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新闻改革的不断发展,新闻界的同仁越来越重视现场短新闻的拍摄。什么是现场短新闻呢?现场短新闻,是指新闻记者直接在新闻事件的现场,向观众报道的新闻价值较高、篇幅短小的新闻。也可以说,现场短新闻是一种比较灵巧、好驾驭的新闻形式,是记者可以随时捕获新闻的一种轻武器。当然,要真正写好它,写出分量,写出文采和韵味,写出"鲜活"的凝重或灵动,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必须有点扎实的功夫,并且要全力以赴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2.
新闻求新。新闻天天有,但如何在我们的日常报道中冲破新新相沿而成陈套的束缚,推陈出新,使报道能让人耳目一新,深有所得,深有所悟,确实不是十分容易的事。要花心血,要用智慧,有时还要学会战胜自己。要干新闻工作,就要在这方面努力。不努力,乏善可陈,无甚新  相似文献   

3.
短新闻写作手法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位老记者说:“干新闻这一行,最难写的是短新闻。”这位老记者之所以这样说,我想主要是因为在短短的篇幅里,有时要反映重大题材,有时要重现精彩的场面,有时要表现出磅礴的气势,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笔者翻阅中外短新闻佳作,觉得以下几种短新闻的写作手法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一、大处着眼,小处落笔。它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即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外国新闻学中讲的接近性,就是这个意思.大量的优秀短新闻作品表明,以小见大,是短新闻写作中常见的手法。为此,要求记者(通讯员)要大处着眼,全局在胸.尽管笔下所写的只是一些具体的新闻事件,而心中所想的,眼光所射及的,却是广阔的、深远的内容。应透过一厂、一店、一人、一事,反映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问  相似文献   

4.
怎样写新闻?这是专业新闻工作者、通讯员和新闻爱好者一个“入门”的课题,同时,也是一个“终身”的课题.因为,要把新闻写好,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需要不断地研究、探索、创新.这里的学问不仅在于文字功夫,更重要的还在于遵循新闻规律,掌握新闻写作特点.全国好新闻评选正是为了这个目的而连年举行的. 第六属全国好新闻评选5月21日在成都揭晓,共有208篇(幅)好新闻作品入选.其中特等奖7篇(幅),一等奖5l篇(幅),二等奖86篇(幅),三等奖84篇(幅).这是从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中央各系统经过初评推荐上来的两千多篇(幅)新闻作品中,又经过复评和定评最后筛选出来的.这里入选和淘汰的剪刀差是1比9,两者均有老记者  相似文献   

5.
应该说,现场短新闻是一种比较灵巧、好驾驭的新闻形式,是记者可以随时捕获新闻的一种轻武器。当然,要真正写好它,写出分量,写出文采和韵味,写出“鲜活”的凝重或灵动,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必须有点扎实的功夫,并且要全力以赴认真对待。这些年,我陆续写了些现场短新闻,做了些探  相似文献   

6.
写诗歌、散文、小说需要真本事,写新闻同样需要真本事。有人说,“新闻有啥难写的,把事情说清就行了”,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并不那么容易。人常说“事非经过不知难”,我就有亲身经历:以前我听广播、看报纸,也曾觉得写新闻容易,也想用自已手中的笔讴歌身边的新人新事,心里还想自己读了十几年书,写那么三  相似文献   

7.
现场短新闻,是新闻体裁中的一个新品种。因而对它的定义,似乎还投有一个比较一致的界定。 据中国记协的阮观荣先生的说法,现场短新闻,是指作者深入新闻事件的现场,采写制作的一种新闻价值较高、现场感较强、篇幅短小精粹的新闻作品。这虽然还不能称为现场短新闻的准确定义,但可以说基本上包括了“现场短新闻”这种文体的主要内容特点。这就是:一要新闻价值高;二要现场感强,能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之感;三要篇幅短小。如果具备这三个特点,应该说就是一篇不错的现场短新闻作品了。  相似文献   

8.
没有发现就没有新闻。新闻报道实质上就是一种发现。古人说,为文者,观察积累也。新闻报道也同样如此,是观察与积累的结果。要想作一名合格的电视记者,除了要练好笔头功夫和镜头功夫外,还要练好第三种功夫,提高新闻发现能力,这样才能找到好新闻,做出好新闻。这第三种功夫该如何练就呢?笔者以为,牢牢掌握“三贴近”是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要写好现场短新闻,并不是一件想办就办到的事,要使写出的现场短新闻有其社会价值和新闻价值,需要动一番脑筋。首先要明白现场短新闻有哪些要素。简单地说,现场短新闻的要素有三:一是要有较高的新闻价值,这是现场短新闻的前提条件。没有这一要素,也就抽掉了其新闻属性,谈不上新闻,更谈不上现场短新闻了。因此,具有新闻价值是现场短新闻的基本要求,无论如何是不能缺少的。二是要短,针对性强。唯有  相似文献   

10.
说长道短     
说长道短做好说不难也难的事现实生活中,有不少看似简单,但要长期坚持做下去却又十分艰难的事情,我们做新闻工作,也经常碰到一些说不难也难的事。就拿编辑、记者接待读者、作者这件小事来说,新闻工作的方针和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都要求编辑记者要热情诚恳地对待作者...  相似文献   

11.
在“新闻”与“宣传”的关系上,有些事有宣传价值,却不一定有新闻价值;有些事有新闻价值,却不一定有宣传价值。而我们要写的,是那些既有宣传价值、又有新闻价值的事。这一点说起来简单,要做到恰如其分,也不难,难的是时时要有清醒的头脑,头脑清醒的“出处”就是“讲政治”。我对“讲政治”的理解,首先就是“讲大局”。  相似文献   

12.
写好新闻既然是新闻工作者的“基本功”,那末,这功夫应下在什么地方?陆定一对《新闻战线》的同志说:“新闻,我是天天看的,看了几十年了。看来看去,想来想去,我还是认为,新闻一定要真实。技巧是要的,但主要是要真实。”他还说:“我建议你们要在真实上做功夫。”  相似文献   

13.
高仲彬 《军事记者》2012,(11):28-28
新闻贵在发现.谁要想更多地发现好新闻.就要比别人“多长一只眼睛”.否则是抓不到好新闻的。笔者长期从事人武部及预备役部队工作宣传,觉得要在这样的岗位上发现新闻.既容易又不容易。说容易.是报道者大多身在第一线,是具体工作的参与者、见证人,能在第一时间对所发生的人和事了解和熟悉.对搞好新闻报道有很好的便利条件和机会;说不容易,是说如果报道者没有发现新闻的一双明亮的眼睛,即便他碰见了新闻,也不能把它抓住和写好。怎样在部队平常的工作生活中去发现新闻线索?  相似文献   

14.
提问的艺术     
一、提问难的主客观原因采访中,不少记者常常为抓不住一个重大题材,提不出一个重大的、带有普遍性和方向性的新问题而发愁或冥思苦想.记者要较好地组织起提问,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老记者周孝庵在《访问》一文中说:“访问不难,发问实难”,著名记者柯天《怎样做一个新闻记者》说:“采访是一种应世最高的艺术,也是新闻学最微妙又最困难的技术.新闻实践表明,提问难主要有主客观两方面原因.由于采访中记者要在  相似文献   

15.
开春话头条     
每到春来,万象更新。时代掀开新页,报纸也扩大了几版。多版面、多篇幅是我国今年报业一个比较广泛的特征。预示着新闻改革从普遍关心时期已转向务实发展时期。有新形式就要有新内容。首先要让头条新闻活起来,也算是新年里加大新闻改革的祝愿和企盼。中宣部副部长徐惟诚在第二届现场短新闻研讨会上,曾建议今年开展头条现场短新闻的竞赛。为搞活头条新闻拓宽了视野,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的理解是: 抓头条好新闻首先要有宏观意识。事关全局、影响全局的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重大方针政策,以及国内外重  相似文献   

16.
×××同志:你在来信中间:“好新闻都是事迹过硬吗?”这里,我只就“好新闻”与“事迹过硬”的关系发一点议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要知道,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很难想象一件平庸无聊、没有任何新闻价值的事能够”报道”成为好新闻。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存在决定意识,我们可以断言:一条新闻之所以好,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它所报道的事实过硬,即它包含有足以使它成为好新闻的内在因素,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然而,并不是像你说的,“凡有了过硬的事迹,就一定能写出好新闻来”。因为一件过硬的新闻事…  相似文献   

17.
什么叫短笔?短笔应该包括三层意思:新闻作品要篇幅短,段落短,句子短。当然这是就一般而言的。并不是绝对地排斥长篇幅、长段落、长句子。但毫无疑问,应该以短为主. 论述新闻作品应该短的文章,已经数不胜数.主要是强调篇幅要短。这是完全对的。因为:一、短文才能写得快,保证了新闻传播的及时性.二、  相似文献   

18.
改文风,呼唤新闻短下来。究其实,"短下来"只是第一步,更高的要求,应该是又短又好。好的短新闻,不仅仅是指篇幅上的短,而是有思想、有内涵、有韵味的短。短文未必没有深度,短不意味着浅。正如深度报道不是长文的代名词一样,肤浅的报道也不是短文的代名词。如果"短"只体现在形式上,而行文思想干瘪,内容空洞,读来乏味,那就失去了短的意义。曹丕说文以气为主文短不能  相似文献   

19.
一、新闻与宣传的交汇 在"新闻"与"宣传"的关系上,有些事有宣传价值,却不一定有新闻价值;有些事有新闻价值,却不一定有宣传价值。而我们要写的,是那些既有宣传价值、又有新闻价值的事。这一点说起来简单,要做到恰如其分,也不难,难的是时时要有清醒的头脑,头脑清醒的"出处"就是"讲政治"。我对"讲政治"的理解,首先就是"讲大局"。  相似文献   

20.
何微建议评好新闻采用十二分制(见今年第6期《新闻战线》第40页),我认为不可取。按那五条标准进行“三三二二二”打分,会埋没很多真正的好新闻。我认为,好新闻构成是:①符合新闻的基本要求;②有独到之处。基本要求也就是新闻的一般要求,是每篇新闻都必须做到的。如:真实,记叙清楚,文字准确,符合政策,有时效等。另外一些要求如“题材重大”、“写法新颖”、“思想性强”、“问题新”、“短小精悍”等就不是新闻的基本要求,它们可以用来衡量新闻,但不能用来硬套每一篇新闻作品,认为缺其中一点,就不是好新闻。看看这几年的全国获奖好新闻可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