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2004年6月17日,本刊编辑部召集部分参与今年广东历史高考阅卷的中学老师、广州市部分考生等20余人举行了一次“2004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广东卷)座谈会”。一些未能到会的阅卷老师和教研员也递交了他们的书面发言。座谈会由本刊主编、华南师范大学历史系主任左双文教授  相似文献   

2.
在2005年广东高考历史试卷阅卷工作接近尾声之际,本刊特组织了一次笔谈,邀请参与评卷的老师对今年高考历史试题(广东卷)的质量、特点及考生答题情况等发表自己的看法。部分未参与阅卷的一线教师和教研员也应邀参加了此次活动。  相似文献   

3.
品读2006年各套高考历史试题,广东卷给笔者留下的突出印象是典雅清新。比较近三年的广东卷,明显地感到2006年的试题迈上新的台阶。首先,这套试题重视史料的运用,学科特点鲜明历史试题应有历史学科的特点,这本是无需讨论的问题。但遗憾的是,以往很多历史试题(包括一部分高考历史试题)却失  相似文献   

4.
2005年的高考业已结束,广东省作为全国惟一的既进行高中课程改革、又实行自主命题的省份,其历史试卷尤其受到全国教师的瞩目。大家都在关注广东省的历史试题是否与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接轨?是否反映出2007年高考改革的新思路?从表面上看来,今年的广东历史试题似乎四平八稳、  相似文献   

5.
吴士雄 《历史学习》2006,(11):41-42
随着高考的改革,对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也反映、渗透到高考试卷之中,2006年高考历史试题中就涌现出不少令人眼前一亮的研究性学习试题,下举三例,与共赏析。例1.(2006年高考广东大综合卷第6题)国际关系有时会影响国家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包括服饰的流行。“布拉吉”本是苏联地区妇女们春夏季的日常服装(如图),有段时期曾在我国广为流  相似文献   

6.
从2004年开始,上海、江苏、广东、广西四省市(区)实行高考单独命题。纵观近几年江苏、广东、广西三省(区)的高考历史试题(上海试题专文另述,下文中出现的高考及高考历史试题均指江苏、广东、广西的高考历史试题),其难度在经历了全国卷多年的攀升、摇摆、稳定之后,出现了明显的回落。就表现言,有些历史试题采用直接出自教材的提问方式,试题的答案大多也在教材中有现成的表述。因而,所考查的多是学生的记忆水平和熟练程度。从而出现了只要将课本内容记忆清楚,就能得高分的所谓“贝多芬”现象。  相似文献   

7.
1999年广东首次实行“3+X”高考模式,至2009年整整10年了,今年是这一模式的最后一年,所以今年高考的“X”科试题备受关注.本文就2009年广东高考物理试题谈谈笔者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广东于1999年率先实行“3+文理综合+X”的高考模式,2003年报考历史的考生升至第三,2005年再创新高,在45万名考生中报考历史的有75492人,仅次于政治(111994人),位居第二;2004年广东的部分高考科目已开始自主命题,但历史等科仍委托教育部命题,2005年,广东对所有科目实行自主命题,历史科也在其中;同时,2005年也是广东实行新课程后进入高考的第一年。由于这些原因,2005年广东高考历史试题引起了省内外师生的普遍关注,下面根据阅卷所得试作分析,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9.
高考自主命题以来,广东历史试题一直以专业化的特色在全国独树一帜。今年,广东历史试题在专业化的道路上又有新发展。深入分析今年试题专业化的表现和原因.积极寻求教学上的应对措施,才能提高新一届高三备考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从命题技术的层面看,2008年高考全国文综卷I历史试题最突出的特点是“学院派”风格和“原生态”特色。 一、“学院派”风格 全国文综卷I历史试题与其他自主命题省份的历史试题相比,规范、严谨、专业,体现了比较明显的“学院派”风格,命题专业水准之高,也是其他省市高考历史试题望尘莫及的。  相似文献   

11.
“我想握住你的手”是今年高考上海卷语文作文题目,在此借用这一题目来分析今年高考文综浙江卷的历史试题,笔者认为是再恰当不过了。本文借用此题目有两层意思:其一,表达笔者想揭开今年高考文综浙江卷历史试题的庐山真面目,“握住”命题者的“手”,力图洞悉命题者的命题意图及思路;其二,通过对试题的分析,笔者隐隐觉得命题者似乎也有一种想通过试题力图去“握住”考题背后的某只“手”!  相似文献   

12.
今年广东高考文综历史试题39(1)的失分很大程度上是考生对该试题的误读导致的。在6月8号上午考试完成之后.部分考生吐槽说“竟然考史观”.不少老师也慨叹说“这两年考历史,考得太专业,考史学理论、考史观”。网络上对今年39题(1)给出所谓的“参考答案”是“从近现代化的角度”。这说明这些考生和老师并没有很好地理解新课程改革下“新材料、新情景”试题的考查,并误读了命题思路。影响了作答。  相似文献   

13.
李翰  曹靓 《历史学习》2007,(2):25-29
时间是构成历史的基本要素之一,高考历史试题特别注重对时间的考查.2006年广东高考历史单科共有五道选择题涉及中国古代史,其中有四道题目都是直接设问考查历史时间.高考重视对历史时间的考查还表现在: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发生的时间在高考试题中往往反复出现.  相似文献   

14.
历史新课程按文明史范式构建了高中历史新的知识体系,而通过对近年高考历史试题(含“文综”卷中的历史试题)的分析,我们又有足够的理由说,文明史范式已主导着历史高考试题的命制,中外文明史已成为历史高考的核心内容。在此情况下,高中历史学习(含高考复习)自然应将中国文明史和世界文明史作为重点。那么,学习(复习)文明史时我们应注意哪些问题呢?2006年4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  相似文献   

15.
四川高考自主命题始于2006年,2008年因大地震情况特殊,真正称得上自主命制的高考试题有3套,即2006、2007、2009年高考文综四川卷历史试题,下面就这三年的“川味题”作一番品读。  相似文献   

16.
广东高考文科基础历史试题全部为选择题,主要考查主干知识,注重基础知识。偏、怪、繁、难题较少。但少数几道题目具有跨度大、角度多、部分选项迷惑性强等特点,起到拉开考生分差的作用。2007、2008年考生在文科基础历史试题上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这部分试题所采用的干扰方式缺乏了解。下面笔者以2007、2008年广东高考文科基础历史试题为例,介绍几种常见的解题陷阱,以提高考生答题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17.
武松健 《教师》2008,(12):84-85
今年,湖南省高考文科综合试卷采用全国卷一,笔者对其中历史试题部分做了一些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8.
近年的高考历史试题出现了对文史常识的考查,与新课程的理念相适应,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素养。如2007年全国文综Ⅰ卷帝王谥号题;2008年全国Ⅰ、Ⅱ卷中国古代地名中的“阴”“阳”题;2008年山东高考历史试题基本能力测试对“中国”别称的考查:2008年宁夏高考历史试题对十二生肖的考查;2008年上海高考历史试题B组对端午节习俗的考查:  相似文献   

19.
随着高考帷幕的落下,高考试题又成了人们所热议的话题。对于2013年浙江省文综高考历史试题,笔者觉得可以用“灵动”“大气”和“提升”三个关键间来概述。  相似文献   

20.
<正>从2010年起至今,广东高考历史学科能力考查的形式是政治、历史、地理三科合卷的文综试卷。其中历史部分是从第12至23题共12题的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和第38、39两大主观题共52分,总计100分。经过四年的探索,广东高考历史学科能力考查的形式基本定型为文综背景下的历史试题,并形成鲜明的"粤派"特色。一、文综背景下历史主观题的特点1.历史味浓郁的情境型试题新课程实施以来,广东高考历史试题的史料选取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