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管登峰 《新闻世界》2012,(7):213-215
本文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受众的观念现实为研究落脚点,在上海地域范围内,针对2012年"两会"这一样本话题,采用焦点小组访谈和认知树测量等方法,分析以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受众与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受众在观念现实上呈现出的差异。研究表明:就受众个体而言,对于同一议题,由于媒介使用不同的缘故,传统媒体的受众在信息认知上差异较小,呈现趋同化状态,而新媒体受众差异较大,呈现离散化状态。而在态度评价上,两者刚好相反。本研究为跨媒体类型的受众观念现实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是对现有理论的一种有益补充和探索。  相似文献   

2.
新媒体是继报刊、广播、电视为主体的传统媒体后出现的“第四媒介”,即网络媒介,它从传统媒介脱胎而来,既集中了所有传统媒介的优势,同时又具有传统媒介不具备的特点。有国外研究者提出传统媒体必将被新媒体取代,更有人称十年内纸质媒体将不复存在。但现实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交互和结合来共同完成一个新闻传播。  相似文献   

3.
杜蔚  ;董芃飞 《新闻世界》2014,(5):198-200
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已经对传统媒体产生了极大冲击,以往关于大学生媒介接触情况调查的结论已不再适用。针对西部地区在校大学生群体的媒介接触行为尚未有人做过系统性的调查研究。此次实证研究从媒介接触种类、途径、动机、时长、媒介可信度、重大新闻事件的媒介接触偏好等角度做出对四川省大学生媒介接触情况进行量化研究,并对以大学生群体为目标消费者的传统媒体的发展提出些许分析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和多媒体科技的高速发展,媒介格局正在发生着变化。以报纸、广播和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面临着新媒体带来的严峻挑战。2009年10月8日至10日召开的世界媒体峰会,以“合作、应对、共赢、发展”为题,探讨了传统媒体如何应对新媒体的挑战以及如何促进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合作共赢等问题。以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和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既有各自的比较优势,也有自身固有的缺陷。促进二者的融合,方能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5.
陈思  赵骅 《新闻前哨》2013,(9):97-99
传统媒体曾长期占据着自上而下纵向传播的主导地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这一主导地位,而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种移动终端也逐渐改变着人们的媒介使用习惯。传统媒体不得不与新媒体进行合作,以寻求新的生路,转型已经成为必由之路。一、网络媒介促进电视媒体多屏传播发展  相似文献   

6.
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强势崛起,打破了传统媒介一统天下的格局,并大有取而代之的趋势。作为传统媒体的电视,也因此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现实困境。如何应对空前严峻的现实挑战,实现电视媒介的成功突围?本文着重从推进多媒体融合发展、树立"用户导向"意识、坚持"内容为王"、强化个性化定制、加强全媒体人才培养等五个方面展开阐析,试图为新媒体时代电视突围提供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7.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依存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于媒介世界而言。任何一种重大媒介技术的形成和发展都意味着相当大程度上媒介利益、媒介关系和传播格局的重构与再造。随着社会的日益进步、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成熟。新媒体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涌现.新媒体带来的传播格局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着传统媒体的生存。但同时。我们应该看到作为一把“双刃剑”。新媒体也为传统媒体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两者间唇亡齿寒的相互依存局势成了当下的传播现实。本文将全面分析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依存关系。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时代,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合作与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传统媒体不断创新以谋求更好的发展,新媒体也在继承中不断发展。媒介的融合发展引起学者的高度重视与研究。本文对媒介融合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9.
赵雪芳 《东南传播》2020,(8):105-107
我国媒介发展历史可分为传统媒体时代、新媒体时代和泛众传播时代,传统媒体时代以报纸、广播、电视为代表,是由少数人掌控的单向传播的时代;新媒体时代是分众、双向、去中心化的传播时代;泛众传播时代是我们正在面临和即将迎来的媒介时代,是沉浸式的传播时代。在媒介发展的历程中,媒介与人的关系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异化,从人使用媒介、人与媒介相互作用,到人与媒介共生,本文将基于异化理论探析这三个媒介时代媒介与人的关系变革。  相似文献   

10.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迅速崛起,冲击并改变了原有的传统媒介生态环境,作为传统媒体的报纸,在拥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新媒体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与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对传统媒体行业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各自有各自的优点,将二者进行融合是最好的发展方式。目前,不仅仅是在国内,国外也是在不断地追寻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路径。本文主要研究分析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相关概念,以电视媒体为例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媒介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必要性以及对电视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路径进行探究。以期能够为促进我国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提供一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2.
新媒体的兴起,对传统媒体形成冲击,媒介融合成为传统媒体突围的路径与方法.以传统媒体为立足点的媒介融合投射到教育上,融合新闻传播教育仍隐含传统的新闻传播理念.这一思路惯性地影响着新媒体专业建设,束缚着新媒体专业教育发展.以新媒体特征及其从业人员职业素养要求为抓手,新媒体专业教育应培养开放共享精神,树立前瞻性理念,重建本专业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3.
王睿 《声屏世界》2012,(4):60-61
科技革命下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不断推动着媒体的更新换代,各种新媒体如雨后春笋般令人目不暇接,以电视、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面临着手机、网络、移动终端等新兴媒体的冲击,传统的媒介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传统媒体为主导的舆论产生机制在新媒体生态环境下,也有了  相似文献   

14.
刘震 《声屏世界》2013,(4):130-131
广告主、媒介资源与广告服务机构之间的协调关系,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回想数年前,当业界还在讨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的区别,以及新媒体如何对传统媒体形成冲击趋势之时,如今的中国广告产业,早已豁然进入全媒体的时代,不知不觉中,所谓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的界限也被信息的无障碍传输打破。特别是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以京东商城为代表的一些互联网企业,利用央视这一权威平台,展开了全面的宣传争夺战,标志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全面融  相似文献   

15.
跨界:中国媒体产业经营的五个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国传媒业已形成由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与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共同构成的全方位、多层次的传播架构,以互联网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深刻地改变了媒介市场的内在结构和总体格局。在媒介市场日益多样化的今天,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在竞争中相互浸透和发展,融合应运而生,跨界成为战略。本期《前沿关注》的主题是跨界发展中的机遇和挑战,我们邀请上海、辽宁、云南等地有代表性的媒体和学者,就跨媒介、跨产业、跨地域等发展中的问题进行研究和解析,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以网络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异军突起,大众传媒进入媒介融合时代,报纸作为传统媒体中的长者,新世纪以来,在争议中经历了拐点论、寒  相似文献   

17.
陆海空 《东南传播》2014,(3):117-119
随着依托于数字化、网络化的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作为传统媒介代表的党报无疑受到受众流失的冲击,同时,与新媒体的融合也为党报等传统媒体带来新的机遇。文章以《人民日报》为例,分析新媒体为党报的品牌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就党报利用新媒体进行品牌传播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8.
以手机和网络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大众传播媒体一统天下的局面。新媒体不同于传统媒体的媒介特性使媒体环境更趋复杂化。本文在对新媒体及其媒介特性分析的基础上,透视新媒体环境下所发生的变化,探讨新媒体环境对广告传播模式的影响,目的在于更好地认识新媒体、新媒体环境及其带来的新的广告传播模式,为新形势下的广告传播提供战略思维。  相似文献   

19.
传统媒体纷纷挺进iPad,面对如此波澜壮阔的媒介图景,文章从传统媒体转型视野下详细梳理并试图勾勒我国当前iPad研究的版图:iPad是兼具移动网络终端和媒体融合平台的新兴媒介形态,也是奠定传统媒体转型的现实媒介基础;iPad引发诸种传统媒体的剧烈变革,为传统媒体发展带来新空间并催生出新的媒体形态,也为传统媒体开创了新的经营模式;但同时,iPad也遭到部分质疑,因其存在某些性能缺陷,盈利模式有效性也尚未验证,因而未必能许诺传统媒体的未来。iPad研究启发传统媒体要紧跟媒介生态变化而不断寻求革新路径,稳步加快与新媒体的创新融合之路。未来应当对iPad媒体实践进行更全面细致的观察分析,并对iPad媒体展开更深层次的理论性研究。  相似文献   

20.
新媒体异军突起的时代,以广播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在媒介竞争中寻求突围之路。广播节目可视化作为一种生存策略,以媒介融合为基础,顺应媒介发展规律,为广播媒体带来了一线生机。本文通过对广播节目可视化策略的浅析,旨在引起人们对于这种媒介现象的关注,也为广播媒体运营者提供一种新的改革与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