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新闻发言人制度于1983年正式确立。新闻发言人作为党和政府最直接的耳目喉舌,最权威的发布者,实现了政府的政务信息和重要新闻与社会的沟通。“7·23”甬温线高铁追尾事故后,原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在新闻发布会的言谈表现让人们再次关注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困境、新闻发言人的修炼、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设等问题。本文以此事件为切入点,谈谈笔者对政府部门新闻发言人制度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
新闻发言人是代表其他自然人或法人(如公司、政府或其他机构)的身份发言,并向记者介绍情况、回答提问的公共关系人员.①2011年"7·23"动车追尾事故、故宫"N重门"等事件和此后相关部门新闻发布会上数位官员的不断雷语,引起了公众对我国新闻发布制度的广泛质疑和讨论,新闻发言人究竟该如何作为成为关注焦点.2011年10月,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增强舆论引导能力"成为党和政府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中心工作之一.在这个中国新闻发布制度建设的拐点上,新闻发言人自身更应迅速把握当下形势、拓展业务素养,走上职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3.
深圳的新闻发言人制度是建立在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基础上的,在社会、政府和媒体三方的特殊环境下得以孕育和发展。该制度的发展符合了环境变革、媒体舆论监督、政府与民众信息互动和政府提升执政能力等各方面需要,目的是让政府更好地协调对内对外的关系,与公众更好地进行沟通。而政府信息的及时发布,有效到达和有效的互动正是健全深圳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我国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植根于具体国情,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其性质和内涵十分丰富。新闻发言人是党和政府的代言人;新闻发言人是有别于新闻媒体的特殊的、最直接的政府喉舌;新闻发言人还是党和政府、新闻传媒和人民群众之间相互沟通的一座重要桥梁。  相似文献   

5.
视窗·声音     
有些新闻发言人对“敏感问题”顾左右而言他,或者干脆以一句“我们还没有得到这方面的报告”应对,在新闻发布中是常见的现象。当政府严重失误或突发恶性事件,有些官员不愿意公开,要求新闻发言人闪烁其辞、所答非所问,与新闻发布会的灵魂背道而驰。从根本上说,现代政府的价值就在于随时为社会公共利益担起责任,保障社会的安全运转。对涉及公民生命财产的重大事件,政府只有及时、迅速地把情况告诉人民,让民众及早采取措施防范,才能体现政府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在公共资讯披露方面建立对称的责任制,让新闻发言人披露还是不披露信息承担相关…  相似文献   

6.
陈羽峰 《今传媒》2012,(10):56-57
我国的新闻发言人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近年来随着我国政治文明建设、政府信息公开化的进程,新闻发言人制度不断得到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是公民知情权得以实现的有力保障,党和政府也出台了相关保障公民知情权的原则措施,但原则不等于法律。我国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其实也还没有真正走上制度化的道路。本文拟从社会学关于制度以及制度化的相关理论入手,分析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制度化现状。  相似文献   

7.
李博 《新闻世界》2010,(4):11-12
新闻媒体是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从这个意义上说,政府新闻发言人是党和政府最直接的耳目喉舌。中国新闻发言人制度从1983年正式确立至今已有27年的历史,虽较之国外新闻发言人制度的确立晚了一个多世纪,但是其发展速度相当迅速。本文通过对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发展历程进行简单的梳理,着重分析其在当下的发展状况,提出了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方面的不足及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8.
新闻媒体是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从这个意义上说,政府新闻发言人是党和政府最直接的耳目喉舌。中国新闻发言人制度从1983年正式确立至今已有27年的历史,虽较之国外新闻发言人制度的确立晚了一个多世纪,但是其发展速度相当迅速。本文通过对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发展历程进行简单的梳理,着重分析其在当下的发展状况,提出了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方面的不足及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9.
新闻媒体是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从这个意义上说,政府新闻发言人是党和政府最直接的耳目喉舌。中国新闻发言人制度从1983年正式确立至今已有27年的历史,虽较之国外新闻发言人制度的确立晚了一个多世纪,但是其发展速度相当迅速。本文通过对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发展历程进行简单的梳理,着重分析其在当下的发展状况,提出了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方面的不足及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政府网络新闻发言人工作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上半年,政府网络新闻发言人开始在我国一些政府部门出现,并受到了网民的欢迎.网络新闻发言人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没有任何模式可以借鉴,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建议通过构建多样化的发布机制、实效化的服务机制和立体化的宣传机制等手段让网络新闻发言人成为政府信息公开和民主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11.
新闻发言人制度与政府公共关系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茜 《当代传播》2003,(6):79-80
在“非典”期间,国务院新闻办一共举行了8场新闻发布会,在一些“非典”疫情比较严重的地方如北京市、河北省加强新闻发布。此外,“非典”期间,一批新闻发言人,如卫生部的新闻发言人脱颖而出,而且各个地方、各个部门,各种不同形式的新闻发布模式也建立起来。新闻发布会成为民众掌握疫情、了解“非典”重要的信息渠道,而新闻发言人的发言不仅消除了不利的社会流言,而且还鲜明地表明了政府的姿态。“非典”过后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设提上了重要的议程。  相似文献   

12.
2008年7月中旬,一位新闻发言人的离职引起网上热议.在中国的新闻发言人中,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是最独特的一个,每次公开表态,均引发公众关注.任职5年来,王旭明经历了100多场新闻发布会和上千次记者采访,持续与一些媒体及评论人唇枪舌剑,"教育买衣论"、"媒体无知论"、"中国教育成功论"、"名校生养猪论",是媒体对其表态之浓缩.  相似文献   

13.
新闻发言人每天与媒体记者打交道,想要获得媒体的正面报道,首先要赢得记者的信任,要"说服"记者,让他们接受或者认可自己的话。如何通过一些人际交往的技巧,来帮助新闻发言人更好地"说服"记者呢?不妨参考借鉴一下Sears的说服模型。  相似文献   

14.
朱虹 《声屏世界》2010,(6):19-22
新闻发布是政府信息公开的直接结果,其根本目的是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和使政府的活动更加易于被普通民众理解和接受,新闻发言人制度是政府信息公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新闻发言人是一种传播现象,是一种传播形式,更是一种传播制度。作者作为广播电视管理机构的新闻发言人,以自己的实践,阐述了新闻发言人的角色定位和职责。读完该文,广播电视媒体工作者不仅可以理解新闻发言人角色意义,还可以从中领悟出如何利用新闻发言人来完善自己的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15.
论网络新闻发言人与网络舆论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晓辉  汪君 《新闻世界》2010,(12):141-142
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是政府在网络媒体迅速发展的环境下,为普通民众和政府部门进行政策和民意沟通而搭建的新通道。网络新闻发言人的设立,有利于政府机构及时进行信息发布,同时也能使民意得到充分表达,更好地发挥网络舆论的积极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政府网络新闻发言人的角色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一系列网络事件的发生,政府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逐步进入"试水"阶段.继广东省工商局首次设立政府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后,昆明市、成都市、贵阳市、陕西省等一些地方政府相继设立政府网络新闻发言人.从现实运作来看,首批设立网络发言人的单位初步形成了与网友经常性、制度化的网上沟通机制.但是,各地设立的政府网络新闻发言人的作用、职责各异,不利于促进政府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走向制度化、规范化.本文从网络信息、网络舆论、网络矛盾的产生规律、特点等方面,来探讨研究政府网络新闻发言人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17.
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概念及其建立 刘建明主编的<宣传舆论学大辞典>对新闻发言人的定义是:"国家、政党、社会团体任命或指定的专职(此较小的部门为兼职)新闻发布人员,其职位一般是该部门中层以上的负责人.在一定时间内就某一重大事件或时局的问题,举行新闻发布会,或约见个别记者,发布有关新闻或阐述本部门的观点立场,并代表有关部门回答记者的提问."①这说明新闻发言人是政府信息公开的直接结果,其根本目的是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和使政府的活动更加易于被普通民众理解和接受.  相似文献   

18.
2008年的"周老虎"和2009年的"躲猫猫"引了众人的关注,在这两起事件中,新闻发言人都曾不止一次地站出来表态,但却出现了前后发言不一致的现象,这引起了我们的思考。作为新闻发言人,不仅要对全局的形势和政策了如指掌,而且还要把握好说话的火候和技巧及全面、理性地认知媒体和记者,只有这样,新闻发言人的发言才不至于与事实"脱节"。  相似文献   

19.
当前的新闻发言人制度以及新闻发言人特殊的角色定位决定了新闻发言人的语言应具有新闻语言所特有的准确性的特点.而通过考察我们发现,在当前新闻发言人的语言中却存在着大量模糊化的语言形式,尤其是在"答记者问"环节.  相似文献   

20.
马好 《新闻世界》2014,(2):175-176
随着各类突发事件的发生率逐渐上升,作为传递、发布信息与公众沟通的主要渠道,新闻发言人制度是实现公民知情权的重要方式之一。虽然,新闻发言人制度在引导舆论、处理突发事件、聚集民心等方面效果显著,但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却存在一些缺失。本文简要介绍目前新闻发言人制度实施的现状,对新闻发言人制度存在的缺失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