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艺术这两个字很难写,但是欣赏艺术其实很简单。如果我们在欣赏世界经典名画时,不谈冗长的美术史脉络,不谈风格、流派,只是欣赏美丽的图画,说说画里的故事,诸如蒙娜丽莎为什么微笑?拿破仑骑的是马还是驴?夏加尔的左手为什么有七个手指头,等等,那一定是很有趣的事情。《艺术里的秘密》告诉我们。只要抱着平常心去欣赏艺术,那一定会发现其中越来越多的乐趣。艺术可以滋养我们的心灵,丰富人类的生命。  相似文献   

2.
贾辉 《声屏世界》2011,(10):36-36
虽然大多数人认为新闻的可看性比不过电影、电视剧.但人们最需要的,仍是有效的信息。有效的信息在影视剧里并没有,或者说不多。影视剧的可看性之所以强.是因为它们都是故事,故事有跌宕起伏的情节。能使观者在潜意识中产生共鸣。一部肥皂剧,只要故事精彩,哪怕上百集看下来,观众也不会觉得累,而且还会把它当茶余饭后的谈资。而一期新闻节目.哪怕只要有一条新闻没有“滋味”,观众可能就会换台去看影视剧。  相似文献   

3.
三言两语     
只有不平凡的人,没有不平凡的工作,档案工作看似平凡,但只要真正做好了,同样能实现人生的价值。——镇平县档案局杨华力对待档案事业要有心栽花,花不开,也要栽;对待功名利禄要无心插柳,柳成荫,也无心。——镇平县建设局王冬梅只有不断探索档案服务工作服务的新领域,档案工作才能永葆青春和活力。——淅川县档案局葛玉文档案,伴我们走过春秋冬夏;档案,伴我们经历春花秋实;我们是档案人,虽然默默无闻,却也甘心情愿。因为,那一件件、一排排印证历史的案卷,不正是我们青春年华结出的累累硕果吗?——社旗县档案局周清瑞不曾轰轰烈烈,也没有名声显…  相似文献   

4.
《大观周刊》2010,(34):36-36
在酒吧聚会。常常会选择一些啤酒,这些啤酒只要不难喝都可以接受,大家对啤酒的口感没有太多的挑剔。也许追求的仅仅是啤酒中浅浅的酒精度数带给我们的快乐。有没有一款啤酒在浅尝一口的时就很有滋味,开怀畅饮时也滑爽无比呢。今天我给大家推荐两款酒,一款是来自法国的1664白啤酒,一款是来自比利时的福佳。  相似文献   

5.
陈彬彬 《出版参考》2005,(26):29-30
艺术这两个字很难写,但是欣赏艺术其实很简单.如果我们在欣赏世界经典名画时,不谈冗长的美术史脉络,不谈风格、流派,只是欣赏美丽的图画,说说画里的故事,诸如蒙娜丽莎为什么微笑?拿破仑骑的是马还是驴?夏加尔的左手为什么有七个手指头,等等,那一定是很有趣的事情.<艺术里的秘密>告诉我们.只要抱着平常心去欣赏艺术,那一定会发现其中越来越多的乐趣.艺术可以滋养我们的心灵,丰富人类的生命.  相似文献   

6.
快乐的哲学     
申林  朱力 《出版参考》2007,(1):38-38
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说英国船舶博物馆收藏了一条船,这条船自从下水以后,138次遭遇冰山,116次触礁,27次被风暴折断桅杆,13次起火,但是它一直没有沉没。这个故事给人一个启示:世界上实际上没有不受伤的船。同样。世界上更没有不受伤的人。  相似文献   

7.
又到了申报新闻职称材料的时候了,几天前,我从报社人事部门领回了申报副高职称的一叠表格。与别人不同的是,我还多了两个厚厚的档案袋——这是我去年的参评材料,因为没通过,被退回来了。17年的工龄,13年的新闻从业经验,从硬件来说应该是符合条件的。也许是10年来我一直在做副刊编辑,为他人默默做嫁衣裳,当着无名的英雄,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心中的委屈固然有,但是,只要能从事着自己喜爱的事业,一切名利皆为过眼烟云。  相似文献   

8.
《天津档案》2006,(3):48-48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辩证的,有利就有弊、物极则必反。关乎我们健康长寿第一大要素的饮食亦如此。对我们自身而言,任何食物都有其两面性,都没有绝对的有益健康,也没有绝对的不益于健康,关健在于摄取要适度,超过这个度其性质就会发生变化。比如,前一段时闻我们以食粗粮和豆制品为时尚.以为此类食物百利无一害。其实也未必。本期就选编了有关的两篇小,以供参考。[编按]  相似文献   

9.
徐之荣 《大观周刊》2012,(23):235-236
课改以来,我们的课堂是“活”起来了,学生也“动”起来了,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大有“课不惊人死不休”之感。可在热闹的背后,我们的品德教学只处于简单的认知状态,课堂不能进入学生的心灵世界;课堂缺乏天然流动的激情与灵性;师生之间缺少对彼此人生价值的认识,课堂成了简单知识的交易场所。这样的课堂学生没有主动的发现,没有平等的交流,更没有反思与批判,从而造成学生思维退化,品质惰化,道德伪化。如何把品德与生活课落到实处,上出新意,值得我们一线教师不断去探索,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从以下四方面去尝试,会使我们的品德课堂会更精彩。  相似文献   

10.
《信息系统工程》2004,(4):60-60
小公司,在资金不太充裕的情况下,不可能开展轰轰烈烈的市场营销。今天很多小企业通过构建公司网站来进行自己的网络营销和市场宣传。“我想购买多普达515手机,你们在哪有店铺?”“对不起,我们在网上销售.没有店铺。”北京有很多从事手机销售的小公司,出于资金的考虑不再去租赁柜台或是建门面店。他们开始采用网络销售模式。  相似文献   

11.
这是一个人人都可以有梦想、而且人人都有可能梦想成真的时代。只要你敢拼敢干、再加上一点点运气、付出挥血如汗的力气,你就可以摇身一变成为一个你想要成为的人!告诉自己,没有什么不可能!这里,我们要讲述的就是一个打工妹从创业初始到百万富翁的创业经历,看似是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创业故事,但与众不同的是,这个创业故事却让一个口吃女改变了她的生活,她的故事发人深省,让很多人可以从她身上获取信心和力量——这是一个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只要有信心,毅力再加付出便可以获得成功的时代!  相似文献   

12.
新闻报道的第一要义就是真实。那么,从空间和时间的角度来看,该事实是必须发生的,没有发生的事实报道了,就是假新闻;该事实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必须是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的。人们如果在一个时空里看到了两次或两次以上在该时空里发生的一模一样的运动事物,这也是假新闻。这是新闻学的最基本的知识。我们的大多新闻媒体也都是按此要求工作的,当然也有做得不够和不好的,这是一个需要新闻工作者长期努力恪守的原则,马虎不得。但是,有一点却应当引起广大受众的注意,这就是时下电视新闻中的画面重复。  相似文献   

13.
先秦时期的哲学家庄子,在《逍遥游》一中为我们阐述了一个深刻而普遍的道理,“万物皆有所待”。人类无论是面对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自身,都没有绝对的自由。任何形式的自由,都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新闻自由也不例外,只有具体的、有条件的、相对的新闻自由,没有抽象的、无条件的、绝对的新闻自由。  相似文献   

14.
《今传媒》1998,(1)
让自己『多出一个脑袋文/魏剑平世上绝无三头六臂的人,新闻工作者也不例外。但是,一个人只要谦虚好学,不耻下问,完全有可能使自己变得聪明能干,有所作为。一些名人的轶闻故事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的范例,让人颇为感动。1957年,上海一位中学生给郭沫若同志写了一...  相似文献   

15.
人们为什么不喜欢开会?有个笑话是这么说的:到世界末日那一天,上帝把人分成了两类,好人让他们去了天堂,坏人呢,都送去了会议室.还有人说:"如果哥伦布有个委员会的话,那他现在还在岸上没能出发."这个世界上有没有谁喜欢开会胜过看电影的?估计没有.为什么?通常一部电影持续90分钟到2小时,会议也是.可是,会议是交互式的,但是电影不是.我们不能冲着屏幕叫:"别进那个房子啊,你这个白痴!"更重要的是,电影不能真正影响我们的生活,不能让我们因为故事的结果而做什么事.但是会议和我们的生活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6.
一、设想与未来 试想如果在家里、在单位或者在公共场所,只要有一台连在网络上的计算机,我们就可以走进我们想去的档案馆,查阅档案、观看档案实物,再现虚拟的历史原貌——走到这样的一个世界怎不令人兴趣盎然?  相似文献   

17.
电视剧《橘子红了》的世界实际上离我们特别遥远。你很难判定这个故事发生在湖南、四川还是江南,只能大致地说,它发生在南方,你也很难判定这个故事的具体年代,好像是清末民初,你更找不出有什么历史上真正存在过的人能与剧中人对上号。所以有人用“不真实”来评价这部电视剧,这说得一点不错。而且这故事还发展得特别缓慢,不仅老年人动作迟钝,年轻人也是如此,这两年迅速飚红为  相似文献   

18.
特里莎修女说:“爱,直至成伤。”麦兜的故事里充满了慈悲、同情。我们的生活充满了缺陷,即使小朋友的童稚世界也有失望、忧虑甚至死,但是猪猪告诉我们“那不是缺陷,是你不在梦中”(William Bulter Yeats)。有人提出“在香港生存的十个理由”,其中一个是香港有成人童话——麦兜的故事。我也有“爱猪的十个理由”,其中一个是这个世界有两只叫麦兜麦唛的粉红小猪。  相似文献   

19.
“世上没有不亮的夜晚,也没有达不到的目的地,关键在于我们对所选职业的兴趣程度如何……”我觉得这句话很正确,我们应该对所从事的工作有献身的精神,这很重要。一个人只要有献身的精神,才能避免自满,避免纸上谈兵。对一个单位来说,员工们只要热爱本职工作,爱岗敬业,这个单位才能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取得好的成绩,才有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画蛋与写稿     
“达·芬奇画蛋”是读者很熟悉的一则写作轶事。这个故事说的是,14岁的达·芬奇跟老师学画画,老师每天让他练习画鸡蛋。后来,他越画越不耐烦。老师发现后,对他说:“在一干个鸡蛋中,就从来没有两只形状完全相同;即使是同一个蛋,只要变换一下角度看它.它的形状便不同了。”达·芬奇领会了老师的意思,专心画蛋,练好自己的基本功,后来,他成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这则“画蛋”故事对学习写作的通讯员是很有启发的。它告诉我们,在写作中要善于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在“一干个鸡蛋’冲如何“画”出不同之处,换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