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谢倩霓 《阅读》2008,(3):4-5
在我做小学生的时候,能看到一本课外儿童读物是一件非常令人惊奇的事情。可是,这样令人惊奇的事情就接二连三地发生在我的身上——我在我除了床和桌椅就没有其他家具的家里,居然陆陆续续发现了这样一些书:《365夜故事》《红红的雨花石》《小英雄雨来》《把一切献给党》……我一下子就被这些书迷住了。  相似文献   

2.
享受读书     
熊开玉 《阅读》2009,(4):1-1
小时候,我渴望读书。一本《西门豹》的彩绘连环画让我如痴如醉。原来书中有那样一个神奇美妙的世界,徜徉其中,其乐无穷。其后,我便开始了不间断的阅读,为读完《草原新牧民》而自豪,为《木偶奇遇记》而牵挂,为《十万个为什么》而思索,为《上下五千年》而感叹。  相似文献   

3.
《阅读》2014,(5):4-5
小时候的我特别喜欢读书,因为喜欢读书.我成了我们家有名的书呆子。 我读家里那个旧式书柜里花花绿绿的旧报纸,读从同学家借到的古色古香的线装《西游记》《红楼梦》,读一摞又一摞的连环画,读从简陋的教室里拿到的,老师放到书架上的每一张报纸,每一本书刊。书成了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以至于有一次姐姐说出了一句:“你看到书比看到窝窝头还要亲!”  相似文献   

4.
读图的乐趣     
我识字很早,还在上幼儿园的时候已经能够独立门阅读《365夜故事》《一千零一夜》等全都是文字的书。上了小学后,图书馆更是我流连忘返的乐园。书看得多了,遣词造句也就变得得心应手,于是渐渐地也爱上了写作。  相似文献   

5.
吴丹妮 《阅读》2016,(Z2):51
也许受妈妈的影响,小时候我喜欢听妈妈讲故事,还清楚地记得《三个和尚》《狼外婆》《孙悟空大闹天宫》等故事情节。到了一年级,我学着自己看书,先看一些有文字的图画书;到了二年级,又看一些带拼音的和不带拼音的书,遇到不认识的字,有时问大人,有时自己查字典。书中精彩有趣的故事,吸引着我。今年我看了好多书,有《一百条裙子》《安徒生童话》《爷爷一定有办法》……有时我把书中的故事讲给同伴听,讲给家人听,大家都夸我。  相似文献   

6.
沈钱 《阅读》2011,(7):41-42
在《走进世博》这本书里,我认识了不少‘世博人物”呢! 刚刚拿到《走进世博——献给2010年上海世博会》一书,我最感兴趣的就是《中国与世博》的部分,所以我就先从第二章读起。  相似文献   

7.
书虫T型台     
《阅读》2013,(1):F0002-F0002
大家好!我是林灏天,很高兴通过《阅读》来认识更多的朋友。我来自青岛,那里有红瓦绿树,碧海蓝天.欢迎你们来找我玩儿!我喜欢看书,爸爸妈妈给我买了很多很多好看的书,有《橘子味的夏天》、《随风而来的玛丽阿姨》、  相似文献   

8.
《阅读》2012,(10):F0002-F0002
书给我带来了精神上的享受,把我带到了不同的意境中。《窗边的小豆豆》把我带到了巴学园里;《漂来的狗儿》把我带到了可爱的梧桐院里;《苹果树上的外婆》把我带到了一个孩子幻想中不被打扰的童话世界里……  相似文献   

9.
考溯《史记》八书,比较八书与《汉书》十志的序列,可见《史记》八书源于《尚书·八政》,《汉书》十志源于《史记》八书。八书、十志代表着不同时代的经济水平和思想认识。八书侧重当代承弊通变,忧国忧民,有肇起之功;十志侧重技术,丰富详赡,具发展之能,二者均为一代文化之大成。  相似文献   

10.
陈静 《职大学报》2014,(6):28-32
《文子》是道家的重要文献之一,它对《老子》思想有着继承和发展。“道”这个概念在《文子》和《老子》中都极为重要,对二书中的此概念进行分析比较,有利于我们探求《文子》的思想内容和其与《老子》的关系,以及其在道家发展史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将《杨家府演义》、《东游记》二书加以比较,并从天门阵故事的7个方面予以考辨,可知《东游记》一书所述天门阵故事乃是节略抄袭《杨家府演义》而成,《杨家府演义》的成书年代早于《东游记》。  相似文献   

12.
秦兆阳是新中国第一代文学编辑家的杰出代表。主编《人民文学》时,他致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邵荃麟的信是他1958年被划为"右派"的关键原因;主编《当代》时,他终审否决张炜的《九月寓言》郑重其事却又耐人追问;临终前,他郑重提出他那一代编辑家的主体价值及其重要理论困惑,这些均为秦兆阳研究中的关键节点。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认为应以"书和人和我"为核心展开对编辑家的结构化研究。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尔雅》一书进行了恰当的介绍,指出它不单单是训诂名物的书,更是儒家经典之一,同时,也附带论述了郭璞《尔雅注》,邵晋涵《尔雅正文》和郝懿行《尔雅义疏》。  相似文献   

14.
书虫T型台     
《阅读》2014,(10):F0002-F0002
我是个不折不扣的小书虫。小时候,我天天缠着妈妈给我读书,最喜欢的书是《十万个为什么》,它解答了我心中很多的困惑。渐渐地,我认识了更多的字,能够独立地阅读了,要说哪本书给我的印象最深,非《一年级的小豆豆》莫属,书里的小豆豆就好像是真实世界的自己一样,看着他的成长脚印,我学到了很多,有了小豆豆的陪伴,生活更充实了;现在的我爱看《我的第一本历史探险漫画书》、《中国兔子德国草》等一些轻松幽默的书籍,它们带我“走”出国门,看到了世界。  相似文献   

15.
《燕丹子》、《吴越春秋》、《越绝书》是汉代的三部杂史小说。这三部书中的主要人物都具有强烈的复仇愿望并将复仇意识付诸行动,在他们身上体现了秦汉社会中存在的强烈的复仇意识和超越肉体拘执的侠义精神。章通过对三部小说中和《史记》等史书中的同类事件的对比,说明小说如何在情节选择和结构安排上突出复仇主题。  相似文献   

16.
《农桑辑要》首引已佚农书《士农必用》材料。从征引的材料来看,语言通俗易懂,口语性较强。引书中的语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纠补《汉语大词典》在词语失收、义项失收以及例证滞后等方面的阙失。  相似文献   

17.
在《荀子》一书中,引用《诗经》有83处。除大量引《诗》外,还有一些论《诗》的内容,这都明确地反映了荀子的一些诗学观念。荀子既谈其内容和旨意,又将其统摄在圣人之道之下,视之为道的载体,指导人们修身、从政,很大程度地将《诗》道德伦理化和政治化了,为汉兴以来《诗》的经学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唐朝李贤为《后汉书》作注,注重文字的训诂,成就很大,但疏漏驳杂之处仍然难免,通过对《后汉书》李贤注进行商榷,以期更深入地推进《后汉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徐柳芹 《阅读》2008,(3):24-25
读你,在绚烂的春天。没有人会否认春天的温暖和浪漫。读你,就像读一个五彩的春天,“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当百花争春,在书的海洋里,我寻找甜美的神秘。当一本《西游记》握在手中,没有人会拒绝它的甜蜜。  相似文献   

20.
《四友斋丛说》是当今学者研究明代中后期江南社会的必备参考书,然而该书中存在的讹误至今尚无人注意、指出.讹误主要是:所述事件发生时间错误,转引或脱文和刊刻之误.《书画铭心录》因无单行本存世,因而学者只知有其作,对所载内容不甚了解.尤其是书中所载几位藏家的真实身份,今人至今无人考证.何良俊诗文集,今仅见《何翰林集》二十八卷.然据明清藏书目录所记,何良俊尚有《柘湖集》、《清森阁集》二集.考证得知,《柘湖集》与《何翰林集》为一书二名,《清森阁集》所收诗文虽与《何翰林集》多有重复,但应为何良俊早年另一诗文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