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陶芸怡 《小学生》2024,(3):34-36
群文阅读是群文阅读教学的简称,是一种通过对比性学习,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扩充学生文本阅读量的新型阅读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文本解读能力。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多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教师作为引导者,以研讨的形式与学生展开阅读讨论,并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最终实现集体构建。本文分析了群文阅读的特点,基于部编版小学语文3~4年级教材,探讨了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2.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在阅读课程的设计上更加科学和细致,更加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需要遵从部编版教材的教学目标,不断地研究、创新阅读教学的方法,让学生花更少的时间阅读更多的内容。群文阅读教学作为一种比较新颖的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提升阅读效率。本文主要对部编教材群文阅读教学做出研究与探讨,并提出一些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群文阅读,单元整合”强调的是以单元为整体构建具有相互关联的批量化阅读文本,这种阅读方式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丰富学习内容,给学生提供可以对比和探究的文本对象,从而让学生感受相似文本下的细节内容。基于此,本文以部编版语文教材为研究对象,以文本整合为核心,从单元主题、作者要素、文体要素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提升教师对群文阅读和单元整合的理解深度。  相似文献   

4.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群文阅读教学"的"大"与单篇文本解读的"细"结合起来,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结合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提出"任务驱动,加深对文本内涵的理解""求同存异,提升群文阅读的思维品质""情境设置,形成群文阅读的读写共融"等策略,使群文阅读更加深入.  相似文献   

5.
群文阅读是新课改之后兴起的一种新型语文教学方法,它具有自身独特的优点,与新课改的精神相契合。对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进行有效的群文阅读教学,不但可以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还可以培养学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终身学习所需要的语文综合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9,(82):26-27
群文阅读教学是一种富有创新性的阅读教学模式,是对单篇阅读教学形式的有益补充,"相同议题""某一段时间""多文本""教与学"是核心四要素,在培养学生核心语文素养方面有独特的价值。19年暑假后全国统一使用的部编教材,采用双线组织结构,每一单元有一个相对宽泛的人文主题和螺旋上升的语文要素。部编教材的教学理念与群文阅读教学理念颇多相同之处,使群文阅读教学理念在部编教材单元教学实施中落地生根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7.
李万福 《甘肃教育》2024,(6):120-123
群文阅读教学是践行“大语文观”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培养学生整体阅读素养方面效果显著。然而,“大语文观”下小学语文群文阅读尚存在议题缺少情感性主线、文本缺少整合与优化、问题局限于单篇视角以及阅读体验脱离于生活等问题,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阅读教学质效的提升。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文章以部编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阅读教学为例,从选取情感性议题、立足于课本教材、引入全局性问题、结合生活性经验方面提出解决策略,旨在深入践行“大语文观”的要求,全面促进学生的阅读素养发展及提升。  相似文献   

8.
群文阅读提倡将阅读教学从单篇引向群文。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以主题的方式安排教材内容,更符合群文阅读教学的要求,也便于学生的群文理解和掌握。通过合理利用统编版教材,再加上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科学设计与安排,可以全面提升群文阅读的教学质量,落实语文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9.
洪晓松 《家长》2023,(20):61-63
<正>群文阅读是师生围绕议题选择文章进行集体构建的过程,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采用双线并行形式,为基于教材设计单元整合教学提供可行条件。对小学语文课本内容进行大单元设计,以教材文本为基础阅读资料拓展群文阅读,实现单元主题的有效延伸,可在群文阅读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使学生在多篇文章阅读中分析思考,为学生终身阅读发展奠定基础。大单元设计下小学语文群文阅读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语文课堂落实双减政策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0.
针对我国语文教材的群文阅读的相关教学研究十分有必要,当我们对如何有效开展语文群文阅读有了自己的想法和具体实施策略之后才能够真正地对学生的语文积累以及写作水平有进一步地提升,才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语言天赋,进一步让学生的语文素养有一个很大的提升。本文系统分析了统编教材开展群文阅读的优点和意义,并提出如何有效在语文教材中增加对于群文阅读的教学设计以及实践研究,以期为我国语文教育事业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11.
群文阅读是近几年新出现的一种阅读模式,更注重文本阅读的质量以及多文本阅读为学生带来的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变化。这种阅读模式能提升学生的阅读速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还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有帮助。文章分析群文阅读的意义,提出基于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语文阅读教学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相比于北师大版教材,统编教材最大的变化是第一次堂堂正正地把课外阅读纳入到了课堂中来。调查表明,农村小学生的阅读现状存在以下主要问题:阅读面窄,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的阅读行为缺乏家长支持;缺乏老师的指导。在此背景下,在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学中实施群文阅读教学就显得十分必要。实施群文阅读教学既是用好统编教材的重要手段,又是改变农村学生阅读现状、提升学生阅读素养、实现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育人目标的重要保证。实施群文阅读教学,首先需要"建模"——构建"一+1+X"群文教学模式,以期实现学生阅读素养的整体提升及教师的专业发展;然后,需要增强统整意识,实施群文教学:根据导学系统,进行单元统整;根据教材设计、编排思路,进行统整;根据文本文体特点,加强统整。  相似文献   

13.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阅读文本包括教学阅读文本、自主阅读文本、综合学习、名著介绍和古诗词课外阅读。辅助阅读系统包括课前"预习"、课后"思考与探索"、课后"积累与拓展"和课后"阅读提示"。名著导读体系采用"1+2"的模式,即一本必读名著加两本自主阅读推荐,而这些文本的选择整合都渗透进了群文阅读的理念。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群文阅读的实施,可以从整合重构文本集群,创设融合驱动任务,指导发展阅读策略等几方面来展开。  相似文献   

14.
阅读教学一直以来都是语文课程教学的重点内容,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通过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则能够弥补传统阅读教学模式的缺陷和不足。由于群文阅读往往是在有效的时间内,呈现多篇文章,并围绕同一个议题展开探究性阅读教学,所以,学生接受这样的教学模式之后,不但能够扩大他们的阅读面以及阅读量,而且还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本文也将针对"群文阅读的教材整合策略"这一主题展开浅谈。  相似文献   

15.
<正>在提倡大量阅读的语文教学环境下,语文教学依托教材,以"主题"为中心的拓展阅读教学研究应运而生,并体现出多样化的教学形式,"群文阅读教学"就是"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中的一种。"群文阅读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在一节语文课中,围绕主题开展多文本的教学,打破原来单节课单篇教学的模式,增加学生阅读量,提升学生阅读  相似文献   

16.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群文阅读,是小学语文教育课程改革与优化的体现.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对小学生语言、思想、审美和文化四个方面都有相应的要求.群文阅读作为一种创造性的阅读课程,不仅可以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可以活跃思维、培养审美、感知文化,成为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可以从议题、文本、集体建构三个方面探究,分析学生教材文本中的群文阅读教学案例,探索适合学生学习能力和认知规律的群文阅读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7.
文章基于笔者的研究经验,提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深度,发展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并结合教学案例分享了几点运用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策略,如精选群文阅读素材、指引群文阅读方向、指导学生批注文本、共享群文阅读成果、重读群文阅读材料。  相似文献   

18.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占据了至关重要的地位,阅读能够非常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对于单篇文本阅读来讲,群文阅读可以更加有效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必须要高度重视群文阅读教学,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择优质的群文阅读文本,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针对性的练习学生的阅读能力,积累阅读素材。为使学生群文本阅读能力得到提升,本文将从新课标背景出发,对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进行探讨时,以期能够为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对内容的分析以及学生想法的输出,无一不是建立在良好的阅读基础上的。通过结合小学语文教材的特点,教学的目标,从单元视域出发,积极联系教材,组成群文,丰富阅读资源,体现出群文阅读的趣味性与启发性。这也决定了群文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地位,但要实现良好的群文阅读效果,还需要从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运用上进行研究与探索,才能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群文阅读是语文课堂教材教学中,拓展阅读教学的一种新形式。群文阅读更关照学生的阅读数量和阅读策略,更关注学生在一组文章阅读过程中的意义建构,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