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流行体的“5W”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拉斯韦尔"5W"模式理论,从传播者、受众、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四方面分析了网络流行体广泛传播现象的原因,并认为应对网络时代下"娱乐至死"现象保持警惕。  相似文献   

2.
DV影像的传播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数码科技日益走进我们的生活,"DV族"活跃于时代的前沿,他们用手中的DV记录下生活中的精彩细节,DV影像也因此而成为传播领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DV影像涉及传播中的传播者、讯息、媒介、受众和效果.下面试从拉斯韦尔"五W"模式分析DV影像传播.  相似文献   

3.
面对新兴媒介的异军突起,广播固然面临受众流失的重重压力,但是广播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广播在新媒体时代的价值意义——一方面"媒介即讯息",广播媒介本身的环境互动性、随身性和接收被动性为听众外围认知路径提供了有益渠道;另一方面广播借助声音符码进行讯息传播的先天性、丰富性、联想性优势能够促进专注性信息解读、激发听众共鸣移情式情感,从而建构受众的核心认知路径。基于认知诉求的广播传播二元分析,将给广播的媒介本质提供更加明晰的视角,从而洞悉新媒体时代广播媒介彰显时代价值的突围之径。  相似文献   

4.
我国广播电视对农传播的媒介赋权与价值考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燕 《编辑之友》2015,(11):61-64
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现实国情下,农村受众应当成为大众传媒关照的重点群体,在传播场域中为其留出足够的传播空间,并给予足够的关照.文章以拉斯韦尔的"5W"为分析角度,借助公共经济学、受众研究等研究范式,着重分析我国当前对农传播遭遇的现实困境,探究广播电视对农传播在价值循环过程中的尴尬,廓清在我国特殊的媒介政策环境下,大众传媒在对农传播过程中的媒介赋权不足及传播价值失衡现象.  相似文献   

5.
优酷网精心打造的网络自制剧《泡芙小姐》,拥有广泛的网络受众市场,连女主角泡芙也成为时尚都市女性的象征符号。笔者将根据拉斯韦尔的"5W"传播模式,从精品设置、剧情内容、传播渠道、接受对象和传播效果五个方面来分析《泡芙小姐》受欢迎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进入信息爆炸、全息互动的21世纪,在大视野、大传播、大经营的全息观照中,传媒人越来越注意到信息流程终端的受众。受众是信息的收受者和消费者,又是对信息、讯息、媒体乃至传播者的最终检验者。受众是传播活动中仅次于传播者的又一活跃因素,是积极主动的参与者和信息反馈的来源。  相似文献   

7.
新闻的传播过程,表现为媒介发出信息到受众接受信息的分享过程。确切地说,新闻传播是指新闻信息从记者到受众的空间延续过程。新闻信息发出却没有被受众接受,称之为新闻半传播。新闻没有被受众接受,标志着新闻在传播中失落,是新闻半传播现象的外部特征,也是最基本的特征。 剖析常见的新闻半传播现象。我们可以发现这里存在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因素。从客观上说,由于受众的多样化,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信息渠道多元化,使得  相似文献   

8.
肖博 《新闻世界》2014,(2):66-68
作为沟通中西的桥梁,CCTV News的新闻类节目已经成为"传递中国声音、表达中国观点"的重要窗口。本文从传播模式切入,基于对《Dialogue》节目的考察,从"传播者"、"媒介"、"受众"和"讯息"等维度分析全球传播背景之于CCTV News新闻节目主持人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9.
张敏 《东南传播》2015,(8):96-97
微博的出现对于当今时代来说是传播方式的又一突破和挑战。作为新兴媒介,微博满足了大众传播讯息、获取讯息、表达自我和获取娱乐的使用需求,但微博也存在着大量虚假讯息等缺点。本文立足于"使用与满足"的理论,从微博满足受众需求、受众需求的局限性、受众需求的策略三个方面对当前微博热现象进行了探究,指出微博科学发展的策略与健康传播的渠道。  相似文献   

10.
徐珍珍 《新闻世界》2012,(7):151-152
"网络暴民"是大众传播发展过程中的产物。随着受众在传播过程中地位的上升以及互联网的发展,网民成为主要的受众群体,他们努力争取受众权利以及自我赋权。在面对社会事件时,因网民群体的特质,易发生群体极化现象,导致"网络暴民"现象的产生。"网络暴民"存在双面人格,一是纯粹意义上的网络暴民;二是社会行为的监督者与卫道士。在"网络暴民"的监管问题上,需要政府、媒体以及受众三方面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1.
张英 《中国传媒科技》2014,(23):102-103
融媒体时代语境下,信息传播平台和渠道日益丰富,受众获取信息的主动权也越来越凸显。在新的传播格局中,新闻记者被摘掉了以往的"无冕之王"称号,受众能够平等地参与到信息传播过程中,真正实现了媒介传播要素之间的互动,而这无疑为电视新闻记者带来了巨大挑战和更高要求。基于此,本文在简要阐述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传播新理念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记者面临的困境与出路。  相似文献   

12.
尚勤 《东南传播》2011,(12):85-87
微博信息正在以“碎片化”的形式和海量化的规模进入大众传播系统中,微博的社区化更是加强了信息的精准传播。而微博的社区化对新闻讯息的把关控制、传播内容、传播结构,传播方式、传播效果和受众都带来了巨大变化,本文通过对新浪微博社区的传播结构及机制的分析,从而探讨微博社区新闻信息传播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李洁 《新闻前哨》2014,(10):74-75
节目主持人通过大众媒介进行语言表达是大众传播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教学过程中,这是首先需要向学生阐明的主持人大众传播行为的概念。何谓传播,传播是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1]作为"喉舌"的节目主持人,其职责就是将有意义的社会信息传递给受众,受众接收信息并反馈新的信息,媒体接收反馈信息并不断修正自己新传播出去的社会信息,从而使整个社会信息系统得到良好地运行。  相似文献   

14.
如果我们回顾一下,我国受众工作50年来运行的轨迹,那么我们就能够比较清晰地勾画出我国新时期受众工作的特点、地位及其今后发展的方向。为了表达上的方便和简洁,不妨借用两个大家熟知的大众传播模式来作这样的描述。第一个模式是哈罗德·拉斯韦尔揭示的传播直线性基本模式,即“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给谁→取得了什么效果”的直线性单向传播模式;第二个为威尔伯·施拉姆提出的高度循环性模式,即“传播双方执行着相同的职能,将讯息通过编码、译码和释码”的传播者与接受者对等的高度循环性模式。50年来,我国受众工作好大一部分时…  相似文献   

15.
从Twitter看网络传播模式的发展与创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简要介绍了twitter作为一种新型传播工具与以往传播工具的不同。并以Twitter为切入点,分析了在后现代网络传播模式中,用户参与信息传播、信息传递"碎片化"导致的内容"碎片化"和受众结构"碎片化",并分析了信源可信度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乡村之声通过对传播方式的创新,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其在对农传播的实践中有诸多值得学习的经验。一是话语权由"媒介代言"向"受众发言"转变,在受众中产生舆论领袖。二是传播的信息直接作用于受众,让传播方式和语言与普通受众平起平坐。三是受众通过节目自我实现,用受众自己的经历代替单纯的说教。四是平衡议程设置,通过设置议程兼顾节目的深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17.
媒体经常滥用手中的话语权肆无忌惮地"狂欢",而在信息传播中处于不对称地位的受众声音显得相对沉默,而这种沉默益发助推了媒体无理"狂欢"的螺旋上升。改变种种愈演愈烈的畸形传播环境,既要加强媒介自身的自律,也要加强对受众的媒介素养教育,从而使传者自重,使受者真正参与到信息的传播中去。  相似文献   

18.
鲁迅小说《怀旧》,借"长毛且至"这一信息传播产生的"蝴蝶效应",描绘了一幅传播场中的浮世绘。信息发布者具有魔弹功能,受众则成为应声而倒的靶子;受众因对信息怀有恐怖的想象,促使了社会熵情的形成;社会秩序恢复后,在"被看/看"沉默的螺旋效应中,鲁迅又融入了对国民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微博舆论“意见领袖”作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微 《新闻实践》2011,(12):10-12
“意见领袖”概念最早由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在两级传播理论中正式提出。他认为,在传播过程中存在两级传播,大众传播并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众,而是要经过意见领袖这个中间环节,即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意见领袖在传播过程中充当着“信息二次传播枢纽”,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0.
当下,我们已进入一个各种媒体互相融合,协同运作的全媒体时代。这样一种全新的传播环境对记者的职业素养提出了诸多新的要求:记者需要拥有综合运用多种媒体的能力,合理运用各种媒体形式为受众提供信息;同时要尽可能掌握更加多元化的专业技能以更好地进行全媒体传播;还要具备强烈的受众意识,切实了解受众所需;另外还要拥有较强的信息分析处理能力,为受众提供优质讯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