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冲 《贵州教育》2010,(23):18-20
高中新课改已在全国全面铺开,但由于我国地域广阔,中西部地区发展极不平衡,导致欠发达地区刚迎接新课改的教师有些紧张和彷徨。  相似文献   

2.
烟台市的初中英语新课改进行了近一年了,牟平区实验中学的新课改更是如火如荼,成为全区乃至全市的排头兵。但回顾这一年的课改情形,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及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与特点,笔者从浮华的背后,感到了一种深深的忧虑与不安:尽管新课改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新课改困难重重,举步维艰,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样而又复杂的,笔者粗略分析了一下,英语新课改未取得预期的效果,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来,面对中小学新课改的潮流。多数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素养有了快速的提高,能够得心应手地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也有相当多的教师在新课改所需的教育索养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主要表现为。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针对新课改的教师知识培训和教材培训直红红火火,每位参与新课改的教师都参加了至少一轮的培训,但不少一线教师反映他们并没有从新课改培训中获得多少收益,教育思想和教学方式也没有多大的改观。究其原因,新课改培训的功利主义色彩太浓厚难逃其咎。说老实话,面对新课程改革,广大的一线教师是非常需要培训,也渴望参加培训的,但他们眼里的培训应该是能够真正提升教师专业素养,让教师获得发展的培训。让新课改教师培训远离功利主义影响,至少应该在以下三个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5.
新课改正在快步向我们走来,大家都在认真学习,深入思考,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新课改的挑战。作为新课改决定性因素之一的课堂教学评价理所当然地引起了大家的重视。但我们在参加不少级别不低的渗透新课改精神的课堂教学研讨课、竞赛课和实验区汇报课时,却发现有不少教师甚至少数大赛评委的课堂教学评价观点让我们不敢苟同,现提出来就教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6.
张清 《师道》2006,(11):17-17
随着一纲多本的真正实施,多个版本的教材的正式投入使用,新课改也开始真正的付诸教学实践。但由于新课改本身也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配套的评价机制并没有同步跟进,加上一部分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并没有真正的与时俱进,所以在实际的基层教学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些与新课改并不协调的现象,笔者称之为新课改中跑调的“音符”。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村新课改面临的问题与发展走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对吉林、安徽两省农村中小学进行的调研发现,新一轮课程改革虽然在农村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问题也日益突出。在不利处境中,农村中小学对新课改表现出了更多的不适应,集中反映在教材、师资、课程资源、评价等几个方面。在某种程度上,新课改进一步加剧了城乡教育的分化。农村新课改将向何处去?我们认为,目前的关键在于我们要充分认识和分析我国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的现实,在处境不利的情况下,抓住农村新课改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8.
直面新的数学课程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一轮高中数学课程改革是对传统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学习方式的巨大变革.教师是教学的具体实施者,毋庸置疑,在第一线直接从事教学的教师的态度、行为,是实施新课改最为关键的因素.新课改的理念,如果没有一线教师的心领神会和努力实践,都只能停留在专家的著作中设想中.事实上,尽管新课改试验至今已有数年,但一线教师对待新课改的态度却是形形色色:有叫好称道积极参与的,也有批评指责懈怠观望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新课改要想取得预期的成功,离不开教师的积极参与和广泛实践。教师的观念行为转变了即角色转变了,新课改的成功之日也就咫日可待了。但在新课改中教师角色转换存在着诸如教师对角色转换的某些理念把握不准。考试制度、评价制度还未改变,教师角色很难改变等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新教育(海南)》2006,(2):11-12
教参曾经是教师的重要拐杖。但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教师的施教方式也要随之改变,过去那种依靠课本和教能就能完成教学任务的做法,已不能适应新课改的发展需要,那么,新课改还要不要教参?要怎样的教参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