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深圳读书月"的重要品牌活动——"深圳读书论坛"为中心,通过回顾其创建与发展的过程,进而分析了深圳读书论坛的三个基本特点,阐述了城市文化影响力,为其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对"深圳读书月"的由来、活动内容及其影响分别作了介绍,并将深圳各级公共图书馆在"深圳读书月"中的作为加以叙述,着重阐释读书月已成为深圳城市亮丽的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3.
深圳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平地崛起并后来居上的现代化新都市,已持续举办21届的"深圳读书月",是其亮丽的城市文化名片.文章简要回溯了"深圳读书月"活动的源起和发展,重点探讨了深圳如何为告别曾经的"文化沙漠"而不遗余力地探索前进,终于在2013年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全民阅读典范城市"荣誉称号.同时总结了影响"深圳读书月"活动成功的基本要素,提出了其他城市可持续、高水平开展全民阅读推广工作可借鉴的三个关键点.  相似文献   

4.
正案:2013年7月,深圳少年儿童图书馆为举办"深圳读书月"活动,发起"百人百书——100个深圳人的100本书"活动,我也有幸收到一份表格,成为"百人"中的一员。少儿馆同仁殷勤叮嘱,自然不敢怠慢,如期交卷。其中"表2"为"我的阅读故事",共有两栏:一、我的阅读与人生:请简要说说您的阅  相似文献   

5.
中国好读书     
正又一个春日将临,人说春日作伴好读书,可现今不论火车飞机出行,候机室或座位上抬头望去,人们低头玩手机的居多,读书看报者寥寥。书贵吗?不尽然。在这样一个娱乐狂欢至死疯狂的时代,天下之大,诱惑之多,以至于在我们心灵深处,真的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了吗?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知者甚寡。2000年全国知识工程领导小组把每年12月定为"全民读书月"。刚刚过去的2013年,深圳成为唯一的"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这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  相似文献   

6.
朱熹不仅是道学大师,而且还是阅读学大师。朱熹是谈论读书方法最多的中国人。朱熹的弟子把朱熹所论的读书方法概括为六个方面,这六个方面涵盖了读书的各个方面的要求,现代人们读书也应该遵循这些要求。综合考察朱熹所论的读书方法,有三个方面的问题,值得今天的读书人关注:读书为明道穷理;读书之法在于熟读精思;“心不公底人,读书不得”。  相似文献   

7.
“深圳十大读书成才职工”候选人亮相媒体,引人关注。(2007年12月3日《深圳商报》 我注意到,这十大候选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读书成才——或自学取得文凭,或业余求学获得职称,或自学掌握技能,或通过学习而职场荣升。这个特点,换成另一句浅近的话来表达,就是:读书换来功利。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汕头市图书馆开展"4·23世界读书日"读书征文比赛活动情况介绍,启示图书馆应借助"世界读书日"这样的良好形式,在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辅导人们有效阅读;注重读书的持续性、实效性,让读书成为人们终身追求的"时尚".  相似文献   

9.
弘扬读书精神大兴读书之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知识创新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下,社会进步、个人发展都离不开知识。为了民族振兴,国民应弘扬读书精神,大兴读书之风。同时要改变读书观念,更新读书方式,提高阅读效率。  相似文献   

10.
读书杂感     
高艾苏 《军事记者》2005,(5):49-50,52
军报记者部一直倡导读书。读书,本是一个人面壁悟道接心印的安静事。但身处“讲读书”的环境,寒窗之外也常冒出些杂感来。  相似文献   

11.
文章简要介绍了张载的读书观,论述了张载的读书之志、读书之要、读书之方,以期为读者阅读古代经典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并进一步明确了读书的目的不仅是获取知识,更为重要的是不断完善人格.  相似文献   

12.
高校图书馆员读书修养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文章重点分析了知识社会图书馆员读书的价值和意义,提出馆员读书的特征与方法,试图构建馆员职业读书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3.
晁公武是宋朝著名的藏书家、目录学家,一生与书为伴,涉猎广泛。本文通过对其读书生活、读书目的和读书方法的分析,探析其读书思想。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互联网发展状况的统计数字和网络读书频道建设的现状入手,分析了目前互联网发展的特点,论述了网络读书频道的类型、内容和特点,提出发挥图书馆的作用,发展"全民阅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如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各人的读书感受、体会亦不同.我的读书经历,概括为为三句话:爱读书,常不释卷;好读书,不求甚解;读好书,掩卷长思. 爱读书,常不释卷.余读书,自幼始,初如<十万个为什么>、四大名著等.文革时期,可读之书有限,父母下放边城,母亲在保山日报社做资料管理员,反倒能接触到各门各类之书,如哥白尼<天体运行论>等,那时正青春年少,求知欲强,青春作伴好读书,虽有些书只是半懂不懂,但却乐在其中,并逐渐养成了读书习惯,一直至今.古人有"三上"(马上、枕上、厕上)读书法,如今无固定读书时间,但亦沿袭此"三上"之法,只是把古人的"马上"变为"飞机上"、"火车上".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阐述了开展家庭读书活动应遵循的"四性"原则,即广泛性原则、针对性原则、新颖性原则、引导性原则.  相似文献   

17.
读书的叛徒     
书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基石,希特勒却粉碎了这块基石,成为读书的叛徒。希特勒喜欢藏书,痂迷读书,阅读了大量的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书籍,但他却走向了人类的反面。读书固然重要,但须慎读,这是反思希特勒读书生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好读书、读好书与会读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博览群书是好事,问题的关键是读什么书,怎么读的问题.古今名人读书的经验中总结出读者不仅要好读书,也要读好书,更要会读书,学以则用才是根本.  相似文献   

19.
小的时候人们受的教育总是“读好书、好读书、读书好”,要孩子们去读好的书,好学向上,喜爱读书,并且相信读书是好事、有好处,可以成为好人或有用之才。稍稍长大以后我才听说一种反讽的说法: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可见读书也有害处,特别是方法不当,亦可误人终身。步入中年才悟出新的座右铭:读闲书、闲读书、读书闲。  相似文献   

20.
功利性读书无可厚非。读书是否功利是由社会的深层原因决定的,非读者之故,不管功利与否,能读书总是好事。当前该关注的应是有书不读和无书可读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