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6 毫秒
1.
一、"分层教学"提出的背景为了让学生公平享受现有的教育资源,解决新生入学择班、择师的问题,我校推行"阳光分班"方案。"阳光分班"重点考虑的是班级学生的性别均衡,而不是传统的考试分班模式,保证了各个班级学生的质量均衡,体现了阳光教育的理念,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公平。  相似文献   

2.
新学期开学要分班,我想每位老师拿到学生名单后,都会首先会快速浏览名单,看看里面有没有令人头痛的学生名字。记得去年的那次分班,一接到学生名单,我也是迫不及待地浏览了一遍,当时头就大了。原来四年二班的"领军人物"张志超、刘硕……几乎都分到了我班!更何况班级里  相似文献   

3.
"因材施教"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两千多年来人们对此孜孜不倦,但目前的教育实践离开这个目标的实现依然相当遥远.一百多年前,人们开始对班级授课制条件下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课堂教学,即个别化教学问题,开展各种实践探索.从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角度看,目前的对策大致分为两类:一类可以称为"班际区别教学",主要措施是将具有不同学习可能性的学生编入不同的班级,包括按学业水平分班和按学习能力或学习兴趣、学习行为习惯等因素分班,以体现区别对待.江苏蠡园中学探索按"情态"水平分班并由学生自主选班,是一种有新意的尝试.另一类可以称为"班内区别教学",即在异质班内采取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教学措施,以促进各层次学生在各自原有基础上获得提高.上海华师大一附中实验中学(原飞虹中学)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分层递进教学"实践,是国内较早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教育主管部门明文规定:不得根据成绩把学生分成等次不同的班级进行教学。但时下,部分学校正悄然兴起另一种分班形式——根据"关系"进行分班。一、如此分班借口多  相似文献   

5.
从分班的目的和标准,分班后物质资源和教师的配叠,分班对社会风气及教师的影响几个角度对初中等级分班制的问题进行分析,认为等级分班制是教育不平等的表现,并据此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改善措施。政府方面:加强教育立法与执法;加强监督与指导作用;采用优先政策,弥补个体先赋性的不平等;加大义务教育投入,均衡教育资源。学校方面:加强人班制度的建设;保证学生使用教育物质资源的均等机会;平衡班级间的师资搭配;加强校风、师德建设。  相似文献   

6.
市县动态     
正南宁市在高中实行"抽签分班"制本刊讯为解决重点班顽疾,近两年来,南宁市要求各高中学校取消实验班,通过公开抽签的方式分班。具体分班方法为,把所有学生按中考成绩、生源地、性别等,随机分为若干均衡班级并标上签号,在督察组、家长、学生代表的监督下,班主任抽签选择所带班级。据南宁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该市教育部门向全市10多所示范性普通高中派出了督察组,现场监督各校平均分班情况,督察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对教育实施了全面的改革与创新,以达到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其中对农村教育的改革更是重中之重,因为农村地区教育与城市之间的教育存在一定差异,主要体现在一些学校存在着"择班"问题,如有的农村学校设置重点班级,致使教育资源极不均衡,这对一些学生来讲是不公平的。那么在管理方式上就要推陈出新,阳光分班是近年来最新推出的一种分班理念,其本着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对学生与教师进行随机分配,这有效解决了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主要针对农村阳光分班的班级分层管理措施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8.
笔者以初中等级分班的目的标准、分班后的教育资源和师资安排、分班对社会家长及至教师的影响三个方面具体解析初中等级分班现象问题,指出这是违背《教育法》的,是教育不平等的表现,并由此从政府和学校两方面提出一些相关的治理措施。政府的作为,主要是加强教育立法和执法、加强监督指导与宣传、关注弱势群体、加大教育投入等。学校的作为,应加强分班制度建设、平衡班级间的师资和其他教育资源,加强学校内部管理和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9.
成新江 《广西教育》2013,(10):48-49
开学伊始,学校把新升初三的学生作了大变动,全部打乱了重新平衡分班。自然,新班级就有来自原来各个班级的学生。可能由于我比较随性,才两三个星期,我班的师生感情就融洽了,学生几乎把我当成了"哥们"。学校宣传橱窗展示着我的职业宣言:"做学生的朋友,尽教师的职  相似文献   

10.
好学生是被"夸"出来的,好班级是被"抬"起来的,这话说得一点也不假。适当的夸奖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信和勇气,成为学生不断前行的动力。文理分班后,学校对我委以重任,让我担任政地、史地两种组合混合班的班主任。走马上任伊始,看看班级正襟危坐着一群本年级的时代"风云人物",貌似整装待发,随时即可伺机而动,我似乎看到随时可能爆  相似文献   

11.
作为校长,按理说对学生不该有任何偏爱,但在我心里,却有一个班级与一群人让我不得不偏爱,那就是不久前刚与母校说再见的2012届高三(7)班的同学们。回想三年前的暑期,我正在华东师范大学研修学习。新学期要开始了,学校教导处的老师专程来到上海,与我商量高一年级分班的事情。就在那个月明星稀的晚上,我们做出了一个决定:分两个任何人都不能打招呼的班级,一个六班,一个七班,学生随意按序分班。而  相似文献   

12.
进入高三,学校决定按照语数外成绩分别组建加强班和普通班。根据学校安排,我要转去管理加强班。分班名单下来后,学校要求班主任通知学生立即到新分的班级去报到。那天班会,我在班级宣布了分班名  相似文献   

13.
又到了高考前的文理分班了,这是我第四次被学校安排带理科"重点班"。看到那么多年级中最优秀的学生选择了理科,汇聚到"重点班"来,我的兴奋和激情又被"激活"了。在分班名单还没有公布之前,我照例对"新班"作了一个设计,如班干部的选择,学科代表的组合,班级的近期目标等。不知不觉中,我已经开始"摩拳擦掌",准备带领学生们大展抱负……  相似文献   

14.
教育主管部门明文规定:不得根据成绩把学生分成等次不同的班级进行教学.但时下,部分学校正悄然兴起另一种分班形式--根据"关系"进行分班.  相似文献   

15.
正报载,云南昆明某学校日前依据家长的学历和职业对今年入校的新生进行分班,父母学历高的学生,集中在某一个班;父母学历较低的学生,在另一个班。这与云南省教育厅规定的"学校应当均衡编班和配备教师"的规定明显相违背。表面上看,分班只是把学生进行简单排列组合。但是,学生都是一个个有着不同成长起点、禀赋和丰富情感的鲜活个体,每个个体都具有巨大的可塑性。  相似文献   

16.
<正>2012年9月,我被任命为701班班主任。接手701班后,我才意识到:虽然我校是平均分班,但由于家庭结构及家庭教育上的差异,造成每位学生个性差异很大。且目前的教育体制提倡尊重学生,引导学生,服务学生的教育理念。在这种教育理念之下,班级管理既要了解学生的习惯,还要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这给班主任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701班有36人,有些学生  相似文献   

17.
郑友培 《考试周刊》2011,(74):230-231
一、主题与背景分班刚刚结束,学生开始进入新的班集体,新分班的不适应加强了对昔日旧友的怀恋,串班现象较为严重。再加上已进入高二,对学校及周围的环境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已比较熟悉,失去了高一时候对学校的陌生感和神秘感,以及对高中生活的憧憬.诸多因素使得高二年级管理比较困难,尤其是刚分班的班级,学生间、师生间的磨合还在进行,  相似文献   

18.
遭遇问题:惊闻"鸵鸟"罢学2007年6月28日,原高二年级完成分班、新高三年级各班正式组建并开始上课的第一天。下午,我在办公室见到"鸵鸟"("鸵鸟"是我前两年所带班级的学生)的母亲正轻声和他的新班主任说着什么。  相似文献   

19.
汪琴 《教学与管理》2012,(18):135-136
在同一个英语课堂里,由于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消"已是不争的事实。为此,学校的做法往往是采用分班的措施,以"分层教学"进行"因材施教"的探索。然而,当前较多学校实行分班教学的具体措施是:新生入学后,统一安排一次分班测试,根据测试成绩,把他们分成了A型班(快班)和B型班(慢班);在教学策略上,对于程度较  相似文献   

20.
<正>我有二十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带过重点班、普通班,也带过国际班,有很多想法,愿意和大家分享。一、班主任不仅要做设计师,更要做能量助推器十五班是中新友好实验班,学生入学成绩低于其他普通班级的学生,但是学生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以及交往能力都很好。学生是文理分班后重新组建在一起的群体,作为新接触这个班级的班主任,我一切从零开始,让学生们认识我,接纳我,我要和学生融合在一起。刚接十五班不久,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