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交易费用理论认为公共管理中存在着政府之间、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交易费用问题。我国现存的公共管理交易费用过高问题和国外有关降低公共管理中交易费用方面的先进经验证明,降低我国公共管理中交易费用的可行措施是实行大部制改革。我国应以良好的制度基础、先进的技术手段、积极的经验积累和健全的保障措施为基础来实行大部制改革,以最终实现降低公共管理交易费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在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我国政治社会系统不断变迁,利益和权力也不断进行着重新分配。我国又处于自然灾害频发区,致使自然和社会的各种不稳定的因素频现,加之公共危机的突发性、紧迫性和不确定性,公共危机一旦爆发,其破坏力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人员伤亡和政治动荡。通过分析我国公共危机管理存在的不足之处,结合国内公共危机管理的实际和已有文献资料,提出了提高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更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管理的活动学科。随着社会发展形态的不断变革,公共管理作为一门新的管理学科,相继在各国政府与社会的治理中应运而生。现代公共管理学在我国综合治理的具体运用中也出现了管理性质、管理范围、管理内容和管理方式的新变化。本文在公共管理学原有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对适应时代发展的现代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性质与发展方式做出了初步的分析,旨在更好地促进我国现代公共管理学更好地完成转型与创新。  相似文献   

4.
岳云强 《天中学刊》2006,21(6):69-71
公共管理的公共性与社会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公共性是公共管理的本质属性,社会性是公共管理的起源和归宿,正确理解和把握公共管理的公共性与社会性对我国公共管理的改革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公共危机管理一直是我国学者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对公共危机管理的内涵、主体、公共危机管理的模式以及公共危机管理体制机制的构建是学者们研究较多的几个方面。对于公共危机管理的内涵目前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认为危机管理是对突发事件进行的管理,另一种观点认为危机管理是对公共危机发生的全过程进行的管理;在对公共危机管理的主体方面,存在三种不同的观点;在对公共危机管理的模式研究方面,不同的学者分别从电子政务的视角、知识管理的视角以及协同治理的视角对公共危机进行管理;最后,在对公共危机管理体制机制的构建方面,我国学者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公共危机管理的各个环节中。  相似文献   

6.
论公共管理教育的中国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公共事业迅速发展,公共管理专业成为一门前景广阔的新兴专业,其教育的中国化十分重要且必要。公共管理教育的中国化是我国社会转型和发展模式变革,以及社会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中国社会问题的挑战与应对之策。对我国国情的研究是公共管理教育中国化创新的前提,理想的政府与和谐社会价值观的建立是公共管理教育中国化创新的灵魂,探索新的办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是公共管理教育中国化创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特殊性,决定了我国公共管理的特殊性,进而决定了我国对公共管理学科人才素质的特殊要求。其中,最基本的要求是对我国公共管理人才的角色定位和基本素质要求。  相似文献   

8.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我国公共管理学科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要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和全球公共治理潮流,适应新时代科技革新要求和高等教育培养高素质综合人才的需要。以新文科建设背景为出发点,解释公共管理学科发展轨迹,分析梳理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逻辑框架并展望学科发展和实践路径。立足当前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公共管理发展的现实境遇,探寻其核心价值导向,构建学科发展空间,拓宽学科建设结构层次,努力构建交叉融合的学科建设体系,积极促进我国公共管理学科的独特性、综合性、应用性。  相似文献   

9.
试探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80年代起源于西方的新公共管理为公共部门的管理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范式,教育行政作为公共部门的重要领域自然也会受到这场变革的影响。本文通过对西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探讨,从新公共管理的视角,结合我国国情,找出新公共管理理论与我国教育行政发展的契合点,试探适合我国教育行政改革的方法,对于发展和完善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公共危机管理是现代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着诸多缺陷.改进我国的公共危机管理,应加强危机教育,增强政府公共危机意识;建立综合的政府危机管理机构;建立公共危机管理的法律和制度;重视预警和评估机制建设,并建立公共危机管理问责制.  相似文献   

11.
公共艺术教育是高等院校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培养创新思维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针对目前公共艺术教育实施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各高校应从课程设置、管理机构、师资队伍、教学设施、教学环境、教育评估等方面,加强公共艺术教育的建设,保障公共艺术教育的顺利开展和健康运行,充分发挥公共艺术教育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河南省为例,调查公安院校警察体育的现状,分析警察体育课程教学中的问题,深入探讨警察体育发展的对策,旨在探讨公安院校警察体育课程教学的改革途径,促进公安院校警察体育的进一步发展,为公安院校警体课程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史无前例的抗击“新冠肺炎”的全民战“疫”,正在书写中国公共卫生安全的历史。这一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中华民族独有的生命观念、家国情怀、公民责任、使命担当,将成为国家永远的集体记忆,具有无可取代的教育意义和价值。笔者从课程的视角分析了公共卫生安全教育进入学校的重要意义,提出公共卫生安全教育进入学校可以从短期的微型主题课程、中期的系列校本课程和长远考虑融入国家课程目标的课程构想,从组建学校课程开发共同体、使用课程开发的相关技术和以获得经验为主的课堂教学三个方面来保障公共卫生安全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了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是通过在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改革和创新,进一步深化了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精品课程建设应重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注重适时更新完善教学内容,体现新的质量观。只有建设高水平、高质量的精品课程,才能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所谓民族学校是指由国家和地方政府批准的,在民族学生集中的地区专门设立的主要供少数民族学生就读的学校。西南地区民族学校与普通学校教育发展在管理体制、课程与教学、师资队伍等方面既存在着共性,也有其独特性。因此,在民族学校的教学检查、教学评价、教学管理、课程设置、师资培训、教学环境等诸方面,就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而是应该根据民族学校的实际情况来实施。具体说来,要推进西南民族学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加大政府投入,改善办学条件;(2)设置多元文化课程;(3)重视民族学校教育特点,调整教学内容与形式;(4)提高民族学校教师素质。  相似文献   

16.
论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思维方式的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的思维方式是教育教学这一特定的社会实践方式在教师主体中的内化,教育的发展变革决定着教师思维方式的变革。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发展,表现在课程、教学和学校文化层面的改革趋势日益加强,传统的教师思维方式逐渐暴露出抽象、二元对立等问题,已不能和社会实践的发展相适应,这就要求教师思维方式也作出转变和提升。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转变和提升思维方式,必须注重教学过程、注重创造、注重学生个性等。  相似文献   

17.
结合河南科技大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五十多年的办学经验积累,从专业发展角度提出了国家级特色专业的建设思路,分别从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实习基地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5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8.
钟云华  李磊 《煤炭高等教育》2012,30(3):71-73,121
目前,地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面临极其严峻的就业困难。研究发现,地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自身人才培养定位没有突出本土特色、课程设置不能有效满足市场需求、师资力量薄弱与实践教学环节开展不得力等教学因素是其毕业生就业难的最重要原因之一。为了促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顺利就业,地方高校应该推行一系列教学改革: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完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与大力强化实践教学,等等。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院系公共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实际情况,具体分析了管理学原理课程的性质和培养目标。明确了课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并根据现有的学生素质和教学条件,探讨了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并就进一步改进和提高课程的教学和教育水平作出了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及学科建设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是为培养新型的公共事业复合型专业管理人才而设立的专业。该专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安排、教学内容研究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对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学科建设提出一些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