围绕“134”进阶式教师培养工作思路,构建以促进教育发展,教师成长为目的,形成培养链、创新链、转化链的“双翼三链”培养模式,与优质师范类大学深度合作,把高质量的人才培养转化成高质量的教育发展动能。注重成果转化应用,重点推动课程和课堂建设。立足课堂主阵地,发挥培养链、创新链、转化链“三链”作用,全方位全过程关注教师成长,在教育理念变革、教育机制变革、课堂教学变革等方面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6.
推动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推进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前提基础,是优化教育生态、推进教育改革的必经之路。新时代,推动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要厘清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要义,明确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认真审视教师教育发展质量缺乏保障、区域教师教育的不均衡发展、教育发展机构职能的弱化、教师教育实践基地不完善等教师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基于此,探寻出以“构建发展体系”“优质均衡发展”“强化机构职能”“建设U-S-G联合实践基地”为主的推进策略。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后,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伴随着江苏商业的兴起而诞生,并随着江苏商贸流通与现代服务业的演变而发展,在新时代到来之际站在发展的新起点。党的十九大对高职教育提出了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学校将从深化产教融合、打造专业集群、推动课堂革命、建设新时代教师队伍、打造高质量发展环境等五个方面积极努力,奋力推进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推进区域教育发展过程中,大连市中山区确立了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推动中小学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思路,探索出以"三大运行系统"、"五大推进策略"和"三个创新模式"为核心的发展机制,通过促进教师全面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推进区域教育走向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更加重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强化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0.
教师教育体系创新,既是当今教育制度改革的热门话题,也是现代教师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实现教师教育体系创新的关键,一是教师教育制度的创新。制度保障体系是教师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二是教师教育职前模式的创新。培养模式创新是推动教师教育发展的关键环节;三是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创新。课程的变革创新是培养创新人才素质的重要内容;四是教师教育职后体系的创新。高质量、专业化的教师职后教育是教师教育特色的具体体现;五是教师教育团队的创新。  相似文献   

11.
正胡锦涛同志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指出:"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可见,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师,是教育发展的根基。当前,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正在逐步深化,素质教育不断推进。在教育改革中,教师如何尽快提升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为推动教育事业健康发展而贡献自己的力量呢?  相似文献   

12.
汪芳 《儿童音乐》2014,(5):70-72
正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师,是教育发展的根基。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大会上指出:"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推动教育事业又快又好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十七大报告又进一步强调了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当今世界,社会进步一日千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而音乐教师作为"文明的传承者"更要与时俱进,刻苦钻研、奋发进取,用科学的理论来充实自己,用理念来支撑课堂教学,尽量多角度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为推动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一、音乐教师应该多注重修炼自己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3.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师教育分会2023年学术年会暨第三届中国教师教育改革与创新发展研讨会,以“中国式现代化与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来自全国各地的教师教育研究者共同研讨了推动我国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举措,以促进中国式现代化教育强国建设。深入探析其思想,发现教师教育改革与创新发展呈现出以下新动向:理论先导的共识下,明晰中国式现代化与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学科体系的建设任务下,加强中国教师教育学科自主知识体系构建;实践理念的贯彻引领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及教师教育课程的改革创新;高质量教育公平的追求下,完善我国高质量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高学历层次教师的需求增长和“国优计划”背景下,推进我国高水平综合大学教师教育发展;数字时代全球化趋势下,大力促进科学化数智化赋能高质量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4.
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提出的"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的要求和郑州市道德课堂的建设理念,我校在"实施快乐教育,建设道德课堂"的课题研究中,确立了以"快乐教育"为主题,以教师、学生、家长为研究对象,通过快乐课堂、快乐校园、快乐家庭的建设,实现以"快乐教育"为特色的道德课堂实践策略。一年来,我校对如何通过"个性课堂"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满足学生个性发展,推动道德课堂建设,深化素质教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实践。"个性课堂"是我校为满足学生个  相似文献   

15.
马力  曹雨清 《教育与职业》2022,1004(4):89-95
紧跟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新要求,建立科学合理的"双师型"教师评价体系是保障高职院校教师从业质量、推动高职师资队伍高质量建设的迫切需要和现实诉求.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立体评价有利于"双师型"教师自我完善、有助于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有益于推动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文章提出应遵循以能力为中心、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内容多维、全过程评价的原则,从师德师风、知识基础、能力素质、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五个维度,落实"双师型"教师立体评价.  相似文献   

16.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尤其是2021年,是一个充分预热年、高点定位年。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东城区要准确把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的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新要求,立足首都战略定位,坚持"崇文争先"理念,落实"文化+""教育+"战略,以高水平教育推动"五个东城"建设,努力建设首都教育现代化示范区。  相似文献   

17.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十四五"时期教育改革的战略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学校需要结合校情,统筹采取措施,抓好"五育并举"教育体系、课程、课堂、评价等各项建设。  相似文献   

18.
"十四五"是迈向教育现代化的第一个五年,是教育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第一个五年,科学制定教育科学研究"十四五"发展规划至关重要。文章基于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三五"发展专项调研,以"做了什么""做得怎样""存在什么问题"及"下一步的对策"为主线,全面呈现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三五"发展概况,查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没有高质量的教师教育,就没有高质量的教师,也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我国教育主管部门正试图通过建设一系列"标准",来推动教师教育改革和提高教师教育质量。但存在底线标准制定难、保障机制不健全和制定主体单一等问题,需从转变观念、差异补偿、培育教育中介组织和完善制度等四方面入手,努力提高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20.
抓教师教育,就抓到了学校发展的命脉,只有教师教育的高质量才有学生学习的高质量。坚持不懈地抓教师教育是非常正确的,只有彻底克服"六脱节"现象,才能全面而深入地思考教师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新课程下的课堂才会有很大的起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