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了增强硅微机械陀螺仪的零偏稳定性,减少其受温度的影响,从数字信号处理的角度提出了一种提高驱动模态驱动相位精确度的方法.通过零偏信号生成的原理,分析出驱动相位的偏差是影响其性能的主要因素.采用基于FPGA数字信号处理实现方式的锁相环闭环控制原理,实现了对驱动相位的精确控制.给出了一种抑制相位误差的解调方法.对比模拟电路,新型数字电路很好地抑制了零偏的漂移,零偏稳定性由60°/h 提高到19°/h.新的数字控制方法显著提高了对驱动相位的控制精度,达到了增强零偏稳定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为了有效控制陀螺驱动模态的工作状态,从原理上分析了微机械陀螺的驱动特性,提出了一个新型的微机械陀螺闭环驱动数字控制电路,即采用数字锁相环和自动增益控制方法分别控制驱动频率和振荡幅度.设计了带有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的数字处理电路,并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当温度变化时,驱动频率能够自动跟踪陀螺驱动模态的谐振频率,并且振荡幅值始终保持在设定值.在常温下驱动频率相对偏差为0.624×10-6,振荡幅值相对偏差为8.0×10-6,分别是模拟控制方案的0.094%和18.39%.因此,基于数字锁相环和自动增益控制的频率和幅值闭环驱动控制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硅微陀螺仪温度补偿方法(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硅微陀螺的温度特性,提出了硅微陀螺仪的温度补偿方法.首先,采用开环电路测试了微陀螺仪的谐振频率和品质因素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并采用闭环电路测试了微陀螺整机零偏随温度变化规律.然后,为研究降低温度对微陀螺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误差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的温度补偿方法.通过Matlab仿真,基于BP神经网络温度补偿的优化模型经过4步就得到很好训练,并使全温范围内微陀螺零偏的目标误差达到0.001.该补偿方法实时运行试验结果表明,环境温度在-40 ~80℃变化过程中,微陀螺仪的最大零偏经过补偿能从12.43(°) /s降低到0.75(°) /s,从而大大提高了微陀螺仪的零偏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减小光纤陀螺仪输出信号中的漂移误差,对小波变换和小波包变换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比较,建立了光纤陀螺仪输出信号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其输出信号的误差特性,在详细分析比较硬阈值和软阈值小波滤波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半软阈值作为滤波阈值.并在实验室环境下分别对光纤陀螺静态和动态输出数据进行了半软阈值小波包滤波实验.对光纤陀螺实时测量信号的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半软阈值小波包滤波方法对光纤陀螺仪输出数据进行处理,静态和动态输出信号误差均方差可以从5 (°)/h减少到 1 (°)/h,有效地消除了光纤陀螺仪中白噪声和分形噪声的影响.该方法比小波滤波方法更加有效地消除了光纤陀螺漂移误差的影响,且能够满足光纤陀螺仪输出高精度和实时处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差分电容式硅微机械陀螺的器件结构角度分析了陀螺驱动信号和检测信号的关系,得出了陀螺的理想驱动信号必须满足的条件,由此提出了差分电容式微机械陀螺的自激驱动方式并设计了总体电路结构,最后总结了陀螺自激驱动电路的优点以及设计难点.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框架式硅微角振动陀螺仪的工作原理,给出了框架式硅微角振动陀螺仪的工作原理图和结构示意图。利用刚体转动的欧拉动力学方程,经过严格的力学分析和严密的数学演算,推导了框架式硅微角振动陀螺仪工作时,陀螺仪的基座与外框架之间的夹角θ和内框架、外框架之间夹角的关系的一个微分方程模型。并对该数学模型进行了简化,得到了近似解,最后利用近似解分析了框架式硅微角振动陀螺仪的基本工作规律。  相似文献   

7.
基于硅转接板工艺实现了超宽带混频微系统组件的三维异构集成,该混频组件由混频多功能芯片和倍频多功能芯片级联而成.基于晶圆级金-金键合工艺实现了四层高阻硅基板堆叠封装.每一层均采用硅通孔(TSV)技术,从而实现信号之间的互连.单片集成微波芯片(MMIC)嵌入在硅腔内,硅基滤波器集成在高阻硅衬底上.硅基转接板上的互连线、腔体以及滤波器采用AutoCAD进行设计,并采用HFSS进行三维电磁场仿真.根据测试结果,混频多功能芯片的射频频率为40~44 GHz,中频频率可覆盖Ku频段,尺寸为10 mm×11 mm×1 mm.倍频多功能芯片工作在16~20 GHz频段,对基波信号的抑制优于50 dB,对二次谐波信号的抑制优于40 dB,尺寸为8 mm×8 mm×1 mm.级联后完全组装的混频组件可实现优于-50 dBc的杂散抑制比和优于15 dB的增益.  相似文献   

8.
采用MK60FX512单片机为主控模块,设计了主要包含角度监测模块、直流风机驱动模块、声光提示模块和电源模块的风力摆控制系统.通过读取陀螺仪MPU9150的输出数据来获取姿态数据,以计算出摆动幅度和角度,采用PID控制技术对电机实现闭环调节,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了风机安装托盘,减小了风机之间气流串扰.经测试,该系统能很好的实现题目要求.  相似文献   

9.
基于硅转接板工艺实现了超宽带混频微系统组件的三维异构集成,该混频组件由混频多功能芯片和倍频多功能芯片级联而成.基于晶圆级金-金键合工艺实现了四层高阻硅基板堆叠封装.每一层均采用硅通孔(TSV)技术,从而实现信号之间的互连.单片集成微波芯片(MMIC)嵌入在硅腔内,硅基滤波器集成在高阻硅衬底上.硅基转接板上的互连线、腔体...  相似文献   

10.
利用标准的0.18μm6层金属混合信号/射频CMOS工艺设计了一种工作在2.4 GHz频段的全集成E类功率放大器.电路采用两级放大器级联结构,其中驱动级利用谐振技术生成高摆幅开关信号;输出级采用E类结构实现了信号的功率放大.在1.2 V电源电压下,设计的功率放大器最高输出功率为8.8 dBm,功率附加效率(PAE)达到44%.同时,提出了一种E类功率放大器功率控制方法.通过改变进入E类开关晶体管的信号幅度和占空比,在3位数字控制字的控制下,输出功率达到-3~8.8 dBm.所设计的功率放大器可以满足诸如无线传感网络(WSN)和生物遥测等低功率系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论文对伺服螺旋精压机的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在"PC+运动控制器"方案的基础之上设计分析了控制系统的硬件,GT 200-SV作为主机控制单元,交流伺服驱动器和专门设计的伺服电机作为执行元件,形成闭环控制系统。在此基础上,选择Visual C++6.0作为软件开发工具,设计控制系统软件使用了模块化和面向对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基于MATLAB/Simulink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工作原理,对相关参数进行计算,基于MATLAB/Simulink平台,建立了双闭环直流调速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用传递函数所建立的仿真模型,其响应的快速性,平稳性较好;以MATLAB中的power system模块所建立的仿真模型,其响应的快速性,平稳性稍差,但后者更能反映真实系统的响应过程,更有实际应用价值,因而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以转速闭环调速系统为控制对象,采用MATLAB/SIMULINK平台建立系统的仿真模型,通过改变额定转速值和放大倍数的大小,来分析直流调速系统的转速和转矩响应过程。仿真结果表明:在参数改变的情况下,转矩和转速响应的快速性、平稳性、稳定性都比较好,整个系统的参数设计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4.
Although growing numbers of second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ers and students use calculators to study graphs, they mainly rely on paper-and-pencil when manipulating algebraic symbols. However, the Computer Algebra Systems (CAS) on computers or handheld calculators create new possibilitie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algebraic manipulation.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views of Turkish prospective secondary mathematics teachers on the use of advanced calculators with CAS in algebra instruction. An open-ended questionnaire and group interviews revealed prospective teachers’ views and beliefs about when and why they prefer three possible uses of CAS—black box, white box, or Symbolic Math Guide (SM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articipants mainly preferred the white box methods and especially SMG to the black box method. They suggested that while the black box method could be used after students mastered the skills, the general white box method and SMG could be used to teach symbolic manipulation.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四轮独立驱动汽车四个车轮的电机转矩可以正、反向输出,有必要对其底盘集成控制系统进行针对性设计以保证各车轮间的协调运作。集成控制系统一般可以分为上层运动控制器和下层力分配器。对于运动控制器的设计,同类研究一般采用滑模控制方法来处理汽车运动的非线性特征,其中终端滑模控制因具有高的稳态精度和有限时间收敛的特点而成为研究热点。对于力分配器的设计,通常方法不能在保证运算效率的同时考虑到执行器的约束,从而很难应用于实际。本文采用终端滑模控制方法来设计运动控制器,通过分析驾驶员操作行为从而更好地追踪理想的车辆运动目标;并提出一种简单有效的转矩分配控制策略,通过考虑轮胎附着极限从而将运动总力分配至四个车轮上。创新要点:本文创新性地将终端滑模控制应用到底盘集成控制系统以实现车辆纵向、侧向及横摆运动的联合控制;本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转矩分配控制策略,将复杂的有约束控制分配问题分解至若干个简单的无约束分配子问题。研究方法:本文采用分层式协调控制方案(图1),应用非奇异和全局快速终端滑模控制方法设计运动控制器,提出一种基于伪逆矩阵的有约束转矩分配策略,应用驾驶员最优预瞄加速度模型来描述和分析人-车闭环系统的运动响应,通过MATLAB/Simulink和CarSim的联合仿真对所设计的四轮独立驱动汽车转矩分配方法进行对比验证。所设定的三个仿真工况包括:开环方向盘角阶跃输入(图6、7及表2)、闭环双移线工况(图8–10)和闭环对开路面制动(图11–15),分别用以测试车辆横摆、侧向及纵向方向上的动力学响应。重要结论:本文提出的基于终端滑模控制的四轮独立驱动汽车转矩分配方法将车辆的稳态转向特性由不足转向转变为中性转向,驾驶员从而?  相似文献   

16.
利用两相谐振电压变换器搭建了测试平台,通过调节两相驱动电压的振幅、频率和相位差,对三种行波型超声波电机的调速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比较。结果表明,调频调速比调压调速和调相调速更为灵活,且具有较大的调速范围。这一结果为超声波的电机的控制策略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直流调速系统的原理和工程设计方法,详细介绍了基于Matlab/Simulink的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仿真和建模设计。教学实践表明,通过仿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直流调速原理。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直流调速系统的原理和工程设计方法,详细介绍了基于Matlab/Simulink的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仿真和建模设计。教学实践表明,通过仿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直流调速原理。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对应用型大学生要求的改变,课程设置也逐步趋于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电机驱动控制课程也改变原来理论偏离实际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结合实验,并将电机驱动控制实训作为其后续课程,以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就行为导向教学方法在电机及驱动技术实训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提出较适合的具体实施方法以共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