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近年来,美剧在中国受到极大欢迎,美剧在中国的流行可谓是跨文化传播的典范,对推广国产剧有很大启发。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美剧文化强势袭来,在我国文化市场迅速流行,本文通过分析美剧流行的原因,可为国产剧今后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影视剧中的跨文化传播——以美剧《越狱》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焕 《新闻世界》2009,(9):166-167
日剧韩剧曾经一度风靡中国,如今美剧热悄无声息地来到我们身边,并以强大的渗透力迅速在青少年中流行起来。从《越狱》到《迷失》到《英雄》……伴随着这些美剧流行,以美剧为传播媒介的美国文化在与中国本土文化的融合中展现了强大的生命力,越来越影响了新一代中国青少年的世界观的形成。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美剧的特点,美剧的中国受众的特征,进一步探究美剧在中国流行的原因,总结美剧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过程中成功的经验。为华语影视作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提供一点可借鉴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郭佳卉 《东南传播》2012,(12):149-150
随着秋季美剧的开播,美剧在中国的网络媒介中已形成了广泛的流行和影响,而美剧在中国受众中的广泛传播则出现了"重网络、轻电视"的现状。本文通过对美剧网络传播进行了原因分析,指出了其存在的两个问题,并针对现状和问题提出了三点思考性对策。  相似文献   

5.
郭鹏  张嘉晨 《大观周刊》2010,(48):31-31
当前美剧在中国大陆的流行已经成为了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美剧在互联网上的极速传播,使之在中国天陆获得了大量的影迷,很多中国观众,尤其是年轻人,对美剧极为追捧.本文从几个方面分析了美剧为何在中国受到如此程度欢迎做了一些探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吴娟 《新闻传播》2010,(4):26-27
科学知识在深度和广度上的传播,对于提高公民科学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科学松鼠会"为个案,研究分析其传播特点,揭示其在传播主体、传播渠道、传播内容和方式等方面的新颖之处,以此探寻科学松鼠会对科学传播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美剧在中国的传播及其核心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23年到12小时:美剧的传播与流行模式 从1980年第一部美剧登陆中国内地以来,美剧在内地的进入和流行一直延续着明、暗两条主线.其中,明线是电视台购买相应美剧版权后,进行翻译、混录合成(有时还有删减)后再通过电视频道播放;而暗线则经历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录像厅、区县电视台盗播和21世纪以来的网络下载与观看.  相似文献   

8.
葛璟璐 《传媒》2021,(23):35-37
科普期刊一方面积极倡导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普及方面成效显著;另一方面对青少年处理实际问题能力、参与公共事务能力的培养上尚显薄弱.本文从青少年科学素质内涵定义出发,围绕科普期刊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进行研究与讨论,在肯定科普期刊对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的同时,指出依然存在表现形式单一、精品栏目凤毛麟角、服务科学素质提升意识薄弱等问题,建议科普期刊从提升阅读理解度、加强媒体融合、联系生活实践等方面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9.
<正>一、引言美剧在高校学生中的流行近几年来一直呈现上升趋势,美剧广泛的被追捧并已形成一定数量的美剧迷。所谓美剧迷,也就是那些看美剧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并已形成了"迷"的圈子,利用各种现实和网络中的互动来探讨美剧,这一点和电视迷的特征类似,电视迷在各种场合都能保持与电视的联系,他们会聚集在一起形成一定的组织。([1])。那么把大量时间花在观看美剧上的这个群体,在把美剧作为娱乐消遣的同时,是否也潜移默化地通过美剧  相似文献   

10.
正4月27日,据报道,多部热播的美剧今日遭下架,包括《生活大爆炸》、《傲骨贤妻》、《海军罪案调查处》以及《律师本色》。这些美剧下架并不是毫无先兆。3月19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一则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管理的通知》。通知主要强调了"先审后播"原则。由于美剧在国内越来越流行,各大视频网站近年都加强了对美剧的版权引进。新的美剧引进基本上可以做到和其在国外同步播出。但随着新政策的执行,美剧引进的步伐可能减速,同时更加严格的审查将使一些尺度比较大的美剧无法通过审核。此前,据  相似文献   

11.
李闯 《传媒》2007,(3):69-71
都是网络惹的祸 2005年,中国报业近20年来首次遭遇增长低于GDP,人们将造成这种现象的绝大部分原因归结为网络媒体发展带来的冲击.2006年,鉴于几部美国电视剧(以下称美剧)的流行,特别是近三年来美剧P2P传播逐渐升温至异常火爆的现象,12月份的<三联生活周刊>在其<〈越狱〉的中国隐秘流行>特别报道中认为,美剧的这种传播方式是"这个时代媒体剧变的迹象",互联网对电视媒体的冲击也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在各类电视剧狂轰乱炸向观众袭来时,美剧凭借其较为多样的题材、灵活多变的播出方式以及开放的叙事策略,培养了以75后、80后、90后为主体的受众群,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思想观念。而在这些流行美剧中,有关中国以及中国人的描述并非少数,本文以热播美剧《绝望的主妇》为例,简要概括美剧中的中国人形象。  相似文献   

13.
王雅楠 《东南传播》2012,(1):117-118
美剧在中国的流行已经成为跨文化传播的一种表现,以时下热播美剧《生活大爆炸》为例,通过从个人系统、情节系统和关系系统三个层次的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美剧还是中国的观众都具有跨文化传播的能力和动机,在具体的传播过程中,对自我的感知和普世性价值观能都得以成功的传播,而文化深层的态度、文化模式和多样性则没有。美剧的跨文化传播经验或许能为中国电视剧的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4.
曹羽 《传媒观察》2016,(4):30-32
在全球化背景之下,大众文化已实现更大范围的跨国家、跨民族传播。影视作品作为大众文化的典型,也借助互联网的力量迅速在全球范围内传播。《纸牌屋》是美剧在中国实现跨文化传播的典型代表,截止到2015年12月31日,该剧第一季到第二季在中国的网络点击率已经突破了2.7亿次。本文以美剧《纸牌屋》为例,对美剧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进行了剖析,进一步探究美剧在中国流行的原因,总结美剧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过程中成功的经验,为华语影视作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许宏玥 《大观周刊》2011,(19):183-183
本文探讨关剧流行的原因,关注美剧流行带来的担忧,并探讨新形势下国人成当如何行动进行反文化渗透。加强对本图文化和价值观的捍卫和保护。  相似文献   

16.
一、提出科普出版应关注人文精神的背景分析 现代化是一个国家通过技术革命和发展工业提升自身经济实力的过程,同时还是国民精神世界发生根本变化的过程.一个民族具有良好的整体科学素质,就具有了取之不竭的智力资源.以科技实力和经济实力为主体的综合国力竞争,必然体现着国民科学素质的竞争.  相似文献   

17.
王琨 《中国出版》2023,(5):47-52
“两翼理论”与树立“大科普”理念对新时代少儿科普创作与出版提出新要求,也为其发展提供新机遇。研究认为,“大科普”理念与全媒体思维应贯穿少儿科普创作、阅读、传播生态建设全流程,面向未来的少儿科普出版需回归科学思维与科学精神,坚持系统性观念。进而提出三种创新实践路径:基于生活教育、自然教育、美学教育融合创新的人文路径,以科学素质性别平衡发展为目标的性别书写路径,以及“双减”政策下推动校内外协作的少儿科普助学路径。  相似文献   

18.
科学阅读是探知意义的活动,是从科学的多种表征形式中构建意义的尝试。科学阅读与科学普及、语文阅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科学阅读类图书应具有真实性、科学性、深入性与广泛性等几大特点。我国科学阅读类图书的出版,将对我国图书出版领域、儿童科学素养的提高,以及科学阅读新风尚的出现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王希 《视听界》2010,(3):75-77
随着《越狱》的流行,美剧被拉入了国人的视线,成为许多人关注的焦点和追捧的对象,如《反恐24小时》、《欲望都市》、《迷失》、《绝望的主妇》。与其他电视剧不同的是,美剧在中国的主要传播渠道不是电视,而是极大满足了观众自由选择要求的互联网,并流行于办公室、学生宿舍、  相似文献   

20.
针对当前科普节目"不科学"的现状,本文对科普节目在内容选题、叙事方法和传播手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