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廖球 《图书馆学刊》2012,(1):14-15,37
针对读者量和文献利用率日益下滑的局面,高校图书馆可以把自己定义为公共文化空间,在资源、服务、活动、环境空间及网络、接纳社会读者等方面做出努力,以吸引读者,提高文献和建筑空间利用率,充分发挥其作为文化教育机构的职能。  相似文献   

2.
汪灿 《图书馆界》2023,(2):36-40
从文化发展功能角度探讨城市文化街区与图书馆空间服务融合。在分析城市文化街区文化发展功能——贮存、流传和创造文化基础上,据文化发展功能含义及空间理论,阐述融合的三个维度:空间上地理及场所融合,时间上贯穿过去、现今和未来,建立社会关系。指出支撑融合活动的图书馆空间服务相关理论,即公共知识空间理论、知识管理、文化与知识的辨析,结合实践从图书馆建筑文化、空间服务资源建设、社会关系建设及文化方向方面提出融合路径。  相似文献   

3.
在图书馆业务工作中,数字化服务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山东公共文化云整合了各级各类文化服务机构包括数字化的内容资源、场馆与机构资源、服务与活动资源,为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4.
宋菲  李麟  李力 《图书情报工作》2013,57(13):29-34
从资源建设、服务提供、长期保存、空间规划及组织文化等5个方面,对28份图书馆机构战略规划及35份学协会研究报告进行分析,发现国外图书馆呈现出以下发展特点:重视用户需求,协调发展印本资源与电子资源,注重建设本馆特藏资源与原生数字资源;积极丰富服务内容,拓展移动服务;重视原生数字资源及科研数据的长期保存;以智慧中心为定位拓展图书馆实体空间功能,支撑教学与科研;按需培养人才,构建具有数据意识的学习型组织。  相似文献   

5.
文章首先通过阐述“互联网+”对图书馆公益文化服务在服务平台、信息资源和服务理念方面的影响,进而指出图书馆现有公益文化服务的缺陷,并从服务平台、空间、内容、团队4个角度构建具有“互联网+”思维的公益文化服务模式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6.
在阐述图书馆文化建设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在“文化强馆”中的实践探索,提出了文化空间打造、文献资源建设、创新团队建设和服务模式创新等方面的—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图书馆的文化建设要研究图书馆的基本价值,以资源价值、空间价值、文化价值和公共服务价值为基础构成图书馆的价值网结构,基于图书馆的价值网结构,有序加强建设核心文化,推进知识服务的资源文化,营造多元的空间文化,建立"自由平等"的服务文化,积极构建特色文化以推进图书馆的文化软实力建设。  相似文献   

8.
图书馆家庭空间是美国图书馆家庭参与服务的经典项目。文章以此项目为例,分析其发展路径和理论支撑依据,从人员培训、空间服务、机构合作、项目评估4方面总结项目特征,探讨家庭共同参与儿童早期教育的模式。我国公共图书馆可以引入该项目的服务理念,从强化馆员培训、优化空间资源、精准服务对象、搭建评估框架4个方面借鉴其服务经验。  相似文献   

9.
文化传承与文化教育是图书馆区别于其它信息服务机构唯一特征,也是高校图书馆的基本职责。本文明确提出高校图书馆在培养学生价值观、传承大学文化、传播社会主流文化等方面的职责,并从构建图书馆文化体系、建立长效文化育人制度、培养图书馆员的文化追求、充分利用馆藏特色文化资源四个方面提出改进策略,以期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的文化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0.
空间再造作为当前高校图书馆空间研究的前沿热点,是图书馆战略转型发展及提升服务能力的重要抓手。文章采用网站调研和案例研究法,概述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燧石图书馆空间再造过程,并分析历史文化、建筑本体、馆藏资源、技术革新、服务提升、设施配置六个方面与空间再造之间的融合,最后以空间生产理论为基础,指出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与服务转型是当下发展的必然趋势,并提出空间再造及服务转型必须坚持以读者为中心、必须打造具有温度的文化空间、必须保持空间的可扩张性。  相似文献   

11.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图书馆与社会合作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研对图书馆外部公共服务机构进行考察,了解它们的服务范围、条件、目的、与图书馆的合作关系及评价、合作渠道和合作期待、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相关部门重要性的认知等。提出图书馆应简化服务条件,主动发挥部门优势加强与同质部门在资源、业务、服务等方面的合作和援助,注意借鉴商业性机构的灵活服务手段并建立异质联盟,坚持无偿服务以提高服务质量,争取政府和社会外界的资金投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促使高校图书馆积极履行公共文化服务使命,努力实现自身的服务功能。文章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目标取向及实践乏力问题,提出了树立服务至上的工作理念、创新服务方式、开放服务空间、扩大服务范围、加强资源保障、强化政策引导等高校图书馆服务功能提升路径,以期高校图书馆能够不断提升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3.
保洪才 《图书馆学刊》2012,34(12):115-117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电子资源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电子资源在图书馆中的应用给图书馆工作带来了质的飞跃。图书馆作为文化教育机构和服务机构,服务是其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户对服务质量的反馈是图书馆对工作进行评估的重要内容。以用户感知为中心,构建图书馆电子资源绩效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4.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会对高校教育产生较大影响,高校图书馆在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支持方面发挥的作用日益明显。北美高校图书馆采取了将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写入图书馆发展规划、借助信息资源提供情绪自我疏导服务、多渠道联合打造消极情绪对抗机制、设置分级放松空间帮助学生释放心理压力、配备专门人员支持心理健康服务的发展等措施。我国高校图书馆应增强心理健康服务意识并制定合理规划,在完善资源建设的同时扩大资源宣传,针对不同心理健康需求开展多样化活动,促进多机构合作开展心理健康项目,提供心理健康支持空间并配备减压设备,发挥馆员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素养方面的作用。表1。参考文献77。  相似文献   

15.
图书馆空间资源是图书馆服务新的价值增长点。文章梳理了现代图书馆空间建设理论,归纳了空间建设的基本遵循,提出图书馆空间资源组织和价值挖掘的四点建议:以读者需求为出发点,打造功能多元、合理有序的学习场所;突出知识和文化属性,提升空间文化内涵和服务效能;建设多形态社群交互空间,促进知识的流动与转化;弹性设计增强空间包容性,实现图书馆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台湾海峡两岸有两所同名的"清华大学"图书馆,分别位于北京和台湾新竹.通过对两所"清华大学"图书馆在历史沿革、组织机构、管理制度、文献资源、读者服务等方面的比较发现,两者既有相同相近之处又各具特色.北京清华大学图书馆文献资源规模大、投入多,注重信息服务形式和内容的深度挖掘;新竹"清华大学"图书馆在图书馆服务范围的扩展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推广方面有独到之处.两所"清华大学"图书馆可以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共同促进海峡两岸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文旅融合为图书馆空间服务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方向。梳理了图书馆空间服务理论的研究成果,基于文旅融合时代背景从旅游推广、读者需求和促进阅读多维度探讨图书馆空间服务价值,以资源要素为切入点提出图书馆空间服务突出地域特色、塑造文化地标、推行增值服务、搭建交流平台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 旨在充实图书馆文化创意理论,为图书馆文化创意的实践提供方向。[方法/过程] 从空间、资源、服务的角度对图书馆文化创意工作的实践做梳理和归纳,提炼图书馆文化创意实施模式。[结果/结论] 对模式中的要素进行定义和说明,提出资源、服务及空间的一维角度、二维角度和三维角度的实施路径,并对图书馆文化创意的实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高校图书馆具有准公共产品属性,本文通过了解当前高校图书馆在馆藏资源、空间管理、馆员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公共经济学相关理论探究高校图书馆如何在资源配置、空间管理、服务水平等方面实现服务效能最大化,提出通过馆藏资源配置帕累托最优与帕累托改进提高馆藏资源的利用率,优化空间资源管理,完善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提高人力资本,从而为实现高校图书馆服务效能最大化提供物质资源、技术资源、人力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20.
张宝宁  徐磊 《河北科技图苑》2011,24(5):29-31,46
对图书馆知识创新保障体系的构建进行了研究。图书馆作为提供知识服务的机构,对社会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图书馆知识创新的程度决定着为用户提供知识服务的质量。图书馆知识创新的内容包括文化理念、软硬件资源、服务方式、服务人员等方面。图书馆知识创新保障体系构建及其策略在于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信息人才保障、信息技术与信息设施保障、法律及标准化保障、知识创新质量评估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