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瞬间最大风速的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地区以及周围20个气象站45年(1961年~2005年)历史资料,结合古尔班通古特沙漠3个野外风沙监测站近5年(2001年~2005年)的5层梯度风(0.5m、2.0m、4.0m、6.0m、10.0m)野外监测资料,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瞬间最大风速时空分布与活化沙丘治理对策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选取活化沙丘顶部为床面,分析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活化沙丘顶部边界层内10分钟平均最大风速与瞬间最大风速空间相关性,发现风沙边界层内任意两层的瞬间最大风速相关显著,相关系数在0.9654~0.9922之间,且随高度增加相关系数呈现增加,而影响这一变化特征的主要因素是下垫面状况。本文通过大量分析,建立了活化沙丘顶部风沙边界层内1分钟平均风速的预测模式,其公式为u=(Z/Z1)0.1026,为今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活化沙丘的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青海省大风及风沙天气发生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1970~2000年发生在青海省的大风及风沙天气资料,总结出产生大风、风沙天气的时空分布及其阶段性,初步分析了风向、风速、地表状况等因素在此类天气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明渠南部活化沙丘顶部和沙漠明渠南部渠道东西的北岸2002年5月~2002年10月5层(0.5、2.0、4.0、6.0、10.0m)梯度风风沙监测资料分析表明。瞬间风速与平均风速密切关系。差异仅在于预测模式中系数大小。系数大小取决于不同地形的下垫面状况.渠道断面和渠道走向;以预测模式首次揭示古尔班通古特沙漠1分钟瞬间最大风速分布特征和风速日变化特征。这一研究结果为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明渠输沙量计算提供科学依据。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防沙治沙具有主要的科学意义和工程价值。  相似文献   

4.
古尔班通固特沙漠明渠风成沙入渠沙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古尔班通固特沙漠周围近20个气象站430(1961~2003年)气象资料和沙漠北部、中部、南部近3年的风沙气象野外测定和监测资料(其中包括0.5、2、4,6、10m高度处1分钟,10平均风速和瞬间风速及不同下垫面状况下输沙量),采用气候学、地理学、风沙物理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古尔班通固特沙漠明渠风成沙入渠沙量及防沙治沙参数,从而首次揭示了古尔班通固特沙漠明渠沿线风成沙入渠沙量分布特征,这一研究成果已应用于古尔班通固特沙漠明渠防沙治沙工程设计中。  相似文献   

5.
近40年来准噶尔盆地年大风日数变化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全球气候变暖,已为世人所瞩目。特别是近40年来准噶尔盆地大风日数对防沙治沙工程影响很大。本文根据准噶尔盆地周围20多个气象观测站近40年(1961年~2000年)各月大风日数资料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北部、中部、南部风沙监测站近10年来的风沙监测资料,采用线性回归的方法,系统分析了近40年来准噶尔盆地年大风日数变化趋势,发现准噶尔盆地年大风日数呈现递减趋势,但强度增加,这一研究结果已经应于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防沙治沙工程中。  相似文献   

6.
北疆供水工程沙漠渠道工程横穿整个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全长166.49km。在沙漠修建大型长距离明渠,属国内首创,新疆首例,在国外也罕见。不管是勘测、设计和施工还是渠线布置都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本文通过深入研究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风沙运动规律,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对关键部位反复考虑和以往渠道选线原则,制定沙漠明渠渠线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7.
中国交通干线风沙危害防治模式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公路和铁路是重要的陆地交通基础设施。我国风沙地区交通干线风沙危害的防治一直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大事。针对我国风沙环境特征,面向铁路、公路安全运营的需求,我国开展了大量的交通干线风沙危害试验研究和防治实践,在防沙材料、防沙措施、防沙体系、维护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创新,创建了4种不同风沙环境地区交通干线风沙危害防治模式,并在包兰铁路、青藏铁路、塔里木沙漠公路、准噶尔沙漠明渠等工程中得到成功应用。中国的交通干线风沙危害防治技术成果在世界干旱沙区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沙漠地区公路选线环境气象参数研究”项目是新疆交通科学研究院承担交通部西部交通科技项目《沙漠地区公路修筑成套技术》之一。研究区域为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毛乌素沙地三大沙漠,项目组在对我国三大沙漠新建公路和高速公路沙害成因、危害方式以及国内外现有公路沙害防止技术的实用性、局限性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应用气候学理论]、公路工程学、风沙物理学]、流体力学、统计学]相结合方法,  相似文献   

9.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重大工程扰动地表稳定性与恢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是中国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沙丘类型以纵向沙垄为主。沙垄垄间和坡中下部沙面较为稳定,仅在沙垄顶部存在10m~40m宽度不等的流动带,风沙活动规律独特。近年来在沙漠腹地修筑的公路、引水渠等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不可避免地造成沙垄切割和保护层破坏,所引发的工程安全和生态安全等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在大量实地观测的基础上,研究重大工程扰动地表后的沙面非稳定性问题、主要工程沙害及植被恢复建设等,以期为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特殊环境条件下的工程安全和生态恢复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选取连霍高速公路沿线30个气象台站近50年(1961~2010年)-风向风速资料,以及2个6要素(风向、风速、温度、湿度、雨量、气压)5层(0.15m、0.5m、2m、3m、4m)梯度风监测站1年资料、1个4要素自动气象站风向风速监测资料,结合强风天气条件下不同车型安全行车流体模拟结果和现场强横风监测结果,系统分析连霍高速公路强横风区间大风规律和成因特点,以及对公路运输的危害,提出高速公路强横风区间布设新型柔性防护网,具有以下优势:施工简便、材料耐久、使用寿命长、加工方便、节约成本、阻燃性高、抗冲击性强、通透性好、美化环境。因此本项研究对于制定高速公路风害防控与管理技术指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根据在泰来县宁姜沙地试验观测资料,分析了该区风沙流动规律,提出了防治风沙流的措施与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风的气候变化对上海地区秋季空气质量的可能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伟东  梁萍 《资源科学》2013,35(5):1044-1050
为探索气象要素的长期变化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本文以上海地区为例,利用该地区2002年-2010年秋季PM10浓度资料、1956年-2010年秋季风向、风速观测资料以及NCEP/NCAR再分析全球大气环流资料,分析了上海地区秋季PM10浓度变化特征及其与风向、风速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了风向、风速的长期变化对上海地区空气质量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上海地区秋季PM10浓度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而风速、风向的长期变化对其有重要影响.PM10浓度与风速密切相关,静风时浓度最大,随着风速增大,PM10浓度逐步降低.风向对PM10浓度的影响也非常显著,近地面吹偏东风时PM10浓度相对较低.在以西太平洋副高强度增强趋势为主要代表的大气环流变化背景下,上海地区秋季近地面偏东风风速出现减弱趋势,但偏东风风向频率却明显增多.偏东风风向频率的增加有利于海上洁净空气向上海地区输送,从而改善该地区的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建立于1978年5月,其前身是1959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治沙队。该所以沙漠和沙漠化为研究对象,以风沙灾害防冶和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环境改善及国土整治为研究内容,属应用基础和应用技术为主的研究机构。下设沙漠化及风沙、沙区农业自然资源、干旱区生态及流沙固定、自然条件综合研究、沙漠化监测及遥感、物质成分综合分析、仪  相似文献   

14.
可降解纤维沙障控制风蚀沙埋的作用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吉兰泰盐湖周边流动沙丘铺设的1 m×1 m、2 m×2 m、3 m×3 m不同规格可降解纤维沙障设置前后沙丘不同部位输沙量、不同高度风速及不同种规格沙障凹曲面深度进行测定,比较分析了风速比、粗糙度、近地表风沙流结构、凹曲面深度与障埂长比值(Z/L)等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在设置可降解纤维沙障后,增加了地表粗糙度,降低了近地表风速;改变了沙丘不同部位近地表风沙流结构,其中沙丘迎风坡下部0~4 cm层的相对含沙量明显大于沙丘中部和上部,特别是0~2 cm层更为显著;与裸沙丘相比,相对输沙量0~4 cm层减少,4~30 cm层增加。通过各规格粗糙度及Z/L值比较表明1 m×1 m规格对粗糙度增大最明显,凹曲面形成最稳定,对风蚀沙埋控制最明显。  相似文献   

15.
风沙运动机理研究是认识风沙灾害本质进而实现有效防治的基础,所涉及的诸如多尺度、多场耦合、随机性、非线性、尺度效应和复杂系统等科学问题也是科学前沿所关注的共性和热点课题。近年来兰州大学风沙环境力学研究组从力学和地学的学科交叉角度,通过风洞实验、理论建模和计算机模拟研究,揭示了风沙流中沙粒带电量和风沙电场的基本规律及其对风沙流和无线电通讯的影响,实现了对考虑多物理场耦合作用的风沙流发展过程的理论预测以及对风成沙波纹主要特征的计算机模拟,取得一些具有原创性的实质进展。  相似文献   

16.
选取新疆高速公路沿线100多个气象台站近50年(1961~2010年)风向、风速资料,以及沿线7个6要素5层梯度风1年(2009~2010年)风监测资料、10个铁塔梯度风和30个大风监测站近10年(2001~2010年)监测资料,应用气象模式和极值Ⅰ概率模式计算出高速公路沿线100m×100m空间网格点上距路面4m高度处最大瞬时风速,结合线路走向与强风主风向之间夹角,确定高速公路沿线强横风警戒区间。研究结果表明:新疆高速公路五横布局中的百里风区强横风区间大风日数在157~209d,是我国乃至世界高速公路风害最严重的区间之一。阿拉山口风区、三十里风区、达坂城风区强横风区间次之,年平均大风日数148~155d。公路平原绿洲区间的风害最少,年平均大风日数不足10d。沙漠公路中部大风日数多于盆地边缘绿洲区间。高速公路强风区间短时间内瞬时风速随时间变化增量在±5.0m/s之间,最大瞬时风速随时间变化遵循正弦波周期。新疆高速公路沿线风害5大区域中以特强重大危险区和强重大危险区危害区危害最大。研究提出了新疆"五横七纵"高速公路风害防控技术主要包括:风害防控信息管理技术、防风栅防护技术。因此本项研究对于制定全国高速公路风害防控技术和安全行车技术标准及防灾减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我国高速列车强横风防风措施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强横风天气条件下高速列车安全高效行车的目的,本文以全国高速铁路沿线738个气象站近40年(1971~2009年)风向和风速资料为基础,结合沿线100多个铁塔梯度风监测资料、兰新二线三十里风区和百里风区2个6要素5层梯度风风监测资料,以及2000个自动气象站和100个防灾安全风监测站近10年(2001年~2009年)风速和风向监测资料,进行信息化和规范化整编;将整编后的资料与高速铁路沿线各里程的地形地貌、路堤高和桥高、粗糙度等现状参数相结合,采用风监测技术、气象学、铁道工程技术、数理统计和概率论方法,即高速铁路沿线最大瞬时风速空间分布与铁路各里程点线结合的研究方法,对高速铁路沿线最大风速空间分布、垂直分布、水平分布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研究提出了我国高速列车强横风区间应按照运行管制规则,降低车速和设置防风栅及建设人工隧道降低横风强度来保证安全行车的防风对策。  相似文献   

18.
本文依据内蒙古地区部分沙漠公路沙害的调查结果和路堤周围的风速观测资料,总结对公路沙害的研究经验,对不同路堤填土高度的沙害特征与风速规律进行探讨,提出一些沙漠公路设计的观点,可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1977~2012年西藏那曲地区安多县大风日数、风速及风向等资料,分析了安多县近35年大风特征及规律。结果表明:大风主要出现在11月至次年4月,三月份大风日数最多,且大风日数随年际逐渐减少;出现大风时平均风速也相对较高;极大风速的最大峰值主要出现在1~4月份,主要风向为西风。  相似文献   

20.
本文依据湟水河谷四个气象站(西宁、平安、乐都、民和)2005~2007年6~8月的逐日逐时地面风向、风速资料,探讨了湟水河谷夏季山谷风环流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