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教材小学语文第八册的《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是一篇新增课文,叙述了这样的一件事: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一封信,信中缅怀了父亲——一个为维护世界和平而献出宝贵生命的英雄,并代表中国孩子呼吁国际社会一致行动,维护和平,制止战争。课文饱含着一个孩子失去父亲的悲痛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一、图片导入,激发情感出示一组战争的图片来加深学生对战争的了解,让学生的心灵随着图片的内容而跳动,并与之产生共鸣。要求学生边看图片边思考,说说看完图片的感受,并说说从课题中想知道些什么。二、紧扣主线,突…  相似文献   

2.
于坚 《大中专文苑》2013,(12):55-55
一幅图片是一个时间的遗址,这里保存了某些记忆。由此我们可以进入回忆,并说话。被拍下的瞬间并非世界的结束,而是世界的开始。瞬间的记录,它是一个入口,由此而去,思之路开始。图片不是世界的终结之处,而是开始。  相似文献   

3.
孩子的内心世界是一个如此丰富的世界,只要我们用心去挖掘,用爱去发现,我们一定可以在孩子那精美奇妙的成长世界里看到花开。而作为教师,我们需要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在孩子们童趣的世界里给他们精神的引领,让每个生命体都以自己的姿态成长。让沟通和理解成为孩子成长中的一座联系师生的纽带。  相似文献   

4.
关耳 《教育艺术》2004,(10):42-43
记得文学大师冰心说过:“世界上没有一朵花不美丽,也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任何一个孩子的心灵深处,都有一个无限丰富而又美好的世界等待着我们去开发,等待着我们去点燃他们创造世界的希望之灯。  相似文献   

5.
想象是一条连接过去与未来的金链,每一个孩子都有丰富的想象力,需要我们去发现,去引导。只要有时间就带孩子多看看世界吧,我们应该给孩子创造一些想象的机会,鼓励孩子们想象的热情,分享他  相似文献   

6.
《幼儿教育》2011,(12):39-39
儿子今年换了个幼儿园,刚入园,老师就给每位家长发了一份备忘录,以孩子的口气提醒父母对待孩子时的注意事项,让为人父母者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问题。“要想知道孩子眼中的世界是个什么样子,首先要蹲下来,从孩子的高度去看世界。”  相似文献   

7.
外来务工农民工的子女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我们在关注孩子学习的同时也应该去触摸他们内心的世界:用孩子的心灵去感知现实的世界,用孩子的目光去探索他们真正关心的内容,用善良的心去温暖需要我们关心的人。  相似文献   

8.
科学的孩子     
问真、探真两位小宝宝:你们知道现在是一个科学的世界。科学的世界里应该有一个科学的中国,科学的中国要谁去创造呢?要小孩子去创造!等到中国的孩子都成了科学的孩子,那时候,我们的中国便自然而然的变为科学的中国了。  相似文献   

9.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我看来,阅读与旅游是孩子看到外面世界的两扇窗,缺一不可。假期里,带孩子出去走走,开阔眼界,让孩子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变得更加真实生动,孩子会更加喜欢阅读。一个周末,我带儿子去了蓬莱海边,一为了看海,二为了去极地海洋世界看看海洋动物,增加儿子的科普知识。去之前,我们阅读有关海洋的绘本——"神奇校车"系列中的《海底探险》。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是义不容辞的职责。作家冰心说过:“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也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任何一个孩子的心灵深处,都有一个无限丰富而又美好的世界等着我们去开发。如何让学生树立自信心,  相似文献   

11.
我们的童年时光是随着童话故事长大的,无数次在月光下听妈妈讲故事,近日阅读一些名家关于童话故事的教学设计,发现我们成人更应该去读读童话,在童话中寻找现实世界的影子,在教材解读和重构的基础上,将孩子引领到一个生命的高度,在童话故事中遇见最美的自己。  相似文献   

12.
作为教师,我们要用我们的爱与机智去教育感化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快乐学习、幸福生活。试着用一双充满爱的眼神去看待每一个学生,试着用一颗爱心去善待每一个学生,用师爱去温暖每个孩子的心田,做孩子心目中喜欢的老师。  相似文献   

13.
这篇文章值得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乃至与教育有关的工作者关注。这篇文章主要是讲孩子的阅读问题,有人曾经这样说过。学生阅读的高度就是学校的高度:学校阅读的高度就是社会的高度。由此可见阅读对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是何等的重要。毋庸讳言。我们的孩子阅读的总体水平不容乐观。联想到他们将来要承担起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任,就想到我们成人社会现在所要担负的责任。让我们共同努力,使我们的每一个孩子乃至成人都拿起书来吧!  相似文献   

14.
有人把1839年看作是“读图时代”的开始,因为这一年,人类发明了照相机。正是摄影技术的使用,图片开始迅速泛滥——先是一次性成像图片,接着是湿版翻印出来的图片和以后的彩色图片。但图片通俗化只是极大地扩张了人类的视觉世界,改变了古典时代对图的认识,使图片本身获得了独立。今天,读图时代真正来临了。其标志有二:一是影视业的空前繁荣,一是卡通画的泛滥成灾。当视觉世界正日益成为与文字世界相抗衡的重要的存在,作为家长或老师,我们该教孩子怎么阅读呢?阅读取向:图文并读图片与文字之争是读图时代最敏感的话题之一。到底是读图好还是读…  相似文献   

15.
(师:投影展示一组自己拍摄的家乡常熟的风景名胜图片。生:饶有兴趣地欣赏,并小声赞叹。) 师:我们生活在美好的大自然中,白云飘荡,阳光灿烂,轻风送爽,绿草茵茵,十里虞山鸟语花香,尚湖之滨万紫千红……我们生活在一个环境优美的世界里。世上湖山,天下常熟,家乡到处都有值得去留心捕捉的美。  相似文献   

16.
子墨 《家长》2014,(8):7-10
浏览网站时,无意中看到这样一张图片,图中的父母亲手用大剪刀剪掉了孩子的翅膀,孩子只是无奈地站着,任凭他们剪着自己的翅膀。图片的配文是——你剪掉了我的翅膀,却怪我不能翱翔!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曾说过:“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我深以为然。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是每个孩子的权利。可是,在我们周围,缺乏主见、遇到事情无所适从、事事等着家长做决定的孩子并不在少数。其实,孩子没有主见的症结主要是在我们家长身上。如何引导孩子成为一个能独立生存、独立决定事情的人,是每一个家长都必须思考的问题,而我的方式就是让孩子成为家中的“家长”。  相似文献   

17.
周国平曾描述过他看到的一个场景 :黄昏时刻 ,一对夫妇带着他们的孩子在小河边玩 ,兴致勃勃地替孩子捕捞河里的蝌蚪。不过 ,周国平认为这种记述掩盖了事情的真相 ,“真相”是 :黄昏时刻 ,一个孩子带着他的父母在小河边玩 ,教他们兴致勃勃地捕捞河里的蝌蚪。像捉蝌蚪这类“无用”的事情 ,如果不是孩子带引 ,我们成人多半是不会去做的。我们久已生活在一个功利的世界里 ,只做“有用”的事情 ,而“有用”的事情是永远做不完的 ,哪里还有功夫和兴致去玩 ,去做“无用”的事情呢?是年幼的孩子带引成人重新回到了那个早被遗忘的非功利的世界 ,心甘…  相似文献   

18.
正安全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它能使一个人最终成为内心安定、幸福的人。安全感可以让我们积极而坦然地面对生活以及生命中的风风雨雨,有一颗强大的心。安全感会让一个孩子充满自信,有意愿和能力去探索外面的世界。安全感也会让孩子成为一个有价值、受欢迎的人。安全感,才是每个孩子人生的起跑线。如何从一出生就培养孩子的安全感?如何判断你的孩子是否缺乏安全感?如何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重获安全感?请和我们一起踏上寻找安全感之路。  相似文献   

19.
今天,我们正在相当大的范围内以相当强的力度倡导建设文化校园、和谐校园,这一命题,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把握了现代教育发展的深刻内涵,也突出了今天中国教育的一个根本问题,我们首先应该用什么去教育我们的孩子?  相似文献   

20.
一个孩子就是一本书,一个孩子就是一个世界。从教二十几年,每接任一个新班,我都准备足够的耐心和智慧去读懂每一个孩子,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