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正>有些幼儿教师的音乐课程教学方法较为单一,习惯于通过带领幼儿唱唱儿歌,就算完成教学内容了,导致幼儿缺乏学习兴趣,积极主动性不足。为了让幼儿学得主动、学得开心,幼儿教师需要在音乐课程实践中不断创新。一、营造吸引幼儿的教学情境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带领幼儿更好地进入音乐世界中,更好地理解歌曲内涵。例如在教唱《顽皮的杜鹃》这首歌时,教师可以在地上画出一条彩色的"小河",  相似文献   

2.
作品赏析选该歌曲做学前班上学期的音乐教材是考虑到它们具有如下的特点: 1.歌词通俗易懂,表情象声词易于为幼儿所接受。学前班幼儿通常未经过小、中班的学习,但他们对喜、怒、哀、乐等情绪变化有亲身的体验,因而容易理解歌词内容,而多处出现的象声词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也接触过。因此,通过这首歌的学习,能直观形象地帮助学前班幼儿感知表情的变化,有  相似文献   

3.
教法提示作品赏析:这是一首具有新疆风格的幼儿歌曲,旋律动听,节奏明快,音域不宽(六度),易于上口,适合中班及小班末期幼儿演唱,可作为培养幼儿热爱解放军及热爱、关心他人的品质的教材。教学这首歌,可让幼儿领会不同风格的歌曲,培养幼儿对新疆乐曲风格的感受能力和表现力,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唱唱、跳跳、玩玩是幼儿喜爱的形式,可激起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此歌曲欢快而短小,可编新词配舞蹈,还可边唱边游戏。  相似文献   

4.
[提示与教学建议]这是一首适合中班选用的歌表演教材。歌词将野狼那种凶残狂妄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这首歌的旋律也有独到之处,4个乐句中,有3句都在开头处用了的节奏,附点的运用增强了感染力,有助于更好地表现大野狼这一反面角色凶恶傲慢的神态。教学时,可以先出示木偶——大野狼来引出歌曲。在幼儿听了一遍歌曲后,可通过讲解,帮助幼儿理  相似文献   

5.
作品赏析这首歌节奏明快,歌曲中出现的(?)(?)节奏型,大班幼儿已能准确把握。歌词简单易懂,特别是有节奏的模拟闹钟声会引起孩子们的很高兴致。歌曲旋律动听,采用了三度音程的跳进和同音重复,如(?)等,幼儿易于把握旋律。  相似文献   

6.
幼儿思维具体、形象,对声音的强弱、快慢、高低等抽象的概念不理解,因此,我力求把幼儿歌曲的教学同幼儿的生活、玩耍融为一体,通过唱唱、跳跳、动动、玩玩、画画等游戏活动,使他们轻松愉快地学习。现以歌曲《两只老虎》的教学为例。 一、玩旋律 教唱一首新歌,首先要让幼儿熟悉旋律,感受音乐的风格。《两只老虎》这首歌的曲调十分简洁,仅用了  相似文献   

7.
地方民歌中的歌词,几乎都是以作品所代表的地域和民间风情及地方方言为主的,具有地域性和民族个性,它是因为符合了当地百姓的艺术欣赏而流传下来的。正是因为有了各地方言的差异,我国的民歌才如此的多姿多彩,民歌才各具独特音调及唱腔。所以,用方言歌唱民歌,是将民歌的区域特点和韵味通过语言方式加以展现的一个重要方式,本文以著名西南民歌《槐花几时开》的歌词处理为例,从语言处理、语气和速度处理三方面对其进行详细分析,力求将这首民歌的歌词处理得当,并希望能将这样的分析思维模式推广到教学和学习中,希望学生能自觉地进入到歌曲演唱的前期分析中去,改掉肤浅演唱的毛病,养成良好的歌曲分析演唱习惯。  相似文献   

8.
在幼儿园的音乐教学中,唱歌是它的主要组成部分。现就幼儿唱歌时的咬字问题谈一点看法。歌曲是以旋律和歌词共同表达一定思想内容的艺术作品。歌词是歌曲的基础,它可使幼儿形象具体地感受到音乐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幼儿唱好一首歌,必须同时教会他们正确地咬字,这是关系到演唱效果,即歌曲的表现力、感染力的一个重要问题。所谓咬字,就是把字头的声母按照一定  相似文献   

9.
培养幼儿的内心听觉是听觉训练的重要内容。具有良好内心听觉的幼儿能准确辨识歌(乐)曲的旋律特点和音调高低,并具有稳定的节奏感。采用以下几种游戏的方式训练幼儿的内心听觉,效果较好。1.看谁接得快教师选几首幼儿会唱的歌曲,先不告诉歌名,只弹出歌曲的前奏。幼儿每人手持一张红色卡片,听出是哪首歌前奏的幼儿举起卡片并接唱歌曲,接得快又对者,给适当奖励。2.跳出来的歌跳出来的歌,就是教师演唱或演奏幼儿熟悉的某首歌(乐)曲典型的一句或一部分,幼儿根据记忆,说出歌(曲)名,并完整地唱完。可采用"熊猫咪咪开音乐会"的…  相似文献   

10.
音乐与语言密不可分,一首首活泼、欢快的歌曲往往就是一首首朗朗上口的儿歌、诗歌;一首首优美、动听的乐曲就好像描述着一个个有趣的故事。音乐教育不仅能提高幼儿的音乐素质,而且还能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那么如何寓语言教育于音乐活动之中呢?一、有意。即有意识。就是指在进行音乐教学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如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讲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为掩护战士和老乡而英勇牺牲的事迹。在教唱这首歌时,我首先从歌词入手,把歌曲内容编成一个感人的小故事,声情并茂地讲给孩子们听,以引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帮助他们…  相似文献   

11.
陕北民歌《东方红》在不断的传唱中,变成了一首雄伟庄严的革命歌曲,并被载入史册。但对它的曲调来源以及曲调演变过程,还应该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本文通过对《东方红》这首歌的曲调研究分析,得出结论:《东方红》源于陕北民歌并不是山西民歌《芝麻油,白菜心》。  相似文献   

12.
一、领悟教材把握重点1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音乐教材六年制第五册第七课。2 教材简析 :《拾豆豆》是一首由山西民歌改编的儿童歌曲 ,它具有浓厚的民歌风格。歌曲活泼而富有情趣 ,以诙谐的音乐语言及民谣式的歌词 ,描绘了农村的孩子们在田间拾豆豆时那顽皮、愉快而又朴实的形象。它的旋律和山西的方言紧密结合 ,出现了很有特色的音调 ,如 :“37”、“53·”、“3.576”。歌曲中除标有滑音记号“”外 ,歌曲还有其它地方也可运用滑音演唱。这首歌表现内容丰富、有韵味、有特色 ,能使学生受到浓烈的乡土气息感染和热爱劳动、勤俭朴…  相似文献   

13.
母亲的恩情     
这首歌为二拍子,分节歌形式结构紧凑,属蒙古短调歌曲一类。歌曲采用五声音阶的徵调式,调式主音是“5”(so),音阶排列为:561235,这首歌旋律丰富多变,感情起伏宕荡,展示出蒙古民歌的独特风格与魅力,表现出蒙古人民稳健、豪放、粗犷、悍的性格。这也是蒙古民歌中较典型、多见的一种表现手法。··母亲的恩情@葛尔乐敖德  相似文献   

14.
这是流行在福建霞蒲地区的畲族儿歌。这首歌是反映畲族山区在本世纪三十年代建立了工农新政权后,各地出现的一片崭新的面貌。歌词中加入了大量衬词,使这首歌更具清新、活泼的情趣。歌曲采用五声羽调式,蚣拍。音域在五度以内。全曲由五个乐句组成,以前两小节为主题与动机,整首民歌由动机发展而成。《小板凳》是一首墨西歌爱情歌曲。民歌中的主人公,爱对方爱到不计较一切的程度,并相信终能得到姑娘的爱情。蚶拍大调式轻快的抒情节奏,充满了悠扬自信的意味,表明小伙子并不真的担心姑娘会钟情于别人。中外民歌精选  相似文献   

15.
壮族民歌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其独特的音乐特色。人们在听歌曲时总是先入为主的对歌曲的旋律及歌词有比较深的印象,认为这就是歌曲有民族特色的体现。如,听到"呀拉索"衬词,立即反应出是藏族音乐,"唱山歌咧"的旋律刚起,人们则可以准确辨识出是壮族民歌。实际上,音乐的特点不仅仅体现在旋律线条及歌词上,还有其他相对隐性的特点,如结构特点、音程特点、调式特点,本文主要从这几个方面着手进行分析,以此了解壮族民歌更深层次的音乐特点。  相似文献   

16.
一、领悟教材把握重点1.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音乐教材六年制第五册第七课。2.教材简析:《拾豆豆》是一首由山西民歌改编的儿童歌曲,它具有浓厚的民歌风格。歌曲活泼而富有情趣,以诙谐的音乐语言及民谣式的歌词,描绘了农村的孩子们在田间拾豆豆时那顽皮、愉快而又朴实的形象。它的旋律和山西的方言紧密结合,出现了很有特色的音调,如:等。歌曲中除标有滑音记号外,歌曲还有其它地方也可运用滑音演唱。这首歌表现内容丰富、有韵味、有特色,能使学生在浓烈的乡土气息的感染中受到热爱劳动、勤俭朴素的思想教育。3.教学目的:根据…  相似文献   

17.
<正>线条,是牙牙学语孩子在笔和纸出现碰触时会接触到的,线条在绘画过程中是进行绘画的起始,并且是幼儿最简单的绘画语言的表达方式,也是运用绘画工具进行最简单的一个美术创作,线条中的粗细、曲折能表现作品的本质情感。幼儿进入大班,他们对线条的掌握在不断提高,可以看出小班孩子在画小人时只会用单线画四肢,而大班的孩子就会用双线画小人,而且他们的形态各具特点,指导大班幼儿进行线描画欣赏时正是运用这一特点。通过大量的、错综复杂、曲折蜿蜒的  相似文献   

18.
王铁 《高中生》2011,(28):13
作为电视连续剧《长征》的插曲和片尾曲,《十送红军》这首歌悠扬而婉转的旋律,给人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人们通常将这首歌归为江西民歌,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它并非土生土长的江西民歌,而是由张士燮、朱正本在前往江西采风之后创作的一首具有江西民歌风格的歌曲。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前馆长毛秉华透露了《十送红军》描述的时代背景,称当时为了不暴露战略转移目  相似文献   

19.
音乐和节奏是儿童语言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歌曲容易记牢、开启幼儿的心智、是培养幼儿学习语言的好办法。学习英语歌曲可以帮助儿童学习英语的语音和节奏、巩固语法和词汇,也能提高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因此,英文歌曲是幼儿英语教学的好材料。  相似文献   

20.
让座     
【评介】当前幼儿歌曲中,要找一首向雷锋叔叔学习的歌曲,实在是不容易。我们欣喜地看到这首能发扬良好道德风尚的好歌。这首歌,词曲明白如话,亲切自然,反映孩子向上的健康的心态及行动,情景真实,旋律优美,很适合孩子们学唱。教唱这首歌曲,要追求童心的自然流露,切忌做作。全曲共用三个音型:(?)、×、×—,旋律采用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