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语法和语义的角度来看初级阶段乌克兰学生汉语习得的偏误,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语序错误;句子成分的缺失或增加;用词不当。  相似文献   

2.
研究以“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平台”(1992—2015年)以及“全球汉语中介语语料库”(2016—2019年)为语料来源,主要以德语母语者的汉语学习偏误语料为例,对外国人习得汉语作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语料分析结果显示,外国人习得汉语偏误主要有语汇偏误和语法偏误两种类型,其中语汇层面主要存在词语误用、多词、缺词等偏误,语法层面主要存在成分多余、成分残缺、句型错误和语序错误等偏误,且以语汇层面的词语误用和语法层面的语序错误最为典型.基于语际偏误和语内偏误视角分析,外国人习得汉语教学应加强不同语言之间的对比研究,强化对外汉语教师自身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提高对外汉语教学水平,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句法成分研究一直是现代汉语语法中一个复杂而有趣的论题,其中包含许多独特的语言现象。定语作为现代汉语句法成分中的重要成分,有许多值得关注和学习的地方,多项定语语序便是其中较有价值的论题。作为多项定语,各个项之间存在着相对固定的语序,但这种相对固定的语序在具体的运用中又有相对灵活性。本文拟对多项定语语序进行分析,总结多项定语语序规律特点,并就其灵活性进行讨论,希望能使读者对现代汉语多项定语语序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4.
很多韩国留学生在学习和使用汉语过程中,深受韩语“主宾谓”基本语序的干扰,把汉语按照韩语的顺序来说。在学习汉语状语、补语和介词时也出现了较为突出而普遍的语序错误。这些语序错误之所以出现,既有其母语——韩语负迁移的影响,又有在汉语学习过程中不够深入细致,对很多词语及语法内容没掌握好而出现的使用错误。这些都是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予以更多关注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汉德两种语言的语法语序进行对比 ,通过分析讲德语学生的一些汉语病句 ,总结汉德基本语序的特点 ,重点比较了两种语言在主语宾语 ,修饰语在语序中的差异 ,以及判断词的有无问题和否定词在句中的位置差异。通过分析这种不同之处 ,力求找出学生学习汉语的一些难点 ,使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在用汉语进行交际时出现的一些常见错误进行解释和纠正  相似文献   

6.
在英语写作时,学生往往会受汉语思维的影响,很容易掉入一些写作“陷阱”.比如:英语句子必要成分缺失、谓语动词错误等.本文通过分析并总结这些错误,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尽量避免犯这些由于文化差异而带来的错误,提高他们的基础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7.
在对中亚学生进行汉语教学的实践中,我们发现中亚留学生在学习与使用汉语常用否定结构时常常会出现“不”和“没有”的混用、否定句语序不当、否定句中成分多余或残缺等一系列的偏误。通过结合中介语理论分析,母语的负迁移和学生所掌握的目的语知识的限制是造成偏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考察了一部分中国学生在OSV语序、否定句、名词的"数"范畴、动词的过去意义表达四种汉语结构的英译中所犯的迁移错误,探讨了标记理论对中国学生在习得英语时的母语迁移的影响。研究发现学习者既迁移母语中的无标记成分也迁移有标记成分,但是无标记成分的迁移比例大于有标记成分,与标记理论预测的迁移区域基本吻合,但也有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泰国学生汉语写作中汉字书写、标点符号使用、词汇运用、语法使用和语序等五个层面出发,对泰国碧武里皇家大学三十九名处于汉语初级阶段学生的39本作业与39篇作文进行统计与分析后,发现他们在汉字书写方面偏误发生率最高,其次是汉语标点符号的使用偏误,最后是汉语词汇偏误、语法偏误和语序的偏误。  相似文献   

10.
英语冠词与汉语对应时会有语序改变、句法成分省略、语义融合等情况;汉语个体量词和名词短语对应不定冠词,语序、零式特指、“这”、“那”对应定冠词。研究冠词在汉语中的对应形式及成因有助于归纳冠词汉译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