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基于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下的我国大学技术转移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我国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选择.大学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是实现技术转移的生力军,更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创新型国家的内涵,介绍了大学技术转移的基本概念以及我国大学技术转移状况,阐述了大学技术转移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要性,系统研究了大学转移的模式,提出了促进大学技术转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大学技术转移的发展与问题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本义指出我国大学R&D人员数量、职务发明专利数和重大科技成果数已超过研发机构,并呈持续增长趋势,大学将成为我国公共研究的主要力量。我国促进大学技术转移的政策重点已从奖励和税收优惠措施转向知泌产权激励制度建没,但大学技术转移缺乏专业化服务,发展缓慢。建立专业化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是“十一五”时期我国促进大学技术转移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3.
中外大学技术转移比较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详细比较了推动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新加坡、中国等国家和中国台湾的大学技术转移相关法律、技术转移途径、方式、技术转移机构设置及其运行机制和激励措施等。分析和总结了国外大学技术转移实践对我国大学技术转移的启发。  相似文献   

4.
当前,完善大学技术转移扶持政策已经成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从立法扶持、经济扶持、能力扶持的角度对发达国家扶持大学技术转移的政策措施进行系统整理和分析,总结当前大学技术转移扶持政策的特征与演化态势,并在此基础上就优化我国的大学技术转移扶持政策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王海军  王楠  陈劲 《科学学研究》2019,37(5):845-855
基于我国研究型大学面临的形势需求和技术转移障碍,首先解析了模块化推动创新的理论内涵,讨论了组织模块化对于技术转移的调节作用,并构建了组织模块化下研究型大学的技术转移关联组织模型。在此基础上,以MIT、斯坦福大学和哈佛大学为例系统地探索了其技术转移管理实践。最后,文章还针对我国研究型大学开展技术转移工作给出了若干启示。研究发现,组织模块化有利于调节研究型大学的技术转移产出和效率,主要体现在:(1)从外部看,政府牵引、高校约束和产业联动所形成的三股力量,构成了促进大学技术转移的协同创新基础架构;(2)从内部看,在研究型大学设置能力专业且独立运作的技术转移办公室,可以起到连接科技创新供给侧和需求端的重要枢纽功能;辅以组织模块之间的协同机制,还可以推动研究型大学组织体系(教育教学?科技创新?技术转移)的良性运转。  相似文献   

6.
尽管我国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的创新能力都很弱,但我认为我国国家创新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是技术转移。根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的排名,我国企业获得大学和科研机构技术的机会与能力,在所评国家中一直排在最后几名。据了解,我国至今还没有一部技术转移法,从事技术转移的专利分  相似文献   

7.
针对我国大学技术转移中的地理阻碍问题,重点考察地理距离对大学—企业技术转移速度的影响,并从大学制度背景和研发网络嵌入两个方面揭示我国大学克服地理阻碍实现快速技术转移的影响因素。利用2001—2015年中国大学—企业专利(申请)权转移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整体上,大学与企业的地理距离对两者之间技术转移速度的阻碍作用并不显著。(2)大学制度背景对地理距离与大学—企业技术转移速度关系具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当为中央直属、拥有行业背景以及具有官方声誉时,大学更可能克服地理距离障碍而向企业快速转移技术。(3)大学研发网络嵌入对地理距离与大学—企业技术转移速度关系也具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当拥有较高的网络中心度以及占据丰富的结构洞时,大学更可能克服地理距离障碍而向企业快速转移技术。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美国、日本大学技术转移机构的发展和运行机制比较,分析大学技术转移模式之一的OTL发展的主要原因、OTL的技术转移效果,对大学专利许可机构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制度比较分析。提出促进大学技术转移成为主要国家创新政策的重点;进一步在操作层面明确研究成果的知识产权归属权益;在我国现有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基础上,通过试点,建立一批专业的大学专利许可机构。  相似文献   

9.
从制度视角探讨西方发达国家以及我国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的相关政策和制度设计,重点分析我国在政府引导机制、转化模式以及实践经验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异,指出目前我国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率低、转化规模小的问题,并就其原因进行分析,为优化我国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模式及支撑体系提出可供参考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欧大学专利技术转移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和四个欧盟国家的大学专利技术转移活动进行比较分析,在国际层面上对比了专利申请数量、专利授权数量、有效专利数量、专利许可合同数量和合同金额五个指标,提出我国大学专利技术转移活动应加强商业化的运作导向。商业化导向意味着大学对专利技术转移活动的高度重视,建立专业化的技术转移中介机构,健全相关的专利管理规章制度,也需要加强技术转移人力资源的管理,建立科研成果的商业化筛选程序,引入大学技术转移成本考核体系,实施专利许可的国际化战略。  相似文献   

11.
基于创新型国家的特征,文章阐述了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的内涵、基本方式以及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意义。进而系统地分析了我国研究型大学国际技术转移的主要形式,探讨了研究型大学国际技术转移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作用表现。最后提出了促进研究型大学国际技术转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麻省理工大学与清华大学技术转移做法比较研究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知识经济时代,大学技术转移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美国MIT的技术许可的体制机制进行分析,并通过与我国清华大学技术转移体系的比较研究,提出促进我国大学技术转移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关于大学技术转移的一个解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学技术转移是技术知识从科学场域中的大学流向经济场域中的企业这一过程 ,它既可以通过商业渠道来进行 ,又可以通过非商业渠道来实现。与流行的认识相反 ,非商业渠道对于大学技术转移的重要性要高于商业渠道。当前我国高校对技术转移商业渠道的过分强调 ,将损害非商业性质的技术转移 ,进而影响大学技术转移的整体效果。  相似文献   

14.
孟浩  周立  何建坤 《科学学研究》2007,25(5):978-985
 研究型大学如何有效服务国家自主创新战略,是政府、专家、学者近期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在探讨了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与创新能力转移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型大学创新能力转移的新概念,阐述了创新能力转移过程中创新参与主体及其关系,然后从公共选择的视角分析目前我国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与创新能力转移, 这为进一步的产学研合作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基于DEA-Malmquist方法测算了2004—2010年间我国及若干典型国家大学的专利技术转移效率。研究发现:我国高校技术转移效率与美、英大学仍有差距,但要高于日、西、意、澳、丹等国,说明现有"我国高校技术转移工作远逊于发达国家"的认识存在偏差;然而对于全要素生产率值排名末尾的问题,反映技术转移发展落后于所选发达国家,这主要是受到纯技术效率下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欧洲国家的大学专利技术转移活动日趋活跃,而瑞士大学的专利技术转移活动更是其优秀代表。在对瑞士大学技术转移背景做了简单介绍的基础上,进行了瑞士大学专利技术转移情况的国际比较研究。继而,研究了瑞士大学专利技术转移的成功因素。最后,提出了对我国大学专利技术转移活动的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7.
资源因素与大学技术转移绩效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2000至2004年间国内58所高校的统计数据为基础,探讨可量化的研发及技术转移资源对大学技术转移产出的影响.建立了不同类型与来源的人力、财力投入与专利申请、授权专利、专利合同和合同金额等四项技术转移产出的关系模型.分析显示,模型具有较高的解释力,总体上,资源因素对我国大学技术转移绩效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英国大学专利技术转移研究及其借鉴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大学不仅在研究水平方面而且在与产业界的合作方面均处于全球领先的地位.本文以英国大学专利技术转移活动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了英国大学专利技术转移活动在许可合同数量和收入两个方面的情况,继而提出英国大学的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和国家大学技术转移协会是大学专利技术转移活动的重要组织保障,优秀的研究成果和商业化、国际化意识的培养是大学专利技术转移活动的先决条件,政府法律法规的设立和政府项目的支持是大学专利技术转移活动的指导因素.最后,提出了英国大学专利技术转移对我国大学专利技术转移活动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三螺旋理论强调政府、企业和大学的协同演化和互动,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企业和大学的高度重视,政府在企业—大学互动中的作用更是三螺旋理论讨论的热点问题。从三螺旋理论的视角,以我国大学2003—201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为依据,通过实证分析,研究了政府研发投入对大学技术转移合同的影响。研究发现,各省市大学获得的政府科技经费投入非常显著地促进了该省市大学技术转移合同数量和收入两方面的增长;并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973计划的数量也是大学技术转移合同数量/收入的促进因素。  相似文献   

20.
适应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构建新型技术转移体系的需要,大力促进大学技术转移,加强大学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意义重大。针对大学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的实施,应从技术转移机构建设、知识产权管理办法、科技人员评价机制、专业人员培训等多方面加强新型大学技术转移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