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王波 《中学教育》2008,(12):1-1
当老师,谁都想当一名好老师。可是现在,当一名老师,谁都有可能遇到这样一个个的窘境:一不小心因一场即使胜诉的师生官司而瞬间败名;即使勤勤恳恳的工作也难免考核不在后住;即使片片爱心昭昭然,也未必能成为学生心中称道的好老师;即使清贫度日,也未必能逃脱“你们老师工资太高了”等等的戏言。于是,很多老师都发出了同样的感慨:当老师,好难!  相似文献   

2.
如何在不久的将来当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对于这个问题,为数不少的师范生往往以为:在校学好专业知识,将来就能当一名好教师。的确,要当一名好教师必须学好专业知识,但学好了专业知识未必就能当一名好教师。无数事实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点。为什么成绩优秀的师范生不一定都能成为优秀教师?为什么有的优秀学生根本当不了教师?理由很简  相似文献   

3.
一个语文老师,其专业素养当然是十分重要的,这无需多谈.但是,有了高深的专业素养是否就能当一个好的语文老师呢(有人会说,还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我看未必,即使他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4.
谁的主意好     
《学前教育》2009,(3):16-17
王老师组织了一次小班文学活动《谁的主意好》,布置了场景:小兔的家。活动中。通过听、看.表演,幼儿很投入地体验了“小羊使劲捶”、“小猫用力踢”、“小鸭大声喊”、“小鸡轻轻敲”等不同的叫门方式。最后,教师引导幼儿讨论:谁的主意好?幼儿异口同声回答:“小鸭的主意好。”显然,大家没能说出“正确”答案,王老师又换了一个问题让幼儿选择:“小鸭和小鸡的主意,哪个更好?”终于,有几名幼儿想起文中小兔说的“我想听到有礼貌的敲门声”,说出了“小鸡轻轻敲门的主意好”。尽管很多幼儿提出异议,可王老师还是在有了“正确结论”后,结束了活动。活动后。有老师指出,讨论这一环节,王老师应该让幼儿充分讨论,未必小鸭的主意不比小鸡的好!王老师提出:如果这样的话。如何体现“有礼貌地敲门”这一教育目标呢?您认为,王老师该如何处理这个环节呢?  相似文献   

5.
莫须有老师嘴巴大,嗓门也大。那天上课时,莫须有老师大声说:“同———学———们———好!”学生们回答:“老———师———好———”“哐里哐当”“劈里啪啦”,教室的窗玻璃全碎了。莫须有老师的音量好可怕呀!没办法,莫须有老师只好在教室里安上一只缩音器(长相跟扩音器差不多,功能正好相反)。即使这样,莫老师也坚持做到不发脾气,讲课时尽量轻声轻气,温文尔雅。这一天,莫须有老师正在讲课,讲着讲着,一不小心,打了一个呵欠。莫须有老师有点脸红了:当着学生的面,在课堂上打呵欠,多不好意思!为了当一名称职的老师,莫…  相似文献   

6.
吴献存 《生活教育》2013,(12):44-44
周围的人常这样讲:当老师多好呀,一天就上几节课,啥都不用干,还有寒暑假,谁也比不上老师。真是这样吗?或许,很多人对教师还不了解,对教师的劳动还很陌生。其实,做一名教师,不但不轻松,还很辛苦。  相似文献   

7.
<正>我从事教育事业有很多个年头了,有人曾经问我:你是一名好老师吗?做一名好老师的基本条件是什么?说真的,正像人们所说的那样"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很多老师都梦想成为一名好老师,成为名师。我也曾不止一次地问自己:我是一名好老师吗?我与名师有多远?李镇西老师曾经说过:"当一名好老师的最基本条件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的教育思想有所不同,教学风格各有千秋,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爱的教育"。一个真诚的  相似文献   

8.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样,我们很多老师做梦都想成为名师。为了能早日实现这一梦想,笔者也在内心不止一次与名师进行了对比,在对比中也不止一次地这样问自己:与名师相比,我的班主任工作到底差在哪里呢?我应该怎样做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班主任呢?  相似文献   

9.
当我拿到《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时,首先在我脑海中闪现的是:我不是班主任,这本书随便翻翻就可以了!可是读完这本书以后,我为李镇西老师的敬业精神所感动,其实无论当不当班主任,只要你是老师,那就要学会当一名好老师。在如今的社会里当一名老师本身就很不容易,要当一名学生喜欢的好老师更是难上加难了。  相似文献   

10.
教师这个职业,对人的素质要求是很高的,不是谁都能成为好老师的。好老师也不是天生的,好老师也是在长期的教师职业生涯中苦苦"修炼"而成的。  相似文献   

11.
教师这个职业,对人的素质要求是很高的,不是谁都能成为好老师的。好老师也不是天生的,好老师也是在长期的教师职业生涯中苦苦“修炼”而成的。  相似文献   

12.
抢橡皮     
小朋友,你们有没有玩过抢橡皮的游戏呀?今天,朱老师就带我们乐了一回。当我们刚听到这个游戏的名称时,都好奇地想:抢橡皮游戏好不好玩呢?游戏规则是这样的:同桌两人一起玩,双手交叉抱在胸前,当老师说"一、二、右手"或"一、二、左手",我们就去抢橡皮,谁先抢到橡皮就算谁赢,但是如果谁出错手,即使先抢到也只能算输,输的要让赢的一方轻轻打一下手背,作为惩罚。  相似文献   

13.
《学子》2003,(6):32-32
无论是供需见面会还是招聘会,都是大学生择业的舞台。经受人生路上的第一次考验时,是单枪匹马好还是结伴同行好呢?其实,什么事情都是有利有弊相辅相成,不能绝对视之。我们先说说结伴同行的好处:其一:壮我“军威”其实,在小城市,大的招聘会也就那么几次,即使没人招呼你,你也知道是何时何地。如果单独行动,在路上也没有个照应,再说,在会上又可能遇到同学。而能约几个同学同往,一则可以在路上照应;二则,也可以互相沟通,相互参谋。虽然私心谁都有,但现在的岗位机会也多,不一定就要争得你死我活。何况,人各有志,各人的眼光也不同,你看中的别人未必就喜欢。  相似文献   

14.
师者,范也。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早有古训: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身正,不令则行。班主任要想管理学生必先管理好自己,要以身作则,令学生信服。我作为一名班主任,对此深有体会。老师的举手投足,衣着谈吐,对学生的习惯和行为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有些甚至是影响到他们的一生。曾经有老师说过,看学生的气质就能猜出是谁当班主任,这句话一点不假。因为学  相似文献   

15.
什么是好课     
这个问题之所以要研究,是因为它主要不是用来评价哪个老师的教学。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导向而引起人们的重视。现在,不仅是刚进入新课程的老师常常提出“科学课怎么教”的问题,即使是一些原来上出过有影响的课老师也说:科学课越来越不知道谊怎么上了。这都反映出对“什么课是好课”拿不定把握。谁都想上出好课来,但是怎样上才算“好”,里面的文章就多了。对一个课的评价,由于各人所持的标准不同,结果往往会不同。原因也正在这里。  相似文献   

16.
摘要:课堂教学本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学生们未必都能按照老师预设的思路进行学习,经常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东西。处理好就能带来无法预约的精彩。关键在于教师教学机智的巧妙运用。  相似文献   

17.
如果留意一下,就会发现许多老师对幼儿说的最多也最具有“鼓舞性”的话是:谁听话,谁表现好,谁就是好孩子,老师就喜欢谁;某某小朋友上课(平时)按老师的话去做了,他(她)表现真好,小朋友要向他(她)学习。于是,幼儿就纷纷效仿,积极响应。这里,老师如此具有号召力的话语,究竟是鼓励幼儿表现什么呢?仔细分析就不难发现,老师实际上要幼儿表现的是受束缚的能力。例如:为了让幼儿安静,表现为不能讲话;为了使幼儿安全,表现为不能乱动;为了让幼儿顺利度过每一天,表现为事事都要听老师的安排;为了让幼儿准确按老师的思路回答…  相似文献   

18.
《中学生百科》2014,(1):59-59
问:谁能告诉我毕业以后回母校见到现在的老师.是先握手呢还是直接说“老师好”? 答:第一:可以先握手再说“老师好”;第二:可以先说“老师好”再握手;第三:可以握手时就说“老师好”……多种组合,自由搭配。当然,若为纠结故。二者皆可抛。  相似文献   

19.
<正>走上三尺讲台缘于长辈的期盼。家里上两代都有人当教师,弥留之际的爷爷一直念叨着“让我这个孙子以后能当上老师就好了”。打这以后“当一名教师”成了我的理想。1995年我如愿以偿地成了一名职业学校的教师。那天,我清楚地记得,同为教师的伯伯,把我叫到他办公室,问:“你知道当年为什么爷爷希望让你做教师吗?”爷爷一直在村小工作,是一名乡亲们都认可的老师。伯伯告诉我,爷爷用自己的努力教好了好多农村的孩子,这些乡村里长大的孩子成人成才,改变了不少家庭。为了让乡村长大的孩子成才,家人的期望与嘱托,如源头活水注入我的生命,激活我的教育成长实践,成了我为人师的初心。  相似文献   

20.
辛琪小朋友的父母都很忙,连早晨为辛琪梳小辫子的功夫都没有,所以拿来一袋皮筋,请老师给她梳小辫。每天早餐前我都很认真地为辛琪梳小辫,有时辫麻花辫,有时梳羊角辫,又整齐又漂亮。我为自己体验到当妈妈的角色而感到喜悦。   一天幼儿离园时,辛琪的爸爸感激地说:“老师,真麻烦你了,天天为孩子梳小辫。”并转身对辛琪说:“老师梳的小辫真好看,连妈妈也梳不了这么漂亮。”辛琪忙说:“妈妈和老师梳得一样好。”从她稚嫩的言语中流露出对妈妈的爱和维护。我想,母爱是谁也无法替代的。“谁说的,我看老师扎得更好。”爸爸说。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