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子墨 《家长》2014,(Z2)
正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曾说过:"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我深以为然。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是每个孩子的权利。可是,在我们周围,缺乏主见、遇到事情无所适从、事  相似文献   

2.
彭弢 《今日教育》2007,(7S):84-85
引子 一天.语文老师给我看一篇学生周记.上面写着:“我爱老师.我爱同学.我感谢你们!”这是一句极为普通的话.然而.却是一个没有双手的残疾学生.用脚写出的心声!  相似文献   

3.
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罗丹说:“艺术就是感情。”教育离不开爱,教学情为先。也就是说,爱在很大程度上能帮你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知不觉间,我踏上教学这条深不可测的道路已经有6个春秋了。我对学生们的教育,以及我对那些可爱的学生们,总想思路越来越清晰,观点越来越明确,我还真从中摸索到了一点点,我深深地认识到:给学生一个微笑,他(她)会还你一个明媚的春天。有人说,“教学是一脸的微笑”。起初,我并不大懂,问问有经验的老教师,他们笑而不答:试一试就知道了。我稍做了尝试,结果让我心旷神怡,我和我的学生都领略了微笑带来的成功喜悦。  相似文献   

4.
同桌的他     
同桌的他就是那个个头很高,足有1.75米,瘦得像棵“豆芽”,脸上常带着微笑,有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的大男孩。同桌的他就是那个朝气蓬勃,爱蹦爱跳,特喜欢打篮球的那个“篮球小子”。同桌的他就是那个特爱开玩笑,故意捉弄别人的那个“讨厌鬼”。同桌的他就是那个对学习一丝不苟,具有锲而不舍精神,喜爱数、理、化的那个“理科天才”。他学习很用功,学得很透彻,什么事都要问个“为什么”,从不马马虎虎放过一道难题。他对我说:“学习最有趣,每做过的题,再见到就像看见朋友一样。每做对一道难题,就像战争中打死一个敌人那样痛快。”他总是追求最好…  相似文献   

5.
周万华 《班主任》2004,(12):20-21
陶行知先生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颗心就是老师对学生的挚爱之心,就是为教育事业的奉献之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种爱是我们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在动力,也是  相似文献   

6.
教育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培育过程。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对学生的爱是通过每一个具体的教育行为来表达的。这一系列行为无不渗透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人格育人格的精神劳动。如何把“爱”及时准确的传达给特殊学生,并引起其心理共鸣,是班主任工作艺术和工作能力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正>我常常问自己,什么是教师的"初心"呢?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的初心就是当初选择幼教职业时情不自禁绽放的笑脸吧。我爱孩子,我愿意为幼教奉献自己的青春,这就是我的初心!一、用爱心去守护天使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德最朴素的表现就是对孩子充满爱心。天使能够飞翔的前提,是我们用爱来守护。刚开学不久,我注意到大班有一个叫  相似文献   

8.
A.小时候总有杀了老爸的念头,但是那个时候还是对他恨得牙痒痒. B.我知道这是不对的,小时候是因为觉得他毕竟是我老爸,我不应该如此丧心病狂,这说明我从小就是一个善良的姑娘.如今我读过弗洛伊德,我知道我要杀也应该杀我老妈,杀母嫁父是每个可爱的女子都应该有的潜意识.可是我的恋父情结都到哪儿去了?  相似文献   

9.
世说新语     
《内蒙古教育》2009,(13):64-64
世界上的所有的爱是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是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子女的爱。所以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尽早让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你的教育就越成功。明白距离和独立是一种人格的尊重,这种尊重在最亲近的人中间也该保有。  相似文献   

10.
子墨 《家长》2014,(8):7-10
浏览网站时,无意中看到这样一张图片,图中的父母亲手用大剪刀剪掉了孩子的翅膀,孩子只是无奈地站着,任凭他们剪着自己的翅膀。图片的配文是——你剪掉了我的翅膀,却怪我不能翱翔!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曾说过:“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我深以为然。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是每个孩子的权利。可是,在我们周围,缺乏主见、遇到事情无所适从、事事等着家长做决定的孩子并不在少数。其实,孩子没有主见的症结主要是在我们家长身上。如何引导孩子成为一个能独立生存、独立决定事情的人,是每一个家长都必须思考的问题,而我的方式就是让孩子成为家中的“家长”。  相似文献   

11.
我的祖父是教师,父亲也是教师,算是一个书香人家吧。也许就是在这书香气的熏陶之下,我从小就喜欢书,爱读书、爱藏书、爱琢磨书,小学时甚至还自己刻图章、印借书证,所以在班  相似文献   

12.
教师是一份以爱为主题的职业。爱学生,是一种发自灵魂的芬芳,一种深入骨髓的甜蜜!在十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最大的愿望就是用爱滋润每一个孩子的心田。与孩子朝夕相处,我始终想着两句话,那就是:“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这样的情感使我少了苛求,多了宽容;  相似文献   

13.
我们这一生将怎样度过?问之万人,答案相同,就是希望过得幸福。获得幸福的方法,依我之见,只有三个字:"爱"和"创造"。一个心中充满爱的人,无论是对什么的爱,都将会是幸福的。创造需要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好奇心,就是自由!我们要在大  相似文献   

14.
常听人说,做人难。是呀,人生不像听一首轻音乐那般轻松,也不像欣赏名山秀水那般惬意。这条人生之路是漫长而又曲折的。当我开始走在这条路上时,总会有一个人为我指点迷津,教我种种做人的准则。这个人就是我父亲。做一个热爱祖国的人,是父亲常教导我的话。父  相似文献   

15.
王华 《家教世界》2013,(8):164-164
我天生喜欢孩子,我更喜欢看到一个顽劣的孩子在我的教育下发生改变的那种成就感。当然,这得有爱为前提,离开了爱,一切都是空谈。但这种爱,不是造作,不是装模作样的平易近人;也不是教师居高临下的一种恩赐;更不是为了教学成绩、教学成果的情感投资或感情欺骗,本文讨论的就是我与一个学生的"斗争"故事,也是老师如何激励培养后进生的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16.
在我26岁那年,我遇到了杰克,并很快坠入了爱河.那时候,杰克和前妻已离婚四年,有一个8岁的儿子,名叫克瑞斯.一结婚就要成为一个8岁孩子的母亲,这让我多少有点儿畏缩,但因为对杰克的爱,我还是怀着极大的勇气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相似文献   

17.
他的傻     
“讨厌,人家又没讲话.只是借东西而已嘛……”我不快地埋怨着。唉,说起我的懊恼,还不是因为他吗?他,是我们班的一个无名小卒,平凡得不能再平凡了。在我的印象中,他是一个不爱说话、老实、甚至有点傻兮兮的人。初中学习已一年有余,我似乎对他还不太熟。  相似文献   

18.
学会爱国     
很久以来,我一直对一个比喻非常不满意,但又找不到更好的替代。、这就是把对国家之爱和对父母之爱相较。当然,我非常爱自己的父亲母亲,但我们对父母的爱,更多是一种尊敬和宽容之爱。纵使我们的父母有千般不是,作为子女,我们也很少会直接去批评指责,更少尝试去改变他们的行为方式。我们对父母的爱,更多还是一种承继之爱,而非牺牲之爱。这...  相似文献   

19.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播种人细心地将每一颗种子播进泥土,然后用爱心浇灌这美好的希望。我就是一个播种人,播下的是爱的种子,因为我是对工作有着无限激情的人,对孩子倾注全部爱心的人。我始终以一种高尚的信念支配着自己的行为,履行一个共产党员的职责,为教育这样一个崇高的事业,播种未来,用自己的爱心浇灌希望。  相似文献   

20.
一个颇有叛逆性格的80后女孩说:"我就不明白中国人为什么把熊猫叫做国宝,全世界人还都那么爱它,这真是人类的悲哀。不就是一个动物吗,我妈也觉得爱动物的人有病……"我听后想说,让独生子女养一个小动物,正确对待它,是可以培养这一代人的爱心的。让爱过剩的独生子女们输出自己的爱,让被人关照过剩的一代人,去关心爱护别的生命,以另外一个生命来培养自己的责任心,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