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殷宁 《生物学教学》2011,36(12):44-46
本文尝试从多学科角度对温室气体、温室效应及其作用机理和相关性进行阐述,以丰富初中生物学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2.
温室效应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是人类面临的一个重要而又棘手的热点问题 ,是在 2 1世纪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它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1 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大气层中CO2 、CH4 和氮氧化合物等气体 ,可以让阳光可见光透过 ,但对地球向宇宙释放的红外线起阻碍作用 ,并吸收转化为热量 ,使地球表面温度升高。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形成温室效应的气体即为温室气体。温室气体以CO2 为主 ,约占 60 %左右。温室气体浓度愈高 ,近地表的温度就愈高。没有温室气体 ,地球上的温度就会降到很低。亿万年来 ,地球一直受益于温室效应 ,因为温室…  相似文献   

3.
笔者以CO2的捕获与利用为背景,命制了一组试题,以飨读者. 1 CO2的捕获 [题目1]随着温室气体对全球气候的影响日益显现,电厂的减排已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下图是某电厂捕获CO2的流程示意图.  相似文献   

4.
  项爱明 《地理教育》2020,(3):58-60
高中地理必修1“大气的温室效应和保温作用”是学习的重难点,如今公众关注的全球变暖,基本归因为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过度排放,导致温室效应和保温作用加剧。所谓的温室效应是指太阳短波辐射绝大部分能穿透大气层直接加热地面,而大气却能吸收几乎全部的地面长波辐射,并向地面发射长波辐射(称大气逆辐射),这种辐射具易进而不易失的效应,称温室效应,也称花房效应。大气中有此选择吸收能力的气体很多,如水汽、二氧化碳等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将热量储存于大气中,再通过大气逆辐射将热量还给地面,从而起到保温作用。然而,二氧化碳真的是温室气体吗?它是怎样产生温室效应的?产生的效应究竟有多强?这引起了我们的好奇和思考,想通过实验一探究竟。  相似文献   

5.
湿地提供有关温室气体的线索两位研究人员称他们解决了一个困扰科学家多年的问题:是什么关键因素决定了各种湿地排放出的甲烷气体(一种通过截留热量使地球变暖的温室气体)量呢?为了寻找答案,研究人员历尽艰辛考察了加拿大亚北极带的泥炭沼泽及佛罗里达亚热带沼泽地区...  相似文献   

6.
1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了气候变动框架条约第3次缔约国会议(COP3),一些发达国家制定了200年以后削减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首先应考虑如何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在调查、研究如何固定、隔离蓄积的温室气体的过程中,海洋对二氧化...  相似文献   

7.
低碳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释放发散,造成地球表面温度升高———温室效应。为了减碳,中国一直在行动。作为教师,我们一要身体力行,从自己做起,二要引导学生改变自己的习惯,必须从衣、食、住、用、行做起,最大可能地减少一切不必要的碳排放。  相似文献   

8.
《中学科技》2009,(5):8-9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温室气体排放量与全球气候变暖的关系,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排放着温室气体,有时是直接排放,比如呼吸,有时却是间接排放,比如日常饮食……  相似文献   

9.
素材观察 温室效应是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的现象.二氧化碳等气体就像温室中的玻璃顶棚一样(如图1所示),既能使太阳光顺畅地透射到大地,又能截留和吸收地表放散出的热量,导致大气温度升高,全球气候变暖.  相似文献   

10.
太阳的短波辐射能够透过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使地表增温;同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又能吸收来自地面的长波辐射,减少地表热量的外散,使气温升高。这种现象被称“为温室效应”。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尘,将部分太阳辐射反射回宇宙空间,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同时吸湿性的微尘又能作为凝结核,促使周围的水汽在其上面凝结,导致低云、雾增多,从而减少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使地面降温。这种现象被称“为阳伞效应”。地表因温室气体造成的“温室效应”和因大气尘埃造成的“阳伞效应”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方面全球气候变暖(发生“…  相似文献   

11.
白鸟 《中学科技》2009,(10):8-9
“通往哥本哈根”的里程正变得越来越短,全球气候问题又一次成为焦点。如果我们要在2050年实现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至少减半,还需要更强有力的、大规模的减排解决方案。各国政府、研究机构、公益组织都在设法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包括发展风电、水电、太阳能等温室气体排放量较少的能源项目,研究更清洁的技术设备,号召民众选择更简单的生活方式等。  相似文献   

12.
《少年科学》2013,(5):20-23
太阳是一个不停地进行着核聚变产生巨大热量的气体球.太阳产生的辐射能,是我们地球的主要能源。  相似文献   

13.
张宽衡 《考试》2009,(1):107-107,109
材料一:有专家指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与日俱增,主要是近百年来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的结果。 材料二:目前、发达国家仍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者,其中美国名列第一,在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中占到四分之一,但美国政府拒绝执行旨在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京都议定书》。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相似文献   

14.
碳排放碳排放是关于温室气体排放的总称或简称。温室气体中最主要的气体是CO2,因此用“碳(Carbon)”一词作为代表。  相似文献   

15.
碳排放碳排放是关于温室气体排放的总称或简称。温室气体中最主要的气体是CO2,因此用"碳(Carbon)"一词作为代表。碳足迹碳足迹是指企业机构、活动、产品或个人通过交通运输、食品生产和消费以及各类生产过程等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的集合。  相似文献   

16.
碳,化学元素之一。与碳有关的化合物在我们的生活中十分常见。我们呼吸,呼出的是二氧化碳;某些气体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等等。可以说,一个人从生到老,随时随地都在产生碳。低碳,是指较低或更低的温室气体(以二氧化碳为主)排放。  相似文献   

17.
核算温室气体排放量对于温室气体减排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IPCC参考方法,编制了1995~2010年福建省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清单核算结果表明:研究期内,福建省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和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呈现连续上升趋势,分别增加了2.9和2.4倍;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呈现波动下降趋势,降低了28.6%;各排放源中,能源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最多;各部门中,工业排放占据主导地位.今后应把加快调整工业内部行业结构,有效控制高耗能行业的规模以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作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新高考》2008,(5):125
科学时报2月19日讯,美国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在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上取得了重要进展。他们开发出一种新型材料,并证实该材料能够隔离并捕获二氧化碳分子。新的研究成果对于应对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海洋生态系统被破坏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此外,该发现也能够让发电站摆脱毒性材料的使用,  相似文献   

19.
温室气体及其排放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主要的温室气体及其源、汇、环境效应、减排措施进行了研究。温室气体主要指CH4、CO2、N2O、CFCs等,其中CH4、N2O和CFCs不仅是温室气体,而且在平流层中会玻坏臭氧层。自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温室气体排放源的增加及汇的降低导致了全球气候变暖,严重地威胁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地球。  相似文献   

20.
《小学时代》2010,(10):36-39
大气中一半以上的温室气体都是由我们人类的行为引起的。我们大家都应该行动起来,为地球降温,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几个简单的小习惯就能让地球受益不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