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新编初中语文教材几乎一半的课文定为自读课文,根据以往的自读课的教学思想,自读课一般要在教师指导下落实自读提示,完成由教师的教到学生的学的过渡阶段,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自实行目标教学以来,自读课文不再是名称上的改革,而是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更明确地提出了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即培养学生自己读书的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龙军 《中学文科》2005,(1):49-49
长期以来,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都是围绕考试指挥棒转.严重偏离正常的教学目标,忽视学生素质的发展,阻碍了写作水平的提高,导致学生“谈作皱眉”,因此,从素质教育的高度改进作文教学,已是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作教学是教学中让孩子们倍感压力的一项学习活动。小学生为什么写起作来就无话可说呢?关键在于缺乏积累。主要是:1.学生缺乏充实的生活积累。不少学生尤其是城市学生,整天从家门到校门,学习围绕语、数学、外语等“主科”转,活动少,生活单调;2.学生缺乏一定的阅读积累,学生看课外书少,而且不求甚解;3.学生不注意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对人和事的观察停留在表层。即使他们身边有许多有意义的事情,赏心悦目的景致,包含哲理的现象……尽如过眼云烟,飘然而逝。出现上述现象与小学生认知特点有关。小学生认知特点是注意力集中时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老师在课堂上准确地把握三个维度,让文本、教师、学生完全处在一个相互平等的层面上,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潜能,使整个教学过程呈现了既有探究,又有协商;既有质疑,又有感悟;既有合作,又有个性突现的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5.
中学语教学必须要对当前实施的素质教育作出积极的应答,为此,作认为,从理论层面对“素质教育”的理解是实施语教学的重要前提;从学科层面认识语学科的性质和教学任务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特别要求;从实践层面探讨语实施素质教育的路径是其具体要求。只有把握好这三个层面,教师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素质教育在语教学中得到真正的落实。  相似文献   

6.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为了培养创造性思维,不仅学生要把学习情景看作一个整体呈现出来,而且教师也应把学习情景作为一个整体呈现给学生。一篇课文是语言和思想连贯的一个整体,它既有完整的思想,又有完整的结构。因此,在课文教学时,必须采用整体教学法,把每篇课文的教学分成四个步骤进行。一、SurveyClass(thepreparationofatext).1.学生自读全篇课文,拼读生词,理解课文大意;2.口头完成课后问答题或老师给出的问题;3.划出文中不懂的词、句、语法;4.独立完成或小组讨论老师布置的“talkingpoint.在surveyclass中,学生…  相似文献   

7.
创新教育的今天,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教学改革的洪流正向我们涌来.学生主体地位的强调,教师主导地位的重建,使不少的教师感到教育教学工作上的茫然无措。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点教师的“导”指引学生自读自悟的一点尝试。[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从教师方面看,什么因素决定教学活动的效率和质量?人们对此认识还比较笼统,笔认为,教师的教学思维是决定教学效果的核心因素,它包括教师的教学监控,教学设计,教学意识和教学技能,这四个要素既有自己的独立功能,又协同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
问题意识是一个人有所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培养问题意识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题中应有之义.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是:必须指导学生从丰富的背景资料中获取和演绎问题,激发学生思维的活力;帮勤学生将固内外的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等领域中的现象提炼成问题,提高发散思维能力;帮助学生认识和解决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矛盾冲突,解除思想上的困惑,增强理论学习的思辨力和分析力.  相似文献   

10.
现行中学语文教材每个单元都有自读课文 ,由教师在课堂上指导 ,学生自读、自测 ,培养和检验学生的阅读能力。从理论上讲 ,语文单元教学中讲读和自读是有机的整体。由讲读到自读 ,体现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知识迁移规律。讲读以传授本质的、带规律性的知识为主要特征 ;自读即自学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把讲读课学到的知识和初步培养起来的能力加以运用和实践 ,并从中获取新的知识。一、布置常规自读任务学生自读易犯不求甚解的毛病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明确提出自读要求 ,尤其是一些常规要求必须常抓不懈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1.预习课文…  相似文献   

11.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得到真正的发挥。本认为,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采用“一导三读法”进行课堂教学,有利于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祝春德 《教学随笔》2007,(11):33-33
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始终围绕老师转,老师也始终围绕高考的“指挥棒”转,高考考什么,老师就教什么,学生不敢大胆质疑,更不敢创新,生怕高考考砸锅。教师不可能在有限的课堂教学的时间里教给学生终生受用的全部知识,大量的知识要靠学生自己去探索,如果一个人缺乏创新意识,他就不可能有探索。为了学生将来的发展,在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长期以来形成了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的授课形式。不少人认为教师讲得越细越多。教学质量也就越高;多讲一点总比少讲一点强。这种观点实际上是错误的。因为“多”与“少”并不能光从表面上看。有的表面上“多”,实际上是“少”;有的表面上“少”.而实际上却是“多”的。  相似文献   

14.
走向素质教育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施素质教育,困难在于教师没有树立素质教育的教学观念,没有改变固有的教学行为。素质教育的实施,要求相应地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以育人为根本,培养学生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因材施导”;充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实现教学过程的审美化。  相似文献   

15.
1、确定以“培养创新思维为核心”的课堂教学目标。(1)教师在确定课时教学目标时,要有培养创新思维的主导意识。教育观念支配着教师的教育行为,因此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教师的教育观点必须转变:从“以知识为核心”的观念转变为“以培养创新思维为核心”的观念;从“以教师本位”的观念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从“权威教学”的观念转变为“共同探索”的观念;从“传统模式”的观念转变为“开放性教学”的观念。教师有了培养创新思维的主导意识,就能自觉地围绕“培养创新思维”这个核心研究确定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6.
一年级上册.课文《在家里》,教学这一课时我确定了教学目标:1、认识“沙、发、报”等’14个生字;2、会写“上、下、工、个”4个字;3、认识一种笔画“、”。教学重点是:认识14个字.会写4个生字。教学课程设计如下:1、图文结合,引导学生看图说话.看图认读词语,并画出生字.反复认读.借助熟字记生字.也可让学生看图.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学生边说教师边贴上对应的生字卡片。出示完生字之后.教师不必急于教读。首先让学生回忆一下:这些生字中哪些你已经认识了?怎么认识的?学生之间可互相交流.并出示生字卡片让他们一一认读。这样即可培养学生联系实际,主动认识字的习惯。使学生乐于学、乐于交流自己的成果,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学生在有多种说法的情况下,教师不磐限制,而是引导他们交流。初步体现识字的乐趣。2、教师还可设计多种形式,以达到复习巩固本课生字。例如:可用生字卡片做组词游戏。同桌一人组一个至两个。比一比看谁组的多,这样学生从组词中加深认识生字。达到巩固生字的作用;学生可当小老师领读认识的字。读不准的可由教师领读,领读后让学生自由练读,同桌对桌,组内指读,全班指读。加拼音读,去拼音读等。在大部分学生会读基础上可开展识字竞赛,让学生在活动中识字。如开展“看谁读得又准又快.读得又多”等认字竞赛。充分调动学生认字的积极性。总的来说,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尽量让他们自学。教师只做些必要的引导.教师的最终作用在于如何让学生快乐识字,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3、进一步巩固识字。对于本课的生字,教师不必做过多的字形分析.而应在练习或生活中巩固识字,使识字真正成为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教师还可做选字游戏.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让学生选生字,口头填空。4、指导书写。本课共有4个生字,让学生先认读一。再选择自己喜欢的字说一说是怎样记住的。再由教师指导书写:’范写对刚学写字的学生来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范写中结合生字教基本笔画名称“、”。然后学生先自己看范字。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再试着描一描.教师提示学生按笔画顺序书写。在练习上还应给自主选择的空间.没必要提出同样的要求,使学生认识到识字写字的乐趣。5、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收集一些生活中哪些地方有今天所学的生字.进一步增强生活与识字的紧密联系。使叙述识字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17.
1.熟练掌握教材,将能力培养贯穿教学的全过程。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其前提是教师必须钻研教材,备好每一节课。以前,我们强调既备教材,又备学生,现在还应注意在教学环节上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比如英语教学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生物、化学教师在实验演示时,首先强化学生的观察力。  相似文献   

18.
一、重传统,重权威的价值取向扼杀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中国历史上孔子虽然提出过“当仁不让于师”,但真正支配中国师生关系的观念是师道尊严,即在教育与教学中无原则地服从教师的权威.在教学中强调教师的过程和作用,忽视了学生的过程和作用.以教师为本位的教学关系,其表现:一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围绕教师转.教学关系就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在这样的课堂上,  相似文献   

19.
现代教育中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教师与学生必须树立主体意识;实施主体性教育必须发挥教师的创造自主性,培养学生的自悟能力,实施启发式教学;学生要更新现念,发挥主动性,变“让我学”为“我要学”,培养主体意识,形成主体性学习方法;确定师生的双主体意识,实施双主体教学,推动教学向高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20.
体育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集体主义精神、个性及创造力.对促进学生个体的社会化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要充分发挥体育教学在中学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加大经费投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